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琅琊百事通

    《太極圖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哲學著作,全文只有249字,在四庫全書中為子部儒家類。

    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闡釋了其宇宙觀,“無極而生太極,太極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太極圖說》基本上是受道教影響,也吸收佛教思想。這種宇宙觀成為朱熹的理學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朱熹盛推《太極圖說》,他整理註解《太極圖說》時,將當時《國史》中的《周敦頤傳》引作“自無極而為太極”一句,刪去了“自”“為”二字,改成“無極而太極”,認為無極只是形容太極 ,說明它之上沒有更高的本原。這並不符合陳摶所傳《太極圖》的原意,而且抹去了它出自道教的事實。同時,朱熹對圖也有個別改動。

    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陸九韶致信朱熹,認為,《太極圖說》成作於周氏學術未成之時,或非周氏所作。朱熹覆信否定其說,譏其“妄以己意,增飾其所無,破壞其所有”;還說“子靜似亦未免此病”[1]。陸九淵則不認同《太極圖說》中無極的概念,象山(陸九淵)相信朱震講法:“朱子發謂濂溪得《太極圖》於穆伯長。伯長之傳,出於陳希夷。其必有考。”淳熙十五年(1188年)九淵致函朱熹,提出詰辯。雙方往還通訊,圍繞“無極”問題展開激烈論爭。最後雙方不歡而散。四年之後,又爆發了“皇極之辨”[2]。

    毛奇齡謂此太極圖說實出於道教,據毛奇齡考證,太極圖是模仿了彭曉的《明鏡圖訣》中的《水火匡廓圖》和《三五至精圖》[3]。清初黃宗炎在《太極圖說辨》中便說:“圖學從來,出於圖南(陳摶)。不過陳摶乃是假《易》理而論仙道。”呂思勉謂“太極圖之出於道家,殆不可諱”[4]。束景南認為“周氏《太極圖》思想淵源於道教,是易家剽竊了道圖,而不是道徒改造了易圖”,“太極圖淵源於太易圖,是道徒把太易圖改制成為太極圖”[5]。

  • 2 # 瞭然翁523

    《太極圖說》,是宋代周敦頤根據道家的傳授,並採納《易傳》中的思想,改名為“太極圖",著《太極圖說》,來說明世界的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他認為“太極“是世界萬物的最初根源,因為他是無形無象的,所以也叫“無極“。太極是自己運動的。“太極動而生陽;靜則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由於陰陽的互動作用,產生出水、火、木、金、土五行。五行的性質各異,世界上一切存在的東西,都是由陰陽的互動作用、五行的不同配合產生出來的。稱五行為“五氣“,陰陽為“二氣",並認為陰陽是由“太極"分化出來的,所以“太極"也應該是氣。是陰陽未分前的渾然總體。也是原始的物質實體。

    他的學說基本上是唯物主義的。後來也有學者曲解成為客觀的唯心主。

  • 3 # 吉誠

    《太極圖說》是中國北宋理學家周敦頤為其作品《太極圖》創作的一篇解說類作品。

    太極圖是以黑白兩個魚形紋組成的圓形圖案,俗稱陰陽魚。該詞最早出現在《易傳·繫辭上》中。太極是中國古代的哲學術語,意為派生萬物的本源。太極圖形象化地表達了它陰陽輪轉,相反相成是萬物生成變化根源的哲理。太極圖形展現了一種互相轉化,相對統一的形式美、和諧美。它以後又發展成中國民族圖案所特有的“美”的結構。如“喜相逢”、“鸞鳳和鳴”、“龍鳳呈祥”等都是這種以一上一下、一正一反的形式組成生動優美的吉祥圖案,極受民間喜愛。

    《太極圖說》則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哲學著作,受《周易·繫辭傳》的啟發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闡釋了其宇宙觀,“無極而生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

    全文249字。該文認為,“太極”是宇宙的本原,人和萬物都是由於陰陽二氣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構成的。五行統一於陰陽,陰陽統一於太極。文中突出人的價值和作用,該文主張:“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在人群中,又特別突出聖人的價值和作用,認為“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立人極焉”。該文對後世影響很大,版本很多,朱熹《近思錄》、黃宗羲等所編《宋元學案》等盡皆收入。

    周敦頤透過《太極圖說》一書從象數理的內在聯絡來闡述其理學主張,天人合一,人道必須符合天道,天道和人道陰陽變化有著對應關係,人的善惡決定自然和環境變化乃至影響到人類發展趨向,這對中國社會文化進步起到一定積極作用。

  • 4 # 顏小二述哲文

    周敦頤寫了《太極圖說》,並在書中闡明瞭本性是至善之“誠”,結合周敦頤的其它著作,可以推理出人的“惡”,則源自人的慾念萌動。說的通俗一些,就是周敦頤還是主張性本善的,人之惡並非先天,而是後天慾望作用的結果。

    1、周敦頤:一個擁有極高精神境界之超然自得的謙謙君子

    要了解周敦頤關於人性的觀點,我們需大致瞭解一下人物背景,以求對其思想有個更加準確的把握。單單隻說“周敦頤”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是特別瞭解,但是如果提起《愛蓮說》中“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這句話,想必大家一定耳熟能詳。而“周敦頤”實則就是《愛蓮說》的作者,至於“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則是他借話表達自己對謙謙君子的嚮往之情。

    周敦頤,北宋時期人,這個人不喜名利,熱愛自然,喜歡山林生活,有比較高的精神境界,許多人藉此認為周敦頤心向道家。但是,周敦頤的性格里面雖然有道家之塵視名利的特色,但是他卻並未隱入山林,即便他確實很喜歡山林。

    他曾經說:“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但是他並未和陶淵明一樣喜歡菊,而是喜歡花中君子“蓮花”。可見,“君子”是周敦頤心中的理想人格,那麼由“君子”,我們便能想到儒家。儒家關於人性的議論,除了荀子的性惡說以外,還有孟子的性善論,孟子性善論影響更大,可能是基於孟子以後的儒家思想影響,崇尚君子人格的周敦頤也認為人性善,他將人之性善看作“誠”。而周敦頤曾經教導過理學開創者二程兄弟,這些便是後話了。

    2、周敦頤關於人性的看法:人之本性為誠,屬善

    在《太極圖說》中記錄了周敦頤對於人道的看法:

    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自注:無慾故靜),立人極焉。

    周敦頤這是在告訴我們,人是由天地宇宙之間最為靈秀的氣凝聚而成,有了形體以後,人便自然地擁有了感知外界的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於是,在這種感知和思考能力的催化下,人便出現了善惡。而代表善的“聖人”是主靜的,如何主靜呢?踐行“仁義中正”的道德原則。

    由這句話,我們起碼可以看出,周敦頤是不認為最初由氣凝聚而成的人在本性善有“惡”的成分,而惡的出現,與人之感知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關。但是這裡周敦頤沒有仔細說清楚,人本性是什麼,人之惡如何出現的。因此,周敦頤又在《通書》中對人性作了進一步的議論。

    在《通書》中,有這樣一段議論:

    寂然不動者,誠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動而未形,有無之間者,幾也。誠精故明,神應故妙,幾微故幽。誠、神、幾,曰聖人。

    這裡,周敦頤將“誠”看做是人的本性,本性是“誠”,因為誠是至善的,所以人之本性亦是至善的。值得注意的是,“誠”是寂然不動的,為何不動?因為誠之本性與“神”相分離,這裡的“神”指的是思維。只有當人與外界發生接觸的時候,人的思維在本性的決定作用下,便會對外界有所反映。而句子中所謂的“幾”則指的是一種狀態,這種狀態具體表現為:“人與外界接觸,人剛剛出現精神活動但是卻還未顯現的時刻”。而人之惡,則與“幾”有關。

    3、周敦頤關於人之惡的看法:惡源於欲

    關於人之惡,周敦頤也有相關的闡述,在《通書》中,周敦頤先說:

    無思,本也;思通,用也。幾動於此,誠動於彼。

    又說:

    誠無為,幾善惡。

    結合上述分析,再加上上面幾句話,我們大概就能瞭解周敦頤關於人之惡的看法了。首先,周敦頤告訴我們,人的本性是寂然不動的,因為沒有“思維”的影響,在外來之物的作用下,本性以“思維”為載體作出相應的反應,而人性屬誠,是至善的存在,本來是沒有惡的。但是,當人與外物接觸,人之精神活動剛剛萌動但是還未成型的時候,這個時候便是“幾”,此時善惡便出現了區分。

    而後,周敦頤又說:

    君子乾乾不息於誠,然必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而後至。

    這句話的意思大概就是,一個君子會自強不息,始終保持“誠之本性”,而要做到自強不息於誠,就必須做到壓抑自己囂張忿怒的氣焰,收斂自己的慾望,行善積德,有了錯誤,立馬改正。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君子以制欲而求誠,那麼,因“幾”而分善惡的惡,定然就源於人之慾望了。這也表明周敦頤在告訴我們,一個人要保有自己誠之善良本性,必須在惡之念頭萌動的時候加以抑制,也就是當然之不好的“幾”產生時,就要多加註意,時刻反省自己,壓抑自己不好的慾念。

    4、總結:周敦頤認為人性屬善,而人之惡,則源於慾望

    透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周敦頤認為人性屬“誠”,而“誠”代表至善,所以我們可以進一步推理周敦頤認為人性是至善的。同時,周敦頤指出,人之惡源於“幾”,而所謂的“幾”,就是人在與外界接觸的時候,精神活動剛剛產生但是還沒有成型的一種狀態,這種狀態下,人的慾念會讓人為惡。所以,周敦頤亦是藉此在告誡世人,要成就自己如蓮花般的君子人格,保有自己生來至善的“誠”之本性,就要懂得謹慎反省,從念頭萌動的初期便要注意壓抑自己的慾念,避免在唸頭萌生時期讓欲做了主導,繼而讓人表現出惡的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拉不拉多犬傷著胃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