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靈活的小胖醫生

    你好,

    女性在產後容易發生子宮脫垂,主要還是因為盆腔的韌帶和肌肉鬆弛退化,不能承托子宮而出現的脫垂症狀。女性在懷孕期間以及在分娩時會損傷到子宮的韌帶和肌肉,尤其是曾經有過多次分娩歷史是和難產的女性,更容易發生子宮脫垂。輕微的子宮脫垂,子宮頸依然在陰道內;嚴重的子宮鏡會延伸到外陰位置;特別嚴重的整個子宮會伸到陰道以外,對女性的健康造成較大的危害。

    一、產後子宮脫垂致病原因

    1、產後子宮脫垂原因:

    造成產婦產後子宮脫垂的原因有急產,即從規律宮縮至胎兒娩出不到3小時。由於盆底組織和陰道肌肉還沒有來的及經過逐漸的擴張,就被突然的、強大的胎頭壓迫並撕裂,又沒有及時修補,分娩後盆底支援組織未能恢復正常。分娩時用力不當,例如有的產婦子宮口尚未開全,即過早屏氣、使勁,尤其是在急產、難產時容易出現

    2、產後子宮脫垂原因:

    造成產婦產後子宮脫垂的原因還有滯產,由於胎頭對陰道及盆底組織的壓迫時間過久,使組織缺血受損,失去了盆底組織的支援,就會造成子宮脫垂。

    3、產後子宮脫垂原因:

    分娩時未能很好保護會陰,產後又未能及時修復,導致子宮的支援組織鬆弛或撕裂,從而為子宮脫垂創造了條件。

    4、產後子宮脫垂原因:

    此外造成產婦產後子宮脫垂的原因尚有產後便秘,產後咳嗽,持續下蹲動作,產後下床勞動過早、過重,使腹壓增加,引起子宮脫垂。產婦原來體質就虛弱,產後由於經常咳嗽、便秘,腹壓增加,再加上過早從事重體力勞動,如提拉重物,長時間蹲位、立位等,更增加了產後子宮脫垂的機會,這些較多發生在農村婦女的身上。

    二、預防與治療

    產後子宮脫垂一般沒有辦法自行恢復,因為韌帶一旦拉長沒有辦法恢復到正常狀態,只能透過盆底康復治療或者手術方式改善。產後子宮脫垂主要是因為妊娠和分娩造成盆底肌損傷,或產後過早、過重勞動等都可能影響子宮盆底肌修復,進而造成子宮脫垂。一般產後子宮脫垂程度不是很嚴重時,做產後盆底康復治療能提高這類疾病的治療,或者避免脫垂程度加重,所以盆底功能康復是產後預防和治療子宮脫垂較好的手段。產後如果沒有及時治療,年紀大了以後,一般40歲-50歲是高發人群,到這個年齡,子宮會進一步脫垂,造成子宮Ⅱ度或者Ⅲ度脫垂,就是這種脫垂程度加重,可能要透過手術方式治療。所以產後是治療這類疾病的黃金期,產後媽媽一定要把握這個治療的最佳的時間,及時進行產後康復,避免後期併發症產生,預防是最好的治療手段,所以產後媽媽一定要重視產後康復訓練。

  • 2 # 十月懷胎瓜熟蒂落

    熬過了行動不便和諸多不適的懷孕階段,想著利用坐月子的時間好好的讓身體恢復到最佳狀態,奈何女人身體構造過於複雜,稍微不注意,產後就容易出現一些併發症,比如說產後子宮脫垂。

    什麼是產後子宮脫垂?

    子宮之所以能夠保持於膀胱和直腸之間的正常位置,有賴於骨盆底部的肌肉、筋膜和子宮上韌帶的共同支援。 但是女人在懷孕的時候,子宮被撐大到極限,形態改變;再加上分娩的時候,子宮組織如果發生了損傷,子宮就會沿著陰道向下脫出,甚至降出於陰道口之外,這就是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根據脫垂的程度可分3度:

    I度脫垂: 子宮下移,子宮頸上在陰道口內。II度脫垂: 子宮頸與部分宮體,以及陰道前壁大部分或者全部翻脫出陰道口外。III度脫垂: 整個子宮體與宮頸,以及全部陰道前壁和部分陰道後壁均翻脫出陰道口外。

    發生子宮脫垂的時候,新媽媽們會覺得陰 道內有異樣,類似圓形一樣的東西脫出,還可能出現尿失禁、惡露不盡等現象。當直腸膨出明顯時,可出現下墜感、腰痠等症狀,走路和下蹲的時候更加明顯。

    引起子宮脫垂的原因如下:

    1.分娩的時候造成宮頸、宮頸主韌帶與子宮底韌帶的損傷,以及分娩後支援組織未能恢復正常,這些是引起子宮脫垂的主要原因,難產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2.產後新媽媽經常咳嗽、便秘,促使腹部壓力過大的情況下也會引起子宮脫垂。

    3.產後過早就進行活動,尤其是從事重體力勞動,比如說提重物、長時間蹲著、長時間站立等。

    4.產後喜歡仰臥,而且還伴有慢性尿瀦留的產婦。

    如何預防產後子宮脫垂呢?

    1.分娩後如果盆底肌和產道有損傷,必須及時進行修復。

    2.產後要注意休息,避免久站、久坐、和久蹲,也儘量不要長時間仰臥躺在床上,否則容易使尚在恢復中的子宮韌帶變得鬆弛。

    3.產後主要目的就是休息,讓身體儘量恢復,所以新媽媽不要著急幹家務活,月子期間嚴禁手提重物、肩膀揹物等。

    4.產後的一些併發症的防止也非常重要,比如便秘、尿瀦留、痔瘡等,這些都有可能帶給腹部壓力過大。

    5.對於輕度的子宮脫垂,如果沒有出現排便或者排尿困難症狀時,可以進行提肛肌收縮鍛鍊達到效果,平時多注意休息,也可以採用針灸、盆底肌修復等進行治療。

    提肛肌收縮方法就是: 產婦平躺在床上或者瑜伽墊上,屈雙膝,使兩足靠近臀部,用足與肩胛支撐身體,然後試著將臀部從床上抬起,同時吸氣,放下臀部時呼氣。

    注意: 吸氣的時候肛門用力收縮,呼氣的時候就儘量放鬆,就像排便結束時的動作一樣,每天2-3次,每次進行10分鐘左右。

    如果是重度子宮脫垂的話,那就必須住院進行治療,醫生會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安排手術。

    說在最後的話: 新媽媽在產後42天的時候可以到醫院做一次詳細的體檢,以檢查機體恢復的情況。其中就有子宮檢查這一項,子宮檢查主要包括對子宮頸有無糜爛、子宮大小是否正常和子宮有沒有脫垂的情況。

    總之,新媽媽在坐月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以免造成子宮復舊不良。

  • 3 # 洛陽九龍口腔

    生孩子對於女性來說,或多或少會帶來那麼點傷害,尤其是隱私部位,今天我們就來談一下子宮脫垂。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位置沿著陰道下降,宮頸外口達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宮全部脫出陰道口以外。

    一、子宮脫垂有什麼症狀:

    子宮脫垂的輕度患者一般沒有症狀,重度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痠痛或下墜感,站立時間過長或者勞累後,症狀會明顯加重,臥床休息後症狀會減輕,有些子宮脫垂可以自行回縮,但有些即使你用手塞回去也未必管用。

    一般來說不論子宮脫垂的程度有多重都不會影響月經,輕度的子宮脫垂也不影響懷孕和分娩。

    二、引起子宮脫垂的原因有哪些:

    1、懷孕分娩:①盆腔筋膜、韌帶和肌肉可能因過度牽拉而被削弱其支撐力量導致脫垂②如果產後過早參加體力勞動,特別是重體力勞動,將影響盆底組織張力的恢復,也會導致子宮脫垂。

    2、長期的慢性疾病比如咳嗽、便秘、腹腔積液等導致的腹腔壓力增高,可能會導致子宮脫垂。

    3、手術造成的盆腔支援結構的損傷,可能會造成子宮脫垂。

    三、如何預防產後子宮脫垂:

    1、在分娩時,宮口未開全時,產婦不要過早的過度用力。

    2、產後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不要過早的乾重活、提重物。

    3、加強盆底肌肉鍛鍊、產後適當運動。

    4、定期的產後檢查。

    生孩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我希望每個媽媽都能記住,你們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堅強,寶寶對你們來說雖然很重要,但是你們自己也值得被重視和呵護,所以請你騰出一部分時間,多關心一下自己!

  • 4 # 昕寶小豬妹

    如果在陰道口摸到一個光光的硬硬的東西一般就是子宮脫垂。如果寶媽產後不注意自我保護,比如完全蹲在地上給寶寶洗澡,或者是做一些家務,很容易導致子宮脫垂。所以產後要避免在薄弱期造成更多的盆底損傷。

    防止子宮脫垂

    1、計劃生育,自覺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因為生育次數過多、過密,不但會使身體健康受到不良影響,同時由於子宮組織和肌肉的彈性降低,還會增加子宮脫垂髮生的可能性。

    2、醫生要採用新法接生,提高接產技術水平,儘量避免產傷。為順產者作會陰切開,以免造成過重的損傷。

    3、育齡婦女要做好月產褥期和哺乳期的勞動保護,避免參加過重的體力勞動。特別是在產後,至少要有42天的休息時間,最好長到60天,千萬不可過早地參加重體力勞動或蹲著幹活,以免使腹壓增加,否則容易發生子宮脫垂。

    在月子裡,產婦應該充分休息,並注意經常變換躺著的姿勢,以防子宮變成後位或偏向一側;一定要避免過早做久站、久蹲的動作,及時糾正便秘,及時治療慢性咳嗽,多做縮肛運動和產後體操,使骨盆底肌肉得到鍛鍊,俯臥和胸膝臥位有助於子宮保持前傾位置。

    積極防治慢性病,如慢性咳嗽、便秘等。因為它們都會增加腹壓,容易引起子宮脫垂。

  • 5 # 不孕科李婷醫生

    常見原因:

    1、整個孕期腹壓增加,經陰道分娩時胎頭過大經產鉗牽拉導致盆腔的輔助結構(韌帶、肌肉)等過度拉長鬆弛影響了盆底組織的支撐力量

    2、產後過早下床或負重勞動以及咳嗽、便秘,都會不同程度的增加腹壓引起子宮脫垂

    3、高齡女性或生育多次的婦女,本身盆底組織的鬆弛也會受到影響

    4、當然醫源性的盆腹腔的手術損傷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一般表現:子宮脫垂分輕、中、重度之分

    1、輕者一般無症狀

    2、中度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腰痠腰疼,久站會感到下身不適,休息會好轉

    3、嚴重者可致排尿不暢或尿失禁易導致尿路感染;伴陰道後壁膨出還可導致便秘

    4、暴露於外面的宮頸及陰道粘膜長期與衣物摩擦易引起炎症或潰瘍,影響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

    預防措施:

    1、產後不要過早下床或進行重體力勞動,但要適當活動防止便秘,還要增加營養來增強機體抵抗力以防感冒引起咳嗽,增加腹壓等不利因素

    2、可以做產後康復保健,做收縮肛門運動,一天2次,一次10分鐘左右來增加盆腔韌帶和肌肉群的張力

    3、中醫中藥以及針灸理療也有促進盆底組織張力的恢復和緩解作用

    4、儘量減少或避免損傷盆底支援結構的盆腹腔手術,儘量避免分娩損傷

    總之,儘量避免增加腹壓和產後過早重體力勞動,為廣大婦女的身體健康而努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母羊顯奶後多久下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