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盟主直播平臺
-
2 # 陳語風1
以下是個人觀點:1.新零售是一個暫未有準確定義的新名詞,2.新零售屬於實體經濟範疇,3.新零售必須做到降低成本,4.新零售必須有強大的資訊資源和統一規範的物流體系配合。新零售這個詞是馬雲最先提出來的,而且是與淘寶相比之下,稱之為新零售,即線下線上配合,也就是類似於京東模式,新零售這個詞之所以這麼快被傳播認可,原因是新穎感覺很高大上,但其實目前為止並沒有十分準確的定義,最大的難點是第三方平臺資訊資源物流體系在整個中國想統一起來想做到步驟一致齊心協力根本不可能,馬雲搞得菜鳥已經算失敗了,即使淘寶有如此強大的平臺強大的資訊資源,物流這條腿卻是大缺憾,更嚴重的是淘寶的成本在不斷的提高,尤其是以後提高納稅額的時候,淘寶上物品的價格還會漲,所以,新零售未來的發展趨勢必然是以區域強大經濟地區為中心,大型實體體驗式消費,帶動周圍地區,無論線上交易線下服務,線下交易線上服務,還是線下服務線上交易,線上服務線下交易,都能最大化的節約成本,人口集中區域有足夠的可以組織起服務體系的人員,早上向周圍區域延伸服務,解決最後一公里的服務瓶頸,下午回到人口集中的經濟中心,多麼節約成本而完美的服務體系。
-
3 # 張大詩
我認為新零售只是近一兩年被推出來的一個概念。
既然是零售就少不了線下的實體業態,但近些年線下實體被線上電商類的衝擊較大,成本又很高。所以兩者深度結和將是未來的零售發展方向。
未來新零售的交融將是效率與體驗的重磅升級,誰能佔有最多的客戶時間,誰又能提升客戶的效率,在這兩個極端能夠做好,這是未來新零售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不過這個後方需要有強大的資金以及供應鏈的支援!
體驗過盒馬鮮生的應該有這種感覺,假如你你有足夠的時間你可以在裡面呆上一天,吃喝玩樂、甚至辦公、交友、談判都可以在裡邊。而另一方面如果你沒有到實體店透過app下單,全線商品半小時送到,這個也是在為您節約時間。建議大家去體驗一下。
-
4 # 玖點半
先簡單說說啥是新零售吧。
新零售,是以資訊科技(大資料、物聯網、AI等)為驅動,以消費者體驗為核心,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這個名詞是馬雲在2016年阿里雲棲大會首次提到的。而後,蘇寧和京東分別提出了“智慧零售”和“無界零售”,很好地補充了新零售的具體內涵和外延。
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無縫聯絡,線上訂單主動分配就近門店發貨,下降快遞本錢,消費者體驗大大進步。
資訊科技的進步,推動新零售的發展,商家依賴資料與顧客之間的產生互動,透過資訊科技推動商業向顧客深度參與的方向發展。當移動端、移動支付得以發展之後,使得交易成本、交易速度變得越來越快捷。而隨著AI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新零售的場景服務又將得到進一步昇華,即透過場景服務運營商提供整套“網際網路+”解決方案,實現Wi-Fi進行場景定位,並透過感測器等技術實現對消費者購物軌跡的全流程追蹤。伴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成熟以及在零售領域的應用,零售業對技術的應用將進入物聯網+零售模式,零售行業的服務邊界將進一步擴充套件。
而今,雲(雲計算、大資料)、網(網際網路、物聯網)、端(PC終端、移動終端、智慧穿戴等)構建起“網際網路+”下的新社會基礎設施,為新零售的發展準備了必要條件,並提供了發展動力。
因此,從新零售的發展趨勢看,零售巨頭們,如蘇寧、阿里、京東等,除了快速發展零售渠道外,另一方面也更加註重使用者體驗、效率,比如人臉識別、個性化定製等等。
-
5 # 韓一軍
謝謝邀請!首先需要說的是,新零售一詞是2016年10月阿里巴巴的馬雲先生在演講中第一次提出來的。簡單的理解,所謂新零售,就是企業以網際網路為依託,透過運用大資料、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手段,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升級改造,進而重塑業態結構與生態圈,並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
其次,從發展趨勢來看,從本世紀初發展起來的傳統電子商務正在快速消亡,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正在蓬勃發展。新零售的競爭力和生命力在於推動線上與線下的一體化程序,其關鍵在於使線上的網際網路力量和線下的實體店終端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合力,從而完成電商平臺和實體零售店面在商業維度上的最佳化升級。同時,促成價格消費時代向價值消費時代的全面轉型。
最後,在人人都可以有自己電商平臺的時代,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才能做好新零售。一是做好硬體,建立自己的域名和雲平臺等。二是重新定位自己的目標市場和目標客戶。三是把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會員、支付、庫存、服務等方面資料全面打通,這才是新零售最能增值的地方。四是做好線下物流配送、體驗和服務等實體支撐功能。 -
6 # 唐新
新零售,就是整合資源,線上線下同步,跨行業打劫,開放思維,一切以消費者利益為核心為出發點,讓消費者買到便宜的產品省錢的同時還能享受到商家的利潤。
目前最靠譜的新零售平臺,就是天狗時空平臺。
-
7 # 冷落到處1
新零售是對傳統電商的升級,集合了物聯網,網際網路,大資料,智慧支付,消費者體驗等等。線上新零售最重要的是依託大資料做好消費者虛擬體驗,消費者對所中意和想購買的產品能夠量身打造。線下新零售的智慧支付讓消費者購物感覺輕鬆快捷。新零售是科技發展帶來的新概念,科技是國家發展的第一生產力。
-
8 # 品牌佈道
我認為新零售是一個零售模式的概念,我們不需要糾結於新零售怎麼做,而是基於客戶和消費生態的實際狀態,思考自己的零售怎麼做的更好,如果自己創新出了一種新的有價值的零售模式或業態也可以是新零售。
今天的零售怎麼做,面臨的是幾個環境的改變。
一是大眾消費向個性消費轉。傳統超市業態就逐步轉向社群專賣連鎖。品質感專業性個性化更強。
二是網路購物與配送,需要實現電子商務與就近實體體驗配送相結合,而這個結合要高效,必須實施資料化管理與決策。這也就決定了零售業未來要做好,對消費資料庫的擁有與管理至關重要,資料成核心資產。
三是供應鏈的管理必須高效,科學。未來資料化零售平臺很容易將產銷直接對接,平臺化集中採購和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決定了未來零售的成本競爭力和品質競爭力。
四是必須改變原有的交易關係為服務關係,構建零售品牌文化,打造並引領生活方式。針對老齡化,年輕化這些差異巨大的群體精準定位,做出價值。
-
9 # 我是那小妖
先糾正一個認識上的誤區!
目前零售業的大小商家可能“都”在思考新零售,“都”想做新零售…難道真的“都能做”嗎?……
未必能適合所有的商家!
一句話能讓你醒悟:目前適合做新零售的是擁有網際網路“整體大小零部件”的巨頭,這個整體就是“整體資源,缺一不可!對大部分商家而言!未必能適合!大部分商家可以認識新零售的發展態勢!但少佔誤區的“頭角尖”!
網際網路巨頭們提出的新零售商業模式!是基於自身聯盟已經擁有了網際網路“整體大小零部件”的立場而構建的!巨頭聯盟外的商家目前無法做新零售,只能借隨時代趨勢,做好自身的分支而參與新零售的“紅利”!
為什麼?做新零售是有條件“門檻”的!請看以下觀點:一:做新零售需要具備什麼條件?擁有“大資料、現代物流、雲計算、人工智慧、流量、平臺等等”!這些就是上面提到的網際網路巨頭所擁有的”零部件”!利用這些“零件”透過改變線上服務模式、觸發線下場景體驗、讓線上線下、現代物流“粘結”在一起的深度融合,才會產生新零售。商家朋友們!這個系統複雜吧?
二:認清電商巨頭在新零售未來的發展態勢?線下“全渠道”的觸接是電商巨頭們主攻的方向!這個“全渠道”是指什麼呢?核心包含二層內容:
1.巨頭們利用強大的“整體資源”併購或入駐傳統的大型賣場;並佈局中小型便利店,全滲透二線、三線、四線直至農村大市場!
2. 巨頭們透過整合,利用傳統的網際網路資源與新佈局的線下實體店採用個性化、多元化、多物種的場景互動來提升客戶的消費體驗,達到消費增長,促使經濟完成新一輪的“消費升級”!
三:中小商家如何把握好新零售發展趨勢的“紅利”?大部分商家面對新零售的發展態勢該怎麼去做?怎麼去演變?你也不用驚惶!
觀察你身邊傳統的批發市場、夜市、路邊攤、農貿菜市場、攤販、鄉鎮趕集等並沒有消失!說明新零售的來臨未必會淘汰舊零售。零售業態的增多是滿足不同階層在不同場景下的消費需求!舊業態可以找準場景、注重消費趨勢、人性的側重點,也能創造出零售新業態。注重“層級”的分佈,如果認為新零售一定會高大上也未必,現代城市人口僅佔35%左右,華人口的分層分佈決定了零售業態的創新也會分層演變,各個“層級”會有不同的新零售出現。
無論哪個行業的從業者,更多商業價值的體現一定是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及便利的服務;雖然大部分中小商家未必能有“整體資源”!但可以成為全產業鏈商品和服務的提供者!服務於上下游、多元於一站式。
記住:新零售生態圈的構築一定離不開中小商家的共同參與!中小商家未必去做新零售!而是透過“參與新零售”同樣可以分得一杯“紅利”! -
10 # 折騰的腳步
新零售是這兩年才提出來的。
最先出現時馬雲的一次演講。
線上線下的強強聯合,整合資源。
線上冠名線下,線下冠名線上,統一進貨渠道。
整合的不僅僅是哪一個行業的資源。
也不僅僅是什麼樣的支付方式。
囊括的東西很多,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
就是以後買東西更實惠,更便捷。
上架的產品都是已經優選的產品。
我們能享受到這裡買的資源與方便。
這便夠了。
騰訊系跟阿里系,我偏向於阿里系
各有千秋,個人認為阿里系更偏重於整個社會的進步,謀求的是整個受眾人群的便利。
新零售怎麼做,怎麼發展,自有專業的人員去慢慢折騰。
個人覺得未來的零售市場,只會更加的容易被調控,從生產加工到櫃檯銷售成為一條線,不再是以前的價格不透明,成本不透明,慢慢的就只剩下品牌競爭。
只希望未來祖國繁榮昌盛,我們才更有幸福感。
-
11 # 孫洪鶴
新零售最大的優勢就是大供應鏈S,與高賦能to B,讓創業者擁有海量、低價、好品,同時有物流、線上線下服務,讓消費者小C更好的接受。
比如,京東新零售,京東有強大的品牌線上商城平臺,擁有全球級的供應鏈-採購系統,比如東三省投資就是解決農產品供應鏈,又有線下的京東服務店、京東線下又與各地區域的強大的品牌商超合作,建立線下生態平臺,同時,又有物流優勢,這就是新零售最基本的佈局。
除了京東、阿里巴巴的新零售也在加快佈局,模式路徑與京東類似:同時,還帶動了國內各大小新零售平臺的興起,目前國內除京東、阿里巴巴之外,還有十幾家新零售平臺。
透過對大平臺的操作分析,我個人總結新零售的操作核心:1、強大的供應鏈系統:這個是基礎
參考京東、阿里巴巴,都是擁有強大的供應鏈平臺和系統的,那這個平臺個體創業者無法實現,那就可能透過合作,傍大腿、背靠大樹的方式來對接了。
2、社交化電商:自媒體-自明星是關鍵
做新零售,就必須要有流量-會員-信任-跟隨,才能轉化和成交,這就是社交化電商:先社交-後商業。
比如,社交化電商,包括內容電商、直播+小影片、自媒體-自明星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你有粉絲-互動化-社交,就是新零售-分享賺錢的基礎呀。
3、新零售要利用分享-返利-二級分銷。
先社交-後成交,社交化電商的模式重點不是在於成交,因為成交就是社交的必然結果,而最重要的是:分享-裂變,所以,分享就一定要有返利,而返利要限制在2點內:即以零售產品為主,以二級分銷為準,不能越過這2條線。以上二點是最基本的,適用於所有創業者。
-
12 # 使用者5539040601941
目前只知道新零售是馬雲提出來的。但是個人觀點認為,新零售也就是一個理論概念,不管那種方式都離不開基於客戶和消費生態的實際狀態,思考自己的零售怎麼做的更好。要想做好肯定還是離不開網際網路的趨勢,可以開直播,做引流活動,網上直播離不開輔助軟體,可以下載個裡德助手,裡面有很多新零售的學歷知識可以參考。不管新零售概念怎麼好都離不自己要多努力!
回覆列表
新零售是未來發展趨勢,新零售該怎麼做?
2019年在突降的嚴寒中成為了過去式,總結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南”(難)被各大權威網站評為了年度關鍵字。“南”即“難”,作為2019年爆紅網路用語,常被各行各業拿來表達這一年的艱辛。對於家居賣場而言,多數都會感慨“我太南了”。
據統計,全國品牌家居賣場數量超700家,還不包括眾多下沉市場的不知名家居賣場數量。截止到2018年,建材家居賣場全年累計銷售額9661.6億元,僅上市的品牌家居賣場年度收入達1050億元。
但光鮮資料的背後,則是一片紅海。目前來看,家居賣場之所以“難過”,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
BHEI指數過高,競爭趨於白熱化。家居賣場面積由2012年不到1億平增長到2019年的2億平。前段時間,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發布2019年《全國BHEI(中國城鎮建材家居市場飽和度預警指數)資料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BHEI值達到178.06,位於紅燈區,建材家居賣場已處於過飽和狀態。
賣場行業具有重資產、重運營的特點,除了基本的運營能力外,就是資金實力的比拼。說白了,明知道開店越密、會拉低投資回報率,但拼的就是看誰熬得過誰。
過半賣場空租佔比超10%,做“房東”日子也不好過。《2019年建材家居市場發展現狀調研報告》顯示,2019年,有五成多的建材家居賣場,出現了10%以上的空租。賣場退租部分大多為二、三線品牌,一線品牌由於自身的品牌價值以及營銷能力強等退租率較低。
“無促不銷”已經成了家居行業最顯著的怪象,遇促銷家居賣場門庭若市,促銷過後很長一段時間賣場幾乎門可羅雀。但2019年,似乎促銷也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費者,一衛浴商戶說:“市場不景氣,不促銷根本就賣不出去。但是促銷了,效果也不盡理想,折扣再大,消費者還是意興索然,生意仍然不好做。”
隨著生意難做,2019年家居賣場的空租率越來越高,轉租的廣告越來越多,還有一些門店雖然裡面有產品,但閉店關燈無人經營。個別家居賣場只有一樓營業,其餘3層全部空鋪。
一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家居賣場還有人75萬轉租門店,今年40萬都無人問津。不少商戶上半年至今收入數十萬,都不夠房租、電費以及人員工資。一些商家因經營不善不得不忍痛割愛退出市場。
超七成賣場困境集中在客流量下滑。2019年,超過7成的賣場遇到的主要困境是客流量明顯下滑。另外,促銷活動支出增加、效果變差;空租率明顯上升,體量過剩、競爭激烈,都佔到了五成以上。對前景沒有信心和對現狀束手無策的企業,總佔比約達10%。
(80、90後成為中國家裝家居消費市場的主力人群)
消費人群變化成客流減少主因。資料顯示,目前80、90後成為消費主力,作為新成長起來即將成家立業的一代,對家裝家居需求佔總體的62%。懶的逛、時間效率作等因素使得線上消費成為他們最為青睞的方式,也使得線下門店客流減少。
試水線上直播 盟主直播或成家居賣場增長新引擎
目前,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建材家居賣場的必然選擇,對於轉型的方向,有6成的企業選擇了豐富業態,向泛家居發展,有52.33%的企業選擇了提升消費者體驗感。同時,有5成以上的企業,在轉型升級中方向不明或公司還沒有明確的戰略規劃。
轉型創新求變是家居建材企業發展新向,而隨著購買主力人群的變化(80、90後人群佔整體購買人群的比重為62%),家居賣場的網際網路化成為了大勢所趨。
盟主直播作為國內首倡直播營銷理念的商業直播平臺,其推出的針對家居建材行業的“O2O2O直播營銷”理念則為其帶來了新的發展思路,具體表現為:
(東鵬購物節超燃的預熱影片)
前期“蓄水”預熱,聚集精準流量。盟主直播為客戶提供專業的直播全週期服務,在直播活動開始前,協助企業進行引流爆款選定及搶購流程分解、線上直播間搭建並進行平臺曝光、線下門店海報及地推宣傳,透過多方位預熱實現前期的流量聚集。
盟主直播還獨創KOC創客體系,幫助企業和商家實現流量匯入及變現。盟主直播KOC分為兩大組成部分,分別為品牌商及其旗下導購以及其他可帶貨的KOC資源。透過認領盟主直播發布的階段性任務,如開播提醒、秒殺入群、專屬邀約二維碼、轉發分享等方式提前鎖定精準流量並實現銷量轉化,系統會根據任務完成量實現積分及費用獎勵。
直播期間多種營銷策略,助力企業實現客戶變現。盟主直播在直播服務的基礎上,重新架構了業務商業模式,開發了近百項產品營銷功能,助力企業多維度實現線上直播同步變現。
(盟主商城是平臺的一大亮點)
除此之外,盟主直播還有多種營銷互動功能助力企業和賣場實現營銷轉化。
保證價效比的同時設定價格懸念。不論是網紅帶貨還是商家促銷,價格永遠是消費者購買的最主要動力,而故意設定的價格懸念則會一直吸引使用者的好奇心。在“東鵬購物節”期間,東鵬衛浴運用這一策略取得了不菲的成績。據盟主直播後臺統計,超過八成的訂單時間集中在價格揭曉那一刻。
(榮事達直播過程中,使用者打賞截圖)
多重互動營銷功能,助力企業嗨翻現場。長達一兩個小時的直播不免會讓客戶產生視覺疲勞,為增強線上使用者的黏性,盟主直播專門開發了紅包互動、線上抽獎、線上禮包、邀約大賽、彈幕互動等環節,讓觀看使用者擺脫了傳統單一的直播畫面觀感,拒絕視覺疲勞,進一步強化直播體驗。
最佳化直播介面,樹立企業形象。沒有合適的直播場地是很多企業的煩惱。盟主支援直播摳圖功能,只需一張幕布,便可一鍵摳圖成為專業直播間。並且盟主直播還有一鍵美顏功能,大叔秒變小鮮肉。透過直播介面的最佳化,進一步樹立企業形象,增強品牌影響力。
線下二次營銷。盟主直播專門設定了線上付定金、線下取貨的營銷策略。使用者線上只需要預付少量定金就可取得購買資格,而線下去門店取貨不僅可以實地驗證產品品質,並且可觸發其他購買需求,從而實現為線下賣場導流並引發二次營銷的機會。
在榮事達週年慶活動中,直播期間成交9621單,定金額度高達100萬,總銷售額接近300萬,並引發後續線下店二次營銷高潮,總成交量超過千萬。而在東鵬整裝衛浴釋出的直播戰報中,更是實現了線上帶貨5793單,線下直接轉化銷售額1560萬的驕人業績。
直播功能+營銷策略 助力家居賣場走出發展困境
另一方面,則是3O(O2O2O)直播營銷的創新模式的應用。即透過精準線下導流、線上引爆和二次營銷的手段(Offline-Online-Offline),以直播為紐帶,實現網際網路與傳統企業的深度融合,為企業賦能,形成基於企業自身的網際網路生態。
相較於其他行業,家居賣場的網際網路化滲透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這主要是由於其行業特性使然,但以盟主直播為代表的商業直播平臺的出現,則讓家居建材排場的網際網路進化之路走得似乎更快。線上商業直播,或將成為家居建材賣場在當前困境下新的增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