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簡單152353223
-
2 # 老牛31899056
朋友,今年我己而立之年,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科技的進步,小時候使用的物件已經被淘汰了,成為了古董,他們伴隨著我們長大,充滿了童年的回憶。。。。
這是煤油燈。
這是八十年代以前使用的電話。
這是90年代,使用的PP機,大哥大,和十幾年前使用的手機。
這是上海牌縫紉機,在七十年代還票才能購買。
這是綿帽
這是郵箱。
這是小人書,在當時每本兩毛多,三毛多錢。
這是洗衣粉板兒,現在還用呢!
這是電視機,在1980年購買一臺12寸的黑白電視機,如果自個兒跳選每臺4百20元人民幣,不允跳選每臺4百元人民幣,但別忘了當時一個人月工資只有20多到50多元人民幣,還要養家哪,如果購買一臺12寸黑白電視機,需要全家人勒緊褲腰帶,一,兩年後才能買的起。當時買黑白電視機還要電視機票。
28男式腳踏車,在70年代末期,每輛要1百4,50元錢,還要腳踏車票。在當時是全家人最值錢的物件。
燒炭火鍋,在80年代中末期才進入家庭。
-
3 # 言勸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生產力還很落後,農村種田都是使用的簡陋農具,有的已經銷聲匿跡了。以下這些老物件,對我們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至今記憶猶新。1、農村耕地用的“犁"。上圖一個農民手扶著犁,前面黃牛拉著。現在一般農村用“鐵牛"替代了。2、這個農具是用來耙田的“耙"。農婦踩在"耙"上,前面水牛拉著,將犁過的地(圖1)再耙一遍。3、上圖是用來揚穀子的"風車"。4、這個農民揚起的農具是"連械",用來打穀子的。5、上圖不叫釘耙,是"秧耙"。是用來抓稻秧田裡雜草的用具。
6、上圖兩個農民揚穀子用的叫"木銑"。7、上圖叫"曬墊",有密密麻麻眼的叫"篩子"。8、這兩個用竹子編的叫"糞筐",用來擔農家肥的。9、這是碾米的"碾子"。10、毛驢拉著轉圈的叫"石磨",是磨麵粉的。
11、上圖是收割農作物用的"鐮刀"。
-
4 # 孔先生28
馬燈,土籃子,牛犁杖,石頭磨,石碾子,壓地磙子,牛皮杌拉,連剔,礦石收音機,半導體收音機,鬥,升,灶王爺,家譜,天地牌,花軲轆車,秫秸炕蓆,秫秸穴子,秫秸草帽,蟈蟈籠子,裹腿,席籠子,嘎啦哈,煤油燈,保險燈,糞箕子,馬爬犁,點葫蘆,掐刀子,豬胰子,扒鋤子,蛤蟆釺子,黃米糰子,地瓜幹,鹹辣肉,代食品,糧票,油票,棉花票,驢矇眼,驢兜嘴,驢支棍,驢夾板子,驢套包子,錫酒壺,小酒盅,炭火盆,紡車子,扇車子,水桶,水扁擔,軲轆把,掌錘子,戲匣子,西洋景,小人書,留聲機,木版年畫,泥草房子,坯模子,垛叉子,拍子,
-
5 # 行知計劃
在漫長的文明路上,工具總是帶給我們便利,承載著代代相傳的智慧。那些承載記憶的古老物件,對於每一個農村人來說,想起時總還是能讓人心頭溫熱。下面我們開始回憶...
沙龜兒棒(堆喔棒)
手工鑿制的,一般都用來搗蒜,偶爾搗一搗花椒或者曬乾的紅辣椒
桿秤
基本上每家每戶都會有那麼一杆秤,自家門口買的東西,也要回來稱一下是不是缺斤少兩
戳箕
曬穀子時用來收穀子、去穀子殼兒的
煤油燈
那時候,人們意識中所謂的燈光都是米黃色的
縫紉機
小時候穿的衣服、補的補丁基本上都是用它做的
棕褂子(嗦衣)
在讀學“孤舟蓑笠翁”的時候,才知道它叫蓑衣
火摺子
鄉下從前多是用來點菸做火引的,現在電視劇上還能經常看到
藥碾子
中醫碾藥用的工具,感覺碾出來的藥一定很好
石磨盤
小時候聽奶奶講,舊社會最好的灰面也是用它磨的,而且推出來的豆花非常好吃
風箱
那時候沒電,也沒鼓風機,右手拉風箱,左手添柴火
紡車
記得上面會纏很多棉花,紡線用的
魯班尺
蓋房子時候的測量工具,魯班發明的
蜂窩煤鉗
記得小時候不止一次將紅薯、土豆、老玉米塞進煤爐子裡,熥熟後再用火鉗或火筷子夾出來
不知什麼時候,許多生活中曾經離不開的工具,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有了手電筒,誰還會帶上火摺子來點火照明?有了暖氣,誰還肯用長嘴鉗去將蜂窩煤塊夾進爐子?
道一聲珍重,既向這些曾經為人們提供過無數幫助的工具,也向那個過去的時代……
-
6 # 環視信陽
看到這個問題突然想起小時候在姥姥家生活,晚上她家點亮的煤油燈……這樣東西應該是我自有記憶來記得第一件老物品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種燈,就是裡面加煤油中間一根燈芯,其實和蠟燭差不多,但那時候的生活,點蠟燭對老人家來說都是一種奢侈……
姥姥(也就是俗稱的外婆)家四個女兒,沒有兒子,老兩口過的也十分清苦。那時候媽媽姊妹四個,條件也沒有多很突出的,可以說那時候的生活本身就清苦,錢也難掙。姥姥他們老兩口住著三間土培房(就是用泥土壘的牆壁),房子裡也沒有電可通,所以每晚天黑時就點著一盞煤油燈……
如今想想那種小時候的火光,現在還總能憶起。無盡的黑夜裡只有一盞小小的煤油燈,但發出的光芒卻讓兒時的我倍感溫暖……
-
7 # 陽光書法工程藝術FXM
古窗手工雕刻,古青石磚小橋流水,,,歲月不能磨平兒時記憶,中國是文明古國,歷史悠久,各種工藝及文化傳統應該發揚光大。
-
8 # 家越住越美
這些很有年代感老物件,身上鐫刻了幾代人過去的生產生活方式;
隨著科技進步,被淘汰的他們已經淡出人類視線,快來看下還有幾個你還能叫得出名字
01/壓水井
好懷念當年冷冰冰的井拔涼,
奔波回家,捧一把壓水井裡的水,來洗去一天的疲勞
02/轆轤和井
用這個打水可是需要技巧,水桶入井下沉時,要控制轆轤的轉速,使下井的水桶能保持垂直向下
03/石碾子
用來碾碎穀物和糧食的工具
04/手工推子
理髮工具,不過經常會夾住頭髮
05/風箱
扇風點火的必備工具
06/針線筐
很多老人將其收在床邊,用於放置針線活的相關雜物
07/納鞋底專用的"錐子"
那時候的鞋子還是媽媽、奶奶一針一線納出來的
08/簸箕
多是由柳條製成,常見的用途就是在打場上,揚米去糠播出糧食裡的塵土、雜物,也可盛裝糧食,淘洗米菜,曬晾東西,收集垃圾
09/襪撐子
說是用來撐襪子、補針線的,你們見過嗎?
10/鞋樣子
小的時候,經常能看到家裡有不同碼數的鞋樣子,媽媽總是用這個親手給我們做鞋墊,現在都不捨得穿了
11/挑水扁擔
上個世紀的農家必備用品,挑水、擔柴、抬重物的好用工具
12/搪瓷杯
鐵皮暖壺、雙喜臉盆、搪瓷杯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和一個時代的變遷
13/算盤
計算器發明之前,算數都是用它來的
記得小時候上學,數學課還特意教過珠算
14/縫紉機
在七八十年代,年輕人的結婚流行"三轉一響一喀嚓",縫紉機就是三轉之一,在那個時候想要買一臺縫紉機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能抵上一家五個人個把月的飯食了
15/手電筒
配上兩節電池,晚上就可以出去粘知了、抓蠍子
16/摺尺
17/軍用水壺
小的時候背一個大大的軍用水壺,陪爸爸去地裡農忙
18/旱菸袋
爺爺輩的老物件了,現今生活中基本沒人在用了,偶爾能在影視中看到
19/篦子
用來收拾蝨子的
20/收音機
老式收音機,出生於上世紀的80年代初
在那個年代,我們常會把這個貴重又時尚的物品擺在家裡最顯眼的位置,再給它配一塊最漂亮的花布
21/鐘錶
記得奶奶家客廳就掛著這樣一個"老物件",每逢整點/半點都能聽到其深沉的"報時聲"
22/黑白電視機
八九十年代的黑白記憶,那滿屏"雪花", 滋滋啦啦的聲音還歷歷在目
後面有兩根長度可調的天線,訊號不好的時候可以調整方位
23/稱
那時候還沒有電子秤,秤砣是人們物品交易的重要工具,你可以不識字卻不可不認"稱"
24/舀水瓢
不同於現在的塑膠瓢,那時候我們用的多是木瓢、銅瓢和葫蘆瓢
有認識一半以上的朋友嘛?對你來說哪個老物件有著深刻的意義,說出來大家一起分享吧
回覆列表
這是我在電視j劇中看到的那種收音機
在電視劇中,我看到那時候的青年男女追求收音機成風
最經典的一個場面,就是一個男青年單手提著收音機,一手把著車把,邊騎邊放著音樂。其他的人看到都覺得挺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