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一個人心裡敏感,到底好不好?
4
回覆列表
  • 1 # 甩尾魚

    一個人心裡敏感,多少算是有點心理障礙問題。敏感,是不好的。性格敏感會很難相處,過於猜忌,緊張,嫉妒,小事擴大化。和這種人相處,事事要小心謹慎。細緻入微,凡事三思而後行,有一點漏洞就可能難以維持現在的關係。所以真要和這種人相處,要經常溝通,交流,讓他說出心裡話,不斷的治療這種壞習慣,不過這些需要時間和毅力。過於敏感肯定會讓自己對某些人產生不信任等反面影響,有些事情很小,卻因為自己的敏感而搞的很大很複雜。

  • 2 # 清荷茗韻gk

    什麼事情都有個範圍或者度,凡事都會過而不及,否極泰來極樂生悲。

    我們學會控制自己的情趣,敞開自己的心扉讓別人知道你的性格特點然後讓人指出不好的部分,好加以改正。

    敏感的人思維一定好,或者理解力發達,可以用轉移法改善問題。可以多看看書,書可以陶冶你的情操,讓你不至於那麼敏感,同時書會告訴你特別多的道理。我相信你想改變就一定可以,慢慢控制自己。

  • 3 # 我叫大晨chen1

    不好,這樣真的不好啊。我以前就有一個這樣的同學啊,我是那種大大咧咧的人啦。而她是那種特別敏感的人,真是很無語的。我們平時說話根本就沒有很在意的,但是也不會傷人心啊。但是卻有一種說著無心聽著有意的感覺,整天把自己弄的超級累的。我也是很受不了的啊,在她身邊就是那種把自己弄的特別累也把身邊的人弄的特別累的那種感覺啊。

    時間長了她覺得別人都針對她,其實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啊。但是時間長了我們周圍的人都不願意跟她接觸了啊。我覺得這樣真的挺不好的啊,我總感覺這樣的人容易得抑鬱症的啊。我覺得人還是不要太敏感了啊,也不要整天玻璃心啊。

  • 4 # 孟可的思想空間

    一個人的心裡敏感,也就是說明這個人對問題很敏感,具有高於一般人的敏銳度。

    這個如果利用好了,就是優點,利用得不好,就會成為致命弱點。

    比如說,同樣面對一個問題的時候,你很敏感。你就能在第一時間內早於其它人對這個問題實質進行感應。並早於其它人做出對該事件的最終判斷決定。等於比別人都早行了一步。

    但同樣,你心裡敏感,會導致你內心非常脆弱。心裡承受能力弱。當你這個弱點被你的競爭對手掌握。你就更容易被對手所控制。失去自主判斷的能力。

  • 5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敏感不應該作為一個“道德評價”,用“好”或者“不好”來描述,對於這個問題的問法,我傾向於改成“敏感是否造成了一個人的困擾?”,“困擾”,比起簡單的“好、不好”更容易詮釋敏感帶來的感受。

    敏感帶來的困擾有方面,一種造成自身的困擾。當自身的敏感,造成了我們內心的某些困擾,這些困擾使得我們心情不好,甚至因為長期的心情不好影響了心理健康。

    敏感不等於“內向”,不等於“有洞察力”,不等於“有同理心”,也不等於“悲觀”,我們可以引導我們的敏感,使其不至於造成我們自身的困擾,或是造成他人的困擾。比如嘗試寫作,當我們感受到某些事件,使我們內心不安時,我們可以試著把我們看到的情況,內在的感受寫下來。然後我們去檢視自己寫了什麼,這一方面可以延長我們反應的時間,避免在不瞭解完整情況的時候,採取了不恰當的反應。長期蒐集的寫作紀錄,還能夠幫助我們檢視思維模式,瞭解我們是不是對特定的某些事物或他人的情緒特別敏感,好找出其可能原因,並謀求一個應對的方法。

  • 6 # 尚青山環抱

    每個人對別人的迴應感受都不一樣,如果很敏感,就很容易自己受傷,自己折磨自己,問題想的複雜不是。說的太多你又覺得有沒有得罪人啊,容易變成自我封閉的狀態。慢慢壓抑的心情會很累的,如果難受時就聽聽歌曲或者打打遊戲。看開一些。

  • 7 # ailinanana

    敏感其實是你的性格的一部分,往往是不自信導致的,社交中避免不了產生別人對你看法,你要做的就是積極地調整自己的心態,想想另一些開闊的方面。

    而且人的性格都不一樣的,無論哪種特點,都是有利有弊的。 敏感的好處,可以讓你洞察先機,防患於未然,從而先人一步,掌握主動權; 壞處是過於杞人憂天,患得患失,也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吧。 總的來說,沒有什麼好壞之分的,你也改不了,只能利用它,讓自己聰明,儘量別用它為自己徒生煩惱。 心理的煩惱,總是有根源的,找到根源,想辦法,解決它,心病自然消失

  • 8 # Trying7

    我就是一個內心很敏感的女生,對於這點,我真的想說,有好處,也有壞處。

    甚至於有時候還常常被身邊的人冠以情商高的帽子,無論是男朋友還是身邊的死黨,都說我情商太高,話還沒說出口,我就已經感知到了他們的意思,和我交往,很輕鬆,但有時候,嘿嘿嘿,想撒個謊或者有個秘密的時候,情況就另一說了。那簡直是找罪受。

    不好的一方面,大家都知道,林黛玉就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每天鬱鬱寡歡,而這些的前提就是敏感。因為敏感,才更容易收到傷害,內心就是個玻璃心,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自己的腦海裡就已經可以拍成一部電視劇,不開心也就隨之而來。

    但與此同時,敏感多了,不開心的次數多了,自愈能力也就越強了,正所謂,打不死我們的終會讓我們更加堅強。

    所以,敏感也並不代表是個貶義詞。放在不同人的身上也就各不一樣。

  • 9 # 使用者89387467519

    你們怎麼不說你想辦的爛事想裝孬結果被揭穿了!就在哪可勁扣帽子還死不承認說別人太敏感呵呵呵!能不能再搞笑點啊!

  • 10 # 暖心理

    樓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覺得很難直接定義內心敏感的人好還是不好,肯定是有兩面性。很簡單的說,內心敏感的人一般感受性比較強,可能很容易去感受別人的心理。往好的方向說,這種人也會重視周圍人的感受,不太會傷害別人。當然反過來講過於敏感,就會處處擔驚受怕,也就是俗話說的想太多。

    另外敏感的人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和過分自卑。遇到點事通常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生怕自己的言行舉止惹得他人不愉快,其實往往不越快的都是自己。平時不願主動與他人打交道,卻會熱情的迎接並珍惜每一個對自己主動示好的人。而我們在生活中平時常常見到的那些看似難以接近的“高傲冷漠”只認,通常都是內心極其敏感的人。

    饒雪漫寫過一句話,“不要害怕孤獨。後來你會發現,人生中有很多美好難忘的時光,大抵都是與自己獨處之時。”我很喜歡這句話,的確是這樣,不要害怕孤獨,要學會與自己相處。事實上不管與別人如何交集交織,我們一輩子與之相處的最多的還是自己。

    心理學家Elaine Aron在著作中曾經談到,敏感並沒有必然的好或壞,而是依賴我們如何去引導我們的敏感。錯誤的引導,會使我們的敏感帶來自身的痛苦。相反地,正確的引導使敏感成為生活的優勢。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一個人心理敏感就真的不能簡單的用好還是不好這種二分法來下定論了。

    如叔本華所說,成為有智慧的敏感者,而不是盲目的敏感者,更不是自我中心的敏感者。敏感能成就為人為己的內在動力,只要我們避免將敏感標籤化,或將其簡化為一種單一、不變的特質,實則敏感如同人格的其他部份,還是可以通過後天養成,使其健全發展。

  • 11 # 大話精神

    敏感的人更容易看到一些細節的東西, 這些細節可能並不突出, 會被很多人忽視, 但敏感的人不需要特別的注意, 就能感覺和記憶。他們的觀察能力敏銳, 如喬布斯, 他曾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上千個黃色裡選擇一個他最滿意的顏色, 但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些顏色沒有區別。

    因為對別人的情緒狀態更加敏感,所以他們也更容易理解別人的感受,更加善解人意。不管他們是在思考還是在行動,都會把別人的情緒狀態作為一個更重要的參照標準。這對別人而言是一種貼心的感覺,但對比較敏感的人來說卻是一種困擾。

    透過感知更多的細節,自然而然會把這些細節融入到認知框架中,所以敏感的人會考慮事物與性格之間的關係更全面。在行動之前,反覆思考,謹慎,人們常說的無知無畏,的確,你考慮的內容越多,就越有可能阻礙自己的行動,想保持完美,想把每一個細節都落實到位。

  • 12 # 一起書店許新悅

    每個人身邊都有一個“敏感星”人,在偷偷愛著你

    01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2》中,包文婧總是一種獨特的存在,不論是她對包貝爾“名不符其實”的迷戀,還是她為了家庭付出的青春和坎坷。談到多年來這是第一次單獨和女性朋友旅行,她流下了自憐的眼淚,談到她那超過包貝爾無數倍的愛,她流下了了委屈的眼淚。可即使這樣,十幾年來,無論逆境順境,她始終支撐在這個男人身邊。人們紛紛說,她是一個好女人,只是不要這麼敏感就好了。最新的一期中,包文婧好心替大家煮火鍋,一不小心加錯了水,這本是件一笑而過的小事,卻引得她又流下了眼淚。其他的妻子被弄的莫名其妙,章子怡說,好啦,好啦,這有什麼。謝娜說,你哪來這莫名其妙的壓力?包貝爾在棚內也忍不住吐槽道,她就是愛自己和自己生氣,別人明明都沒生氣。

    02

    你是否也有過和包文婧類似的感受呢?總是忍不住為了一點小事就想太多,就莫名的內疚、自責,害怕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看法,情緒跌宕起伏,就像得了抑鬱症一樣。如果以上答案皆是,那麼恭喜你,你很有可能是這個世界上五分之一的“敏感星”人。美國著名心理學博士Elaine N. Aron於1990年首次提出了“高敏感型人格”的理論,這種人格來自基因的傳遞,使“敏感星”人天生擁有超強的感知能力,對外界的環境、行為的意義、他人的情緒都具有極其敏銳的感受。同時,他們也擁有強大的創造力、同理心和邏輯思維能力,造就出大量的藝術家和天才。在沒有接觸高敏感課題之前,我一度認為自己有抑鬱症。不論是多麼信任我的上司,一兩句無心之說,就會讓我情緒低落,否定自己的存在;不論多麼親密的朋友,偶爾不回我的微信,尤其是玩笑之後,我就會害怕他們是不是誤會了我的意思,甚至開始討厭我。於是我常常在這些狀況之後,偷偷躲起來,假裝倔強和冷漠。直到他們再次出現在我面前,並且沒有一絲不悅時,我才會放下心來,把心裡的這件事抹去。

    03

    對於“敏感星”人來說,只要閉上眼,一週前,一個月前,甚至一年前發生的事情,只要曾觸動過我們的敏感神經,那些畫面,就會時不時又跑到眼前。“去年送了朋友一件生日禮物,他好像沒有特別喜歡,是不是太便宜了?是不是顏色不太好?反正今年,我一定要送一件他更喜歡的。”“昨天晚上喝醉了,在朋友面前又哭了。每次都這樣,他們會不會覺得我很煩,會不會在背後偷偷嘲笑我,會不會以後都不搭理我了?”這種與生俱來的天賦,帶給“敏感星”人難以控制的情緒、莫名的壓力和負罪感、停不下的思考和焦慮等等,使他們成為了抑鬱症的絕對高發人群。對此,心理學家們提出了“認知決定情緒”的觀點,只要高敏感人群正確的認識自己的內心,多嘗試把感受變化成積極的認知,世界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悲傷。

    04

    不知道你的身邊,是否也有來自“敏感星”的朋友?你常常頭疼於他的神經質,討厭他的玻璃心,對他喝醉後的糾纏束手無策。但是你還是忍不住喜歡他,因為他總是單純、善良,並熱烈的活著。他知道你的生日,會記得你喜歡吃的東西;看到你皺眉,會忍不住偷偷問你“還好嗎?”;你很忙,或者想獨處的時候,他會藏起來,但只要你發出訊號,他就會迅速的出現在你面前。可是你常常忽略他們:你不記得他的生日,從來沒有送過他禮物,甚至連他送給你的禮物,也不知道丟在哪裡;你認為他是個成年人,自己生的氣自己都會消下去;你以為他赴你的每一場約,都是剛好有空;你眼裡看到他摘來了一朵花,而藏在他眼裡的,卻是為你灌溉的一整片森林。社會對於“敏感星”人存在太多誤解,但即使被這個世界麻木的對待,他們依然偷偷的愛著你。推薦閱讀伊爾斯·桑德《高敏感是種天賦》。

  • 13 # 重慶西心助心教育科技

    我覺得這很難直接下定義。

    敏感與否都有自己的優劣勢。

    高敏感人群這一概念是美國心理研究員伊萊恩·阿倫在其著作中首次正式提出。值得注意的是,高敏感體質不是一種疾病或狀態,而是一種比較穩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徵。

    《高敏感是種天賦》中說:高敏感不是缺陷,而是上天賦予你的愛的能力,是最特別的禮物。

    1、高敏感與生俱來的氣質,能感知更多的資訊:高敏感特質的人對環境非常敏感,身處不舒服或沒有安全感的環境會表現出焦慮等。

    2、高敏感人群高度共情,容易受別人情緒的影響:高敏感者不僅能敏銳地察覺到身邊人的情緒狀態,還能夠深度共情,充分理解他人的處境和感受。因此他們往往更加包容、善解人意。

    3、高敏感人有著強烈的責任感,甚至想要拯救世界:高敏感者能夠對自己高度負責。

    4、高敏感人群的危機管理能力更強:當我們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有些人會立即投入到新環境之中,而還有一些人會先等一等,思考周全之後再行動。高敏感的人就是習慣凡事提前考慮好細節,想象可能出現的風險,做出全面精細的準備,這個特質能讓他們少犯錯。

    如果你覺得內心敏感不太好,這裡有幾個小技巧:

    1、減少多餘的刺激

    天上敏感的人,感官容易受到各種刺激,要學會經常性閉目養神,也可以嘗試透過冥想放鬆自己。

    2、多點鈍感力

    鈍感力是一種與敏感相對的能力。例如,及時提醒自己不要把遇到的事情做過多解讀。

    3、向身邊親友坦陳訴求和感受

    勇敢地表達自己,可能會得到意外的收穫。

    與人溝通的時候,不妨找時機坦白自己的“敏感體質”,比如:跟你聊天很愉快,但我需要休息一下,這樣我就能恢復更多的精力繼續聊天。

    或許這種坦白會被一部分人拒絕,相反,真正的朋友反而會因為這份真誠更加喜歡。

  • 14 # 海博的外公

    敏感是與捕風捉影多疑南轅北轍的思維活動。很多人容易把捕風捉影多疑誤以為是敏感。只有悟出了何為捕風捉影多疑的道理即思維脈絡或者說思維特徵,才能甄別出自己是敏感或者說捕風捉影多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好聽的民謠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