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凡人閒聊
-
2 # 湖神
他們不把垃圾撿回家,而是拿出去賣錢,你們不用管。如果把垃圾撿回家囤積起來不讓別人動,他們可能患上了阿爾木茲海默症,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老年痴呆”?你們家中就必須留人或請人看護了。
-
3 # o雪域牧歌o
還能怎麼辦?努力掙錢唄!他們撿垃圾的目的是什麼?要麼是他們沒錢用,要麼是看到你們沒錢用,他們撿垃圾還不是為了掙點零用錢,減輕兒女的負擔。如果你們經濟寬裕,能定期給他們生活費,他們自然就不會再去撿垃圾了。所以啊,只有一個辦法:努力掙錢!
-
4 # 飛揚心理王老師
怎麼看待父母翻垃圾的問題呢,主要有兩點:一是父母一輩從物質匱乏時代過來的,對物質有一種特殊的感情,總覺得一些東西能利用就利用,不想白白的扔掉。二是父母們退休後沒有事情可做,而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是想做點事,想做點有價值產生經濟效益的事,而不是跳舞唱歌等文娛活動。
這兩種習慣性的生活方式,已經深入骨髓,不好改變。所以,把目光放在兒女們身上看看是什麼情況,大致也有兩點:
一是兒女們大都感覺父母撿垃圾,感覺丟人。其實這是個誤解,人們大都能理解父母一輩的這種習慣,報之一笑,而且是一笑而過。二是父母撿垃圾太不衛生,讓人嫌棄。這一點比較重要,而且確實存在,應該著重提醒父母,不是以訓斥的態度,而是這樣會給兒女、家庭和鄰居帶來麻煩的角度來勸告。
綜合這種情況,對於父母撿拾垃圾,應該帶著理解的感情去對待,不要訓斥而粗魯,應該講明厲害關係,尤其是衛生方面,一是撿拾不衛生,二是存放不衛生,三影響鄰居,四是鄰居嫌棄。這是大家都在意的,要求父母不要到垃圾筒去撿拾,如果路上撿個礦泉水瓶,就不要太苛責了。平時注意和父母多溝通新的生活時尚的觀念,慢慢改善他們的老思想。
-
5 # 雄風常存564o8
撿垃圾也是好事,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哪點不好嗎。證明你父母勤勞。也為環衛工少打垃圾,也為廢舊回收作貢獻,也為垃圾分類作好工作,何樂不為!
-
6 # 嫌仁
我來講講我的真實經歷
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班從四川轉過來一個同學,舉家過來的那種。久了,熟悉了,漸漸成了朋友,每天上學放學一起走。某天,回家路上,見一個翻垃圾桶的老奶奶跟他打招呼,叫他的名字,他極不耐煩,裝沒看見,匆匆而過。後來就總髮生這樣的事。我們終於知道,這是他的外婆。不久之後,我就跟他絕交了。我極端瞧不起這樣的人。
事實證明,我的瞧不起是非常正確的。上高中那會兒,我已經很多年不怎麼跟他來往,最多隻是見面招呼一下,或者偶爾喝酒碰到。那陣流行江湖電影,很多傻了吧唧的小年輕就模仿起江湖人士。
冬天,某晚,凌晨2、3點的樣子,睡著覺,就聽到樓下有人喊我名字,我大概意識到怎麼回事,怕吵醒父母,穿上秋褲,套上棉衣,揣了一把菜刀就下去了。你猜怎麼著,那位被我瞧不起的同學,帶了7、8個人來圍樓,覺得我平時太“囂張”。天地良心,我只是性格耿直,不願意來往或瞧不起的人懶得搭理而已。
事實證明,聚眾欺人的都是懦夫,我就算棉衣口袋裡不揣菜刀,他們也不敢怎麼樣,因為那陣的我,二球是比較出名的。
這件事證明,我看人是準的,我瞧不起的人,確實不行,就連談問題、訴不滿都不敢直接面對,要找一幫烏合之眾壯膽。我更瞧不起他了,一直到分開,一年可能只照一次面兒,後來乾脆見了頭都懶得點。
我從不為我的這種性格感到不妥或懊悔,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我的這種性格恰恰也害了我,你想想,在如今的社會里,內心有正義感,瞧不起的人不管他是誰都懶得搭理,能混好嗎?但是,我從不後悔,我覺得人是可以思考的高階動物,我們的“高階”,很大一部分就體現於正義和良知。可以欣然接受一切、逢迎一切,或許能讓你生活的更好,你可以用你的優越瞧不起我的處境尷尬、“平庸”“無為”,但也僅此而已,雖然尊嚴不值錢,至少我有。
-
7 # 枯木齋
有條件就改變他們的生存環境,不要硬性反對或嘲諷鄙夷,傷其心且無正面有效作用。
就如他們硬要揀起掉在飯桌上的飯粒放進口中,一一你該如何反應?
這不是個是與非,對與錯,非白即黑...的“矛盾”,僅屬父母子女之間的某種默契程度;如果“拓展”到兒媳女婿的範疇,哈,那就還要看親家親母們之間...的相似度了,“複雜”。
作兒女的,應該有智慧.
-
8 # 木易yanghx
感謝邀請。沒辦法!真的是沒辦法啊!我的母親就是如此!起初我發現她拾垃圾,我就勸阻,不讓她拾,更不讓她去垃圾桶裡撿,可是不管用,說了等於沒說,還惹她生氣,不理人。自從我哥去世以後,我母親撿拾垃圾的行為更加頻繁,我知道,這也許是她排遣痛苦和思念的一種方式,索性就隨她去!反正不是偷,搶,就當是鍛鍊身體了。
-
9 # 天藍草叢青
正確看問題:1,能抓錢,說明還有用;2,不論城市農村,垃圾分類的推進越來越好;3,減輕環衛工的勞動負擔和時間;4,在垃圾桶裡撿廢品,和老年人在土地裡撿麥穗、玉米穗是一樣的勤儉節約,國學裡倡導的經典傳承……
-
10 # 君154177930
對於經常翻垃圾桶,撿垃圾的年邁父母,作為兒女該怎麼辦?
首先要對我們父母的做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父母撿垃圾沒有偷,沒有搶,他們是靠自己的雙手勞動,賺取一些零花錢。這不丟人,整日說勞動光榮,為什麼能說我們的父母撿垃圾賣錢就不光榮啦?
嫌棄父母,嫌父母撿垃圾丟人,這是虛榮心作怪,這是一種心態問題。
其次是我們要積極地去引導和改變這種現象。撿垃圾不丟人,但撿垃圾也確實辛苦。
作為他們的兒女,我們不想讓父母再去辛苦,我們怕垃圾中的病菌侵蝕他們。
我們若不想讓他們去撿垃圾,就應該給他們創造好的生活環境。
父母都是吃過苦,在生活中過慣了苦日子,他們不怕生活的艱辛,他們知道金錢的重要。
他們窮怕了。也想節儉一些,透過努力過好日子。
只有我們好好的努力,給父母創造好的生活環境,平時不讓他們缺零花錢。
父母都是勞動慣了,真讓他們整天去歇著,他們也不習慣。因此我們就要給他們找一些適應老年人的樂趣。
平時我們有意識的,教他們一些娛樂性的技能,讓他們既能鍛鍊身體,又有事做。
比如說,鼓勵他們到公園去,到老年活動中心去,給他們報老年大學。教他們使用電腦和智慧手機,
沒有以上條件的,讓老人陪陪孫子孫女。搞一些家庭的力所能及的活,讓他們做一做,他們有事做了,就不會特意去撿垃圾了。
作為子女,我們要尊重父母,理解父母。父母去撿垃圾,也是為了不增加兒女的負擔,不想給兒女找麻煩。想透過自己的勞動,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們不應該有一種鄙視的心理,而是應該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父母正是用她那雙粗大的雙手撐起了整個家庭,把我們哺育成人。
雖然,他們翻垃圾桶很髒,但他們的心很淨,他們掙的錢很乾淨,用著也踏實。
父母為我們操勞了一輩子,我們有理由透過自己的勞動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給他們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
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一生應該努力的方向。
-
11 # 百萬找車
你唯一能做的,
就是買一雙好的手套,
防止發生什麼手受傷,
多陪陪父母,
子女要注意溝通。
-
12 # 雲舒250
其實我挺為這些父母感到驕傲的。最低起碼知道那些東西可以換錢。我的父母就不這樣。自己家能回收的廢品都扔掉。而且是立刻馬上扔掉。說放在屋子裡礙事。我還和他們開玩笑說人家都往回撿,你們還往外扔。所以說,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去撿垃圾。人和人的想法真的不一樣。我家能回收的廢品,我就攢在一個箱子裡。等攢到一箱子之後直接賣給收廢品的。也能換瓶醬油錢。
-
13 # 幸福寶媽Wendy
我們小區就有這樣的老婆婆,七十歲左右,而且她正好和我聊過這個話題。
這個老婆婆住在兒子的家裡,她還有女兒,我不知道她有沒有退休金,不過她說好她不缺錢,她不是為了錢,孩子每人每月給1000。她之前也不撿的,只是沒什麼事做,閒的時候覺得身體這不舒服那不舒服,尤其是腿腳甚至走路都不便了,經常大病沒有,小病痛不斷,檢查又查不出所以然。後來她就在散步的時候看到有紙皮就撿起,積攢夠了就賣了。慢慢的,她覺得身體不再像之前那樣,腿腳也正常了。她見了人都會大聲跟人家打招呼,碰到小朋友也會逗逗,狀態很不錯。
回到問題上來,老人撿垃圾,除了一些是生活所迫,要補貼家用,還有一些確實看錢比較重,能賺點就賺點外,有一些可能真不是錢的問題,主要是到了新的地方,熟悉社交圈沒了,獨處無聊,才給自己找點事做做。所以,你如果不想他們撿,就儘量讓他們生活充實些,多陪陪他們!
如果不行,她們也不會弄到髒亂,那麼就隨他們吧,畢竟只要他們開心就行!
-
14 # 小島上的螞蟻
我們的父母們這是怎麼了,總是低著頭去找,總是揀花花綠綠的各種飲料瓶子回家,為人師表,顏面無存啊,若你心疼說,媽,別揀了,零花錢不夠我給。她會說,夠的,夠的,可每天照揀不誤。你又有什麼辦法呢?老人家們一生節儉持家,自己硬是練就了“識寶”奇招了呀。
後來,在學校運動場散步,聽二位老人互相聊著最近揀飲料瓶的收穫,說是期末,操場踢球的學生少了,礦泉水瓶少了,收益少了,一位賣了12塊,一位得了15元。
哈哈,別人家的老人們運動著消食,你家的老人不但運動著,消了食、健了身,還不白走,還有小小的收穫,還樂此不疲,老朋友間還有比拼,還為環保事業做了貢獻了呢。
這麼說我們也該消停消停,隨他們不是。
其實,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生活中父母們的生活經歷,志趣各不相同,也因此所呈現出的生活方式,自我愉悅方式不盡相同,只要老人們健康和開心就好了呀。
-
15 # 一頭怪牛
謝邀!她們是從苦難生活走出來的人!所以撿垃圾無可厚非!裡面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的生活很艱辛,不撿垃圾,生活困難!二是個人人品也是一種“唯利是圖”做法。兒女就是給她們錢,她們自己也是要去做的!前幾天看見一個上海的撿垃圾老太太,存款(物)三百多萬,她自己還是癌症,活了六十多多歲!所以,撿垃圾從某種程度上說,不是沒有錢用,而是一個人的行為或者習慣而已,應該順其自然!只要身體健康無可厚非!
-
16 # 智庫林
多去關心自己的父母,讓他們知道你的生活很好,而且有能力照顧好他們,最重要是的給父母找點事情做,人老了會感覺自己很沒用,拖家人的後腿,這個時候你要告訴父母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他們幫忙,這個時候父母雖然嘴上說你,但是心裡很幸福,因為感覺自己被需要,被家人需要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建議在生活上給父母提供一些安全措施。
-
17 # 心存善念慈悲為懷
我家公婆每月工資7000多,子女不需要他們的錢,平時花費也不多,就是愛撿破爛,而且撿了還收藏,院裡屋裡都是,90平米的樓沒有下腳之地,兩個人都80多了,要那麼多破爛有啥用,有一回外裝修我想借機會把破爛都拉走,兩個老的都跟我急了,嚇得我不敢再提此事。
回覆列表
撿拉圾不丟人,不要當職業
面對年邁父母,經常翻拉圾桶撿拉報,做為兒女可能覺得丟人,怕別人說自已沒照顧好父母,不孝順父母。這種顧慮是不必要的。
撿垃圾是老年人節儉的表現。年邁老人生在舊社會,過慣了苦日子。看到扔在拉圾桶的東西,白白扔了,覺得可惜,撿回來可以賣錢。
再說,撿到的廢紙殼,易拉罐,塑膠瓶等賣給廢品站,廢物可再利用,就可少砍樹,有利於環保,是利國利民的好事。
當然,委惋地勸告年邁的父母,不要把翻拉報桶撿廢品做為職業,走過路過撿可以。年邁的父母,歲數大了,身體多病,拉圾桶是細箘集中的地方,經常翻拉圾桶,容易染上疾病,尤其是某種傳染病,就得不償失了。
同時,撿回的廢品,不要把髒物,異味帶進家。也不要把它放在走廊,樓梯間,以免給鄰居上下樓帶來不便。堆積的紙殼舊書報,還容易引起火災,藏耗子,影響單元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