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51230113006

    在職稱評定過程中,請問評定過職稱的同志:你的論文真是你自己寫的?你的優秀真地沒有花錢?你的課題解題真是你自己完成的?為了得到一個評定職稱的硬體條件,你真沒有不擇手段?等等。現在的校風為什麼壞的一蹋糊塗?優其,學生的德行修養如此之差!你們想過沒有利慾曛心的職稱評定,除了透過職稱的等級把老師分為三六九等,收入差距巨大,那一點體現的是教育的育人本質?那一點體現的是同二同酬?評上職稱躺著拿錢是非常普遍的事!

  • 2 # 河南開封杞縣008

    首先說`又紅又專'的德智體全面發展。

    職稱是某一方的專業技術認可。只能是又專。

    專業職稱與全面能力無關的佔百之八十,這個不是咱專業研究人的全面素職的行業本能。

    一個人的技木、外交、為人,道德等等,就技術與行政、財務等誰能是全能啊,要是要求全能,也可能是於專業對比可能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本身這個命題就離人的現實是沒有太大的意義,過去的說法文官就是文官,武管就是武官。也不能排除人家是文武雙全。你硬拿一個文官去跟武官去比武不是去送死嗎?如果一個文官發明新兵武器,你再大的武功也沒有人家炮彈歷害啊,你這邊武將出奇不易,瞭解到武器的動態,先發制人連製造者文官給不聲不響的給毒死了。炮也成對方了,本是功臣也變了罪人……

  • 3 # 京都雅士

    此次發文的目的在於,貫通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道路。

    1、高技能人才可參加工程系列專業技術職稱評審:

    具有高階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在現工作崗位上近3年年度考核合格。

    獲得高階工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2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助理工程師;

    獲得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3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工程師;

    獲得高階技師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後從事技術技能工作滿4年,可申報評審相應專業高階工程師。

    另外,獲得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擔任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負責人,享受省級以上政府特殊津貼,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認定的高技能領軍人才,可破格申報專業技術職稱評審。

  • 4 # 磊147469694

    職稱跟能力無關的佔了百分之八十,這個說話在八十年代底是對頭的。比例不一定這麼高,也佔不少數。當時我在職稱辦幫忙,有好幾位都是小學生至初中生的基層領導,被評為中級職稱。有一位是處級領導也沒有多少文化,只不過是解放戰爭時期的,被評為正高階職稱,好多初中生,去黨校學習幾個月回來被評為副高階職稱。簡直是胡來了。現在我也早己退休,不太瞭解。我妹和我弟都大夫,副高職稱,說是寫了很好論文的,確實也乾的不錯。大家評論吧,現在的確實不瞭解。

  • 5 # 徐紀芳

    這種說法是片面,也是錯誤的,是典型的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職稱是能力和德能勤績的綜合量化考核的結果,雖然不排除極少數人走了歪門邪道,但是,相對來說是最客觀、最公平、最公正的。我從教三十二年,教初中三年,教高中29年,當班主任15年,任教兩屆初中畢業班,任教二十屆高中畢業班,擔任學校中層領導二十四年裡還兼任了七年班主任,在國家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5篇,擔任班主任期間每期都被評為優秀班主任,每期擔任2~3班的數學教學工作,每週授課10~16節,年度考核二十餘次考核為優秀,6次被評為縣教育系統優秀黨員,2006年被評為縣十佳教師,2007年獲縣政府嘉獎,2009年被評為縣名教師,2007年晉級副高,2014年崗位定級專業技術五級。目前,還是擔任中層管理工作和每週11節的數學教學工作。我認為自己是勤勤懇懇、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我能夠評上副高職稱,是自己堅持不懈、辛勤耕耘的結晶。

  • 6 # Shuang降

    我很贊同,我們單位就有不少這種例子,踏踏實工作、不張揚功績、不會巴結上層、不願東抄西摘拼湊材料寫論文的醫護人員,即使其他條件滿足了也評不上,論文或課題是硬框框。我院一個心內科醫生主治醫生,本科學歷,患者紛紛誇他有責任心,有同情心,醫術高,很有耐心,對病人貧富貴賤一視同仁,耐心不亂開檢查單和藥,常常收到感謝信,科裡同事也誇他任勞任怨,不爭名利,年年是先進工作者,但因他不編造論文,評定副主任醫師職稱時,即使醫院報上去了,也一次一次落選,等同等學歷同等資歷的同事都評上正高階職稱時,他才評上了副高階,直至退休也沒評上高階職稱。

    職稱評定,首先你的學歷和在現崗年限是基礎條件,這很容易。二是看你的論文或科研專案成果,在哪個等級的雜誌上發表的?發表了幾篇?你是不是第幾作者?比如,在市級雜誌?省級雜誌?國家級雜誌,世界級雜誌?當然是雜誌級別越高,論文的含金量越高。另外,你是第幾作者?你的名字越靠前,論文的含金量越高,如果你都是第三作者,也就是人家寫的論文,你只掛個名,那就跟沒論文差不多,但比一篇沒有強一點,起碼論文欄不是空白,每項都計算分數。三是看你是不是擔任了職務,如科主任、護士長、院領導、護理部領導、或更高級別的領導職務。自然是職務級別越高,含金量越高。因為官職越高,知名度越高,人脈越多,獲取資訊通道越廣,找人拉關係越容易,不至於提著豬頭找不到廟門。另外職稱評定小組的官員給的主觀分數也多。所以寫論文、爭取課題,自然是在論文和課題上花心思多的,自然在工作上就花心思少,至於論文和課題對行業有沒有實際用處,沒誰在意,在意的是能不能發表,發表在哪級刊物上,對晉升職稱是否有用。

  • 7 # 朗月寒雪

    我不認同這種觀點。

    我多年分管人事工作,對這個問題是最清楚的。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個偽命題。

    理由如下:

    一、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有哪些

    以教師為例說明。

    教師屬於專業技術人員,因此具有評職稱的資格。

    中小學教師的職稱系列有三大類: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階職稱。由於每個學校的職稱設崗人數所限制,導致有些老師晉升職稱很困難。

    比如我們學校,每年晉升職稱的情況大致是這樣的:高階4-5人,中級5-6人。而每年符合晉升條件的教師多大數十人,競爭非常激烈。

    但是能夠競爭成功的教師,我認為他們的能力都非常強。

    那麼教師的能力應該包括哪些方面呢?

    當班主任的能力,是否具有較強的班級管理能力;

    教學教研的能力,是否有教研課題的研究,是否有教育教學論文的發表;

    教學是否出成績,有的老師課堂教學效率高,教法、學法指導得當,學生學得紮實高效,學習成績非常好。

    教書育人的責任,愛崗敬業、甘願奉獻,在工作中不討價還價,不講條件。

    在眾多能力當中,業務能力是最重要的。

    二、職稱評審推薦是推優

    沒有學校把沒有能力的教師推出去參評職稱。

    學校在推薦的過程中都會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審推薦條件。

    一般來說,我認為一個合理的推薦制度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基本成績

    也就是所謂的硬體,包括畢業證書、工作年限、年度考核結果、班主任工作年限、榮譽獎勵、教學成果等。應該佔到30%。

    (二)工作成效

    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工作量和教學成績,可以使用三年以來的求和取平均值,也可以使用上一年度的。其中,工作量建議佔40%,教學成績佔60%。工作成效成績佔比50%。

    (三)考核評議

    採用民主評議和推薦委員會的評議成績,該項成績佔20%。

    透過這三項成績組成的推薦成績,然後按照成績的高低確定出推薦人選。

    在這種推薦機制下,你能認為推出去的教師是一個沒有能力的老師嗎?

  • 8 # 鄉土老康

    我不會認同這種觀點。職稱就是根據你的工作能力而評定的。沒有某種方面的技術能力,決不會有某方面的職稱。

    國家幹部,部隊機關,工廠和學校等等。都有上下領導,部門職位,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都有它們的職責與職稱。

  • 9 # 奮鬥的波仔

    首先我是不贊同的,中級和高階職稱如果沒有能力,沒有一定的論文,專利和發明等,是幾乎通過不了的,我感覺應該是五五開吧

  • 10 # 常常學

    這是未聘上申報職稱的人,對已聘上的人的詆譭抹黑。這種以已之長度人之短的心態不可取。不合條件的評上了,可能有,但絕對是少數。若達到百分之八十,根本不可能,因為在評的過程中,層層評委的組成人員不同,不可能由校長或局長一手遮天。

  • 11 # 義哥說教育

    這種觀點顯然是比較片面的,職稱跟能力有沒有掛鉤,首先要清楚的知道你這裡的能力指的是什麼?作為一個教師能力的包含是很多方面的,既包括教學能力,也包括科研能力,還包括社會服務能力,以及在班級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應該都包含在內。下面我就幾方面的進行一個分析。

    第一,關於教學能力

    教學能力確實是在評評定職稱過程當中是一個短板。對於中小學我不知道具體什麼情況,我以大學為例來說說吧,目前大學當中評職稱對於教學能力的要求主要是包括兩個大的方面,第1個方面是是否完成了教學工作量。這是一個基本,對於是否能夠完成教學工作量和教學能力之間其實沒有一個必然的關係,所以完成教學工作量是一個第一個條件。第2個方面是教學質量不能太差,或者是說教學質量不能排在所在學院的後10%,這是職稱評定的一個底線,那也就說明在職稱評定的過程當中,教師的教學能力並不能作為一個最重要的能力。也就是隻要你不太差就應該可以了,所以如果從這個方面來講,評上職稱的人很多教學能力都不是很高,我倒是比較認可,但是說80%的這麼大的比例,我可能還是值得懷疑的。

    第二,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我覺得評上職稱的人總體上比沒有評上職稱的人絕對是要高很多。因為現在對於科研是一個硬條件,也就是說現在不管是評哪一級職稱,都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條件,而且科研條件的評定是比較客觀的。一般來講是需要有一定級別的課題,有的是需要國家級,省級等等這樣一些級別。而論文就更加明確了,有一般性的普通期刊,也有核心期刊,還有c刊,還有scI,還有自然,科學等世界頂尖雜誌。那麼這樣一些論文的級別就能夠體現出你的科研水平,這個是毫無質疑的。所以說如果從科研的角度來講。上職稱的人我覺得應該是80%以上比沒有評上職稱的能力都要強一些,這是肯定的。當然也有個別人透過論文作假來達到評定職稱的目的,但是我並不認為這一些人真正的科研能力很差,只是科研態度有問題。

    第三,其他綜合能力。

    除了教學和科研,在我們的職稱評定過程當中,當然還有其他的能力。比如說大學當中可能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服務的工作,在中小學也許有一些是否擔任過班主任。那是否做過其他相應的一些輔助工作,這些都是應該有的。所以說能夠評上職稱的人,最少他在一些基本條件上是達到了規定的要求。而沒有評上職稱的人,要麼如果是因為條件沒達到,那你怎麼證明你的能力就比其他人強呢?當然如果是因為指標限制,而有些人透過其他的不正當的手段獲得了支撐,我覺得這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覺得總體上來講,這畢竟是一個少數。現在的社會,總體來講還是比較公平的,只要你真正的有真才實學,我覺得你就應該能夠上得去,至少大學相對來講是比較公平的。

    總之,從我的實踐經驗上來看,我認為這個觀點是片面的,其中不乏有一些能力不如沒有評上職稱的人,但是絕對達不到80%以上這個比例。

  • 12 # WangjinZhi

    職稱跟能力應該成正比吧!我堅持這種認同和這種觀點。因為評上職稱國家要付出很多錢。沒有能力的人,國家為何要付出吶!這不是扶貧政策。

  • 13 # 遍地黃金888

    我不認同這種觀點,職稱是什麼, 這個東西簡而言之,是一個透過評審或考試獲得的證書,證明你具有被國家認可的相應職業資格。這個證書能給你單位報資質用,比方評到了高階工程師以上,你的退休工資也能相應增加。理論上職稱是指專業技術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稱號,所以職稱最能直接反映一個人的專業技術及技能,當然,凡事無絕對,總有一些沒有職稱的人其工作能力,實幹能力並不比有職稱的差。

  • 14 # 洪爺33344611

    職稱與能力無關佔到80%的說法和評價是不客觀的,不符合實際的。也不服眾。

    應該說大部份,多數人的職稱與能力是相稱的,能力與職稱是相關聯的。

    因為各級別的職稱都是有條件要求的。必須有業績成果硬體要求。

    比如教師評定中級職稱,要有縣級優秀教師等榮譽證書,或者優質課獲獎等,或者輔導學生參加競賽獲縣級一,二等獎。等硬體條件。

    這些成績,這些獲獎證書與教師本人的敬業精神,與本人的能力水平是有密切關係,否則是不可能取得的。

    當然,也不排除所有的評定高一級別的職稱全部都是憑能力,水平,本事取得的,所有業績成果都是真的,一點水分都沒有。但這只是一種現象。

    要正確,客觀評價,假業績,假成果,有水分的必定是少數。而且是沒有被揭穿而已。

    應該承認,在職稱評審中是存在一些問題,受到質疑。不公平,不公正,弄虛作假,設定不合理的現象是存在的。但這是制度問題,而不是職稱本身問題。

    再有,如果上述問題觀點成立,那80%的已評職稱人員認同嗎?你的理由依據經得起推敲嗎?沒有能力水平,按理依規都評不上高一級別的職稱。不能用少數問題現象否定主流本質。

    所以,筆者觀點不贊同職稱與能力無關的佔80%的說法。

    絕大多數人是憑能力,水平,取得相應的業績成果才取得相對應的職稱職務的。

  • 15 # 魯中寶地

    職稱已經嚴重阻礙年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我認為教師職稱可以套用公務員工資實行辦法,公務員現在實行如果不能正常升職,但工資待遇滿10年自然晉升副科級工資待遇,滿20年自然晉升正科級工資待遇,以此類推。教師工資也可以這樣,職稱可以不取消,但工資待遇滿多少年要自然晉升,這樣既不損害領導們和已經晉級高階職稱人的利益,還可以提高不能正常晉職稱教師的積極性,弱化職稱作用,最後讓職稱退出歷史舞臺。

  • 16 # 趙鼎盛

    不贊同!我及我身邊的絕大多數老師都是憑教學實績評上高階職稱,沒送人情沒送禮,也沒什麼關係與後臺,我也不是什麼校內領導,現齡56,高階職稱13年了,仍然承擔兩個高三畢業班數學教學

  • 17 # 小馬班長

    不同意這種觀點,職稱評審相對還是比較公平的,可能有個別人透過關係或許能夠評上,但是大多數人還是憑藉自己能力評上職稱的。

    1、職稱評審第一道檻:滿足評審條件

    每一次職稱評審都有設定評審條件,比如發表的論文數量、獎勵數量、科研專案、工作年限等等。

    只有滿足了這些基本的條件,才能夠報名參加職稱評審。就算某人和領導關係比較好,但是,如果不滿足這些條件的話,也是不能報名的。

    因為所有的成果都是公開的,誰有哪些成果大家一目瞭然,誰也做不假。

    這是職稱評審的第一道門檻,能夠跨過這道門檻,說明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能力。

    2、職稱評審第二道檻:專家評審

    透過第一道門檻後,就進入專家評審環節,因為並不是1:1入圍這個環節,所以也會有一定的淘汰率。

    評審專家會根據老師交的材料進行評分,有的還需要現場答辯,最終投票決定晉升名單。

    從這個過程可以看出,能夠晉升職稱的還是能力比較突出的。不能晉升職稱的有可能是在第一關就沒透過,有的老師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學上就會導致科研條件達不到要求,從而無法晉升更高一級職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瞬間想讓你立馬離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