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巴陵華傑
-
2 # 佟霏講學習方法
首先分享一個學習吸收效果金字塔。
這裡,費曼學習法,是吸收率最高的學習方法。
除此之外,我再分享幾個高效的學習方法。
第一個是:整體性學習。這個是一個很基本的前提性學習方法,甚至於要成為我們的一種思維習慣。
在進行任何學習的時候,先去把握它的整體框架,比如我們讀一本書的時候,先去研究目錄和序言,對全書做一個快速的瀏覽之後再去閱讀。
整體性的思維在學習任務不論大小的情況下都適用,首先把握任務的全貌,做到心中有數,然後再去進行具體的學習。
這樣做的好處是,所有的知識之間都能夠產生聯動、相互促進記憶,書會越讀越薄,學習會越來越輕鬆。
第二個是:檢索練習這個方法也非常基礎,適用於任何學習情境。
使用檢索練習,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做測試,一個是做回想。
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利用測試能夠顯著的提高學習效果。在做題的過程中,我們能夠檢索自己的知識所學,這個過程能夠起到很好的加深記憶、增進理解的效果。我們還可以在預習的過程中,就給自己提出一些問題,比如:
這一章節的重點概念是什麼?
這一章節和我之前學過的哪些知識點有關聯?
學過這一章節的內容,我可以解決什麼具體問題?
……
做回想,指的是我們在閱讀和記憶的過程中,只要讀完一遍,就馬上合上書,在紙面上回想剛剛閱讀過的內容。
當然一開始回想效果可能不是很好,但長期堅持,回想出來的東西會越來越多。
這是非常好用的一種記憶方法,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可以做到讀完整本書在紙面上把整本書的重點內容脈絡都回憶出來。
第三個,講一個記筆記的方法——康奈爾筆記法。康奈爾筆記是這樣的:
康奈爾筆記分為三個區域,1是線索區,也叫關鍵詞區,是筆記內容的高度總結概括。
2是筆記區,是我們正常記錄聽課筆記的部分。3是總結反思區,也是康奈爾筆記區別於我們平時做筆記方法最關鍵的部分。
在學習結束之後,我們要積極的反思總結,站在整體性的層面去思考課程內容,總結自己已經掌握的部分和不足的部分,以及接下來進行改進的策略等等。
-
3 # 風正輕搖雨自飄
費曼學習法是很高效的學習方法,對某個知識點和某個概念,能夠有效的快速掌握。
當然,對知識的掌握每個人都有適合其自身的學習方法。現在流行的有費曼學習法、思維導圖學習法、間隔學習法、分段學習法等等。
其實我要推薦的是興趣學習法,對某種知識如果提不起興趣,即使當時用各種發放能夠記得住,時間一長,這個知識點就會模糊不清了。所以對知識的掌握,首先從培養對這個知識點的好奇和興趣開始,有了這樣良好的出發點,學習才會事半功倍。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時間也變得更加碎片化,有效的學習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那麼在對某個知識點或概念感興趣的情況下,儘量花最少的時間,用最專注的熱忱去理解和掌握它,並使之融入到自己知識體系中。當然能理解多少不重要,能掌握多少也不重要,在以後的時間中,不斷學習和探索自己還未掌握的知識點,會更加吸引學習的興趣的。
所以,我的學習方法就是培養興趣,用碎片化去學習,不必在意起初掌握多少要點,隨著時間和學習的積累,會在不知不覺中有所收穫。
一家之言,有失偏頗,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才是最好的學習法。
-
4 # 初心家居
多謝您的邀請,對於學習的方法,從我個人三十年看書學習的體會,首先我對各類知識的求知中,沒有任何目的,都是對知識的理性,孜孜不倦的追求,不要急於求成,急於求成,會欲速則不達,用分解法去分解,會達到理想的結果,這比如,學易學,易學是一個包羅永珍的整合,象,數,理,為易學的總綱要,漢字,天文,數術,歷史,文學,中醫,中國古代時間曆法,神學,玄學,文明的起源,世界百科,中國大百科,生命科學,植物科學,海洋生命,動物的本性,基督的輪迴知道,聖經的博愛,道家的陰陽,用科學的二十四節氣,去學習易經,把這些永珍,逐步的分解,與時俱進,有了學習的樂趣,良好的心態,用心感悟,靈感來自於轉身之間,您一定會心想事成,受益終生!
-
5 # 我好瞌睡
我推薦的是番茄學習法。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幾乎人手一臺智慧手機,甚至更多,人們在學習的時候會被各種手機資訊干擾,從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即便很多人在說,我看手機、刷訊息是在學習,但是正因為這種碎片化的閱讀根本難以讓人專注的去思考。
番茄學習法:一個番茄鐘的時間是25分鐘,學習的時候要先規劃今天要完成的任務,然後設定你的番茄鍾,學習的時候開始計時,25分鐘後停止,休息3-5分鐘,可以活動下身體、上個廁所等。然後開始下一個番茄鍾。每4個番茄鍾後,休息25分鐘。直到完成任務,並且在你的任務表裡將該任務劃掉。以簡單的時間管理方法來提高學習的效率。
-
6 # 青果教育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推薦多學多問的培優三板斧,它是一套系統的學習方法,包括錯題教學法、歸納總結、講題訓練。
(1)錯題教學法,提分好方法
我們大約調研了1700多位家長和學生,問他們對錯題學習法的態度,幾乎一邊倒的覺得:“錯題只要不再錯,成績自然能提高”。
對於錯題,必須做好下面兩件事:
1、找到深層次錯誤原因,並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2、對每道錯題至少要找3道型別題進行刻意練習,直到不再錯為止。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選對學習方法,學霸就是對錯題的千錘百“練”。錯題教學法,就是科學、有效幫助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2)歸納總結突破學習瓶頸
什麼叫歸納總結,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是對知識點、易錯點、解題技巧、解題方法的梳理,是知識結構體系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我們為什麼要做歸納總結呢?這個就要研究現在的考試方向了:源於教材,但遠高於教材。“緊扣”教材的試題正在逐年減少,且減少的速率較快。學生想要考高分,只掌握課本這點知識是不行的。一定要把課本的基礎知識做足夠的外延,要進行歸納總結。
我們要教會學生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我們不是就題論題,而是透過學習一類問題,掌握一種技能,提升能力!
(3)以教為學,會講題才是真學霸
「如果你不能簡單地解釋一件事,那你就還沒有弄懂它。」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已經掌握了某個知識,但其實並沒有。如果你不能講清楚,也就說明你沒有掌握。
檢驗學生學會的標準是:學生能做的正確,講的清楚,說的明白。研究表明,會講題的孩子學習內容平均留存率為90%,換句話說,學的時候可以糊塗,教的時候必須明白。
費曼學習法就是是一種「以教為學」的學習方式,能夠幫助你提高知識的吸收效率,真正理解並學會運用知識。
這個學習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驗證你是否真正掌握一個知識,看你能否用直白淺顯的語言把複雜深奧的問題和知識講清楚。
會講題是一種能力,一個會講題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一定非常強;一個會講題的孩子,知識掌握一定非常牢;一個會講題的孩子,表達能力一定非常好。
回覆列表
常見學習方法
學習的過程包括了多個環節,為了提高學習效率,前人針對學習的各個環節總結了許多很好的學習方法。例如,在閱讀環節,有精讀、泛讀、速讀等方法;在筆記環節,比較推崇康奈爾筆記法、思維導圖;在記憶環節,有右腦記憶術等等。這些學習方法有的功能比較專一,比如速讀法就是透過技巧訓練,達到比較快的閱讀速度;記憶術就是透過將資訊圖片化,並在右腦“過電影”來提高記憶效率。有些學習方法具有多種功能,比如思維導圖主要功能是思維影象化,提高思維能力,同時也可以用於筆記、知識整理和幫助記憶。
還有一些學習方法是關於學習策略方面的,比如SQ3R學習法(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即瀏覽、發問、閱讀、複述、複習五個學習階段);某某學霸學習法(一般也是強調幾個學習環節,例如課前預習、認真聽課、課後複習、錯題本、保持專注力,調節心理狀態等);還有費曼學習法,主要策略是我們在學習新知識後,透過解構和重組知識,用更簡單的語言表達出來,做到能教會一個外行。這與“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有異曲同工之妙。
學習方法的選擇和總結學習方法的選用因人而異。學習的科目、目的、程度不同,所用到的學習方法也不同,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的情況。學校課程學習、自主專業知識學習、短期學習特定知識、休閒瀏覽式學習等等學習場合,所採用的學習方法和策略有很大差別。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或創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我自己長期學習過程中,總結了一個比較適合在校學生進行課程學習的方法,在教學實踐中一直讓自己的學生在使用。同學們在學習過程中反響良好,我覺得也應該與網友們分享。
動態建構學習法這是屬於學習策略方面的一種組合式學習方法,強調動態學習、動態管理,並遵循自主建構學習原則,故稱之為動態建構學習法。其要點整理如下:
1、預習環節:採用快速閱讀預習法,要點是抓三個問題:難度是什麼?重點是什麼?什麼地方看不懂?形式和要求:在書上直接標記。作用:帶問題聽課,提高聽課效果。
2、筆記環節:採用筆和紙做筆記,注意記錄四個方面的資訊:記錄難點、記錄重點、記錄不懂的知識點及課後補充資訊。形式和要求:採用活頁紙(本)做筆記;用簡潔的詞語記錄下重點難點,記錄老師講解的重點內容,以及課後查詢參考資料的補充資訊。不懂的問題用紅色或其它彩筆做好標註。可以將網上查詢的資料、圖書參考資料儲存在手機、電腦及其它數字資訊儲存空間。作用:親手動筆做筆記有利於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3、知識整理環節:梳理知識,弄清楚不懂的問題。重點解決:知識點是什麼?可做什麼用?是怎麼得來的?還有什麼問題?形式和要求:採用活頁紙進行知識整理,並與筆記活頁紙夾在一塊;主要採用框架圖記錄;重點問題採用彩筆標記。作用: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4、強化記憶環節:預習、筆記、整理都有利於記憶,但遺忘曲線揭示的規律表明,必須反覆複習才能將短時記憶變成長時記憶。形式和要求:在筆記頁和整理頁上將資訊圖片化,編成故事,採用右腦記憶。空白不夠時,另外加活頁紙,合併在一起。作用:促進資訊的長時記憶。
5、應用與交流環節:將習得的知識進行實際應用,有助於知識的理解、記憶和內化,有助於熟練、靈活運用知識。形式和要求:透過反覆閱讀、做練習等方式,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在真正理解之後,力求採用與書上不同的例子(舉一反三),更淺顯地講給同學聽(小組學習時)、或講給自己聽(單獨學習時)、或做成音訊影片作業交給老師。作用:完成知識的懂、熟、化三個層次的全過程。
6、知識建構環節:知識都不是孤立的,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聯結,並有意識地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網路。形式和要求:明確現階段主要學習目標,用活頁紙寫下三個層面的知識框架(只需要用關鍵詞進行連線):一是總體框架,可以是一個人在現階段需要掌握的最主要的知識框架,注意目標要集中,不能過多,視個人能力來確定。這個框架類似於一個生命體;二是學科框架,是一門課程或一本書的知識框架。類似於生命體的一個器官;三是課程中的某個知識點,類似於一個細胞。作用:學習目標具體化、知識網路化,有利於知識的整理、記憶和內化。促使自己逐步明確個人發展方向,並在這個方向上形成核心能力。不同階段的學習目標肯定有一定的調整,需要對自己的知識結構進行動態調整;同時,知識點也是發展變化的,同一個知識點,小學、高中、大學講解的方式和程度不同;某些新理論新技術的出現,將進一步完善現有某些知識。採用動態的方式管理知識點,將新的知識或相關的知識記錄在原知識點活頁紙上,有利於學習上形成正遷移。
值得指出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本學習方法。根據知識點的難易程度,有選擇地運用上述方法中提到的具體學習技術,不一定全套用上。類似於做菜,做一道菜需要用到刀具,需要根據食材選用菜刀、剁骨刀、剔骨刀、削皮刀或水果刀,而不是一股腦都用上。
動態建構學習法並不複雜,很容易理解,但是要起到真正提高學習效率的效果,還在於不斷實踐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