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我從教你29年,其中19年擔任班主任。我在接班後,第一件事就是家訪,很多家長說:從小學到初中,從末有家訪,沒想到高中有家訪了。由此可見家訪在當時是稀少的。

    我家訪的目的:瞭解學生的家庭,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家庭周圍的環境,家長對學校要求與看法⋯這是對我接新班,開展工作有好處。

    同時我把自己的要求,準備的做法,瞭解學生高中三年計劃,及完成計劃的難度估計⋯

    透過家訪:我瞭解了學生,學生了解了我。開學後班級工作很快上軌道。

    這樣的家訪暑假進行,全班50%以上學生,費時一個月。

    以後主要透過家長會溝通。

    我不進行告狀式的家訪,因為這樣顯得班主任無能,也使學生反感家訪,找上門告狀讓家長沒臉面。

    總之必要的家訪好處多多。

  • 2 # 強迫策

    個人認為家訪或多或少一定是有效果的。而且希望可以適當增加家訪的次數。

    我認為家訪是對學生更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我們都知道對學生要因材施教,如果只是坐在課堂裡講課和聽課,老師對學生的瞭解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那麼因材施教就不會落實的很徹底。

    而走進學生家裡呢,可以對孩子的學習背景瞭解的更深入和全面,比如會看到學生的家庭環境,學習氛圍,透過和孩子的父母溝通,更加了解孩子的長短板等等。透過這些綜合性的瞭解,可以對學生以後的學習指導更加有針對性,學習成績的提高可以少走些冤枉路,孩子的信心,交流等其他方面的素質也會隨之提高。

    父母和老師都是學生一路成長的引路人,只要雙方齊心協力,積極溝通,共同向前,孩子就一定能找到屬於他自己的那條路。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祝順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紀和奮鬥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