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閒士
-
2 # 火雲鞋神
長平之戰後,趙國確實又存在了38年之久,這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長平之戰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早,也是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持久戰,雙方均有較大的傷亡,據史料記載不少於七十萬人喪生。
秦國雖然大勝,但也已經是強弩之末。而趙國大敗,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都已耗盡,即使秦國乘勝滅了趙國,恐怕也得不到多少好處。
第二,丞相范雎竭力勸阻秦王繼續攻趙。當時趙國大夫樓緩攜重金拜訪范雎,遊說他說,白起剛剛取得長平之戰的戰功,如果他再攻下邯鄲,只怕他的地位要在丞相之上了,范雎深以為然。
秦王當然對范雎還是言聽計從的,止戈休戰。這點其實是值得商榷的,我本人持懷疑態度,畢竟統一大業任重道遠,怎麼可能因為一己之利就輕易放棄滅掉趙國的大好時機呢。
第三,唇亡齒寒,其他諸侯國紛紛出面干預。趙國如果真的這麼容易就滅國,那他們很可能就是下一個趙國。所以當時各諸侯國肯定要對秦國施壓,甚至不惜聯合起來乘機攻打秦國。
因為長平之戰讓他們直觀感受到了秦國的強大,趙國其實並不弱,但是在強大的秦國面前也只有落敗的結局,他們自然也就明白,只有聯合起來,才不會重蹈趙國的覆轍。
總之,他們也積極行動起來極力勸和,最終秦國答應趙國割地求和。
-
3 # 嚮往王者的廢鐵
原因一方面就是秦國傷亡也是十分慘重。雖然秦軍前後消滅了45萬趙軍,但自身也是有過半的傷亡,雙方共傷亡75萬人。所以就到了一個十字路口,繼續打那就要面臨更大的損失,但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一個滅趙的機會。風險大但收益也大。如果是我的話我也不建議繼續打,我個人還是不喜歡承擔太大的風險。
原因二就是其他諸侯國的支援。秦國還是很忌憚其他那個不穩定的聯盟的。五年後秦國再次進攻,圍困邯鄲,但信陵君借魏王如姬手竊得兵符,奪取兵權,率軍擊敗秦軍。所以可以看出其他諸侯國的支援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我覺得決策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權衡利弊的結果,君臣之間的關係可能有影響但關鍵還是國力難支。
-
4 # 歷史沉澱中的新奇
作為一名出色的將領白起當之無愧,在長平之戰後,他並沒有停下對趙國的攻勢。《資治通鑑》中是這麼記載的:“公元前259年10月,武安君分軍為三:王齕攻趙武安、皮牢拔之;司馬梗北定太原,盡有趙地;他本人則繼續圍攻邯鄲”。
由此看來,在剛把趙軍主力一網打盡後,白起怎能不趁勝追擊,錯失良機呢?但是結果恰恰相反,秦軍退卻,攻取邯鄲計劃前功盡棄。這時秦國官方給出的解釋是軍隊由於長期對外作戰而過於疲勞兼損失嚴重需要回師修整。那麼事實上真的這樣嗎?還是國力難支、君臣忌憚?
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要是說國力難支我認為不太可能。秦國自孝公即位為了重整獻公時期之基業,向天下廣招人才,採用商鞅的法家理論以法治國,實行嚴厲的獎懲制度和賦稅制度,使得上到秦王下到百姓都能各司其職,人人都以立功受獎為榮,作奸犯科為恥,一片欣欣向榮之勢,這個時期秦軍的綜合國力有了顯著提高。到了秦惠王執政時他聽取司馬錯的建議攻取收納了巴蜀一帶的廣褒地區,這不僅是擴大了國土面積,更重要的是秦國在對外戰爭中有了更多的人力資源保證,有史為證:蜀即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其次再加上張儀對六國實行的分化戰略和索取的各種利益,可以說秦國國力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經過兩代的不懈努力,到了昭襄王時期秦國無論從哪方面來講都是過硬的,而且這時候秦國才真正的開始它征伐天下的步伐!
至於君臣忌憚,我認為更不會存在,因為鑑於商鞅當年給打下的堅實基礎,秦國律法之嚴苛,即便身為武安君的白起擁兵自重想造反,那也是千難萬難,因為秦軍將士的家人們可是一直在秦國律法的監視之下,是不會有人響應的。至於秦國律法到底有多麼嚴格,又有多少種刑罰大家不妨在網上搜尋一下,絕對讓你大跌眼鏡。況且事實證明白起寧可自殺也不會背叛自己的國家。所以秦王是不怕白起造反的!
既然這樣那為什麼擬定好的作戰計劃會突然中斷呢?這不得不說一下範睢其人,範睢為了能夠牢牢抓住自己手中的權力,他可是顛覆人家甥舅關係和君臣關係的一把好手,想想範睢是怎樣把身為秦王舅舅又是三朝老臣的魏冉趕下臺的,你就知道他在昭襄王心裡的地位是多麼重要,這也就能解釋長平之戰後秦軍後續無力的原因了。更重要的是範睢又中了蘇代的離間計,蘇代用“權利”兩字來引誘範睢,這還哪有不上鉤的呢!
所以真正的原因就是範睢懼怕白起功勞太大而擠掉自己的權利,才從中作梗,使秦國白白失掉了一舉攻破邯鄲的有利形勢。
再來看一下白起的崛起對範睢有多大影響,下面簡略敘述一下白起(白起又是魏冉推薦的,所以範睢對他可能真的不太放心)的戰功:
公元前294年,白起任左庶長,攻打南韓新城;
公元前293年,白起任左更,攻打南韓、魏國,斬敵24萬,下城5座;
同年升任國尉,奪取南韓大片土地;
公元前292年,白起任大良造,打敗魏國,下城6座;
公元前291年,白起攻垣城;
公元前290年,白起攻打趙國;
公元前288年,白起攻佔楚國鄢、鄧地區,下城5座;
公元前287年,白起攻佔楚國都城郢,同年升任武安君,其後又平定巫、黔兩郡;
公元前273年,白起將趙國2萬人沉於黃河;
公元前264年,白起攻打南韓陘城,下城5座,殺敵5萬;
公元前263年,白起攻打南韓南陽太平道;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打南韓野王城,切斷上黨與南韓間的聯絡。
這可謂是白起一個人的舞臺,他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同時也讓範睢感受到了權勢不保的威脅。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白起在長平之戰後,攜殺戮之威,六國俱已膽喪。白起還不失時宜放走200多個趙軍幼童,故意散播恐怖訊息,以震趙人之心。同時,白起星夜派遣“衛先生”疾弛咸陽,面見昭王,為秦畫長平事。此時山東六國,韓魏新敗,早已破膽;楚國遠避江右,祖宗之地盡棄於秦;齊國因五國伐齊之戰一蹶不振,閉關鎖國;此時山東六國,唯有趙國,尚存與秦一戰之力。白起的心思很明顯,長平一戰而畢其全功,奮其餘勇,鼓譟而行,一舉滅趙。如此,秦國大勢可成,可能在昭王手中就能實現一統。
(白起:盛極必衰的宿命)
白起的所有規劃,都存有繼續進軍滅趙的意圖。然而此時秦國發生了天象:太白蝕昴,是說秦國的監天官發現並上報了太白金星吞噬西方白虎中昴星的天象。太白屬西,代表秦國;昴,趙地分野。太白蝕昴,意味著秦國將乘勝滅趙——這可是吉兆。
可是,在昭王和他的丞相範睢那裡,他們卻讀到了另外一層意思。“太白乃天之將軍也”,說明太白金星也能代表上天授權的軍隊和軍隊首領。昴星本屬西方白虎,秦國分野恰就在西方,那麼昴星也能指代秦國。因此,這個天象也同樣能解讀成“秦國將會有大將造反”——這可是大凶之兆。
古人還是相當迷信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一般拜將出徵,都要有太僕用龜甲、茅草占卜,甚至是造反當皇帝這樣的事也要“造金人”來向上天請得指示。聯絡到秦國當時的朝局,昭王最終還是下定了決心,召回了已經整裝待發的秦軍將士。
(後人創作的殺神:白起)
秦昭襄王當政前期,是宣太后執掌朝政的36年。此時的秦國進攻動作頻繁,朝政大權都掌握在以宣太后為核心的“四貴”集團手中。“四貴”中又以穰侯魏冉權勢最大。白起為秦將,即是魏冉所舉薦。白起從軍30多年來,多次取得大捷,成為秦軍軍神一般的人物,其背後的支援勢力,即是魏冉。雖然魏冉的風評不是很好,比如“假公濟私”,在五國伐齊時,動用秦國的軍隊打下來一片疆土作為自己的封邑,此外在秦國國內四次拜相,飛揚跋扈。可是由於魏冉的總後臺是宣太后,因此秦國國內無人能動的了他。
範睢於公元前266年入秦,勸說昭王收回君權,告誡昭王說山東六國只聞秦國有太后、四貴,而不知有秦王。隔年宣太后去世,魏冉因此失勢,立刻被貶謫到封地,作為秦軍軍神的白起則被雪藏。與此同時,昭王提拔了很多山東將領世家,如王氏、蒙氏,用以取代原來是四貴在軍中的勢力。
(長平之戰的關鍵:秦軍奇兵壁壘之戰)
白起此前的戰功已獲封武安君的爵位了,這是秦國軍功爵的最高爵位。由於白起戰無不勝的神話,在秦國朝野名望頗著。昭王可以雪藏,卻還是要對其相敬如賓。長平之戰打到第三年,已經是傾國之戰。一戰而失國的例子在春秋戰國數不勝數,所以此時的昭王顧不得朝局形勢,啟用了白起。
白起果然不負重望,全殲了趙軍,打了一個太大的勝仗,其赫赫殺威遠播海內,六國之人無不震懼,皆言秦國唯白起可懼者。即便白起無心造反,此時的白起攜長平戰勝之威,已具備了造反的實力和名望。尤其不得不說的是,由於此前數年間的雪藏舊恨,以及“四貴”集團的清算不徹底等歷史問題,隨便哪一條都能作為白起聚眾謀反的理由。
如果此時秦軍的戰車一舉滅趙,以破軍滅國之功,白起將建不賞之功,昭王好不容易從太后、穰侯那裡奪來的權力就要在這種巨大的聲望中被白起剝奪一部分出去——這是昭王無論如何也不願意看到的景象。
範睢作為昭王“撥亂反正”的政策的提出者及踐行者,自然明白昭王心中所慮,以秦國大軍“師老兵疲”為由,力主休戰,退回本國。白起欲據理力爭,奈何君王主意已定,大軍一旦開拔,滅趙良機已過。
昭王能夠下令退軍,是因為年輕的趙孝成王給了一個臺階下,趙國願意割讓給秦國6座城池作為補償,昭王這才在國際、國內的形勢下,頒佈了退兵的詔令。可沒成想趙國的膽子太肥了,在秦國索要城池的時候拒絕履約,一副幹革命到底的架勢。趙國的這個舉動,實際是亡羊補牢。長平之戰時就因為趙國戰和不定,其他五國不敢施以援手;如今趙國破釜沉舟,其他國家自然唇亡齒寒。可是,如此一來,昭王的面子就拉不下來了,於是就發生了天子一怒的邯鄲之戰了。
(邯鄲之戰:信陵君成為抗秦的支柱)
邯鄲之戰中,趙國舉國同仇,迸發出了驚人的戰力,秦國連番損兵折將,不僅在陣前損失5校尉4萬多人,鄭安平援軍2萬也被迫降。昭王數次徵召,白起因“戰機已失”,堅決推脫,拒往軍中就職。最後,昭王將白起的爵位一擼到底,從武安君直接到一個小兵,並且要求白起立刻啟程,不得耽誤。
白起怏怏起身,有不平意,軍中多有故舊,紛紛前來送行。這本是人之舊情,卻也成為了白起的催命之符。昭王本就憂懼白起名望,如今眾將不以白起爵位被褫奪為意,依然願意送行一個已經是白身的白起,這讓昭王起了殺心。
白起握著王者劍,自裁時尚不自知複雜多變的朝局最終要了這個戰神的性命,只道是“何罪於天而至於斯?”可能華人都有遇到極端的事要質問“老天爺”的習慣,這與項羽的“此天亡我,非戰之罪”有著差不多的意思。
白起最後給人生結束找了一個安慰自己的理由,還是長平之戰的那場風雲為之突變的“屠殺”:“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司馬遷寫到這段的時候,原文錄入了下來。一代戰神的謝幕,竟然是自悔。太史公記史的人文態度的傾向不言自明:得建大功業者,以天道、人道為懷。不然,天必譴之。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來說說。
首先,白起在長平之戰後是主張繼續推進,進而滅掉整個趙國的。
白起和秦昭襄王早就商量好,長平之戰完勝後便火速攻取邯鄲,滅亡趙國,實在是舉手之勞。
而秦王也有自己得考慮。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秦王知道,當身居他們這個位置時,已經不能夠用忠義來形容他們了。
當至高無上的權力握在手裡時,誰也無法形容那種感覺,誰也無法拒絕那種誘惑。
白起忠於秦國,這是無可非議的事情,但是他是否忠於秦王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他只是忠於自己,如今他已經是手握雄兵,功勞齊天,在秦軍中的權威比起秦昭襄王來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加之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再次展現了他的心狠手辣,秦王不相信他不會覬覦秦王的位子。
縱觀歷史,功高蓋主之人大凡落得個悲慘的下場,不管秦王如何英明神武,面對對自己有威脅的臣子,他還是有芥蒂的。
於是,不久之後,白起就接到了來自咸陽的詔令,要求他班師回朝。
白起接到命令後,心裡五味雜陳,面對如此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如若不趁勢滅掉趙國,不消數年,滿懷仇恨的趙國一旦成長起來,將會是巨大的危害。
然而,秦王告訴他是出於對秦國的整體考慮,休養生息才有實力獲取更大的利益。
白起心中充滿疑惑,但這絕不是決定性因素,其實在白起心中已經明瞭,或許秦王是害怕自己功高蓋主,但他還不敢確定,直到秦王提起范雎見過他,白起這時候才徹底明白了。
白起甚至都沒告退,便悄無聲息的走出咸陽宮。
他把一生都獻給了秦國。到頭來招致范雎的讒言、秦王的猜忌。白起是個純粹的軍人,因而永遠無法理解秦昭襄王和范雎的那些政治方面的考慮。
他知道,自己恐怕此生再也沒有出頭之日了。
秦昭襄王和范雎為了秦國的長遠大計著想,不得已要侵犯白起軍隊集團的根本利益,這個集團要求秦國不斷對外戰爭,從而為軍人創造立功升遷的機會。
而政治家需要現在更高更遠的位置來看待對外戰爭。
在國際舞臺上戰爭只是實現大一統理想中的一環,秦國不會為了白起集團的利益而放棄國家利益。
白起被放棄了。
其實雖然白起被放棄了,但秦國並沒有放棄對趙國的推進。但是沒有白起的秦軍似乎少了點什麼,再加上一來一去耽擱了最佳戰機,國際形勢瞬息萬變,很快就超出了秦國預期,大好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在楚國的帶領下,魏國、楚國發動聯軍近二十萬,迅速突破秦軍在邯鄲外圍設定的防線,為趙國爭取了關鍵的喘息之機。
猝不及防下,秦軍這邊的局勢急轉直下,沒有白起的秦軍節節敗退,失去了滅掉趙國的最佳時機,此時只能退兵回防。
所以歸根結底,秦國並非是放棄向趙國繼續推進,而是耽擱在政治鬥爭中,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白起,在政治上卻如同白痴,也正因為如此,秦國才沒有在秦昭襄王時期統一天下。
但秦國的綜合國力依然足夠他征戰,只是少了白起這樣的統帥。秦國明君代代有,戰神級別的統帥卻拖了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