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義之鐘
-
2 # 德禧福薈
弟子季路向孔子請教
一
《論語》“先進”篇記載,弟子季路曾請教其師關於什麼是“死”的問題。孔子答道:“未知生,焉知死?”其意似乎是,如果你不知道究竟什麼是生的話,那又怎麼能夠真正知道什麼是死呢?這樣的回答當然有其道理。畢竟生死是相互依存的,沒有生,又哪來死呢?但是令我比較困惑的問題卻是,究竟什麼是“生”呢?如果我們不能夠對這裡所提到的“生”有個比較明確的敘述或定義,同樣我們也就肯定不能夠真正理解什麼是“死”。兩千四、五百年前的學人不可能對生、死及其相互關係做深入而明確的討論和研究,因為他們畢竟缺乏相關領域的深入而系統的研究。即便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問題仍然處在濃濃的霧霾之中,依然不可能給出哪怕是較低程度的明確答案。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有責任來討論此類問題,以便推進相關的研究。
此處反覆提及的“生”,當然是指人生。“人生”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恐怕很難有人能夠講清楚。如果我們只從生理學的意義上來解讀“生”或“人生”,那麼上述的問題將會顯得簡單而明瞭。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卻是,完全從這樣的層面來揭示“人生”肯定得不到絕大多數人的贊同。因為生理學意義的“人生”只涉及到我們的本能層面的生活或物質生活。如果這樣來理解人生,人類與高等動物還有什麼本質區別呢?除了滿足本能的或物質生活的需求外,人類畢竟還有自己更高的追求,如我們還需要有良好而安全的社會生活(政治的、經濟的、法治的等),更有高雅的文化藝術方面的情懷。除此之外,不少人還需要宗教方面的強烈的終極關懷。可見,人的生活與其他動物之間還是有著巨大的差異。
由上面的敘述,我們可以清楚地看見,要對人的“生”或“人生”有明確清晰的瞭解,頗為困惑。更令人莫得其解的是下面這樣一些歷史上反覆出現的問題。在物質生活領域,人與人之間儘管有著細微的差異,我們幾乎可以忽略不見。但在經濟生活方面,尤其是在政治生活、藝術文化方面、宗教方面,人與人或社會與社會之間卻有著巨大而難以消解的對立甚或衝突及戰爭。如果情形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我們又怎麼樣來給“生”或“人生”下一個哪怕是大致的概念框架,以便我們以此為基礎來解讀“死”呢?
-
3 # 經典智慧國學
孔夫子的這句話,“未知生,焉知死”,其實是與佛教相通的。孔夫子承認有鬼神,如論語中就有“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非其鬼而祭之,是諂也”。
承認有鬼神,即承認三世因果論。佛教認為,“欲知前世事,今生受的是;欲知後世因,今生做的是。”
孔夫子在其所撰的易傳中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又說,“原始反終,是故知生死之說”,“知鬼神之情狀”,等等。總而言之,儒釋道三家都是承認有三世因果的。傳統即認為,鬼者,歸也(人死後歸於地);神者,升也(人死後升於天)。
透過對人今生的觀察,即可知道前世因、後世果。所以孔夫子才會斬釘截鐵地說,“未知今生,焉知後世?!”誠哉此言也!
-
4 # 餘點韻
沒什麼微言大義,孔子的意思就是:生都沒有完全弄懂,那有時間管死後是怎樣的。
為什麼呢?因為還沒死的人永遠不知道死後會怎樣。那就等死了再說。
-
5 # 鵲橋生
這句話是孔聖人說的,意思是,我們連活著的道理都不知道,怎麼會知道死的事情呢?
我認為孔子說這句話的目的還是讓我們珍惜當下,珍惜活著的事情,不要把過多的精力放在未知的鬼神事情上,就像後來我們看到賈誼的“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這種情況就是與孔子所主張相背離的。
孔子的儒家思想是抱著一種入世的態度,即講究經世致用,一句“未知生焉知死”,這種反問的語氣,其實,就是想讓人活明白,不要相信鬼神、來世等虛無的東西,他提倡的是盡忠盡孝等思想。
所以,當莎士比亞說“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生或死,這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一點都不迷惑,從不覺得是問題,因為我們的孔聖人早就給出了答案,“未知生焉知死”?
-
6 # 禪月水清音
“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論語》,其前文為: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方面來講:
首先,孔子之儒學還是主張修身、立德,透過自身修證,參悟“天命”,以入世為主,所以要先事人。事人者,為人之事是也,這裡很多人理解成服侍、服務是不對的,而是應該如《大學》中所言“知止而後有定,……”,乃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人事不立,何以見性得道,更何談鬼神。
所以“未知生”,也是需要先搞明白生而為人之理,做到生而為人之事,否則,如何能明白死的道理呢?
可能這樣講很多人還是不明白,那麼我從第二個層面來說,就要借用佛教修證的體系了說明一下了。
佛教修證當中最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明心見性”,如何是明心見性呢?就是見道,尤其以大乘圓教見道之後,見到“人、法”二我的空性,這時候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無生法忍”,法法本無生,法法本無滅,生死涅槃等空花,是為知“生”,隨緣生滅,“本”無生死,是為知“死”。所以“知生”,即可“知死”,生滅即滅,寂靜涅槃……
-
7 # 雲遊24735908485
未知生焉知死,對悟道明道者的聖人來說,意義重大而深遠,也是悟道明道的基礎、開始和發展。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
一,我們道家佛家認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人就是在生死輪迴中不斷地修心養性,經過無數磨難,歷煉出越來越純真的思想美德和行為,促進人類不斷進化和強大發展。
二,人首先得領悟人生和人性,並要能領悟出人性的善惡美醜真偽的思想和行為,更要明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佛道真諦,才能不斷使自己的思想行為越來越真善美,使自己的相貌變美,所謂相由心生,使自己的人生具有重大的轉折和意義並快樂地生活,也讓自身為社會人類做出應有的更大貢獻。不斷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
三,對於佛道聖人更應靜心悟道明道,領悟人生和人性,只有先知人的價值和意義,有了切實的基礎,有了清哳的真偽善惡美醜的概念,才能往深處純善純美的神仙界完美地信仰和靠攏,直至靈化其身。所謂死是生的開始,即俗人入陰界,準備按其生時的貢獻大小進行再生;佛道聖人入神仙界永得極樂,超凡脫俗;也有因陽界需要下凡的,這樣的人就是常人所說的神童或天才。
所以說未知生焉知死,對悟道明道的聖人來說意義重大而深遠。
-
8 # 吳振偉美麗生活
孔子只說了一半,還有一半來不及說了。
我來說吧,於修行者而言,生命的過程是一個知道死亡的過程,未知死焉知生,至死而重生,知死而知生,然後孔子就可以說,未知生焉知死。
人是唯一知道有死亡存在的生物,因為人有邏輯推理思維的能力,人目睹了死亡,人推理了自己的死亡的結局。
死亡對於人而言充滿擔心和恐懼。但人會以僥倖的心理逃避死亡的存在,一方面人預測了死亡的存在,一方面又僥倖地認為死亡不在,死亡還很遠,但在人的潛在感覺之中,在潛意識中深深地感受到死亡的恐懼和無奈。
於是人以生命的力量和死亡抗爭,人們活著的過程就是和死亡抗爭的鬥爭。人們渴望長生不死,或者人們對死的態度就是好死不如賴活著,或者在死之前貪圖享樂,越貪圖享樂,越怕死,活著就是一個怕死的過程。
這樣的活是死的,雖生猶死,在活著之中,充滿了害怕和恐懼,在活著之中,掠奪生命的資源,掠奪財富,生產資料,甚至掠奪活著的時候的蠅頭小利,因為擔心害怕恐懼失去。
生命是一個害怕死亡的過程,活著是一個擔心失去的過程,活著就會成為一個掠奪、侵佔、霸佔的過程。因為不願失去,失去就如死去。
對於悟道明道者而言,生命是一個明瞭和學習死亡的過程,在活著的對死的擔心害怕恐懼之中放開來活,經驗擔心,害怕,恐懼,經驗蛻變、轉化擔心害怕恐懼的能量成為開心喜悅昇華的正能量的過程。這是向死而生的經驗過程,其實每個人都在經驗,只是經驗地不明不白,沒有意識而已。
有意識地經驗活著的時候對死亡的擔心害怕和恐懼,有意識地在每天的各種失去的痛苦中覺醒,覺醒什麼?覺醒痛苦擔心害怕和恐懼,學習面對這些負能量,就是學習失去和死亡。之後,體驗到從擔心害怕恐懼的痛苦中狂喜的轉化,體驗到生命的喜悅,體驗到活著的積極熱情,活在生命的自然中,活在對死亡的超越中,向死而生,未知死焉知生,向死而生,知死而知生,活出生命來,死去活來。
-
9 # 有話少說
聖人孔子說話,怎麼出爾反爾,意思相反?
《論語》裡說,未知生焉知死?
《易傳》裡說,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回覆列表
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近代梁漱溟先生:蓋死生本屬一體,蚩蚩而生,則必昧昧而死;
生而茫然,則必死而惘然。
生能俯仰無愧,死則浩然天壤。
今日浩然天壤之鬼神,皆即往日俯仰無愧之生人。
子路請教怎麼奉事鬼神。
孔子說還不會奉事人,怎麼能奉事鬼神呢?
子路又問:『斗膽請教關於死的問題。』
孔子說:『尚且不知道生,怎麼能知道死呢?
孔子為何要將“事人”思想列為首位?
事人思維是否造就了華夏民族數千年來對宗教的免疫力?
老子曰:生我於虛,致我於無。
孔子曰: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
生我於虛是為原始,
致我於無是為返終,魂歸天,魄歸地,骨骸歸根
死生如晝夜,
故莊子曰:齊萬物,等生死
不知生是怎麼來的,又怎麼能知道死呢?又怎麼能以寂滅頑空為樂呢?
聖人說百善孝為先,
大哉,聖人語
知我為父母辛勤養大,故當盡反哺之情。
知道為天下母,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故知孝道為返本回家的路。
太上曰:貴食其母
:天下尚孝是為養母,常能孝母,身乃常久
孝之於人於事於身,功勳大矣。
是以祖先之孝字以復卦立義,一陽來複良心發現以知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