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隴西當光
-
2 # 黃氏文化
出處:《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翻譯: 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抱持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當合理,說話不順當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
3 # 吉誠
春秋時期,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再次到達衛國時,衛國政局發生重大改變,衛出公趕走父親而即位,孔子認為這是“名不正,言不順”。大夫孔悝拿出一堆金幣要孔子為衛出公正名,說衛出公名正言順。孔子嚴正地拒絕他的要求。後來被孔子的弟子編錄進了《論語.子路》篇中,由於《論語》只是記錄孔子平時的一些可以表達儒家思想的言論,不可涉及敏感的政治問題,弟子們便以孔子對仲由的評論描述出來,原文見《論語·子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翻譯: 孔子說:“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對於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是抱持存疑的態度。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不順妥合理,說話不順妥合理,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也就不能興盛。禮樂不能興盛,刑罰的執行就不會得當。刑罰不得當,百姓就不知怎麼辦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個名分,必須能夠說得明白,說出來一定能夠行得通。君子對於自己的言行,是從不馬馬虎虎對待的。”
孔子這句話實際上是用反證法來證明君子“正名”的重要性。這句話對當今社會的意義在於,一、要名符其實,不能徒有虛名;二、要切合實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理論聯絡實際,才能使目標實現具有可操作性。
至於說到實際運用方面,比如可以此來指導協調婚姻關係和家庭生活,兩個有意願一起長期共同生活的男女,首先要有合法的婚姻關係,這是所謂的“名正”,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名正言順了,雙方致力營造溫馨和睦的家庭,美好幸福生活才可期待等等。
-
4 # 酒醉沂蒙山
民不正傳事不對,
言語不順有錯心。
風俗人生留有名,
說話做事分輕重!
-
5 # 費玉山
竊國大盜握權柄,
不正之言人亦聽。
歷代草民唯諾諾,
聖賢道理大人明。
-
6 # 天馬行空君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組織,首先需要統一的就是“中心思想”。“中心思想”就是孔子最先需要正的“名”
“中心思想”統一了之後,“正名”了之後,才有後面的“言順”,最後才是“事成”。
所以孔子這句話的現實意義:
當領導的,首先要統一員工的“中心思想”,不能朝三暮四,一旦定下來這個“中心思想”,輕易不能更改。
思想先統一起來,大傢伙才能朝一個方向發力,你說的話才能夠得到重視,大傢伙才能跟著你一起把事情幹成。
參考書目: 南懷瑾的《論語別裁》
-
7 # 文海墨韻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出自《論語》。意思是,名分不正,講起話來就不順當、不合理;說話不順當、不合理,事情就辦不成。歷經千年後逐以“名正言順”概括並代之,被世人尊為至理名言。
放在當下,應理解為議事行事理由正當而充分才能有成有果。社會中的毎個人或在一團隊或在一組織的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都是與個人”名分”相一致的。”名正”應是找準個人的位階與許可權,上司或師長對屬下亦應明示告知其”名”,明確位階與許可權。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能侵權越權, 越俎代庖。”言順”,一是言之有理有據,二是適時順勢可行,三是上下融匯貫通,入耳順心,方可轉化為執行力。
即便在家庭族人、親朋好友之間處理個人的事情,“名正言順”這一至理名言同樣重要。人皆知之長者、師者、尊者之”名分”後,才會有位高者言重、人微言輕之說。非親非故者之間的各種糾紛或交易活動,同樣也要遵循”事出有名”、”言之有理”、”舉之有據”等至理名言。
總而言之,每個人在芸芸眾生的經緯線中都要找準自己恰當的角色定位,遵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一至理名言,先“正名”,踐”言順”,才會合理的發展自己,才會有所成就。
-
8 # 畫月成眉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出自《論語·子路》。它後面還有一句“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通常從字面上來理解,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有異曲同工之妙,意思是:名分不正,說起話來就會處處遇阻,處處遇阻就辦不成事。所以孔子覺得君子說出來的話,一定要符合他的名分(即身份地位),這樣說出來的話才能行得通。
當看到這個題目時,我突然想起了“師出無名”這個詞,於是茅塞頓開。誰都知道,名分這個東西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雖然可以爭取,卻沒有辦法自己賦予自己。比方說身份地位,不是我們想擁有就會落到我們頭上來的。這樣說來,我們不就只能被動、消極的等待命運的安排,而無所作為嗎?那這句儒家理論中有名的論斷對我們普通人來說,又能有多大的意義呢?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引申一下,把它理解為:沒有正當的理由,就不能讓人順服,人不順服就辦不成事。
我們都知道,美國總統特朗普,自他上任後做得最多的事就是制裁別的國家。比方說制裁委內瑞拉,制裁伊朗,也制裁中國,對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增加關稅等。雖然他是世界頭號大國的總統,在制裁別國時也不能說:我是老大,我看你不順眼了,所以制裁你(雖然事實上真的就是這樣)。在做出制裁決定之前,也要找各種理由,強詞奪理的說成是受制裁的國家違背了世界“公德”標準,觸犯了他國的利益等。
下面再拿我們身邊的事來說吧。假設小區物業要給每個單元裝門禁,他如果說:我是物業經理,我現在想在小區裝門禁了,大家都掏錢湊分子吧。肯定會引起大家的反感,沒幾個人會聽他的乖乖掏錢。所以我們要辦大事,或者說辦一件對別人有影響,需要別人配合的事情時,事先一定要認真謀劃,做好權衡,找到合理的、正當的,別人能接受的理由。才能很好的說服別人,避免引起別人的反感和阻撓,把自己的事辦成。
俗話說“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反過來也是成立的,只要你做的事不觸犯道德規範,不損害他人的利益,找到正當的理由還是可能的。比方說看起來沒道理的賣梳子給和尚這件事,如果跟和尚說梳子可以作為開了光的物件,上面帶著菩薩的祝福,贈給捐了香油錢的女香客,和尚肯定更容易接受。
另外,為了避免口舌是非,避免各種矛盾衝突,我們在說話的時候做到出言謹慎,重要言論能三思而後行,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正是孔子“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的意思。
-
9 # 哲學驛站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裡涉及古人的名實之辯。到底是名在先,還是實在先,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盡相同。
孔子那個時候禮崩樂壞,他認為是名和實之間的關係錯位所導致的。因此,孔子主張“正名”,提出“子帥以正,其孰敢不正”。他做司寇時第一件事,就是誅殺了少正卯,這是正本清源“正名”的事業。
孔子反對“巧言令色”,認為君子在個人修養和行事風格上,要做到“訥於言而敏於行”。另一方面,他清醒地意識到,名是最容易被盜用的,因而他“惡紫之奪朱”,“惡鄭聲之亂雅樂”,“惡利口之覆邦家”,貶斥“鄉愿”,為的是杜絕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出現。
在現實生活中,追求道德、事功、藝術和學問時,一定要“實至名歸”。過度求名是不必要的。沽名釣譽、欺世盜名,引人走入歧路,造成名和實的割裂。
-
10 # 日談新語
這句話聯想到一件事情。
唐太宗李世民坐上皇位並非是自然繼承的。
簡單來說,他是先幹掉了自己的哥哥,然後軟禁了自己的皇帝爹爹,最後才坐上皇位的,當然,為什麼篡位,其中緣由這裡就不多說了。
但不管是怎樣冠冕堂皇的理由,於情於理都不能做出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
李世民心中也明白他的皇位來得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在位的那些年裡,一直兢兢業業,按照明君的標準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除了理想,還有什麼原因讓他這樣做,當然就是他這個位置的來路不正。
皇帝都注重名聲,李世民也不例外,他是一個好皇帝,創造了盛世,但名不正這件事一直都是他汙點,可以說,一直以來他都是用成績來洗掉這個汙點。
可是說,名正言順對於華人是一條很重要的規矩。
用現代話來說,就是身份立場。
父母可以催促兒女結婚生孩子,即便兒女不樂意,但他們催促也是名正言順的。
但是如果旁邊的親戚朋友,來催促或者指責,那就不行,畢竟別人家兒女可沒有吃他們的飯長大。
只有名正言順,才有資格去管。
親戚朋友可以勸說你們結婚生子,但也只能是說說,沒有過多幹預的資格。
所以先要有說的資格,才能去辦事情。
再說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數學老師不能教音樂,除非能證明她有教音樂的資質。
體育老師也不能教英語,除非他有專八。
現實中如何辦事,如何說話,也都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身份。
回覆列表
做人以德為本,品德好的人名聲必然好,由其內在世界觀在方法論上能從全域性的角度把握事物,待人接物,說話辦事權衡利弊,掌握分寸,自利利他,辦事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