-
1 # 快樂在於發現
-
2 # 乾得堂
絕大部分的書法愛好者,都是以喜歡寫好字的心態,來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書法"。當然寫字,指的是毛筆字。總想把字的結體寫端正,把用筆的點劃寫正確,然後就是一幅漂亮的書法。所以絕大部分的書法愛好者,寫的字,缺少基本的功力。寫出的點劃軟弱無力,就算是寫正確了,看上去也象是美術體。就象提問者的字,完全是以硬筆書寫的方法在對待中國的毛筆字。這是絕大部分書法愛好者的“通病"。
當然,如是隨便寫著玩玩,無所謂。要是愛好書法,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書法",這就首先是一個大問題。沒有正確的方法可以學。可是缺少了正確的心態,那書法就沒法學,也無必要去認真學習書法。往往這樣的人,對待書法也不會有長心。所以愛好書法,想學習書法,首先是要有正確對待書法的心態。只有心態正確了,才可以談學習的方法。我看提問者寫的字,首先就應該解決正確對待書法的心態問題。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希望所有書法愛好者,都能認識到正確對待書法的心態問題。然後努力把握書法的結構與點劃形態。待到真想進入書法了,就必須在"功力"上下功夫,久而久之,必有所得。(書法手扎自寫)。
-
3 # 誤入藝林深處
寫得有些急促了,欲速則不達,可以停下筆多讀帖,深入領悟米字的精髓,你寫得比較放,但正因為放,顯得有點浮滑,不夠沉穩,放了收不回來了。寫字是一場修為,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自然反映到作品中,傾注到字裡行間,“功夫到了始通神”就是這個道理,目前多向名家學習,多向經典取經,不驕不躁,方能攀登書藝之巔。宋代的蘇黃米蔡書法已經達到了相當高度,尤其米字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完美,成竹在胸,獨出機巧,用筆善於正側、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超邁之勢,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神采飛揚,每一點畫都值得同心推敲,細緻揣摩,入得深方能出得奇,祝你書藝日進,不斷求新!歡迎關注,共同進步!
-
4 # 篆刻與卜者老寬先生
一、先說好的。總來看,作者修為比較高,作品散淡,還算比較靜氣,運筆輕鬆流暢。稍加引導,定有突破。
二、不好的。臨帖不到位,量上一定不足。沒有老師指導。因此,對於筆法字法掌握上還比較欠缺。
三、建議找個明白的老師,給予指導。先熟悉筆法,進行強化訓練,然後大量臨摹古人法帖。相信,以目前作品情況看,一定會有大的提高。
-
5 # 一笑貫長天
非常好,頗有元章的神韻!
從筆劃上可以看的出書者對筆性的掌握還是很強的,筆劃的書寫也很少失誤,所以,在這些方面值得肯定。
至於說不足的地方還是有的,說道最大的,最需要改進的,我認為是筆力的問題,因為你的筆力不足,至於字的筆劃到整體字的感覺,都有纖弱的感覺,這就像董其昌與趙孟頫的書法比較,無論董其昌如何地表揚自己,貶低趙孟頫,但是董的筆劃與整體感覺就是沒有趙的渾厚。
當然,在字與章法的細節方面需要提高的地方還是有的。瑕不掩瑜!書法達到如此地步不易,贊一個!
-
6 # 鳳虎蘇
第一個字。
第一筆。
請問:此時筆未著紙,鋒於正中,如何有彎曲狀?則不是中鋒行筆。
此狀豎,見於歐字醴泉銘。難道號稱天下第一楷書,名震古今的歐陽寫錯了嗎?但,此筆在醴泉銘中是中鋒。
此關隘之勘破,即是你楷將成之始。
-
7 # 使用者4970176104837
起、收筆皆心燥不靜而急,無筆鋒調換轉按;行筆平直無力,進而望字而軟。建議多臨隸書禮器碑,應有幫助。然,如只是為寫字自娛自樂,不求進,以此挺好的,繼續玩!
-
8 # 張京剛
這不是一點點的問題。我看,你這只不過是在寫字,但連字都寫不完好,更不談法了。若能持之以恆,建議還是多拜古人為師,覺得誰的字最適合你,就拿出三年不下樓的功夫,認真從點畫開始臨摹,做到這一步,三年以後必有長進!
-
9 # 凌川
看了你的字,可以明確告訴你,你最大的問題在於太馬虎,一點也不認真。咱先不說字了,就說說你發的這三幅圖片吧,本應該橫著的圖片,你不是豎著放就是倒著放,沒有一幅是正著放的,連調整一下圖片的方向這麼簡單的事你都懶得做,這樣的做事態度,怎麼能練好書法。這樣的態度請教方家,是不是態度不夠端正呢?
把每一件事認真做好,然後再談寫字吧。
-
10 # 老冉書法
你給一眾開了個大玩笑!
弄的些許“方家”對你說三道四,很可笑的是,他們根本沒看懂你的源頭。
無論是米芾、白蕉還是趙孟頫(依你的次序),他們都是二王體系,同時學他們也不是不可。就三幅臨作看,學的都挺好!如要排次的話竊以為你學的趙最好,米次之。依你的筆性看建議集中精力先專鑽一次趙孟頫,不知你意為何?
-
11 # 珠子王
我的看法就是你的字形其實很好,有米,二王神韻,主要問題是筆力弱了,有些筆畫線條虛,飄!建議練下正書,如魏碑,篆來提高筆力,線條力度!
-
12 # 畫家唐思源
筆畫變化還好,就是做事不認真,三個作品三個方向,一個圖片還是倒的。你怎麼對人,人就會怎麼對待你。這是哲學。
-
13 # 如石書藝
你注意到方法了,但得法還不夠。首先要入帖,你臨米字就要入米字法度,不要急,一點一畫練,一筆筆一字字領悟。書法就是要先無我再有我,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但一定要經歷過來,才能掌握書法要領。第二,不要急於成作品,先兩字、三字組合,儘量從帖裡有的字開始,看帖中是如何在動態運筆中處理好字法及字距行距的關係。第三,經過若干年臨帖,才可以用你現在的書寫狀態(這是你的優點,書寫狀態放鬆)創作作品。
說的再多也沒用,關鍵看你自己臨帖的方法是否正確,如果做到以上三點,臨帖應該八九不離十了。至於創作作品只要走在原帖的道上,即使出現一些小瑕疵也不必糾結,但總的方向和原則一定要把握住。
-
14 # 強哥書畫
筆者這幾張作品,寫的還是不錯的,尤其是用筆上比較放,寫的也比較瀟灑,不拘小節的感覺。但是也存在了很多問題,下面是強哥個人淺見,粗略的談談這幾張書法習作的優缺點。
我們先看這張,“湖”字的三點水,寫的是很差的,“董”字的結構不好,而且筆畫黏到一起了,在看這個“出”字,豎筆顯得蒼白無力,其他筆畫採用了偏鋒手法,略顯薄氣!“蒼”字的兩個長撇,感覺筆畫不入紙,輕飄,有點過於隨意了。
在看這張圖,“即”字結構不準,“定”字的寶字蓋的筆畫沒有力量,可能是速度過快導致太輕浮了,但是這裡面有個“也”字,寫的很好,結構和用筆都很好。
我們再看看最後這個,第一個“奉”字的最後一筆豎筆,這種字的豎,必須要求質量高,如果這個筆畫寫的不直或者是過於草率的話,會導致這個字的重心不穩。在看“審”字,明顯結構過於鬆散,裡面的筆畫過於隨意了,導致筆畫力度不夠。在看下面這個“況”字,兩點水寫成了三點水,那麼二者最大的區別在哪呢?就是點下面的筆畫長短問題了,筆畫短為兩點水,筆畫長為三點水。
整體評價筆者的字就是筆畫過於隨意,而且書寫速度過快導致筆畫飄飄,力度不夠。原因是臨帖太少導致的。而且在字的結構上也存在著很大問題,幾乎每個字的結構都有點鬆垮。
我給筆者的建議是多練習楷書,把基本功打好了,寫行書就好的多了。還有就是我感覺筆者寫字過於草率了點,有點心態不穩定的感覺,靜不下心的感覺,學習書法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不要急於求成練字!就好像小孩一樣,不會走路呢就想跑了,那麼肯定會摔跟頭的。
以上內容僅強哥一家之言,說的不到位的地方,還請方家指正。毛筆習作來自筆者,硬筆行書為強哥習作!
-
15 # 妙手文
你主要是線條質量、結字、章法、用墨、書寫速度、韻味等一無是處!
先解決橫平豎直問題!
二解決線條質量問題!點、劃、線萬遍熟練。
三解決結字問題!臨摹一本你喜歡的字帖!要求寫得和字帖每個字都一模一樣!
四解決寫字速度!每一個線條在書寫到位基礎上加快速度!寫出飛白,牽絲,屋漏痕!
能達到這四項要求和流程,再把章法練練,就算成功了!
-
16 # 小楠子八字
毛筆沾墨不均勻,字的前半部分濃重點,到了後半部分就變得稍淡!還有寫字前先把筆尖毛毛縷好!往後而生,多注意!
-
17 # 小樓71836973
三幅字累二幅最差,字的結構間架有問題。第一第三幅好一些,注意了字的結構間架,寫得也不錯。
但總的說寫的筆畫無力丶隨便,基本功需加強。
您應學習楷書,在此基礎上再寫行書或草書,等於說先爬再走再跑,不會走路怎能跑起來。個人拙見僅供參考,望勿怒丶見諒。
-
18 # 狂草控
每個字寫的還是不錯滴,只昰少了點上下承接,感覺個個字是獨立的。其實從圖中看你的筆法還是蠻有功力的。學書貴在堅持,自己有時感覺不太好就是要進步了,加油!
-
19 # 麓風軒
題主臨摹的是北宋書法名家米芾的手札,可以看出已經下了很多功夫,至少初看起來有幾分米芾八面出鋒的味道。
看了題主的臨摹之作,給題主幾點建議:第一,建議按照原帖整體臨摹。從你的基礎看,已經具備寫單字的能力,建議通篇臨摹,而且不要打破原帖的章法結構,體味一下古人書寫時候的上下呼應和章法佈局上的考慮,這樣對自己會有全面的提升。
第二、注意一下中鋒側鋒的交替應用。我看你的字裡,還是以中鋒為主,寫得比較中和,而米芾的性格比較戾氣,行書中鋒側鋒交替應用,筆法波詭雲譎不可端倪,所以有八面出鋒的凌厲之勢,臨摹的時候要注意體會。
第三,注意一下墨色的變化。米芾的手札,看似隨意之作,其實特別精彩,比如題主臨寫的《彥和帖》一章(米芾原作見上圖,對比一下),墨色變化應用到了極致,不同的墨色變現顯出層次感,豐富了書法的內涵。
-
20 # 朱明強書法
做個評價,建議多練習楷書,楷書是基礎,基礎打好了,字就會寫的很好,加油
回覆列表
狂草似舞,草書如跑,行書像走,正楷為立坐。無論何體都須個《穩》。
同字不同型,就如人長像面容八件不同顯俊醜美帥,五官位置不同,大體佈局合生理。知其哪不美會妝扮美容自成,字有八畫知各走向結構得當自成藝術。
個人認為供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