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羊鈦白
-
2 # 三順雕塑
著名書畫家潘文良的書法和審美風範在其繪畫中都能體現出來。他的書法取法乎上、古今相容,藏血肉筋骨,外露拙樸之象;既雄強豪邁、渾厚寬博,又曠達坦蕩、剛毅瀟灑。其大字莊重,小字清勁,行筆流暢,結構穩健,整體自然灑脫,字裡行間無處不透露著文人的氣質和修養,顯示著書家自由揮寫、落落大方的藝術風貌,在他許多作品裡都能提現出來自己獨有的藝術風格。
-
3 # 精彩藝生Z
潘文良號獨樂峰,1971年生,福建省南安市人。現為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名人名家簽約藝術家中國香港美術家協會會員。 好書畫,善詩詞。自幼習筆,書法鍾情於二王書帖,兼習趙、歐兩體,兼習油畫、國畫。多年來,潛心於研習創作,創作了大量的書畫作品,1971年生於福建南安。師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導師胡一龍教授。現為: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會員、全國名人書畫藝術界聯合會主任委員、北京首博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名人名家特約藝術家、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副會長、法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泉州市詩詞學會理事、南安市詩詞學會副會長,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推廣畫家、中國品牌日聯合發起人、2015年度中國好品牌十大書畫創新人物、2016年好品牌藝術人物榜最具收藏價值藝術人物、中國將軍藝術協會福建軍旅書畫院特約畫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書畫展覽,參加巴黎“水墨對話”展覽,曾到臺灣進行民間藝術交流。2015年6月25日做客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欄目專訪。熱心公益事業,多次參加慈善活動。書畫作品收藏者遍及全國各地以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法國、澳洲等國家。詩詞作品入編大型辭書《中國吟壇》第三、四卷、《當代作家代表作、手跡、傳略寶典》、並被中國當代作家代表作陳列館作永久性收藏;入編《泉州當代詞選》等大型書籍。
他的作品《峽江流雲圖》平淡中見真情,筆精墨妙,構圖靈巧,簡逸瀟灑,氣韻生動,含蓄幽遠,寧靜飄逸,該作品參加了法國盧浮宮秋季獨立沙龍世界藝術展覽。作品《灑然風度有餘清》他筆下的枝幹殘缺,卻生機盎然,高雅而奔放,雄鷹雅逸而凝重,瀟灑而朴茂。看那枝幹以濃墨寫之,頓挫猶如篆書,信筆由來,頗有氣勢;並在老幹上點以重墨。這樣處理大大增強了作品的生命張力,也彰顯了畫家筆隨心意的功底。
作品《生命之戀》墨色高雅而沉著,筆法古樸雄健,樹枝上的鳥媽媽慈祥地看著鳥巢裡嗷嗷待哺小鳥,那種母子情深的情緣淋漓盡致,樹身下剛剛盛開的玉蘭花,馨香淡雅,春意盎然。整幅構圖既有明暗與虛實,又有繁複與簡括;既有酣暢與焦渴,又有濃郁與清淡;既有粗筆大墨與精緻入微,又有鑿銅扭鐵與彈力十足。在這裡,畫家主要透過充分發揮墨色濃淡、乾溼、枯潤諸變化,層層見筆,營造出一種“墨多而不滿,色重而不滯,濃郁而不妖”的藝術效果,較好地表現了墨分五色的傳統韻味。
他的書法取法乎上、古今相容,既有深厚的傳統功力,又不乏時代氣息,筆墨點線之間始終充滿著勃發的激情與生命活力。從用筆、用墨到佈局,提按頓挫,收放自如,毫無刻意“擺佈”。整體看上去,氣韻貫通,氣勢流暢,章法飽滿,錯落有致,寫來是那樣心手雙暢,自然隨意,雖縱橫多變,有方有圓,有重有輕,忽疾忽徐,時澀時暢,卻沒有任何做作的痕跡,沒有技巧的玩弄,只是興之所致,自由自在,一任天然。在那熱烈奔放、瀟灑自如的筆墨裡,流露更多的是一種自信、自在,一種平淡、平和,一種悠閒、優雅。欣賞他的書法作品,能讓人領略到輕鬆、自然和快意。
在各種書體的研習創作中,潘文良先生最擅長行草書。他的行草遵循傳統,法度嚴謹,較好地融會了“二王”、顏真卿、米芾、王鐸的遺韻,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以帖融碑,內藏血肉筋骨,外露拙樸之象;既雄強豪邁、渾厚寬博,又曠達坦蕩、剛毅瀟灑。其大字莊重,小字清勁,行筆流暢,結構穩健,整體自然灑脫,字裡行間無處不透露著文人的氣質和修養,顯示著書家自由揮寫、落落大方的藝術風貌。在行草書創作中,他不但在字的結體、章法、佈局上很見工夫,而且在用筆上疾能馳,緩能收,鋒傾勢逆,控制得法,因而其筆下既無癲狂之態,也無僵滯之容,勁而不露骨,端莊而不放縱,凝重中透出豪邁之氣。
山因積累而成高,澤以長流乃致遠。他的榜書“詩山”二字被湖北省襄陽鹿門山風景區鐫刻在景區石壁上,永放光芒。他所撰書的對聯“林下清居、花鳥魚蟲皆我趣~山中高士、琴棋詩酒是人生”被鐫刻在襄陽孟浩然詩院的“浩然居”正門。中國書法源遠流長,經過幾千年的傳承、演變、改革和發展,其博大精深足以讓人窮其一生也難究其境。一個書法家要想成功,是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的,所以古往今來,書家們在錘鍊藝術的同時,也都自覺不自覺地磨鍊意志、心性,豐富思想情感,提升心靈境界。潘文良先生平時保持著自然平和的心態,但在內心深處,文人情懷卻非常熱烈,閒暇時也會賦詞一首,做為畫作題款用,為尋找到書畫的筆墨神韻,觸及到先人精髓打動心靈之處,筆耕墨海到深夜。在理解傳統、深悟傳統、夯實傳統功力和法度的基礎上,憑著對生活情有獨鍾的感悟和對藝術的痴迷,不斷汲取各種藝術營養,並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審美取向,堅持於變中求新、求活、求發展、求超越。正是有了這勤奮的超凡定力,使他厚積薄發,對作品意境、格調、品位得心應手的駕馭能力,創作了無數山水、人物、花鳥的作品,堅信並期待他的藝術道路走得更遠,其作品未來升值空間更大!
-
4 # 五花肉whr的故事
潘文良可謂當代畫壇青年才俊,畫壇的佼佼者,被譽為書畫界的一股清流。潘文良詩書畫樣樣精通,繪畫題材涉獵廣泛山水、花鳥、魚蟲、走獸、人物無一不精,山水畫頗有石濤的繪畫精髓,又頗具時代氣息,可謂能入古而能出今,因物造型,具體而微推陳出新,其作品無論是大幅鉅製,還是小品隨筆,都給人一張寧靜高遠,樸實恬淡的生活趣味,結合自作詩詞和飄逸俊秀,大氣磅礴的書法,把詩書畫三者完美結合。盡顯大家風範。
-
5 # 老不點阿左
要說潘文良的書法畫作,可以先談談他的個人。他師從胡一龍教授。好書畫,善詩詞。著有《磬蘆集鈔》詩集。自幼習筆,書法鍾情於二王書貼,兼習趙、歐兩體,兼習油畫、國畫。山水、人物、花鳥均有涉獵。尤擅山水畫。 多年來,潛心於傳統的研習創作,詩書畫的凝練,已形成自己獨特的“詩境山水”藝術風格。 禪機畫理、融會貫通,山水畫取法宋元,傳承正雅,筆墨精到,山川氤氳,淡寂高古;其作品自然灑脫,空靈淡雅,詩意盎然,迥得真趣。
回覆列表
潘文良,號獨樂峰,別署樂峰。1971年生。福建省南安市人。泉州市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榮譽會長、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教育電視臺水墨丹青書畫院副院長、法國書畫家聯合總會顧問、首博書畫院副院長、中國華夏萬里行書畫家協會副會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書畫藝術名家專項課題高研班“山水課程指導教師。好書畫,善詩詞。著有《磬蘆集鈔》詩集。自幼習筆,書法鍾情於二王書貼,兼習趙、歐兩體,兼習油畫、國畫。山水、人物、花鳥均有涉獵。尤擅山水畫。多年來,潛心於傳統的研習創作,詩書畫的凝練,已形成自己獨特的“詩境山水”藝術風格。禪機畫理、融會貫通,取法宋元,傳承正雅,筆墨精到,山川氤氳,淡寂高古;其作品自然灑脫,空靈淡雅,詩意盎然,迥得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