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陪娃成長記
-
2 # 玩美教育
孩子三年級了,三年級本身的學業相對來說比一二年級重,孩子空餘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少。那麼如何利用空餘時間家長應該好好把握一下。
一、從孩子的興趣出發
學習要勞逸結合,不能整天都是學習,對於空餘時間,就不要強迫孩子再去學孩子不喜歡的東西,那樣很容易造成孩子厭學。所以,空餘時間的安排,應該從孩子的喜好出發,如果孩子喜歡學英語,學國學,就帶孩子多學點,如果孩子想玩,還是應多給孩子一些玩的時間。當然,玩也不是瞎玩,家長要引導和控制,比如玩遊戲,看電視,這些家長一定要引導和制止。而對於孩子和同伴玩,可以考慮讓孩子多參與。也不能都是玩,空餘時間還是應引導孩子有點時間用來閱讀。培養閱讀興趣。廣泛的閱讀對孩子特別有幫助。
二、空餘時間培養社會適應
多帶孩子去認識世界,認識社會,假期裡,帶孩子去別的地方去體驗生活,增長見識,這也是一種學習,或者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在勞動中鍛鍊協調性,鍛鍊勞動能力,鍛鍊動手能力,這和學習成績一樣重要。
分配好孩子的業務時間,可以讓孩子在玩中學到知識,增長見識。
-
3 # 賣萌O不萌
我不強求兒子一定要成才,但一定要學會做人,連傳統美德都忘記了,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屬於他的童年,我不過多的干涉
-
4 # 水豐草美
你說的這種情況,歸根結底還是孩子的課外教育問題。空餘時間如果不讓孩子學其他東西,就會害怕以後比同齡孩子落後;空餘時間如果安排孩子去學其他知識,又會擔心孩子玩的太少童年過得不開心。對此,我想談談我的一點看法,不知能不能解決你內心的矛盾。
在兒子8歲左右的時候,我也曾經被這樣的問題困擾過。作為父母,誰不關心自己的孩子,誰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優秀。大家在一起聊的最多的是孩子,如果誰家孩子懂得的東西多,就能贏得很多的誇獎和讚美,孩子聽了感到高興,家長聽了更是感覺有面子。起先,我也有這種功利思想。不僅自己親自教他學一些東西,還安排兒子上去校外的補習班、培訓班。一年到頭,兒子從來沒有休息過。儘管孩子也學到了不少知識、學會了很多能力,但我感覺孩子學的太累太辛苦,體格一直瘦瘦的,經常生病尤其是感冒。有時候他累了、不願學了,我除了逼他之外,還想盡各種辦法去鼓勵他,勸他堅持,一定要頑強,千萬不能當逃兵。小學的時候,他對我的話還言聽計從,上初中後就開始叛逆,到高中階段更是討厭學習。上大學那年臨走的時候,偷偷跟我說了一句話,“我終於能夠離開你們了,我自由了”。
現在回頭想一想,當初我那樣做難道錯了嗎?家長的好心好意,孩子能理解嗎?愛玩本來是孩子的天性,家長為了面子,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強行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利,輕者給孩子身心健康帶來影響,重者使有些孩子做出了讓人後悔的事情。我認為,家長對這件事最好的態度應該是,要根據孩子的喜好,選擇他想幹的事情,不圖名利,不能把家長的意志逼加在孩子身上;學與玩要安排好,要有所選擇,要講究一個度,不能“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既能讓孩子多學東西,又能讓孩子玩的開心。
最後,祝你的孩子有一個值得回憶的快樂童年!
-
5 # 渡行者
說實話,八歲半的年紀,空餘時間儘量讓他自己選擇,不要過多的去幹涉,這個年紀是自我意識的形成階段,培養很重要,你只要在旁邊做引導,如果是好的事,就多鼓勵,不好的,一定要及時糾正,讓他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對錯觀的培養很重要,間接的去培養自信心,現在有些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都不知道,對的就要多鼓勵,讓他有自信心,“我一定能做好”,就算是失敗了,也不要怕,還可以繼續,這樣一來可以培養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多帶他去少年宮,藝術館,圖書館走走,從小培養他的世界觀,說話的時候,帶著商量的口氣,不要強壓,這是我的真實感受。大學時期的專業選擇,是至關重要的,有些人,看著有些專業很高階,很酷,等畢業的時候,發現一點都不實際,社會適配度不高,於是四年大學白讀,所以,從小的教育很重要,多從能培養他獨立思考的方面入手,讓他有分析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孩子,會很有主見,長大以後不會盲目跟風。
-
6 # 解甲歸田
首先,如果要求嚴格,時間只會不夠用,空餘時間是不存在的…我家孩子的鐵律,每天必須有至少30分鐘不被任何人打擾的獨立支配時間,願意幹什麼就幹什麼…自打上了學前班,這個空餘時間就被孩子用來學她自己喜歡的內容,自己安排的,別小看孩子的上進心
孩子三年級,學習能力還可以。粗心,專注力不太夠,是他的缺點。動作快效率高,是他的優點。
基本上7點半8點前都能寫完作業。
一週一次線上英語和程式設計課程。30分鐘左右。
其他時間,我都是給他自由,讓他自己玩。
他活潑開朗,比較喜歡聽歌唱歌,或者去運動,跟小區的小朋友玩,或者自己做科學小實驗……
一二年級基本每天都有一小時自己玩的時間,三年級稍微少了點。但是跟別的孩子比起來,我覺得給他的空閒自由支配的時間還是比較多的。
但是現在很困惑,覺得沒有給他練琴,沒有背單詞,沒有學國學……這樣感覺又落後了很多。
因為我自己是很希望孩子快樂,希望給予他自己玩的時間……但是內心又糾結會不會浪費了孩子的學習機會。
很矛盾。
回覆列表
我覺得你的孩子真的挺優秀呢!作為家長,我們都希望孩子全能,但是又希望孩子快樂!這本是矛盾的,又不是矛盾的。
矛盾在於,我們認為孩子全能的途徑是學習,剝奪了孩子快樂的遊戲時間!
不矛盾是因為,我覺得孩子在遊戲的過程中,得到的不比學習少!
不妨問問孩子自己要不要學習英語和國學?家長不要好心辦壞事,適得其反!對於小孩子來說,他之所以動作快、高效,大部分原因應該是可以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家長剝奪了孩子這部分的自由時間,會不會讓孩子產生負面情緒?
所以,這個選擇權,我建議家長,還是教給孩子自己吧!
當然,我們可以做英語和國學的遊說者,讓孩子知道學英語和學國學的好處。
當然,這個決定權還是在孩子那裡!
我沒有給孩子報班,而是讓孩子每週抽出半小時讀國學、聽國學。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樣的!
我一方面覺得,孩子小學時間培養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更重要,所以沒有給孩子報很多的輔導班和學習班。
另外一方面,我覺得國學在於積累,是否能夠理解,主要靠的是大量閱讀,憑的是語感和感悟!
孩子貪玩,不想佔用他自己遊戲的時間,但是又不能不讓孩子不接觸國學!
所以我的做法就是:
每次抽出大概半小時的時間,讓孩子自己閱讀找一些國學的故事,放給孩子聽,幫助他理解國學的意思我發現:孩子對於讀順了的東西,還是比較願意讀的。一些比較繞口的地方,我陪著她一起讀,她也就可以慢慢接受了!
給孩子訂的英語報,打算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培養興趣,提前積累英語對於孩子的重要性,大家心理都有數!
不說高考英語的分數,就是以後參加了工作,大多數會英語、英語流利的人,工資比不會英語的人高處不止一個檔次!
這可是可以讓孩子少奮鬥提高收入的捷徑啊!
所以,我打算和孩子一起讀、一起學習、希望共同進步!
之所以沒給孩子報班,一個是因為孩子比較貪玩。另一個是我不想讓孩子提前學習小學英語!
和孩子一起學習英語,主要目的是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所以,英語報,我們打算每天堅持看十分鐘,孩子有興趣就跟我一起讀,他問我答!(剛剛訂,下個月開始郵寄,到時再和大家分享成績)
畢竟英語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急不得。
孩子自己玩並不是浪費時間孩子年齡小,愛玩、貪玩,本就是小孩子的天性,而且我覺得可以自己玩很長時間的孩子,他們的專注力都很強,並且動手能力強,他們願意思考、思維活躍,這都是孩子自己玩的好處!
當孩子把心思用在學習上的時候,家長會發現,這樣的孩子認真學習起來,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都很高!
孩子在幼兒時期,都是在玩中學習的!對於兒童,我覺得孩子是在玩中培養習慣,玩中尋找方法,玩中總結經驗!
如果一個孩子可以玩的很好、玩出花樣,那他的學習也差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