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拈花一笑1507
-
2 # 彥華327
古人曰:“三思而後行”,又說:“再,斯可矣”。
三思,是慎重行事的前提。凡事都能夠精思細慮,自然會讓我們對事物有全面的正確的認識。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首先要全面分析這件事的性質意義和利弊得失,確定可為或不可為,該為或不該為。拿定主意後再思考這件事中哪些方面是重點,哪些方面是次要部分,怎樣才能把這件事做好,關鍵的問題如何解決。經過仔細地反覆思量成熟以後,就應該付諸行動,努力地把這件事做成功了。
-
3 # 德雲社鄭洗腚
何為三思和再思? 一思心,二思果,三思行,再思定。
思心使你明其心,知道自己的初心;思果讓你心存敬畏;思行教你信心篤定;再思定方可轉攻為守,知道如何住其心。
-
4 # 夕陽233734493
古人曰:三思而後行。又曰:再,斯可矣。在下認為這兩句話非常精典。它的意思是告訴人們作任何事必須經過深思熟慮後才能幹,一旦考慮成熟就不能猶豫不決,憂柔寡斷,這樣什麼事情都作不成。同時應該提醒的是這兩句話不能憑數字去理解。三,再。如果作一件事只考慮一次,並沒有一套完整的方案就去實施,是會失敗的。
-
5 # 行實守謙
個人的感性理解:思與行得以辯證的觀點與運動的觀點來看。
一、對於簡單常識通識性的事,思考一遍就可以了,甚至不用思考,條件反射就能行了。
二、對於較為複雜的困難的事等,再思,三思,四思……可能都不行。
人的認知是建立在一定實踐和行動的基礎上,沒有必要的實踐基礎和了解,可能思考一百遍也無用。因此,其實思與行是貫穿於整個行為過程,而且是反反覆覆的,在不停的實踐中昇華認識,促進思考,在不斷的思考中,提升行動力和認知力。
-
6 # 有一就說二
你好!
三思而後行,實際意思是凡事需要多多思考,不可盲目下決定。在古文中一般三、七、九、為大數,對數。所以也就是多思考的意思,思考幾遍不是重點,重點是多思考,思考清楚。而經過這麼多年對人生的感悟,我理解的三思而後行卻是這樣的。
三思的第一思就是這件事是否是利國的,如果不利就不要做,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長大以後為國家做貢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實際上那時候根本就不懂這句話,但是今天想想響應國家號召,做的事符合國家利益,能促進國家發展也就做了貢獻了,因為畢竟我們不都是國家高階技術人才,所以做任何事不危害國家利益,這是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思。更簡單的說不能幹違法的事。
三思的第二思就是這件事是否是利民的,你想做的這件事是否對別人有好處,是否給你服務的物件有好處,這是事業的根本,如果你做的事情損人利己,那麼就沒有生命力的,所以第二個思考的是否利民,還要思考利民的過程中你實際的利是什麼,這也就是說你的服務是否完善到位。就拿這幾天的“賓士事件”來說,這家四S店沒有做到利民,而且基本不太講理,處理的問題都是根據自己的利益所考慮的,沒有佔到利民的角度去做思考,結果是要被消費者拋棄的。再拿現在的保健品來說,老百姓有保健意思,但是沒有人服務的好,沒有根據老百姓的健康問題給予正確的指導,銷售商銷售保健品不是根據顧客身體需要賣多少,而是根據顧客有多少錢賣他多少。所以沒有做好後續服務的事情也是不行的,這是做事的第二思。
三思的第三思才是利己,任何人做事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的,但是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後才行,君子愛財 取之有道才可以,想好自己做事的利潤點,利潤的多少不要考慮單筆賺太多的利潤,而是服務更多的人才是王道,還打個比方賣保健品,你要是做好服務了那麼你的顧客群體將越來越多,越來越忠誠,因為你做的好,但我們也知道現在國家整頓保健品市場,實際上就是沒有做到利國,利民,只利己了。產品質量不行,危害國民健康,這是不利國,顧客具體申請情況,沒有考慮,只想賣自己的產品,沒有利民。所以很多人為了錢只幹利己的事,最終結果肯定要完蛋的。
金不二說天說地說歷史,笑談感悟評萬事。
-
7 # 華年1979
首先應該瞭解一下這句話的語境: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論語•公冶長》
意思是說:季文子每事必三思才去做,孔子聽到後說:經過一反一復,兩次考慮就夠了”。季文子是魯國貴族,為人謙遜謹慎,有人認為季文子“三思而後行”是一種美德,於是就有人向孔子稱頌,而孔子聞之卻說,何必呢?考慮問題應該謹慎,這是應該的,不過凡事皆有度,不能為穩妥而猶猶豫豫,止步不前,男人做事,在權衡利弊後需要的是當機立斷。
-
8 # 恆節先生
三思而後行,意思就是遇到事情後一定不要衝動。要充分考慮事情做出後的效果,結果以及後果。比如說辦一件事,我們首先要在心裡思考要怎麼做,等確定好大概方案之後再在心裡過濾一遍這麼做所有可能帶來的具體反映。也就是決定在事情要做之後,在腦子裡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要考慮到。簡而言之,效果就是這件事情的完成度也就是可不可行;結果就是在確定效果之後這件事情所帶來什麼樣的影響(積極的);後果就是相對於結果來說的壞的一面的。等所有的情景在腦子裡都過濾一遍了,那麼我們再去做這件事就什麼也不怕了就可以自由應付了,因為無論事態怎麼發展都跳不出這三種情況。
-
9 # 唐言唐語
有子問曾子:“聽過先生關於求仕而失去官職的評述嗎?”曾子說:“聽過啊,他說:‘希望失去官職後趕快貧窮,死後趕快腐爛’。”
有子說:“這不是君子該說的話。”
曾子說:“我是親耳聽先生這麼說的。”
有子還是說:“這不是君子該說的話。”
曾子說:“我是和子游一起聽先生說這個話的。”
有子說:“看來,先生的確是說過這樣的話。但這麼說必定是有所特指的。”
曾子就把他們二人對話的情形告訴給了子游。子游說:“有子說話的口吻很象先生啊!先生住在宋國時,看見桓司馬給自己做石槨,三年還沒完成。於是他就說:‘如此奢靡,死後腐爛得越快越好啊。’——說死了趕快腐爛,是針對桓司馬而說的;南宮敬叔(失去了他的官職,離開了魯國)回國,以進奉寶物而朝見國君。先生說:‘以行賄取媚求容,還不如丟掉官職後貧窮得越快越好啊。’希望失去官職後迅速變得貧困,是針對南宮敬叔說的啊。”
曾子將子游的話告訴有子。有子說:“我就說嘛,那是先生有所特指才說的。”
曾子說:“您怎麼知道的呢?”有子說:“先生在中都制定的禮法規定:棺材(板厚)四寸,槨(板厚)五寸。依據這個就可以知道先生並不是希望人死後迅速腐爛啊;當初先生失去魯國司寇的官職,打算前往楚國,先讓子夏去楚國探聽考察,又讓冉有去申明自己的政治觀點和理想抱負。依據這個就知道先生並不是希望失去官職後就迅速貧窮。”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普世價值上教義與對具體情況、個別現象的評價看似矛盾抵捂,實際上卻是對立統一的、都是符合他的“道”的。
就教育學生而言,他的方法是因材施教,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個性而施以不同的啟發、教誨:
對於脾氣火爆、容易衝動、做事魯莽的學生弟子,他告誡他們應該“三思而後行”,每臨大事有靜氣,應該冷靜沉著、再三思慮,不可衝動魯莽;
對於性格懦弱、膽小怕事、猶豫彷徨的門人後生,則建議他們“再,斯可矣”,希望他們考慮清楚就該果斷行動,不可猶豫再三、坐失良機、畏懼頹唐。
道者,損有餘而補不足——事不同,人相異,不論是損是補,都儘量使之能夠合乎“道”。矛盾相反的表現、抵捂不一的教誨評說背後是“一以貫之”宗旨、精神。
《問孔》也好、《刺孟》也罷。如果不從精神層面上去理解、剖析,儒家學說就是滿篇的自我抵捂、自相矛盾。
罔兩(影子的影子)問影子:“你一會走,一會又停;剛才坐著,現在又站起來。……你這個樣子我們也得跟著這個樣子!你怎麼就沒有自己獨立的操守呢?”
影子說:“我是身不由己的呀,你們依附於我,而我也是有所憑依的,好嗎?有所憑依才會這個樣子啊。不僅如此,就是我所依憑的東西也是有所依憑的,知道嗎?我哪裡知道是什麼緣故會是這樣啊?我又怎麼知道因為什麼緣故而不會是這樣啊?”
時變世易,憑依的基礎在變化,憑依而存的事物就得相應而變。
而不變的則是憑依。
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儒家的概念裡,世上只有永遠的“仁”。
-
10 # 網暈者
do it after thinking again. not to and fro.action is over words.
-
11 # 我是李小哲
你好,首先“三思而後行”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孔子其實是反對的!
孔子為什麼反對三思而後行?
出自《論語 • 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字面意思也不難理解。大致是:魯國大夫季孫行父遇事三思而後行。孔子得知這件事後說:“想兩次就可以了。”
為什麼孔子說想兩次就足夠了呢?
各界大儒看法有人說,季氏有賢良的名聲,做事很少出差錯,所以沒必要反覆思考。
北宋理學家程頤認為,孔子之所以諷刺和反對三思而後行,是因為人想事的時候顧慮多了,就容易起私心、患得患失。
總結分析回到當年時代,季氏的好名聲不小,但是言過其實,遇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
我認為孔子並不是真的反對三思而後行,而是認為季氏過於猶豫,矯枉過正,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想三次,想兩次就夠了。
三思而後行”總會讓我們顧及太多,顧及太多會讓我們在思考中錯過機遇,最終只能做一個“思想中的巨人,行動中的矮人”。
君子務窮理而貴果斷要知道,很多事情都不是經過長期思考才取得的,都是從實踐過程中不斷改善,不斷進步而取得的。
珍惜擁有,感恩關注,一起進步!
回覆列表
三思:想多了,權衡利弊,患得患失,斤斤計較,久久無法決斷!這是小人之思!
再:思考兩次,思考少些。只思考有沒有道義,有,當仁不讓!無,不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