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煙花開在雪中間
-
2 # 暖暖的小日記
我絕對不會這樣做的嗯,別人我不知道,但是我覺得這樣做很不值得,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也就那麼幾年,把他一個人放在鄉下,跟老人在一起,老人自己本來還需要人照顧呢,還要去照顧一個小孩,我覺得這樣很不妥,再辛苦我都會把孩子帶在身邊,自己帶,然後節假日會抽時間去看看老人,而且小孩的各種教育啊,平常一些習慣養成的都是需要時間去培養的
-
3 # o小艾麻麻o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你錯過就是錯過再沒有補救的機會。既然生了就自己帶在身邊,感受孩子每一天的變化,每一點的成長。孩子第一次翻身,第一次做起來,第一次開口叫爸爸媽媽,第一邁步前行都是他也是你人生中幸福有意義的瞬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帶給你好多意想不到的驚喜,第一次用稚嫩的聲音給你講故事,第一次畫一幅畫送給你,突然一句關心爸爸媽媽的話語都讓你又驚喜又幸福!
小孩就是一張白紙,你給她新增什麼顏色她就會有什麼顏色。爺爺奶奶的生活習慣,說話方式,做事風格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最好就是帶在身邊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孩子讓她向更好的方向發展。
工作沒了可以再找,在現在的社會帶孩子也同樣能有收入。孩子和金錢是不能放在一起衡量比較的。
-
4 # 城市小娟
大家好,我感覺還是自己帶孩子好,老人帶孩子太寵孩子了,教育方式不一樣,孩子媽媽想上班,等孩子上了幼兒園也能上班。
-
5 # 連君寶
不值得!孩子還是自己帶,給他人帶的孩子或多或少會和父母有一道屏障。有個表姐當年就因為父母有了二胎,放在外婆家,7歲上學接回去,但是卻總沒有家的歸屬感,而且和父母感情淡淡的,一直到成人結婚後,她與父母的相處方式總是那種說不出的感覺,客氣,也會牽掛,相處的時候卻不是很自然,她們已經錯過了相處的最佳時間。
-
6 # Donna快樂
這種做法不可取,孩子的童年,需要父母的陪伴,不能因為工作,而失去對孩子的愛和陪伴:既使工作再忙,你們夫妻倆終有下班的時候,可以讓老人白天代看一下,晚上你們自己帶!
-
7 # 農民永軍的農村生活
不是值得不值得,而是受家庭條件的落後,不得不讓老人帶著孩子。農村現在普遍性的做法,讓外出工作的人也很無奈。
-
8 # 豫鄉晴子
小孩子三歲之前最好是自己帶,因為小孩子對父母有很強烈的依賴感。三歲之後呢,可以上幼兒園了,然後小孩子的自主能力也是比較強的,這個時候呢,給父母帶也沒事的。父母負責好小孩子的吃喝拉撒嗯,讓小孩子的父母在外面打工能夠放心安心。趁年輕的時候,父母哈應該出去闖一闖。現在的通訊設施都很方便,想孩子了,或者想小孩子,想父母了,都可以透過影片電話,然後偶爾放假的時候放寒假,暑假的時候啊,都可以讓小孩子過去玩。
-
9 # 嘉琳4971
事情總有取捨。最好把孩子帶在身邊,對孩子成長有利。老人帶孩子,一是精力,體力不行,另外和你的教育觀不同,將來把孩子接回來的話,孩子不好適應。
如果實在沒有好的辦法,也不必糾結,現在手機這麼發達,每天和孩子通話,影片,把愛傳達給他。
人有一個本能,叫趨利避害,所以你做的決定是當下最好的選擇。做過的事情不後悔,勇敢的好活在當下。
-
10 # 愛寵物的OK先生
您好!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隔代教育。現在許多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很多家庭都在隔代教育。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一是社會高速發展,現代年輕父母不得不把精力放在事業上,生活壓力大,不得不把掙錢作為首要任務,往往忽視對孩子的教育;二是按照中國的傳統,老人幫著帶孩子天經地義,由於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四個老人照顧一個孩子就更容易了。
我覺得隔代教育弊大於利。特別是0-6歲孩子的習慣培養對孩子一生會產生巨大影響。然而這個階段的孩子往往在老人的隔代教育下成長的。很多老人家把孩子當豬養——吃好,穿好,養得白白胖胖不生病就是他們養孩子的最高標準。這種的愛可能會造成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想著孩子小什麼都不會幹,什麼都護著孩子,就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惰習性,甚至沒有責任感等等。當小孩子進入幼兒園和小學時,問題就會出現,這時就輪到父母們著急,想盡辦法改變孩子。但往往要花更多的精力,忘了一個好的習慣要21天養成,想把壞習慣改好就要花更多的時間,在改變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心急的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緊張。
所以我不贊成隔代教育,而是提倡隔代教養。因為老人家的觀念可能與我們當代社會有差距,他們的傳統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適合現在的孩子,老人家總是怕帶不好,所謂越怕越來事。所以育還是要靠我們父母,老人家只要負責幫我們養!我們父母再忙再累也要把育的事情承擔下來!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
11 # 禾木媽咪讀書記
這不是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經濟條件允許不允許的問題。
經濟允許的話,儘可能自己帶孩子。
一來,可以與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零到三歲之前,母親與孩子所建立的親密關係,是日後母親管教孩子的感情基礎。
二來,在孩子最依賴母親的頭三年,母親給予孩子充沛的愛,孩子更有安全感,這更有益於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三來,通常來說,母親更容易理解孩子,更善於學習科學的育兒知識,活動圈子也更開闊,這於養成Sunny、獨立、自信的孩子更有幫助。
當然,世事無絕對,有些老人對孩子的嚴格管教對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勝於個別媽媽。但無論怎麼說,母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敵,能自己帶孩子儘可能自己帶。
-
12 # 心寬好運來wqx
孩子的學齡前後教育,必須由父母親去承當。這樣可拉近父母對子女的互動感情模式,同時也能養成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在生活中形成一種直接溝通的習慣。如果為了所謂的工作原因,把對子的感情和義務教育,轉稼給老人。這不是值得、值不值得的問題。而是在不負責任的,推卸責任,卸包袱。往往有很多老人會去接這個包袱,弄的自己做了傭人後,還被指責拋棄,搞的鬼不是鬼、人不是人的。真讓人心寒。你說值嗎?
在中國《婚姻法》裡明確規定撫養教育子女是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同樣贍養老人和父母,也是子女的的責任和義務。希望哪些慈善的父母理性對待這個問題,量力而為,如果中了被慈善利用的“槍”,眼淚只能往肚裡流。
兒孫至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什麼養兒防老?在現實生活中能你體驗多少?沒被當成累贅就是一種幸福。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願天下老人珍惜自我,健康生活,把自己照顧好就是您餘生最大的幸福!
-
13 # 阿拉的屠夫
說實話,這是一個說起來很殘忍的事情,你這裡說的工作其實並不是單純的工作,而是為了生活,更確切的說是為了生存!
我主觀上是不願意孩子和父母分離的,但是現實呢?為了生存,情侶可以分局兩地,留守兒童日日夜夜盼望父母,孤寡老人思念孩子,何其多的分別?為了生活的更好,我覺得你可以把孩子放老人那裡,只是,常回家看看!
-
14 # 崇江水暖
得看是什麼工作呢?如果工作比極好,工資又特別高,中上層領導,這麼好的工作很難找。但是如果普通型的工作,為了孩子身心發展,放棄工作還是值得的,跟隨父母的孩子更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性格。
家中老人育兒理念又先進,也能教出出色的孩子。
如果是體弱多病的農村老人家,要想帶孩子帶好孩子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做最好的選擇。
1.先進型◤
我婆婆在孩子還沒有出生之前,就經常在網上查一些科學的育兒方式,比如說,怎樣給寶寶洗澡寶寶更舒服,怎樣哄寶寶睡覺,奶瓶的選購,選哪一種尿不溼既親膚又透氣....總之,關於寶寶的一切。我婆婆都研究了一番,看看現在人都怎麼帶孩子的,並且做了詳細的筆記。
所以,我們在孩子出生以後,就是婆婆帶的,坦白說,帶的是真好,哪兒哪兒都好,真的,就算是挑剔的人都挑不出刺兒。雖然我們不經常照顧孩子,但是孩子跟我們也很親。我知道,這都是因為婆婆經常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好。
【這個型別的老人,教出的孩子比較樂觀】。
2.經驗型◤
育兒觀念停留在上個年代,認為自己的經驗大於一切(畢竟已經帶大過孩子的爸爸,叔叔,小姑,而且都教的很出色)。
【這個型別的老人,教出的孩子比較自信】。
3.固執型◤
育兒觀念仍然停留在上個年代:孩子哭了不準抱,那樣會慣壞孩子;不能接受孩子用尿不溼,尿布又省錢又透氣;週歲之後就不讓喝奶粉,喝粥吃飯照樣能長大。
【這個型別的老人,教出的孩子比較鎮定】
誰也不能教出十全十美的孩子,如果發現孩子在行為習慣上有哪些不足的,可以好好的引導孩子,不停地最佳化孩子的行為習慣。
老人也能教出好性格的孩子,所以,老人幫忙帶孩子,這是好事。
☆帶孩子是個體力活☆
孩子半夜頻繁的叫鬧覺,無論你睡得多香多甜,無論你有多累,你都得起來抱孩子。有的孩子還不是隻是抱抱而已,還要一邊抱一邊在家裡走來走去,半夜你困得不行,還要抱孩子在家裡走來走去,簡直是累到極點.....
【向老人致敬】
沒有十八般武藝,三十六計,一顆堅不可摧的心.......你怎敢說,你帶過娃....
關注 柒妮橙
育兒有妙招
回覆列表
我覺得最好不要以值得不值得來衡量。
1.如果家庭經濟條件一般,而我們又想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那去工作也是有必要的,畢竟很多時候,沒有經濟基礎,我們對很多計劃只能望而止步。
2.如果自己非常喜歡目前工作,不捨得放棄,也可以繼續工作,因為人需要體現自我價值,這樣我們會體會到更多的快樂。
其次,把孩子給老人帶,自己也並不是顧及不到,如果不在同一個城市,在經濟,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經常探望,如果不允許,也可以每天影片,打電話等。
最後一點,老人和年輕人很多觀念不同,對於帶孩子可能會出現分歧,我們也要是先和老人溝通好,畢竟帶孩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彼此都需要包容。這樣無論哪一方都會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