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立君聊生活
-
2 # WangjinZhi
這樣的問題,我想我姐弟們都做的很好。我們和我們的父母都住在一個大城市裡。相隔的距離都不是很遠,但是都心裡掛著年邁的父母,都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問候,父母報平安我們才放心。我們都主動的去看父母。街坊領居也都說我們孝順。其實這都是做兒女應該做的。
-
3 # 醉酒的吾
,無論在哪裡打工,或是在哪裡奔波,遊子之心是有的.每週一次電話聯絡是少的,平常都是主動給父母打,有事沒事問侯以下,這也是在外遊子一種心情。
-
4 # 我心向未來
不管有多忙,我會每週給爸媽打一個電話。爸媽已經習慣了,如果接不到電話就會非常擔心。“兒行千里母擔憂”,不管你是否已成家,父母眼中你永遠都是他們的孩子。現在的通訊不比那年月,打一分鐘電話要2元錢,打電話貴還不方便,一個月才打一個電話。現在打電話那麼方便,每週打電話可以瞭解爸媽的生活狀況,身體狀況,也聊聊天,擺龍門陣。雖然不在父母身邊,經常打電話才不會那麼陌生,才有話說。能讓父母聽聽你的聲音,你能聽聽父母的聲音(現在可以影片聊天也很不錯,還能彼此看到對方)。在外奔波的遊子,無論你有多忙,請每週打個電話給父母,這樣他們也不會孤獨,有人關心有人愛也是一種幸福。
-
5 # 開拓者許哥
每個人的家庭和成長環境都是不同的,我覺得在沒有其他更多的相關條件下,很難判斷出正常或者不正常。我年輕時候就比較少和家裡聯絡,一般一週一個電話左右,也不會太長。近年來,因為工作原因,沒法在父母身邊,常常因為愧疚而想多和父母聊聊天。尤其父母年紀漸大,沒有什麼文化,對健康問題有時候並沒有意識,所以時常打電話回去問問相關情況。母親年齡大了沒什麼社交,怕她太寂寞,我一般會打電話回去陪她聊聊。
這個絕對的!
父母在,子不遠遊!
然而現實的無奈,事業的發展,好多夫妻都無法生活在一起,更別說父母了!
深圳打工二十年,唯一能緩解對父母的思念就只有電話了,三五天,最多一星期,必定打電話給父母,雖然每次都是重複的問候,父母也是重複的嘮叨,但是就是想聽聽媽媽說話,一些家常,孩子的近況,有時媽媽會在電話裡發脾氣,媽媽罵的越大聲我笑的越高興!
也有很多人是不常打電話回家給父母的,認為離那麼遠,打也沒用,有時不打沒事,打電話還會聊出矛盾來。
可能我的父母年齡教大,反正我就愛打電話,愛聽媽媽嘮叨,遠在千里之外,我能做的也只是聽媽媽嘮叨了!
這兩年在家,往後幾年也不再出去打工了,媽媽的電話很少響了,在外奔波的遊子,還是堅持每週打個電話給父母問候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