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鬼影問道化真身

    宋朝男人喜歡刺青、紋身、頭上帶花,是一種源於上古的華夏習俗,不是黑社會、不良性質的社會風俗!

    華夏古代社會實際上在精神層面和審美層面是相當自由的,與當今世界有很大不同。

    當今世界受歐洲影響太大,主流社會過於強調同一化丶標準化。這源於西方國家屬於民族國家,排他性極強。而古代中原皇朝屬於文明國家,贊同和而不同,也就是說在不危及國家政權的情況下,允許保留個性化習慣和差異性審美觀。

    其實古人化妝的是男人,這就是所謂的君子美儀容。去年江西開掘的西漢海昏候劉賀的墓裡就出土了一套完美的化妝錦盒,據說先秦的將軍墓裡也出土過假髮丶假須丶化妝品。按今天的標準,華夏先民屬於娘炮一族!

  • 2 # 江東汪郎

    1、男人簪花始於唐代,但盛行於兩宋。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一個男人頭戴大紅花外出遊蕩,要麼娘炮,要麼風流,總之是一種極不好的社會風氣。但這放在兩宋,你如果去嘲笑那些頭戴紅花的男子是娘炮,我保證你會被打得很慘,因為在宋朝這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社會風氣,而且有些戴花的男子都是大宋的高官進士,是趙宋皇帝賞賜給他們的一種榮譽。

    你不長眼去嘲笑他們,不打你打誰,說不定還會把你抓去報官,叛你個十年八年,發配邊疆充軍呢!

    宋朝男子簪花,得益於文治大昌!自趙匡胤陳橋兵變坐上皇位,並結束五代十國的亂世後,在“杯酒釋兵權”的政治格局下,文人士大夫們終於從唐末藩鎮以來唯有軍人為尊的社會重壓下解放了出來,可以再次無憂無慮地寄情于山水,從自然界中尋覓久違的審美了。

    趙光義時期,開始在瓊林宴上給新科進士簪花,以示顯貴喜慶,所謂“花團錦簇”就是這個由來。

    而趙恆的一首《勵學篇》橫空出世,更是為生活在宋王朝的人們要想得到社會地位的提高,應該具備怎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指明瞭方向。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樣的結果就是男子簪花成為社會的主流。

    所謂上行下效,中了進士生活在大宋的有志青年,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夠跨進社會精英的行列,即使無法成為大宋的社會精英,那自己摘朵花戴戴,滿足下虛榮心也是可以的。

    歐陽修的《洛陽牡丹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

    “洛陽之俗,大抵好花。春時城中無貴賤皆插花,雖負擔者亦然。”

    宋朝男子簪花是不分貴賤的,即使是挑擔的苦力也是如此!

    那麼兩宋時期什麼花最緊俏呢?當屬牡丹、芍藥、薔薇等這些雍容華貴的花朵,更重要的是,這也是皇帝賜予臣子們的榮譽花,有很高的社會地位象徵。

    南宋詩人楊萬里曾有這樣的詩句:

    “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當然戴花也是有等級劃分的,不同的級別獲賜的花顏色和質地也不同,《宋史》有明確記載:

    “大羅花以紅、黃、銀紅三色,欒枝花以雜色羅,大絹花以紅、銀紅二色。羅花以賜百官,欒枝,卿監以上有之;絹花以賜將校以下。”

    皇帝賞賜的花有等級之分,那麼普通男子戴什麼花呢?其實作為大宋普通百姓,選擇還是蠻多的,有芙蓉花、石榴花、四季花等,甚至還流行人造花,即琉璃花,有詩為證:

    京城禁珠翠,天下盡琉璃。

    事實上,簪花在兩宋已經突破了性別上的限制,成為一種社會風氣,也成了一個王朝的禮治法度。

    2、刺青、紋身

    刺青、紋身不能簡單地看成是黑社會,其實這也是一種已經流行了千年的文化,在古代稱為涅,原本就是吳越民族的習俗,《史記》、《左傳》等史書之中都有紋身的記載。所以我們不能拿現代某些中二人士的無知行為去看待古人對紋身文化的繼承和發展。

    當然,因為兩宋的封建市場經濟較為繁榮,也催生了一些社會不良人士,欺行霸市,擾亂地方經濟秩序,但這只是一種特例,不可一概而論!

    在兩宋,有紋身的著名人物就有:狄青、岳飛,你能說他們是黑社會嗎?實際上,紋身、刺青這類在身體上的裝飾,在兩宋時期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符號,這和被實施黥刑(即在臉上刺字)以及故意紋身來危害社會的不良人士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實際上,任何一種文化出現都有它的時代背景。

    男子簪花、崇尚刺青,都得益於宋代的文治佔據了主流,社會經濟得到了發展,花錢買平安還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兩宋社會生活不單調就是其中之一。

  • 3 # 史海鉤沉閱古今

    在我們的固有的印象中,紋身的人讓人第一感覺就是不正經,其實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紋身傳統,也都有著不同的含義。宋代的紋身者,階層比較多,各種身份都有,既有勇武少年、也有地痞惡棍,或是官宦子弟。

    在周朝時紋身是一種刑法,是所刻寫的內容長期就在犯人的身上。這刑罰流傳了很長時間,一直到了漢朝,漢文帝才將這個刑法廢除。但是唐朝之後,紋身越來越流行,到了宋代進入了發展的頂峰。作為一種時尚,宋代人是帶著一種欣賞的眼光來看的。

    帶花的風俗則從宋徽宗開始的。宋徽宗每次出行都會帶花,而且還給手下的人都賜花。到宋真宗時期,男人戴花已由一種習俗提升到國家禮儀制度上。戴花對北宋影響深遠風靡北宋的男人戴花習俗,直接導致了北宋文士鼎盛的風氣。

    文人,熱衷於享受生活,崇尚文學藝術,風雅至極。而說到文雅,頗具風情的戴花便應運而生了。

  • 4 # 歷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兒

    這其實就是風俗習慣。

    這裡跟大家介紹下紋身。

    其實刺青就是紋身,最早的時候叫文身。古有斷髮文身的說法。如果再早,那是蚩尤部落的遺風。

    《史記》有記載,“太王欲立季歷以及昌(季歷的兒子),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讓季歷。季歷果立,是為王季,而昌為文王。太伯之犇荊蠻,自號句吳。”

    這裡的季歷的兒子就是周文王。吳太伯就是周文王的伯父。他為什麼到吳之後,要文身斷髮呢?古人有解釋,

    “古代南方多水,人常在水中活動,故斷其發,文其身,以象龍子,故不見傷害。”

    也就是說,這裡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後來《戰國策》說,“披髮、紋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可以看出,紋身是南方越族的習俗。漢族人大多是不紋身的。

    後來漢族人當中也有紋身的出現。那是到了唐代,有一些不良少年,也紋身,“

    長安少年多豪傑,酮臂競相比雕青。”有一本書叫《酉陽雜俎》,有 這樣記載“時大寧坊力者張幹,札左膊曰"生不怕京兆尹",右膊曰"死不畏閻羅王"。”還有一些流氓青年,

    “上都街肆惡少,率髡而膚札,備眾物形狀。持諸軍張拳強劫,至有以蛇集酒家,捉羊脾擊人者。”

    還有一例:“高陵縣捉得鏤身者宋元素,刺七十一處,左臂曰:"昔日已前家未貧,苦將錢物結交親。如今失路尋知己,行盡關山無一人。"右臂上刺葫蘆,上出人首,如傀儡戲郭公者。縣吏不解,問之,言葫蘆精也。”

    據說,四川人最喜歡刺青,有專業的師傅,有各種圖案,可以根據顧客的喜好,有多種圖案選擇。到了唐末,軍閥朱瑾,為了對付朱溫,招募百人當兵,刺雙雁於額上,號稱“雁子都”。到了後來,只要臉上有了刺青就是有了軍籍,而且不能再從事其他職業。由以上看出,唐代以前,在漢族人當中,紋身漸漸多了起來,不過只是在少數身上,再到後來,軍隊裡有了刺青的習慣。

    從五代到宋朝,這種刺青的習俗逐漸民間化了,甚至成了時尚。

    我們看《水滸傳》,那是一部經過宋元兩代數百年的醞釀、積累而最終完成的長篇歷史小說,有宋元話本的基礎。所以裡面的很多關於宋朝的風俗是可信的。這本書裡就記載了關於刺青的風俗。多位好漢身上都有刺青。這就能反映當時的風俗習慣。如盧俊義見燕青一身雪練似得白肉,就請了一位雕青高手,給燕青刺了遍體花繡。這還引得歌伎李師師,連連叫好,喜歡得了不得。再比如,“九紋龍”史進:“刺著一身青龍”;窮二代“短命二郎”阮小五:胸前刺著“青鬱郁一個豹子”;“病關索”楊雄:“露出藍靛般一身花繡”;“雙尾蠍”解寶:“兩隻腿上刺著兩個飛天夜叉”。另外龔旺“渾身上刺著虎斑,脖項上吞著虎頭”,所以綽號“花項虎”;魯智深也是“背上刺著花繡”,因而外號“花和尚”。

    當時還有一個錦衣社,就是宋代紋身愛好者的社團組織。《武林舊事》有“錦體社:花繡”。這是文身社團的成員,不少是武術、雜技藝術的業餘愛好者,在迎神賽會時又是各種民俗舞蹈的表演者。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到了北宋,紋身真正流行開來,成為一種時尚。

    其實,不光這本小說裡有這樣的記載,宋代有一個話本,《郭節使立功神臂弓》,就記載兩人相鬥,先以各自的文身亮相,鄭信脫臂下來,那堪滿體雕青:左臂上三仙仗劍,右臂上五鬼擒龍;胸前一搭御屏風,脊背上巴山龍出水。令全場喝彩。而另外一個人,身上只刺的是木拐梯子,黃胖兒忍字,就很沒有面子。

    還有北宋將領呼延贊就在自己和老婆僕人的身上都刺了“赤心殺賊”四個字,兒子耳朵後面都刺上"出門忘家為國,臨陣忘死為主"。

    我們看稍後的南宋岳飛,背後不是也刻著字嗎,而且傳為美談。再說那抗金的八字軍,不是也刻字嗎?

    由以上我們可以看出,刺青就是紋身,最初是少數民族的專利。後來,少數人才刺,到了北宋,就成為了時尚。絕不再屬於黑社會、流氓性質。而到於戴花,那也不是女性化的象徵,而也是一種風俗。

    根據史載,宋徽宗每次出遊回宮,都是“御裹小帽,簪花,乘馬”,從駕的臣僚儀衛,也都賜花配戴。而到宋真宗時期,男人戴花甚至提升到國家的禮儀制度上,什麼身份戴什麼花,什麼級別戴幾朵花,都是有明文規定的。楊萬里有詩云:

    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

    芍藥牡丹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看來宋朝人還是很浪漫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出國勞務,你知道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