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鳥財稅

    孩子不懂得失去意味著什麼,他們從小學到初中比成績,不明白考不上高中會失去什麼。

    家長過分擔心,是對孩子沒信心,如果連家長都不相信孩子,孩子從哪獲得力量?

  • 2 # 胡老師中小學數學

    在中考越來越臨近的時候,學生的複習備考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關鍵衝刺期,在平時跟很多家長的聊天中,感到家長很是緊張。每天在後面為孩子做好後勤保障的同時,還在為孩子中考之後的高中學校進行籌劃。跟家長的緊張而繁忙相比,很多孩子自己卻表現的很淡定,學習成績好一些的還好,能在複習備考的時候有比較高的專注度,而一些成績本來就不好的學生,似乎還沒有意識到中考的重要性,表現依舊馬馬虎虎,似乎中考與自己無關,真的是體現出了一句話,家長著急,老師著急,可就是孩子自己不著急。

    認識一位孩子在重點中學重點班上上初三的學生的家長,從孩子小升初時就為孩子謀劃了,到處尋找老師為孩子補課,孩子也還算爭氣,考入了重點中學重點班,只是在班上處於中等偏下一些,於是家長一上初一就又開始為孩子找老師補課,因為班上那些學的比較好的孩子都在補課,從班課到一對一輔導,孩子雖然覺得很累,但也還是比較服從的。為了讓孩子直接進入本校高中,家長真的是付出了很多,一發現孩子在哪個科目上有所欠缺就立即找老師給輔導,一到週末,孩子忙,家長也更忙。馬上臨近考試,孩子表現的比較淡定,可是家長深深的陷入了焦慮,付出了這麼多孩子考不到本校高中怎麼辦?這次模考的成績下滑了,該怎麼辦?按照孩子的水平,隨便進入一個高中是麼問題的,可是家長因為對孩子由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所以不滿足於現狀。

    還有另一位家長,孩子在一所普通中學上初三,也面臨中考,因為家裡還有一個小的,所以這位媽媽就一直沒上班,專職照顧兩個孩子。可是孩子在學習方面總是靜不下心來,成績也就一直忽上忽下,馬馬虎虎。模考一兩次之後,發現按照孩子的成績連普通高中都無望,家長就陷入了深深的焦慮之中,還有些自責,自己專職照看孩子卻沒把孩子照看好。

    到了現階段,絕大多數的家長都開始為孩子之後的初中做考慮了,成績好的在焦慮擇校,成績一般的在焦慮孩子沒學上咋辦?也許孩子還沒想那麼多,很多孩子經常嘴邊掛一句話“大不了不上高中了,我出去打工”,一句大不了不知道傷了多少家長的心,讓很多家長的期望隨之破滅。

    家長比孩子經歷了更多,對世間的事情看的更透徹和長遠,很多父母在上一輩時就吃了讀書少的苦,所以把希望都寄託在了下一代身上,希望孩子透過上學謀得一個好的出路。很多家長對孩子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有學上就可以了,畢竟把這麼大的孩子放在學校比讓出去闖社會保險的多,家長見過了太多的本來該上學的學生出去闖社會最後的結果,不願意孩子像有相同的結果,可是出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不一定能想到這些,甚至是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父母因為看得清,看得遠所以緊張,可是光有父母緊張是沒用的,孩子能意識到中考的重要性並且努力拼搏和付出才是最重要的。

    朋友之前講到了一件事,某重點高中在某一年最後補招一部分與錄取分數線相差五分以內的學生,缺一分多交一萬元,見到一個老父親滿頭白髮,顫顫抖抖的從兜裡掏出了六沓百元大鈔,眼中充滿了淚水和辛酸,要知道在很多地方六萬元可是一整個家庭兩年都掙不到的,真是體現了一句話,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一切,哪怕是砸鍋賣鐵,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下苦心。

  • 3 # 加油王十月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一個心理,人往往把一件事情看得太重了就會出現緊張的心理狀態。孩子從嗷嗷待哺到逐漸長大成人,父母可以說費勁了心血。中考可以說是孩子人生中很重要的轉折點,很多家長已經把這場考試當成了考察自己和孩子的一個尺子。孩子如果考好了,會覺得自己多年的付出得到了安慰。對孩子以後的學習生活也會信心滿滿。

  • 4 # 鄉村微荷

    中考日益臨近,孩子們都已進入了備考狀態,心理難免會有緊張之感,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可是某些家長卻表現得比中考的孩子還緊張,那就有點兒不正常了。

    這個當口兒,孩子們的心智是非常敏感的。平時學習水平什麼樣,他自己心知肚明。外界的干擾和提醒,起不到半點兒正面作用,倒是來自家長的情緒和態度,對考生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如果此時家長的表現過於著急,只能給孩子帶來逆反心理和負面效應。

    要在平時,家長可以適當督促和檢查一下他們的學習狀況,但是現在不行。家長恰當的行為方式是:保持平和的心態和樂觀的情緒,這是對考生至關重要的。

    因為平時孩子的知識儲備,家長應該是有所瞭解的。現如今已經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這就要整裝待發,此時的考生最需要什麼?

    毫無疑問——是積極、自信和穩定的心理素質。帶著焦慮和緊張走進考場,會直接影響孩子在考場上的正常發揮。

    越到這個時候,孩子越需要放鬆其緊繃的神經。不用說,學校的學習氣氛肯定近乎白熱化,家庭才是孩子休息和放鬆的最佳場所。孩子在家裡,家長儘量不提考試之事,如果孩子面露疲憊,家長有必要提醒孩子適當減少學習時間。

    生活上,可以給孩子增加一些營養,幫孩子曬曬被子、整理床鋪,讓他們睡得舒服,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的說法,完全是不切實際的廢話。此時讓孩子:放鬆心情,事半功倍;緊張上場,事倍功半,這是經驗之談。

    給孩子多施與溫情如常的愛意,多聊一些暖心快樂的話語,淡化考前緊張氣氛和心理,儘可能地減輕孩子已經超負荷的精神壓力,最大化地卸下孩子早已沉重不堪的思想包袱,幫助孩子調節好情緒,以備輕裝上陣。讓孩子把悲觀、焦慮放下,只把樂觀、自信帶走!

    之所以感覺比考生還緊張,是因為家長對孩子平時的瞭解不夠,對孩子的信任度不足。常犯的錯誤就是對著孩子的耳朵根兒嘮叨個不停。有一位考生的心裡話頗具代表性:“我知道爸媽是為了我好,可他們,越殷勤,我就感覺壓力越大,越嘮叨,我心裡就越煩躁!”

    所以,我在此鄭重奉告考生家長:都到這個時候了,就不要再過多的干擾孩子的敏感的心智了。只要孩子盡到了最大努力,自己不給自己留下遺憾,作為家長,怎麼就過不去這道坎兒呢?

  • 5 # 齊老師講物理

    父母在中考的時候,比孩子還緊張我覺得原因有兩點,一、父母付出的心血太多,把期望全寄託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考上好的高中以後出人頭地。所以中考的時候他會比孩子還緊張,因為太看重這次機會了。二、平時不太注重孩子的學習教育,也沒有太放在心上,平時孩子成績不是太理想,怕中考的時候失誤,成績太差上高中困難。

    針對這兩點原因,我覺得作為父母應該是穩重的,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的過於緊張,因為如果這樣,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反而會影響發揮。中考好成績非一日之功,平時多加督促、管教。教孩子學習方法,瞭解孩子的成績變化。我覺得中考來臨之際,應該是鼓勵,給孩子最大的信心。

    如果孩子還是很踏實,信心滿滿,結果父母心態先亂了,肯定會影響孩子的心情,孩子就會多想萬一考不好怎麼辦,萬一我不會做題怎麼辦。結果到真正中考的時候就會大腦空白,本來會做的題,由於過度緊張也無從下筆,這樣就白白浪費了三年苦學,畢竟考試只有一次,不能從來。

    作為家長,我覺得應該起到一個好的表象,讓孩子們覺得父母的關心,父母的鼓勵,因為初三的孩子現在已經懂得思考了,我覺得他們肯定也會理解父母之心,用成績來回報父母,所以大可放心的讓他們考試,我們做的只是保證孩子們的營養,孩子們的身體方面,在中考之時,精神飽滿,信心滿滿。

    最後奉勸那些過於緊張的家長們,調整好自己心態,你再緊張也代替不了孩子,重視是必須的,關心應該關心的事,孩子們的事讓他們自己去處理,你現在就是後臺支柱,表演,讓孩子進行。

  • 6 # 師說娛教

    一是家長過高的期待

    二是家長對招生政策和高中學校瞭解不到位而產生的擔憂

    三是對孩子得成績沒有客觀的評價

  • 7 # 點綴說

    從父母的角度考慮,會緊張也是情有可言,追根到底,為人父母已經在孩子身上花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為國爭光。為家族榮譽爭光。當孩子快要出人頭地的時候。完全可以理解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

  • 8 # 聖冰朗讀

    家長對孩子中考緊張,是必然的!這關乎孩子今後考取什麼的高中,影響到孩子的前途!

    其實做為家長您應該對孩子的未來有一個設計,學習成績是一個方面,孩子有哪方面突出的愛好,可從小找專業老師學習,把一方面特長髮揮極致!

    學習努力是必須的,但大可不必花大價錢補課,買一些教師題解做一下卷子,做題中發現哪不會,就可在教師題解中多看那章,這樣的複習上成績特別快!要讓孩子學習好,得讓孩子有學習動力!而不是說和罵!平時讓孩子接觸貧困生,適當的幫扶,流浪的小生命去喂喂,這無形中就會讓孩子激發上進心,因為只有自己強大才能幫助別人!

    生活中努力做到了,中考前散散心,孩子就會無眾不同,家長也不必緊張了,人生並不一定是成績第一的價值觀,有自己的方向、有主見、

    培養孩子一份努力的心,我相信孩子的前途不會錯的!

    今後家長的觀念也要改變,學習再好,沒特長、沒愛心即使走向社會也很難走遠、走長了!

    教育在改革,家長也要改變了!

  • 9 # 飛飛飛飛的魚兒

    面對中考,家長比孩子還緊張,我覺得家長最好調節一下情緒,即使真的緊張,也不能表露出來。

    我們已經陪伴孩子走過中考。回想起來,要說緊張,確實有,但其實主要是擔心。我們孩子平常學習還不錯,但面臨人生重大關口時,所有的父母都會有些緊張。我擔心孩子發揮不好,關鍵時刻掉鏈子;擔心他睡不好覺,影響發揮;擔心忘記在試卷上寫名字,塗答題卡的時候出問題......總之就是一些沒有由來的擔心。

    為什麼覺得自己比孩子還緊張?其實我覺得有兩個原因:一是對孩子取得好成績沒信心。有些孩子平常考試時成績波動很大,模考中也是有高有低,家長擔心孩子處於低谷,發揮不好。二是期望值過高,心裡想著一定要達到多少分,一定要進某校,生怕事與願違。三是一種錯覺,孩子在面對這種考試時,潛意識裡多多少少都會緊張,有的孩子自己感受不到,或者沒有表現出來,所以家長就覺得他不緊張。

    我覺得家長緊張是可以理解的。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自然對關乎其人生的考試非常關注,這是人之常情。但是,即使有這些擔心,請儘量讓自己平靜吧!至少不能讓孩子發覺。父母要保持冷靜,不能把緊張情緒傳導給孩子。父母的冷靜,就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慰和信任,也才能讓他坦然地應對考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跟自己的孩子鬧僵,你會怎麼辦?會反省自己,然後去跟孩子道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