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地坊
-
2 # 新農鳴
大蔥種植在中國已經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主要以肥大的假鱗莖和嫩葉為食用部位,無論生吃還是熟食均可,是家庭必備的調味品之一。那麼在大蔥種植過程中,如何才能種出又粗又長的大白蔥呢?下面我就結合我們甘肅這邊大蔥的種植經驗,來說說大蔥的栽培技術。
一、大蔥的育苗1、育苗地選擇
大蔥的育苗地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澆灌和排水方便的砂壤土育苗為宜。
2、整地施肥
結合整地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5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200~300千克,硫酸鉀型複合肥20~30千克。
為防治土傳病害等的危害,每畝可用40%辛硫磷乳油500克加細沙土拌成毒土,撒施後進行深耕操作,耙細整平後按寬1米做平畦,畦面的走向應有利於灌溉和排水。
3、播種
播種時期要根據當地實際氣候狀況適期播種,我們甘肅這邊分為春播和秋播,早春播種在土壤解凍後播種;秋播一般在9月上旬“立秋”後進行,在土壤封凍前幼苗能達到2~3片真葉、株高10釐米左右為宜。
在播種前進行曬種處理1~2天后,將種子均勻的撒在之前做好的畦面,用種量一般每畝3~4千克,播後輕耙壓實。
4、大蔥苗期管理
苗期的管理春播和秋播由於所處季節不同,因此在管理上也是有區別的。
春播苗的管理:春播苗在出苗後就進入旺盛生長期,所以應加強肥水肥供應,結合澆水間隔15~20天分兩次施入尿素5~8千克,並及時進行中耕除草。
秋播苗的管理:秋播苗出苗期要求土壤要溼潤,保證出苗齊全,在土壤封凍前澆封凍水;春季返青後隨水分兩次間隔15~20天時間施肥,畝施尿素5~8千克。
二、大蔥的定植管理1、整地施肥
選擇富含有機質、土壤疏鬆、排水良好、前茬最好為非蔥蒜類的田塊,畝施腐熟優質農家肥25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機肥240~400千克、硫酸鉀型三元複合肥30~4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磷酸二銨10千克或硝酸銨20~30千克,深耕25釐米後耙細整平。
2、開溝起壟
先用20釐米左右的鋤頭開溝深15~20釐米,再改用10釐米鋤頭繼續開溝至30釐米深度,行間距保持40~60釐米,挖出的土壓實在兩側以備生長期培土用。每畝用40%辛硫磷乳油500克拌細沙土,開溝完成後撒施防治地下蟲害。
3、定植
定植時先將種苗按照根莖大小進行分級,將分級後的種苗按照大小分別移栽,以便於後期的田間管理。移苗時,株距以3~5釐米、畝移栽量27000株左右為宜。放苗時要保持蔥根下齊,鏟少量細墒土壓實蔥根,深度以不埋心葉即可。
三、定植後的管理一般蔥苗定植後,3~7天即可發出新根,新葉開始生長,這一時段為緩苗期,主要的管理工作是促進根系的生長。大蔥在緩苗完成以後,隨即進入了旺盛生長期,旺盛生長期是植株增高、假莖增肥、蔥白充實的關鍵時期,因此,應加強肥水的管理。
1、追肥
進入生長旺盛期,要結合培土進行第一次追肥。在蔥溝內每畝撒施尿素10~15千克,隨之培土並澆水;大概進入“處暑”時節,進行第二次追肥,畝施尿素10~15千克、硫酸鉀型三元複合肥15~20千克,同樣施肥後培土澆水;“白露”和“秋分”時節,再分別進行一次追肥和培土、澆水工作,方法和以上相同。每次澆水後,奧進行中耕除草,並向溝內培土1~2釐米,防治土壤板結和曬裂。
2、培土
培土是將壟溝臺上的土堆擁到蔥根周圍的過程,它能夠增加大蔥植株的高度、蔥白的長度和中量。培土時要儘量選擇在晴天沒有露水時進行,以不埋心葉為標準。
在培土時,第1次和第2次培土,由於移栽苗生長較慢,因此應進行淺培土;第3次至第4次培土,新根已經扎穩,生長迅速,因此在培土時應深培土。總的來說,根據大蔥的生長情況,至採收前培土次數應不少於4次。
3、澆水
大蔥在澆水時把握勤澆水、早晚澆水的原則,並要結合培土和追肥進行,當節氣到達“霜降”後,要逐漸減少澆水的次數,採收前15天停止澆水,可以較好的提高大蔥的儲存時間。
四、大蔥的病蟲害防治大蔥田間病害主要有霜黴病、紫斑病、鏽病、蔥白斑點病等;蟲害主要有蔥斑潛葉蠅、蔥薊馬、螻蛄、蠐螬等。
1、農業防治
一是及時清理田間出現的病殘體,使得病原菌沒有寄主越冬;二是實行輪作,降低連作障礙;三是要科學合理密植;四是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清除雜草等;五是多施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
2、農藥防治
化學防治遵循“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
霜黴病:發病初期,用百菌清、代森錳鋅、甲霜靈錳鋅防治,每隔7~10天噴藥1次,交替噴施2~3 次。
紫斑病:播前種子用45℃溫水浸泡1.5小時消毒;病發初期,用波爾多液或代森錳鋅,前密後疏,交替噴施兩三次。
鏽病:發病初期,用粉鏽寧、代森錳鋅加粉鏽寧,每隔10天噴防1次,連噴1~3次。
蔥斑潛葉蠅:幼蟲潛食葉肉,葉表可見曲折蛇形隧道,嚴重時,單片葉可遭受十幾條幼蟲潛食,光合作用下降,產量減少。防治方法:用阿維菌素、樂果乳劑或敵百蟲,每隔5~7天噴1次,交替噴施 2~3 次。收穫前15天停止用藥。
總之,大蔥要想獲得蔥杆又粗又長的大白蔥,從播種至定植後的田間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都要做到精細化,這都是大蔥獲得高產的前提。 -
3 # 笑看藍天482
大蔥對我們西北農村來說,到了冬天要存放一些大蔥,也是冬三月的蔬菜。要種植好大白蔥,底肥要上好農家肥最好,在一個是品種,蔥白要粗,蔥白要高的品種最好,口味也好。
-
4 # 嚮往的生活vy
最出名的大蔥就是東北那裡的大蔥了吧,主要是東北人那裡的人口味比較重,他們喜歡吃大蔥佔醬,還有就是東北那裡種大蔥的技術相當的厲害,種出來的蔥的質量很好的,
大蔥的品種其實有很多種,相對於各種環境適應能力還是可以的,只要是種子長在什麼地方都可以迅速生長的,只不過各各的地方環境關係到大蔥的參量和他們的質量問題吧,所以我們種大蔥的時候必須去找適合當地的氣溫的地方種大蔥,我們當地種大蔥的時候,可以先做一個調查,一定要選出質量優質和參量好的,我們大家可以在種植的時候可以多種一些不同的品種,然後在從中篩選出質量和參量最好的,然後在做大規模的種植。
關於大蔥的質量和參量的問題就是在一般立秋去做一次的施肥,按我們正常的情況下是一畝地差不多有兩千公斤的雜土,第二次施肥的時候就是天最熱的時候尿素有40多公斤就可以了,然後我們就慢慢等待大蔥生長的情況,在大蔥的每個時間段,都需要我們看大蔥的生長情況下,在進行適量的增加不一樣地施肥。
-
5 # 阿杰趣事多
大蔥(學名:Allium.fistulosum L.var.gigantum Makino)為蔥種下一變種,區別於分蔥(小蔥)變種與紅蔥(樓蔥)變種[1]。大蔥植株地上部的外形很象洋蔥。葉圓筒形而中空,它的葉鞘莖部包含成假莖,若行培土軟化,便造成棍狀的“蔥白”。蔥白是主要食用部分。
繁殖方法
選擇適合品種
1、春種秋收
3~4 月育苗,5~6 月定植,10~12 月收穫。 此茬大蔥要求品種生長速度快、耐熱耐雨水、產量高,可選普威明星三號、四號、明慧及新冠軍等。 一般來說,此茬不選擇小葉片品種。
2、春種冬收
3~5 月育苗,6~7 月定植,12 月至翌年 1 月收穫, 此茬大蔥要求品種商品性好、商品率高、耐低溫能力強、產量高,所以宇都大蔥、明星二號、名門、長豐大蔥、豐羽一本等是此茬口最理想的品種。
3、夏秋種春收
共21張
大蔥
5~9 月育苗,9~11 月定植,翌年 5~7 月收穫。 此茬要求大蔥品種耐抽薹、抗病、產量高、可延遲採收,所以普威長夏、春獲晚抽、名將晚抽就是最好的品種。
4、冬種春夏收
一般 9~10 月育苗,11~12 月定植,翌年 5~7 月收穫,此茬對品種的要求是耐低溫、耐抽薹、抗病性強、可延遲採收,所以 9 月育苗用普威長夏、春獲晚抽、名將晚抽;10 月育苗用明星二號、名門、豐羽一本。
5、加工或出口基地用種
此茬一般 4~5 月育苗,6 月定植,11 月到翌年 1 月收穫。 國外對葉片長度、幹物質含量 、蔥 白 硬 度 、商 品 率 要 求 較高,尤其是對幹物質含量和整齊度要求嚴格。 此茬品種以明星二號、名門、名將晚抽、豐羽一本等為佳。
6、特殊地塊的品種選擇
雨水大、重茬地塊,要選擇耐雨水、耐重茬的品種,如普威明星、宇都大蔥、明星三號、明星四號等品種。
培育壯苗
每 90 g 種子,需苗床地 50~60 m2,育成的幼苗可移栽 667 m2 大田。 苗床地整碎整平、澆水,待無積水時,均勻撒播,播後覆蓋乾淨的河沙、過篩細土或基質。 出苗前覆蓋地膜,有利於增溫、保溼,防止雨水沖刷造成土壤板結,同時防高溫為害。 早春育苗最好使用小拱棚,可提高成苗率、預防幼苗損耗,培育壯苗、提高抗逆性。 育苗面積不可過小或蓋土過厚,以免影響出苗和成苗率。
大蔥種子發芽最適溫度 18℃左右, 一般播後6~8 天可出苗。 60%出苗後及時揭去地膜, 揭膜過晚,幼苗細弱。 待幼苗伸腰後可澆 1 次水,使子葉伸展,紮根穩苗,以後根據地墒情況,再澆 1~2 次水。水分不能過多,以免幼苗徒長。 整個苗期追肥 1~2次,以速效複合肥為主,促使秧苗健壯生長。
深耕土壤
大蔥根系不夠發達,且培土後根系較深,所以創造良好的通氣條件是保證大蔥健壯生長的關鍵。深耕土壤,保證所栽區域的土壤為活土。 許多地方的大田耕地深度不夠,導致大蔥被栽到了耕作層下面,大蔥生長不旺、病害嚴重、產量低。 因此,種植大蔥的地塊一定要深耕 30 cm 以上,並保證土壤疏鬆。
合理施肥
大蔥喜氮、鉀肥,每 1 000 kg 大蔥產品需從土壤中吸收氮 3 kg、磷 0.55 kg、鉀 3.33 kg,一般每 667 m2需高氮、高鉀複合肥 100 kg。 施肥時期要以茬口來定,一般要求底肥施複合肥 40 kg 左右。 以後結合封土澆水,每次施 20 kg 左右。 高溫、多雨季節大蔥生長緩慢,不宜過多追肥。
合理密植
進口大蔥栽培多采取寬行密植法。 露地栽培一般行距 90~100 cm,溝深 15~20 cm,株距 2.5~3.0 cm,每 667 m2 定植 2.5 萬~2.7 萬株。 定植前,剔除病弱苗、畸形苗和雜株,按苗株大小分成大、中、小 3 級分別栽植。 定植時在溝底使用“管到底”農藥,防蟲防病。 插蔥時應垂直,不能彎曲,否則會影響商品性。 部分地區 60~80 cm 的行距太窄,後期培土不方便,造成蔥白短、蔥白上部發綠,影響商品性。
機械培土
培土能夠軟化蔥白、改善品質、促進生長。 整個生育期一般培土 3~5 次,工作量很大,因此應用機器培土。 機器培土效率高、標準化程度高,特別適於大規模種植。
通常在追肥澆水后土壤水分適宜時培土,過幹過溼均不宜;且應在午後進行,此時培土不會損傷植株。 應掌握前松後緊的原則,生長前期培土不能太緊實,否則土壤透氣性不好,易出現蔥白基部過細、中上部變粗及死苗等現象,影響商品性和產量。一般生長盛期前第 1 次培土,高度為蔥溝的 1/2或 2/3;生長盛期開始以後第 2 次培土,高度與地面相平;第 3 次培土成淺壟;第 4 次培土成高壟;第 5 次主要是固蔥防風。 每次培土以不埋沒蔥心(即葉片與葉鞘連線的地方)為度。 培土後及時噴藥防病。生產過程中應選擇馬力較大、質量較好的培土機械。
栽培技術
播種
大蔥種子細小,種皮堅厚,子葉出土,幼苗生長較緩慢,苗期長。為縮短佔地時間,便於管理均進行育苗移栽。苗床地不可重茬。前作收穫後,深翻施肥,一般做成寬(連溝)1.4米的高畦。苗床應精細整理,播前床面滲透水,用新籽撒播,每畝大田用種量為75—100克。播種後覆土2釐米,然後覆蓋稻草或薄膜,以增溫保溼,加快出苗。
病蟲害防治
蟲害
反季栽培的大蔥蟲害主要有潛葉蠅、蔥薊馬、甜菜夜蛾等。防治方法:在若蟲發生高峰期,噴灑10 %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 000~2 500倍液,每7~l0 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在成蟲發生初盛期和幼蟲潛葉為害盛期,用1.8 %阿維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噴霧防治,每7~l0 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病害
病害主要有紫斑病、霜黴病、病毒病等。
紫斑病 :及時拔除病株或摘除病葉、病花梗,並將其深埋或燒燬;發病初期,噴施75 %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或70 %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64 %防毒礬可溼性粉劑500倍液等,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每7~10 d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霜黴病:發病初期,噴施25 %甲霜靈可溼性粉劑或75 %百菌清可溼性粉劑500~600倍液,每隔7 d噴1次,連噴3~4次。
病毒病:早期發現病株及時拔出,集中深埋或燒燬。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防治蚜蟲。在發病初期,噴灑20 %病毒A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連續噴施2~3次。[9]
大蔥需肥規律
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而耕地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農業增產主要依賴於單產的提高,肥料的施用對作物單產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中國農村盲目施肥現象嚴重,這不僅造成農業生產成本增加,而且帶來嚴重的環境汙染,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影響農業質量、品質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掌握植物的需肥規律進行平衡施肥,顯得尤為重要。
大蔥的養分需求特點
大蔥是喜肥作物,在氮、磷、鉀三種大量元素中,需鉀最多,氮次之,磷最少。據統計,每生產 1000 千克大蔥,需吸收氮 2.7~3.0 kg、磷 0.5~1.2 kg、鉀 3.3~4.0 kg。並且還需要補施鎂、鈣、硫等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銅、鋅、硼、錳等。
主要分類
大蔥依據假莖(蔥白)的形態與分櫱性分為棒蔥、雞腿蔥和分櫱大蔥三個型別。
一、棒蔥:大蔥假莖(蔥白)上下粗細基本一致,形狀像一根直棒,假莖基部不膨大、不分櫱。棒蔥根據假莖(蔥白)的高矮和粗細又可分為高粗、高細、矮粗、矮細四個品種類群。
(1)高粗型:株高1米以上,假莖(蔥白)長40釐米以上,假莖(蔥白)橫徑2.5釐米以上,假莖(蔥白)指數(假莖長/假莖橫徑)在15~20之間。管狀葉壓扁後寬度(葉扁寬)3釐米以上,葉型指數(葉長/葉扁寬)20左右,葉間距2釐米左右。蔥白含水量較高,粗纖維較少,香辛油/糖比值較低,味較甜,生、熟食均可。代表品種如中華巨蔥等。
(2)高細型:株高1米以上,假莖(蔥白)長40釐米以上,假莖(蔥白)橫徑2釐米左右,假莖指數20以上。管狀葉壓扁後寬度(葉扁寬)3釐米以下,葉型指數22以上,葉間距2釐米左右。蔥白含水量高,粗纖維少,香辛油/糖比值低,味甜,適合生食。代表品種如章丘大梧桐等。
(3)矮粗型:株高1米以下,假莖(蔥白)長40釐米以下,假莖(蔥白)橫徑2.5釐米以上,假莖指數15以下,管狀葉壓扁後寬度(葉扁寬)3釐米以上,葉型指數(葉長/葉扁寬)17以下,葉間距1.5釐米左右。蔥白乾物質含量高,粗纖維多,香辛油/糖比值高,味辣,適合熟食。代表品種如天津五葉齊等。
(4)矮細型:株高1米以下,假莖(蔥白)長40釐米以下,假莖(蔥白)橫徑2釐米左右,假莖(蔥白)指數(假莖長/假莖橫徑)在15~20之間。管狀葉壓扁後寬度(葉扁寬)3釐米以下,葉型指數20左右,葉問距1.5釐米左右。蔥白乾物質含量較高,粗纖維較多,香辛油/糖比值較高,味較辣,生、熟食均可。代表品種如陝西石蔥等。
二、雞腿蔥:大蔥假莖(蔥白)基部膨大呈雞腿或蒜頭狀,蔥白短、粗,以蔥白中部橫徑為準的蔥白指數<10。相鄰葉片的出葉孔距離、夾角與短蔥白型別相似。香辛油/糖比值高於棒蔥型別,香味濃而辛辣,宜熟食。幹物質含量高,耐儲藏。代表品種如河北隆堯雞腿蔥、山東萊蕪雞腿蔥等。
三、分櫱大蔥:大蔥營養生長期間植株發生1~3次分櫱,每一次分櫱由1株分生成2~3株,一年可分生6~10個分株。經低溫春化後,每個分株可同時抽薹、開花、結實。植株較分蔥大。代表品種如青島分蔥、安徽黃嶺大蔥等
-
6 # 國人好農
大蔥富含大蒜素、微量元素硒、維生素C等等……有抵禦細菌、病毒的作用,對痢疾桿菌和面板真菌抑制作用更強,對預防胃癌及多種癌症有一定作用。有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迴圈的作用,還能夠使大腦保持靈活,預防老年痴呆……
由此可知,大蔥是一種對人體有有益處的蔬菜,也受到不少朋友的喜愛,有著廣闊的市場基礎!但是大家都知道大蔥想要賣一個好價格,品相很重要,所以大蔥種植必須圍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就是大蔥的蔥白要足夠長。其次就是大蔥粗細要儘可能地均勻。
那麼我們在大蔥種植過程中,怎樣才能種出,蔥白長,蔥身均勻,賣相極佳的大蔥呢?
首先要注重起攏朝向!大蔥一般都是起壟種植。種植過程中要以農業科技為基礎,儘量採用南北方向起壟,原因有下面兩點: 有利於採光,因為南北方向的壟,可以保證大蔥生長過程中儘可能接受太Sunny。有利於通風排風,很多時候颳風都是往南往北風方向,如果壟是南北方向,大蔥受到風向的影響比較小,而東西風向就很容易被風吹倒伏。 其次要注重大蔥的株距和壟距。大蔥壟距儘量保持在60-70公分,株距保持在4-7公分最後在落實到種植大蔥的具體行動中,還要根據大蔥生長特點,具體操作:
一、定植蔥苗的時候,要垂直插秧,插秧時一定要將蔥秧垂直插入溝內。定植時候不能埋沒蔥心,過深不宜發苗,過淺影響蔥白長度。定植時先打淺洞,與地面垂直,再把苗用小鐵杈插入土中。定植時候要注意使根鬚下展,保持蔥苗挺直。如果蔥苗根部出現彎曲,採收時,蔥白也就會出現彎曲現象,次品率也就較高,收入收到影響! 二、在大蔥生長過程中,做到適時培土! 適時培土,有防止倒伏、軟化假莖、增加蔥白長度、防止蔥白彎曲的作用。培土時要根據苗齡大小逐漸加厚。大蔥的生育期一般需培土3次。第一次培土稱為小培期,當大蔥長至30釐米左右時進行,切不可培土過早,培土的厚度以5釐米左右為宜!第二次培土稱為大培期,當大蔥長至40釐米時進行,培土厚度控制在10釐米左右!第三次培土在大蔥收穫前20天進行,培土厚度控制在10釐米左右!三、在大蔥生長過程中,也要做到適時施肥! 當大蔥進入小培期,要施以適量有機肥和複合肥。 當大蔥進入大培期,要施以適量有機肥和高氮或含鉀的複合肥促進大蔥生長。當大蔥進入第三次培土期,要施以適量的硝酸鈣。這次培土切不可施用尿素,否則蔥白易變軟,影響大蔥品質當然,種植產業也是個繁雜的工作,要根據種植物在各不同的生長期,進行不同的反應!加強自身農科技術,加強田間管理,加強病蟲害預防等等,都不可忽視!只有在大蔥生長期進行精心呵護,才有大蔥豐收的機會!
-
7 # 大利來了
要想大蔥長的又粗又白,1 前提是地一定要有勁,肥料得有啊,精心管理。2 大蔥蔥白長的秘訣是勤培土,籠要深,蔥之間的間距不要太密,這樣長出的蔥白又粗又長。
-
8 # 蒼松聊三農
“大蔥蘸醬,越吃越胖”,說明了人們對大蔥的喜愛。要種出又粗又長的大蔥,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
(1)選種
(2)土壤要求
大蔥最喜黃土栽培,土層深厚,氮磷鉀充足更有利於其生長。
(3)定植
一般定植時垂直栽培,株行距合理,不稀不稠,為了能使以後便於培土,長出又粗又長的蔥白,大蔥應按照一定的行距寬度定植,一般定植行距寬度在100釐米左右,株距2.5~3釐米,每畝保苗2.5萬左右。
(4)合理培土
對大蔥的培土時間,一般在下午進行,上午大蔥葉水分充足脆嫩,容易折斷,下午蔥葉經過Sunny照射,變得有彈性,不容易折斷。每次中耕,結合培土,培土高度在5公分左右,不可超過葉鞘部位,否則將影響大蔥的正常生長。在夏季一般不進行培土,夏季高溫能致使大蔥培土後出現腐爛現象,培土越深,腐爛越嚴重,秋季栽植的大蔥,在過去“立秋”節氣之後,天氣涼爽,大蔥生長加快,才可以進行培土。
(5)秋季施肥
“蘿蔔白菜蔥,多用大糞攻”。在對大蔥進行第1次培土時,先進行追施肥料,結合培土,追肥時間大約在“立秋”節氣過後,每畝追施充分腐熟的農家肥,這時如太乾旱,可結合適度灌水。切忌一次性灌水太多,農家諺語有這樣的說法,“淹不死的白菜,旱不死的蔥”。
(6)病蟲害防治
大蔥要想生長健壯,除了根部追肥,大蔥的病蟲害防治也很重要,應及時的觀察,對症用藥。做預防性工作可用800倍液甲基託布津+蘇雲金桿菌+蕓薹素內酯等,保證大蔥功能葉的正常健壯生長,對能否形成又粗又長的蔥白很是關鍵。
-
9 # 乙丙丁6
這個還是挺簡單的,種出又粗又長的大白蔥杆的蔥,要經過多次操作。
首先是小蔥種出來,蔥的品種要選好,不能用小香蔥的蔥子種,畢竟小香蔥是長不大的。要用大蔥的種子種出來小蔥苗,等到小蔥苗長到比較大的時候,進行一次移植。
移植到時候是最關鍵的一步,我們那裡都是一條長溝,把蔥一撮一撮栽在溝裡,儘量把土埋住整個蔥白位置,土儘量不要太實。
大蔥就是這樣,當你栽種好了,它總會往上再長出來一段蔥白,這時候上面再加土把蔥白埋住,這樣進行多次以後,蔥白就長了。
我們那裡的蔥比不過山東的章丘大蔥,但是作為本土長杆大蔥,比外面來的章丘大蔥價格高。叫法也不一樣,章丘大蔥,一根一斤的都有,兩根一斤的再正常不過了。我們那裡的大蔥,四五根一斤就算大的了,我們農村叫"墉蔥",是用土墉出來的。
-
10 # 星哥說農
大蔥屬百合科,耐寒抗熱,適應性強,四季均可上市,是百姓日常食用的必備食材,那如何才能種出又粗又長的大白蔥呢?
一、品種選擇
選用優質、抗病、高產的品種。如“五葉齊“品種, 該品種具有植株高大, 蔥白肥大、細嫩、不分櫱、產量高,味道微甜辛辣,商品性狀極佳, 耐貯性強等優點。
二、土壤的選擇
要求土壤深厚、地勢平坦、排灌方便, 最好選擇粘質土壤或富含有機質的粘土,大蔥忌連作,要求與非蔥蒜類的蔬菜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三、播種育苗
播種期一般為3月上中旬,過晚常因生長期短,定植時秧苗太小,降低產量,育苗田每畝用量2.5~3kg種子,先將種子在清水中浸泡10分,撈出秕籽雜質,再將種子放入45℃左右溫水中浸種15分,播前在播種畦裡取出一層土過篩作覆土用,播種畦灌足底水,水滲後撒一薄層底土,均勻播種後,再用取出的過篩土覆蓋種子,覆土厚度一般1~1.5cm。幼苗期要及時間苗2~3次,間去小苗、弱苗、病苗等,並同時拔除雜草,苗床不幹旱不澆。
四、定植
大蔥長至40~50cm高時開始定植,結合耕地每畝施優質肥2000kg,最後按行距65~80cm開定植溝,施肥後疏鬆溝內土壤,將肥料混勻,然後摟平,起苗前2~3天,澆水一次,使土壤保持不幹不溼,隨起苗隨定值,栽苗深度不埋心葉,為培土方便,一般採用放大行距,縮小株距的方法,掌握行距65~80cm,株距5~8cm。
五、田間管理
緩苗期一是防澇,二是鬆土,雨後要及時排水、中耕,防止蔥葉發黃、爛根死苗現象發生,立秋後天氣涼爽,晝夜溫差大,適合大蔥生長,立秋時在壟背撒施農家肥,同時施入尿素l0~15kg,隨之鋤松壟臺,將肥料鋤入溝內澆水。處暑時再追尿素10~15kg、硫酸鉀10kg,將肥料施入行間,中耕培土,順溝澆水,白露和秋分時各再追肥、培土、澆水一次。要經常保持地面溼潤,這樣水分充足、葉色深、蠟粉厚、蔥白潔白有光澤。培土要在上午露水乾 (上午10點後) 土壤涼爽時進行,否則容易引起假莖腐爛。
六、病蟲害防治
大蔥的病害有蔥類霜黴病、紫斑病、鏽病等,蟲害主要有蔥地種蠅、蔥白潛葉蠅、蔥薊馬等,要經常巡查田間,發現病情及時處理。噴施對應藥劑治療。如紫斑病發病初期噴75%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溫性粉劑500倍液,鏽病可選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2000~2500倍液等,蔥斑潛葉蠅盛發期噴灑高效氯氰菊酯4000倍液或80%敵敵畏2000倍液等。
綜上,大蔥想獲得高產,農戶選擇適宜本地區播種的品種後,要科學播種育苗,適期育苗,及時定值,同時加強田間管理,提前預防病蟲害,即可獲得又粗又長的大白蔥。
-
11 # 鄉村小水
大蔥在農村很常見,想要種出蔥杆又粗又長的大白蔥就要掌握好的栽培技術。
如何種出高產的大蔥?大蔥的高產種植包括播種、育苗地的選擇、基肥、定植、幼苗的管理、田間管理。1、播種
大蔥的種子細小,而且種皮很厚,苗期比較長。大蔥在播種前做成寬1.0~1.2米的高畦,苗床精心整理撒入充分發酵的農家肥,農家肥和土壤弄細,把土壤澆透。播種的時候用新種來播種,播種後撒上2CM厚的細土。為了保溫保溼最好在細土上覆蓋稻草或者地膜,這樣有利於大蔥快速出苗。
2、育苗地的選擇
大蔥不耐旱也不耐澇,播種地選擇地勢平坦、排水灌水方便的肥沃土壤上。育苗的土壤要保證3年內未種植過韭菜、大蔥、大蒜等百合科蔬菜。3、基肥
要想培育大蔥壯苗,定植的土壤基肥一定要足,大蔥根系短,吸收地裡營養的能力差,基肥可以多施農家肥。農家肥可以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並施三元複合肥25公斤。
4、定植
當蔥苗長到25~30CM高,莖杆長到1.2CM粗的時候就可以移栽了。移栽前要把定植的土壤澆透,並把幼苗上的黃葉和病葉剪掉,這一點非常重要,可以減少大蔥病害的發生。
定植的時候最好按照大小苗分開定植,因為弱苗、小苗患病蟲害的風險會更高。分開定植能保證蔥苗的長勢一樣,這非常重要,因此一定要重視大蔥的定植。
大蔥地要保持良好的通風透光性,定植的時候保持行距在80~100CM,株距在2~3CM,一般每畝可以定植20000株大蔥。5、幼苗期管理
大蔥苗剛定植後最好2~3天澆一次水,可以保證幼苗的存活率,太陽強烈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遮陰,定植後半個月可以根據大蔥的長勢適量施氮肥和磷肥,並進行澆水。
6、大蔥田間管理
大蔥在生長旺期要多澆水,在乾旱的時候也要多澆水,但是澆水要控制量,做到小水勤澆,防止大蔥死苗、爛根、黃葉。並加強田間中耕除草,有利於大蔥根部的發育,大蔥會長得更加粗壯。
大蔥的施肥以氮肥和磷肥為主,一般追肥2~3次,並可以澆灌腐熟的人糞尿。總之,要想大蔥高產長勢好,要加強幼苗的管理,定植的時候要大小苗分開定植,合理進行水肥管理。
回覆列表
大蔥屬於石蒜科的二年生草本植物,它主要分佈在中國西北,華北以及東北等地。由於它有降膽固醇和解毒調味的功效,所以深受男女老少的喜愛。山東的煎餅卷大蔥更是享譽大江南北。但腸胃不好的人吃大蔥容易刺激胃黏膜,不利於疾病的恢復。所以大蔥雖好,也不要貪吃哦。
那麼如何才能種植出蔥杆又粗又長的大蔥呢?在種植的過程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下面我就具體跟大家分享一下大蔥的科學種植方法以及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希望對大家能有所收穫。
種苗繁育育苗地選擇
選擇土壤條件好,地勢平坦,灌水方便且周圍交通便利的砂壤地塊進行育苗。
整地施肥
大蔥種植前,要施腐熟的農家肥和硫酸鉀複合肥來提高土壤的肥效以此增加大蔥的品質。一般情況下,多施有機肥能夠減少病害的發生。對於較大的土塊要鐵鍬壓碎,地用耙子耙平,使其平整。
播種
播種可以採取條播和散播。因播種季節不同,又可以分為春播和秋播。對於條播而言,則要求行距15cm左右,溝的深度2cm左右。然後把種子均勻撒到溝內,用耙子把溝壓實。
苗期管理
在整個苗期,要做到保溫保溼。勤查勤看,加強水肥管理。及時清除雜草。在溫度變化差異大時,可以在小苗上覆蓋上一層薄稻草。
定植栽培選地
大蔥育苗的地塊,最好是沙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且為了減少病害,前茬不能種大蔥、韭菜、大蒜。
整地施肥
整地方法與育苗的整地方式如出一轍,地面深耕25cm,然後耙平。照舊施用農家優質肥和有機肥。農家肥37500~52500kg/hm²,硫酸鉀複合肥450~600kg/hm²。
開溝起壟
分兩次進行開溝,第一次開溝深15~20cm,第二次在溝正中開溝深至30cm。對於開溝出來的土用於生長期培土。
種苗分級
大於0.5cm為一級苗,小於0.5cm為二級。起苗的過程中,要做好分級,且將苗木的鬚根剪掉。
移栽定植
苗木生長好以後,便開始定植,一般定植的時間為5月至7月上旬。定植時,依據分級的苗木進行移栽。放苗過程中,株距3~5cm,蔥根下齊,放少量土即可。
田間管理追肥
在大蔥的生長旺盛期,要追施尿素,促進其生長髮育。到了“處暑”,再追施尿素和硫酸鉀複合肥。到了“白露”“秋分”還要進行追肥。追肥與澆水同時進行,且每次澆完水,待水基本幹後,除草培土,防治板結或暴曬。
培土
培土可以防治大蔥倒伏,培土高度以不埋沒蔥心為準,培土過低,會造成生長不良。培土過高,則容易造成爛心。一般在立秋後培土3次。
澆水
在雨季雨量充沛的階段,一定要及時排水,不然會造成根系腐爛。立秋後,大蔥進入生長盛期,要供給足夠的水分。一般每隔4到六天澆一次水,收穫前可以七天澆一次水。
病蟲害的防治大蔥在發育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紫斑病,灰黴病,黑斑病。除了選擇抗病的品種,對播種前進行藥劑浸種,清潔田園外。我們更要及時發現病害,判斷清楚是什麼病害,然後用科學的方法來防治病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