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乃棟說書畫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弄清兩個問題:否則永遠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一、是臨像了帖以後筆法也能臨好?還是筆法臨對了才能臨像字帖?

    二、臨帖的臨像是像到什麼程度?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筆法不對永遠臨不像帖,帖的水平越高越臨不像,即使臨得有點像也是皮毛。筆法臨對了臨得不像字帖也行,因為臨帖主要是臨筆法,筆法臨會了就可以寫自己的字了。況且帖的水平越高越臨不像。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可以理解王羲之為什麼第二次寫《蘭亭序》怎麼也比不上第一張。試想如果顏真卿活過來臨自己的《祭侄稿》能臨得像嗎?但凡可以臨得像的帖都是水平較差的帖或是館閣體書寫。

    第二個問題就好辦了,筆法臨對了,能掌握了以後臨帖像不像不是關鍵問題。能臨像最好,臨不像就是臨的筆意。古人臨帖都會說臨其意,就是筆法,決無人說臨其形。看看傳世的古人臨帖,沒有一個臨得像的,就會明白。王鐸臨《集王聖教序》就和原帖不一樣,現藏於遼寧博物館。徐松芒先生臨《快雪時晴帖》更古雅,見下圖:

  • 2 # 法永禪師

    鍾繇說筆法者天也,流美者地也。可見筆法的重要性。現代人太過注重臨帖和字形,忽略了書法的核心——筆法美

    鍾繇學書法拜過劉德勝,屬於師徒相傳,他這輩子見到的作品除了劉德勝作品,還有能見到石刻,也有當時名人手札,雖然那時也沒太多字帖。這也給他的創造提供了空間。

    他師父劉德勝本人沒有筆法,所以鍾繇才會盜韋誕的墓得去到筆法,而且他還在地上、被上,紙上劃拉三十年。

    所以說老祖宗就是這麼玩,那才是祖宗。

  • 3 # 太一智慧書畫藝術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知道臨帖是臨什麼?

    臨,就是臨摹,模仿。

    模仿時,首先是對點畫、字形結構的模仿,其次是透過字形結構的書寫,獲得用筆之法,最後還有一個就是模仿古人書法風格。

    由此可見,學習書法,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對字形和用筆的臨摹,更重要的就是過

    獲取古人的風格,這也是“意”的模仿。

    對於前兩種臨摹都不是很困難的,關鍵是風格的掌握。只有懂得了古人的書法風格,對臨摹也是有幫助作用的。人們常說的“入帖、出貼”,就是進去容易出來難,但是,只要很好的掌握了他們的書法風格,看到了古人的“意”,抓住風格意境這一特點,我們才能做到很快“出貼”,否則,即使你的形再準確,筆法再嫻熟,那也是古人的,也是一種“奴書”。

    意的獲取,可以從作者的歷史背景、創作背景以及他所處的時代文化大背景上了解,還要對作者的文化素養、情操、地位等有所瞭解。

    總之,臨摹看似簡單和單一,實際上需要背後更多的知識來支撐。

  • 4 # 抱庸詩書

    對於初學者來說,臨摹的第一步就是點畫結構,也就是抓形貌,對結構結體字法有個感性的認識。這一階段,主要任務就是照貓畫虎,臨摹的越像越好。

    等到照貓畫虎的能力提高了,基本上達到可以照貓畫貓的程度,再進入第二步——參筆法。分析筆畫線條,研究力的來龍去脈,總結用筆的規律技巧,反映至臨摩上,對臨已基本合格,此時又變成照貓畫狗。

    第三步就是效風格,從筆法看筆意悟字法,著重研究原帖作者的用筆規律經驗以及小大章法的佈局技巧,由形似往神似挺進。不拘於形,重在其意其神,同時為自已脫帖創作做準備。

    第四步就是塑個性。書讀百家,多臨諸家名篇,來豐盈潤色自己的書寫技能技巧,擺去“書奴”的標籤印記,融塑出自已的風格。這樣,書法才算正式入了門檻。

    抱庸淺談。

  • 5 # 不二齋

    其實你只要臨寫像了,筆法也基本差不多,二者並不矛盾,筆法對了才能寫像,能夠寫像,筆法應該也差不多,除非你不是寫的,而是像小學生一樣描的。

    寫字還是描字

    書法最根本的的基礎是寫字,不是描字或者畫字,很多書法初學者為了寫像,採用描字或者畫字的方法啊,這其實是在捨本逐末。捨棄了書法最根本的筆法因素,只看外形不重內在精神。

    我們看到很多人臨帖,咋一看很像,但就是沒有原帖的精神韻味,就是因為他們只重外形,沒有重用筆。而一些書法高手,你看他寫的也不是很像,卻很有味道,就是因為他們把握了書法字帖的精神內涵,寫出了字帖的用筆。

    這些臨帖高手已經掌握了了字帖裡的筆墨語言,不再糾結於單個字的外形,這才是真正的書法高手,就像清代的王鐸、宋代的米芾臨寫的王羲之,看著不像,但它就是這個味。

    所以,初學的時候可以為了掌握字形,描摹一下,一旦有了書寫的基礎,就不要再描了,要去寫,要去注意每一筆的提按轉折,要注意筆畫和筆畫之間的連帶關係,要注意字和字之間的關係。每一個字和筆畫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寫出了它們之間的關係也就寫出了這個字的內在精神。

    臨還是摹

    臨摹、臨摹,臨還是摹其實就是寫和描的關係,一般的摹其實就是指在字帖上覆一層半透明的紙,在透明的紙上書寫,這樣寫能夠更快的掌握字型的結構,但是不容易學到筆法。

    此時就需要臨帖了,臨帖是看著字帖書寫,不僅可以訓練結構,也可以很好的訓練用筆。書法學習要以臨帖為主,摹帖為輔。

    總之,結構和用筆同樣重要,能夠臨像,說明用筆基本差不多。

  • 6 # 鹿鳴的筆

    首先很榮幸能夠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其實你只要臨寫像了,筆法也基本差不多,二者並不矛盾,筆法對了才能寫像,能夠寫像,筆法應該也差不多,除非你不是寫的,而是像小學生一樣描的。

    寫字還是描字

    書法最根本的的基礎是寫字,不是描字或者畫字,很多書法初學者為了寫像,採用描字或者畫字的方法啊,這其實是在捨本逐末。捨棄了書法最根本的筆法因素,只看外形不重內在精神。

    我們看到很多人臨帖,咋一看很像,但就是沒有原帖的精神韻味,就是因為他們只重外形,沒有重用筆。而一些書法高手,你看他寫的也不是很像,卻很有味道,就是因為他們把握了書法字帖的精神內涵,寫出了字帖的用筆。

    這些臨帖高手已經掌握了了字帖裡的筆墨語言,不再糾結於單個字的外形,這才是真正的書法高手,就像清代的王鐸、宋代的米芾臨寫的王羲之,看著不像,但它就是這個味。

    所以,初學的時候可以為了掌握字形,描摹一下,一旦有了書寫的基礎,就不要再描了,要去寫,要去注意每一筆的提按轉折,要注意筆畫和筆畫之間的連帶關係,要注意字和字之間的關係。每一個字和筆畫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寫出了它們之間的關係也就寫出了這個字的內在精神。

    臨還是摹

    臨摹、臨摹,臨還是摹其實就是寫和描的關係,一般的摹其實就是指在字帖上覆一層半透明的紙,在透明的紙上書寫,這樣寫能夠更快的掌握字型的結構,但是不容易學到筆法。

    此時就需要臨帖了,臨帖是看著字帖書寫,不僅可以訓練結構,也可以很好的訓練用筆。書法學習要以臨帖為主,摹帖為輔。

    總之,結構和用筆同樣重要,能夠臨像,說明用筆基本差不多。

    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7 # 水寒雅芙

    世間一切技法,都有一個漸精漸熟的過程。沒有一定數量的練習,永遠都是門外漢,真知永遠誕生在實踐之中。縱使是天才,不日日臨池不綴,內修方圓,外觀自然,取法於胸,永遠只是一個字匠而不能成為一代宗師。

    臨帖的目的,不外乎取法為上,得入門之徑,攀藝術之顛。不管你取其神或塑其型,都是學書之徑,只是上下之形而已。不管你學神學形,讀帖悟道才能成竹於胸,明理而後行書。只有胸藏筆法章法,才得縱橫之勢,熟而生巧,一氣呵成得生動之氣韻。

    急功近利者,欲速而不達。古人用筆運神凝氣,意在筆先,神心合一才得氣和筆暢。所以,你學書必先放鬆精神,而後研究點畫結構取法於胸造妙於型。

    書家學書都善於觀察分析,如米芾之《苕溪詩》中的行書字,書家必細細分析研究字片結構,體會美感。如:“諸"字,左重右輕,中宮緊收,點畫避讓,"會"字撇捺一高一低,撇收捺放得險峻之勢,"峰″字上重下輕,內緊外鬆,撇放捺收別具一格。在臨帖分析的過程中將別人的東西化為己用,才得書中之道漸漸形成自己的風格。

  • 8 # 水滴紋繡

    筆法是把字寫像的基礎。

    寫的不像,說明筆法有問題。

    解決了筆法的問題還寫不像,說明是結字的問題。

    我們用唐代的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的筆法加以說明。

    上圖是虞世南的《孔子廟堂碑》,請大家留意圖中標紅的鉤,《孔子廟堂碑》的原貼字的大小是2公分以內。虞世南的鉤角度很大,鉤的比較銳利。

    上圖是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原貼字的大小是2公分多,褚遂良的鉤繼承了虞世南的鉤,但角度略有變化,用虞世南的鉤處理褚遂良的字勉勉強強可以。

    上圖是歐陽詢的《九成宮碑》,原貼的字的大小是3公分左右,歐陽詢的鉤在褚遂良的基礎上有了一次大的跳躍,角度變了,銳利度變了,大小變了。用褚遂良的鉤處理歐陽詢的字顯然是不可能的。

    上圖是顏真卿的《自書告身帖》,原貼大小5公分左右。顏真卿的鉤出現了一次大飛躍,寫顏真卿的字只能用顏真卿的鉤才能將字處理好。

    上圖是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柳公權的鉤是在顏真卿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相似點在於都有弧度然後出鉤,相異點在於鉤的形狀和銳利度不一樣。

    透過以上五位書家處理鉤的筆法對比,我們想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字的大小會影響筆法的變化,或者說筆法是因字的大小而發生變化的,我們把虞世南的鉤安在顏真卿的字上是不可能的。

    第二,筆法是把字寫像的基礎,你要想寫像虞世南你就得用虞世南的筆法,你要想寫像顏真卿,你就得用顏真卿的筆法。

  • 9 # 馮勇書法

    臨帖時筆法最重要。

    書法學習有“臨”和“摹”兩個途徑,“臨”易得筆法,“摹”易得位置,也就是容易寫得像。古人學習書法,“臨”和“摹”一齊用力。

    古人喜歡“摹”,我以為原因是古代科技不發達,沒有複製技術(攝影、掃描等),學習書法必須要用真跡,沒條件的話就取法於刻帖(刻帖比真跡差了幾個檔次)。多數學書者不能對著真跡學習,只能借真跡後雙鉤摹寫,求其形狀。

    我們現在可以見到很多古代的摹本,最著名的是唐朝王羲之的摹本,這些勾摹本基本忠實於原帖,屬於高質量、高水平的作品,可以當作真跡對待。上海博物館曾經展出過王羲之的《蘭亭序》、《喪亂帖》、《寒切帖》、《行穰帖》等名帖,都是唐人雙鉤填墨的摹本,觀看之後心生感慨:真跡也不過如此。

    古人的“摹”,我以為是條件使然,迫不得已而想出來的辦法,但對書法的傳播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但是學習書法,“臨”更加重要。

    “摹”只有形狀,“臨”才能得精神。張懷瓘說“深識書者,惟觀神采,不見字形”,書法的高境界,在於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神采氣韻,這種氣韻在於筆法。

    書法筆法在古代被看得很神秘,有鍾繇為得筆法而挖掘韋誕墳墓之說,有“筆法神授”之說,有“筆法傳承譜系”之說。

    筆法即用筆的方法,要“口傳心授”,要“明師”指點和引導,忌閉門造車,忌自以為是、一意孤行。

  • 10 # 快樂書法

    題主的這個問題,感覺概念模糊。臨像重要還是筆法重要?我的理解,這裡所說的臨像,應該就是說,把字形臨準確。那這個問題就應該是:臨帖時,是字形結構重要還是筆法重要?

    有關筆法的古今論述,論言,連篇累牘,讀來令人頭暈目眩。但我們忽視了一個關鍵問題:古代的書論,絕大多數是把筆法,結構,章法,甚至氣象,意象都混為一談,以筆法、筆意、用筆、運筆、執使等等概括性的語言來表達,造成各種技法關係的概念模糊,彼此不分,含渾糾纏。

    它造成的後果:筆法唯一的錯覺,長期以來的唯筆法論的誤導,後世的人,不加分辨,不加驗證,開筆就糾結與筆法對不對,準不準,好不好。以這種先入為主的錯誤理念學習書法,絕對抓不住要點,得不到真知。

    要從根本上說明這兩個問題,應該是兩本大書的內容。這裡只舉一個例子,表達兩個觀點。

    一個例子:

    我們以“書聖”王羲之的字例,請題主和朋友們觀察比照,筆法與結構的關係。答案應該就在每個人的心中了。

    王羲之《聖教序》選字王羲之手札選字

    王羲之《興福寺碑》選字王羲之《普覺國師碑》選字

    我認為:王羲之的書法,根本還是在結構的奇思妙想,動靜合規。如《興福寺碑》、《普覺國師碑》選字,如果我們把那些神乎其神的筆法說教,摒棄在先入為主的理念之外,來觀察驗證,那它和鋼筆字有多大區別?一眼看去,筆法明顯沒有人們所說的那麼複雜,但感覺仍然美輪美奐,為什麼?答案是:結構的構思奇巧,佈局精美。

    兩個觀點:

    1、漢字的寫法,叫結構,結體。事實上它就是由各種筆畫組成的一種架構。古人說“書為形學”,此言不妄。筆法與結構的關係,就是建築主體與裝修的關係。如果主體設計簡陋,火柴盒式的主體,不可能憑裝修,變成別墅。

    2、再漂亮的衣服,再高明的化妝術,不可能把如我者,打搬得儀表堂堂,玉樹臨風。

    那麼,對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

    筆法與結構,二者是一體同根,骨肉相連,不可兩分。但在學習與臨摹的過程中,不可兩頭兼顧,齊頭並進,必須分出先後主次,逐一突破。古人說:“目不能二視而明”;俗話說“一心不能二用”。用到書法的臨摹學習上,仍然是真理。

    不管是初臨,到熟練後的意臨,還是更進一步的書法創作,筆法,只有在結構優美、準確的基礎上,才有意義。那一個更重要,不言自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什麼特別好的青春勵志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