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石61
-
2 # 向日葵7O89
“幫弟弟”是屈從社會風氣,傳統男尊女卑“家裡有兒子才是後繼有人,有依靠,有名氣”,不被人欺負,不被人罵“斷子絕孫,無後”,所以父母會看得特別重要,姐姐也覺得有義務幫弟弟“立起來”,自己如果被欺負,婚姻不順,才有退路,依靠,安全感,大本營。自己的榮辱,利益跟原生家庭是捆綁在一起的。
關鍵是什麼才是真正的幫助?絕大部分的父母,家庭用溺愛,包養,包攬培養出來的兒子,自以為是,唯我獨尊,又無能,眼高手低,自尊心強,要面子,能力低下,非但不能撐起整個家,還是一個家庭永遠扶不完的扶貧物件。
鼓勵孩子把興趣愛好,擅長打造成一技之長,從鼓勵熱愛開始,培養專注,投入,體驗堅持,成功,自信,培養挑戰精神,學好文化課。
要追隨自己的激情,熱情去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熱愛,意願“做喜歡的事”感受快樂,養成專注,投入,全力以赴,堅持到成功,長出自信的習慣,最後達到能迅速聚焦專注,投入,全力以赴追隨意願挑戰困難“寓學於樂”來自我打造出能力,實力,就會因為“成長(功)快樂”而愛上生活。給當下的興趣愛好,提供深入學習的方法,鼓勵,支援,就是“快樂教育”。堅持,淋漓盡致地去做,就是“快樂人生”。
有自驅力,不因最好而止步,不因再努力也比不上第一而放棄的人,走得最遠。教育,父母要遠離攀比。不是自律,而是自主,自驅(順著熱愛,擅長,意願堅持不懈努力)的人生態度的人將最成功。大學只不過是一場競爭成績和文憑,學歷的考試。
-
3 # 二霞的小生活
我覺得真有其事,覺得做姐姐或者哥哥,有這個責任一樣,看見弟弟不好就想幫他。我也是有一弟弟,沒有結婚之前就不好好上班,看他吃不上飯,我都偷偷給他錢,後來說處女朋友了,沒有錢給女朋友買禮物,給了他幾千,都打了水漂,現在孩子都有了,還是不出去工作,遇事就自己發愁,也不解決,天天拿孩子當理由,說老人帶孩子的方法方式不行,帶孩子帶不好,自己帶。感覺永遠長不大一樣。
有時候無語的,父母幫他還著房貸,交著暖氣費,基本上他沒有任何壓力,到現在自己也不剩過什麼錢,遇到了事還得幫他,感覺幫他就是給自己父母減輕負擔,有時想想自己也挺累的,真不想管,也不想幫了。
-
4 # 看見陽光就微笑
我曾經就是傳說中的那個扶弟魔,扶弟魔是一種現實社會真實的存在,每一個扶弟魔的背後,都有一對重男輕女,望子成龍的父母。
我爸爸是一個有著傳統的老觀念,養兒防老的那種人,所以在他的心裡,兒子是傳宗接代的根本,女兒總歸要嫁出去的,不算自家人。
受他們的影響,我也覺得弟弟是這個家裡重要的人。當我20幾歲開始掙錢的時候,我就開始象我的爹媽一樣,對嬌慣任性的弟弟有求必應。
他在外地打工,還打電話回來讓我們給他寄生活費,買手機,買電腦。對這些事情,我爸爸覺得是理所當然,當他們沒有能力去滿足他的時候,就認為我這個做姐姐的應該天經地義的去幫助弟弟。
然後那些年,他在外面欠了一屁股賭債,我就挨個幫他去還。為了讓他安心在廠裡上班,我三天兩頭去看他,給他送煙和酒以及生活用品。
有一次我半夜手機沒電自動關機了,第二天早上開機才發現,他半夜給我打了十幾個電話。我擔心發生了什麼事兒,趕緊回撥過去。
他說他女兒半夜發燒又吐又拉,當時我小侄女才四歲。我說,“半夜生病了趕快送醫院呀!你給我打那麼多電話,我也不是醫生。孩子現在醫院嗎?”
他說,“打不通你電話,我在哪搞錢送她去醫院?”那個時候他是在廠裡上班,平時的生活費都是我們幫他出的,他身上卻連女兒看病的幾百塊錢都拿不出來。因為,平時他身上只要有錢他就會去賭。
然後我趕緊過去把侄女接到醫院,看完病買完藥,我又偷偷地塞了幾百塊錢給我的弟媳婦,告訴他別讓我弟弟知道,不然又得被他搶去賭了。
我一直以為,這樣幫他能減輕父母的負擔,因為我不管,我爸爸也要管!
直到有一天我最好的朋友跟我說,“你這樣對你弟弟反而害了他,你自己也好累!他都這麼大了,你們還一味的放縱他,他自己一點責任感都沒有,不僅自己的爹媽,女兒都不管,還到處欠的一屁股賭債讓你們還。”
正好這時,我一個朋友離婚了。離婚的原因是她一心顧著她那不成器的弟弟,揹著老公幫弟弟還了二十幾萬的賭債,然後老公公司要用錢,才知道錢都被老婆貼給弟弟了。
我突然警醒,這麼多年,爸媽住院,他的女兒住院都是我在管,他是關了機連電話都不接。
但可悲的是,我爸爸經常的一句口頭禪還是,“女兒女婿對我再好也是外人,我有兒子,我兒子再不好,他也沒死,我老了還是要靠我兒子。”
我姨媽,我表姐曾經都勸我爸爸,不要太慣著兒子了,讓他有了一身的壞毛病。就為這,我爸很不高興,認為別人不該說他兒子壞話。
人老了,想要再改變他的觀念也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和我媽媽已經認清了曾經的寵溺,不分原則的嬌慣,只能養出一個逆子的現實,可是悔之晚矣!
所以我對我的兒子,從小就告誡他,不可以撒謊,亂花錢,更不可以在外面借錢,做人必須要誠信善良正直!否則只會眾叛親離,讓誰都看不起!
現在我已經不再是那個沒有原則的扶弟魔了,因為我知道,我肩上還有更大的責任,就是我日漸年邁的父母。
我老公有一回對我說,“回老家我們還是買個大房子吧,把老爸老媽接來一起住,你那個弟弟肯定是靠不住的,他能不管我們不能不管啊。”
然後我還想對天下的扶弟魔們說一聲,“醒醒吧!姊妹手足之間,應該互相幫助,但不要沒有原則,沒有底線的,去扶一個扶不起來的人!
如果一個人習慣了不用付出就能得到,他這一生就只能像寄生蟲一樣的活著,而父母家人就成了他吸血的物件!”
扶弟魔並不是一種無私的愛,而是被重男輕女的思想洗腦後的愚昧和無知,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害人害己!但願天下以後不再有 扶弟魔!
-
5 # 淡然820529
他是我弟弟,我一定要幫他,“扶弟魔”這些絕對是真事,不是妖魔化。
像我們這個年紀,女同學中大多有弟弟或妹妹,因為以前農村第一胎是女兒,可以生二胎,所以能見到很多“扶弟魔”這種事情。
周圍這種事情也見得太多了,好像成了一個規律,凡是父母重男輕女的,那家的兒子就無比囂張,他知道在那個家中,他要什麼有什麼,是家中的小霸王。所以他在家覺得自己無比重要,家中父母和姐姐也把他慣壞了。
我大學寢室裡有個同學老家是孝感農村的,家裡就是極度極度重男輕女,總說女兒是外人,生了2個女兒後,交了五千罰款(那個時候五千不是小數目)後終於生了一個兒子。2個女兒一致覺得,在家裡,弟弟是最重要的,她們是可有可無的。
我這個同學一直很勤奮,讀書期間就做各種兼職,那時候的兼職是早上很早起床去送牛奶,週末去超市做促銷,晚上有空就做家教。上學期間,她都是自己養活自己,自己賺學費,因為讀書之前,她家裡就說了的,她以後工作賺錢之後要好好回報父母,要幫弟弟娶媳婦,而她,似乎也習慣了凡事以弟弟為重,“他可是我親弟弟,是我家的獨苗,我肯定要以他為重啊”,這也成了她的口頭禪。
後來畢業了,我們同學大多回了家鄉,她卻去了深圳打工,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去做兼職,據說每個月賺錢不少。幾年後寢室同學聚會,她也來了,看她顯得比同齡人明顯滄桑一些,聊天中才知道,幾年來她打兩份工賺的錢都給她弟弟了,父母用她和她姐姐寄回去的錢,付了首付,給弟弟在市區買了房子,並且還要她和她姐兩個人還貸款。
她弟弟也不爭氣,小時候不好好唸書,長大後遊手好閒,好吃懶做打麻將,後來結婚後也離了,如今也是光棍一個。
所以,一家人互相幫助沒有什麼不好,但一味的毫無原則的扶弟,自己累,自己委屈,對弟弟還有害處,人生的路還得自己一步一步走,還得自己學會成長與承擔。父母和姐姐把弟弟該承擔的都承擔了,那弟弟承擔什麼?如何成長?
不過這些都是由中國這麼多年的傳統思想所決定的,所幸現在人的思想觀念很多都改變了,重男輕女的思想慢慢的少了,現在的家長也多讀了一些書,比以前那代人更懂得如何教育孩子,絕大多數人還是覺得無論男女,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一樣喜歡。
-
6 # ltly葉子
現實中的扶弟魔還真不少,但是扶,要有度,不能一味地付出,有時,一片好心卻變成了悲劇。
我是80後,有兩個姐姐,一個弟弟。父母重男輕女,弟弟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百般呵護。
初中畢業後,弟弟在家遊玩了兩年。父親託人為他謀過鐵路上的活,又出錢讓他學過廚師,在飯店幹過,還當過保安,但弟弟幹什麼都負不下辛苦,一事無成。
弟弟對父母說,他是掙大錢的人,別總想讓他當個小工人,又累又沒錢。
弟弟花四千六百元,考下了車本,想去開大貨車。父母不同意,開大貨太危險了。思來想去,父母拿出了血汗錢,把我們姐仨叫了去,每人出一萬元,幫弟弟買個車,讓他有個事幹。母親說,這錢是借的,弟弟掙錢後,會讓他還的。
自己的親弟弟,怎能忍心看著他沒事做。我們都爽快答應了。開了兩年出租,弟弟除去自己的花銷,給了母親三萬元錢。母親挺知足的。此時,弟弟處了物件,到了談婚論嫁的程度,女方要樓房,沒樓不結婚。
父母本是農民,以前日子窮,生弟弟時又被罰了很多款,那年頭,父母還了幾年的外債。日子緩過來後,攢了點血汗錢,被弟弟一折騰,也所剩無幾了。
父母在家為弟弟蓋了新房,勸小兩口在家過,可女方就是要樓,弟弟就一個勁地要求父母買樓。
父母的心又軟了,再次要求我們姐仨個,無論如何,都得伸伸援手。這次,父親直接開了口:“為了你弟不打光棍,你們每人出五萬元,我們手頭有七八萬,幾下湊湊,為你弟交個首付,姐姐嘛,總得有個姐姐樣子,你弟有錢了,會還你們的。再說,你們長這麼大,我們當父母的,花了很多錢。”
父親的意思,顯而易見。這錢,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我們還能說什麼。每人出了五萬元,父母拿出了所有積蓄,為弟弟交了首付。
婚後弟弟踏踏實實地開了兩年出租,也確實還了些貸款。後來,把車賣了,又讓我們贊助,他想開個超市。
母親說:“都是一個媽生的,幫幫你弟弟吧。他開超市賺了錢,你們也沾光呀!如果你們不幫,他就去借高利貸,那利息多高呀!你們再想想辦法吧!”
看著母親央求的樣子,也確實疼愛弟弟,我們心就軟了,我和二姐每人拿了兩萬,大姐拿了四萬,父母出一萬,弟媳從孃家拿了三萬,弟弟開起了超市。
超市真開起來,弟弟才知道,並非如他所想。看著簡單的事,裡邊學問大得很。
忙活了兩個月,一算成本,賠進去六千多。沒辦法,父母一有空就往超市跑,幫著照看生意,超市半年後走上了正軌,開始見回頭錢。
超市開了一年半的時間,弟弟除去每月按時還房貸,手裡大約有四萬元錢。此時,他並沒有還我們任何人錢。
他要花二十五萬買一個二十多年了,不供暖,八十多平的舊樓,說是買了等拆遷賠償。
全家人都不同意他冒這個險,弟弟卻一意孤行。貸了十萬元的款,從朋友那借了十萬,再打掃了家底,買了那樓。
弟弟買舊樓後,等著天下掉餡餅,超市不好好開了,效益不好,最後兌了出去。用這筆錢,弟弟還了為買舊樓,朋友借他的錢。至於我們姐仨的錢,他壓根沒提過,父母也不念叨,就像沒事一樣。
三年過去了,弟弟成天在外,說要做大事,可就是不往家拿錢。期間,他兒子的花銷,都是父母供給著。弟弟買的那棟舊樓,始終在那裡佇立著,遲遲不見拆遷動靜。
可他貸的十萬元款,貸款利息越來越多。此時,他再讓我們幫他還錢,我們也無能為力。
弟弟在朋友的挑唆下,開始了賭博。前兩次,贏了點小錢,他覺得這行當來錢快,還不辛苦,就幹起了大的。一下子就套了進去,輸掉四十萬。
父母又把我們姐仨叫來,讓大家不要袖手旁觀。我們聽了,很是氣憤,怎麼就是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呢。鐵了心,這事堅決不管。
弟弟犯起了渾:“我不用你們管,好漢做事好漢當,大不了一死百了!”我們都不吱聲。事情沒有結果。
接下來幾天,要債的總催弟弟還錢,還砸了家中的玻璃。二姐夫讓弟弟報警。可弟弟不敢,他說,那幫人,會要他命的,全家也好不了。
父母也不同意報警,他們擔心弟弟的安全。父母的意思,是大家齊心,去籌錢,去還債,保弟弟平安。可這個天文數字,上哪去籌。
我們贊同報警。弟弟說:“你們都滾,我沒有你們這樣狠心的姐姐,不替我還錢,你們會後悔的!”和弟弟吵了一架後,我們回了各自的家。我們清楚,不能縱容他!
沒想到,次日,弟弟喝下了百草枯。
弟弟被送往醫院,洗了胃。醫生建議轉院。
弟弟知道要轉院,對我們說:“沒那麼嚴重,我就喝了兩口,第二口還吐出來一些。我就是賭氣,想看看如果我出事了,你們著急不。現在我知道了,你們還管我。姐,幫我還點錢吧,我現在沒事,好好的,不用轉院。”
我和二姐聽了,眼淚在眼眶中打轉,心裡默默想:“老弟,這次你玩大了,老天保佑吧。”嘴上對他說:“去大醫院檢查下,不是更放心嘛。走吧,轉院手續都辦了。”
弟弟轉院後,再次洗胃,並進行了導瀉,緊接著,又進行了血濾。
弟弟以為沒事了,除了累以外,沒什麼感覺,居然臉上有了笑容。他悄悄告訴母親,他不想死。只想做做樣子,嚇唬一下姐姐們,好幫他還錢。
弟弟輕鬆地度過了三天時光。這三天,每過一天,弟弟都會說:“真好,又活過一天,離生的希望又近了。”
從第四天開始,弟弟病情惡化。一天不如一天,弟弟拉著父親的手說;“爸,我不會真死吧。”說這話時,弟弟臉上是一陣惶恐。
第六天,弟弟突然自言自語:“我不想死,怎麼就要弄假成真了呢,我還想掙大錢,戴有寶石的大戒指,戴40克的大項鍊,那多威風,大老闆呀。”我們聽著,一陣陣心酸。
大姐決定,弟弟既然喜歡戒指和項鍊,就滿足他吧,從小任性,最後哪能委屈他。
下午,二姐夫買來了項鍊和戒指,戴在了弟弟的手上和脖子上。弟弟呼吸困難,說話也費勁了,卻看了項鍊和戒指很久,最後斷斷續續地說:“喜歡……姐,幫……幫我還債……五萬。”
這是弟弟艱難地說出的最後一句話。真沒想到,他的最後遺言竟然是這個。我們的心在滴血……
弟弟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他本不想離開的世界。就這麼戀戀不捨地走了,留下了六十多歲的父母,還有五歲的兒子。
我們一味的放縱,使弟弟自己一點責任感都沒有,過分溺愛,不分原則的嬌慣,最終卻害死了弟弟。所以,手足之間,該幫的事一定要幫,但要有度,有原則,不能一味地付出,凡事都要適可而止。
回覆列表
成本太高,精力有限,自己無能,脫累他人,誰生的誰養,付合天地良心。如果你有能力有精力不脫累別人愛生幾個生幾個。不要用女兒換錢養兒子。這太缺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