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問勁閣黃裳
-
2 # 玩太極823
各派太極拳的差別是很大的,動作上風格差異不小 ,從拳譜上看,差別就更大了。楊式吳式的拳譜相近,陳式和趙堡拳譜也有類同,武式和孫式也有些接近。所以,太極拳的源頭在哪裡似乎很難確定。但是,我們只要把握住太極拳的共同點,好像就有了方向了。比如,都認同太極拳的鬆柔圓活,協調平衡。虛實陰陽,捨己從人。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這和道家的陰陽學說,無為而治的思想不謀而合。也就是說,不管各派太極拳千差萬別,最終它們是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這一點不容質疑。
-
3 # 鳳誼1
太極拳分楊式吳式武式孫式,和京劇分梅派程派馬派麒派一樣僅是流派不同,說到底還是太極拳和京劇,只是一個外形一個唱腔不同而已。太極拳只有一種,即符合王宗嶽《拳論》所闡述的那樣:“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穿,氣宜鼓盪,神宜內斂。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行拳時松而不懈緩慢勻速的是真太極拳。一些在行拳中不能做到一動無有不動,而是所謂的陰陽相濟,忽快忽慢,忽剛忽柔的,與真的太極拳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還有就是真太極拳用意不用力,發人時"意到氣到勁到";假太極拳依然是以快打慢大力勝小力。
-
4 # 逍遙谷逍遙
太極拳起源於道家,道家練內丹功法,須要有動功配合,一陰一陽之謂道,靜功為陰,動功為陽,附和道家思想。道家始於黃老,太極拳的起源於引導術,後由武當山張三丰承傳至今而為五派拳法。
現將太極拳五派拳法筒介如下:
陳式太極拳簡介:
陳式太極拳創始於明末清動的著名拳師陳王廷。
陳壬迋是河南溫縣陳家溝人,從陳王廷起,陳氏世代傳習太極拳,不斷對原有的拳法進行加工提煉,逐漸形成近代所流傳的一,二路拳法。二套拳法連續貫穿,動作都是精心編排,動作速度和強度不同,身法,運動量和難度也不同,但都符合循序漸進和剛柔相濟的原則。
第一路拳法的動作簡單,柔多剛少,以棚捋擠按四正勁為主,以採列肘靠皿隅手為輔,用力以纏絲勁為主,發勁為輔,動作力求徐緩。
二路炮捶動作較複雜,要求疾速,緊湊,剛多柔少。用勁以採列肘靠為主,以棚捋擠按為輔。動作力求堅剛迅速,著重彈性勁的煉習,套路竄蹦跳躍,騰挪閃戰的動作,具有快,剛,躍的特點。
揚式太極拳簡介:
楊式太極拳是由河北永年人揚露禪及其子揚健候,其孫揚澄甫等人在陳式老架太極拳的基礎上發展創編的。
揚式太極拳架舒展簡潔,結構嚴謹,身法中正,動作和順,輕靈沉著,煉法上由松入柔,剛柔相濟,形成獨恃風格。
吳式太極拳簡介:
吳式太極拳是從揚式太極拳所傳的拳式中發展創新的。
楊式太極拳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吳式太極拳在楊式小架拳式基礎上逐步修訂的,吳式太極拳始於滿人全佑,後經其子吳鑑泉,加以改進而形成一個流派。
武式太極拳簡介:
河北永年人武河清,出身小官家庭,兄弟三人習武,當揚露禪自陳家溝返鄉後,從學陳式老架太極拳,得其大概,後河清兄澄清中進士,官至河南舞陽縣知縣,河清赴兄任所,道經溫曇陳家溝,想拜師於陳長興,經趙堡鎮,知長興已老病,時陳青萍在趙堡教陳式新架,備悉理法,繼承,發展,創新自成一個流派。
孫式太扱拳簡介:
孫式太極拳創始人孫祿堂,河北完縣人,自幼酷愛武術,從師於李魁垣學形意拳,繼而學於李之師郭雲深,得郭老先生真傳,又從師程延華學八卦掌,經數年研習,功夫深厚。
後又從師郝為真學太極拳,孫祿堂畢生習武,融三家拳為一體,創孫式太極拳。
孫式太極拳的特點,進退相隨,邁步必跟,退步必撒,動作舒展圓活,敏捷自然。
-
5 # 木蘭香馨
各派太極拳的差別在哪?既然都是太極為啥還分派?答:現在世上流傳的五大門派,還有一些相對小一些的門派太極拳,都屬於太極拳之門類。因為它們的宗旨都是一樣的,都是建立在道家學說,陰陽理論,剛與柔的陰陽變化之中。都是主張意,主張松。主張在意的統領下而緩慢,外柔內剛,剛柔並濟的剛柔陰陽之變化。都是在太極大的理論宗旨,八門五步十三勢之中。所以都統稱謂太極拳。但是雖然都遵奉太極的陰陽之理,遵奉太極陰陽剛柔之變化。而它們的拳路,它們的拳架,它們的表現形勢,都已有了不同,有了分別,有了從外觀而表現不一的形象。所以也就因此而產生了門派,產生了不同的分支。其實這都很正常,也是屬於自然之理,比如一棵大樹,它有主幹,而長到一定時候就會分枝分叉。在主幹上,它是太極,是太極拳。在分枝上是現在的大的流派。而那分枝還會誕生出很多小小的分支。如現在的陳式太極拳,在大的支派中,現在有人又給分出了,北京的馮志強老師的馮架,山東濟南洪鈞生老師的洪架,秦皇島李經悟老師的李架,等等。而楊式太極拳,也分出了內府太極拳,楊班候的小架太極拳,還有現在流行甚廣的傅仲文老師的拳架等等,而不能一一道來。而這都是自然而然中的發展之中的合理現象。俗話講,樹大分枝,枝大分叉。而又如我們人生中的家庭,國家之中的省份,市縣鄉村鎮街道等。都是自然之理,不可能都一而統之。回答完畢。
-
6 # 福州禪武
陳式太極拳之剛柔並濟,陽剛大氣;
楊式太極拳之柔若無骨,開展大方;
吳式太極拳之輕靜柔化,緊湊舒身;
趙堡太極拳之形氣相扣,法度森嚴;
孫式太極拳之身兼眾長,大巧若拙;
武式太極拳之緊湊嚴謹、簡捷有度。
····
太極拳不是單一的格鬥拳術,它是融合了傳統哲學,醫學,強調養生的拳術,格鬥只佔40%的內容,再說太極拳並不是以格鬥的勝負來判斷好壞,如果是擂臺的格鬥來定論太極技法的好壞,呵呵,你會發現動作幾乎會回到現代搏擊的範疇,因為人類的解剖學,運動力學決定了技擊動作是相似的。
既然是表演、展示、評估、評分、審美、感悟的規則,那麼每一個人的喜歡好不同,審美不同,需求不同,自然就有不同派別的太極拳。
生物學特徵包括:年齡、性別、形態、發育狀況及個人的生物節律。心理學特徵包括:氣質、個性及參加訓練的動機等。社會學特徵包括:家庭狀況、生活習慣、文化水平等。訓練學特徵包括:訓練年齡、接受負荷能力等。 -
7 # 上善若水125944379
這個問題問的好。
各派太極拳的差別,一般來說,不外以下幾個方面,比如套路長短不同,招法不同,演練風格不同,功架高低不同,系統功法迥異。
像陳式有一路二路,五十六式,六十四式(炮錘),八十一式,老架,新架,大架,小架,其行拳風格為剛柔相濟,快慢相間,松活彈抖。
楊式太極則舒展大方,瀟灑飄逸。吳式太極則以柔為主。
凡在太極拳三個字前,再加名詞或修飾詞的,均可認為是一個派別。
之所以產生這些差別,根源在於練者對太極原理的理解不同,所謂相由心生,法因理立。具體說來就是不同的理念,導致不同的踐行,從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太極拳門派林立,但太極原理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古老的太極圖所蘊含的哲理,即陰陽對立統一,制衡消長,物極必反。太極拳養生與技擊的和諧統一,即依此理而建立。
太極是古代哲學思想的一種宇宙觀,認為太極是宇宙初始時期的一種混沌之氣。對於這樣一種抽像的哲學思想,人們有著不同的見解,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自然規律不可抗拒,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順之者倡,逆之者衰。“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太極拳論》之警示,絕非虛言。
回覆列表
拳種,是從理論到勁法到練法到打法的成體系的東西。太極拳內勁用法都一樣,要捨己從人以柔克剛。主流的幾種太極拳都以太極拳命名,正式因為這個原因。但是為什麼要分式呢?陳,楊,武,吳,孫,這是社會普遍認可的。後面的洪,李,和,葉等等等等,多如牛毛。表面上大家各有特點,因此分出了各式。實際上這些區別也要分兩類!
第一類是真有區別,比如說楊氏於陳氏,還有孫氏太極拳,從裡到外內勁和練法都有創新,因此這一類名副其實。
第二類是造神,牽強的區別。為了彰顯自己的水平,在原來自己還沒登峰的太極拳水平上,刻意造極,胡亂變變招式動作,速度,就膚淺的認為自己創了一種拳法,要臉的不吹自己,吹已故的師父。師父姓王,就叫王氏太極拳,自己是一代弟子,透過抬高師父來達到抬高自己的目的。不要臉的就會直接吹自己創了一派,其實自己連門都沒入。典型代表就是雷公太極,不用我多說了吧。
還有練過幾天形意,又學了兩天太極,就創個形意太極或者太極形意的,鼓吹用形意勁練太極招式,用太極勁練形意動作,我勒個去!這樣混搭比純太極高明?比純形意高明?這就是嫁接創拳法了。最後出來的一定是四不像。拖拉機的發動機,寶馬X6的其他配件,能出完美的效果?割裂了一種拳內在和外在的客觀聯絡,即便此人有功夫,也是個糊塗蟲。
因此,儘管前幾年中國武術協會發文,要求禁止亂給自己和他人加宗師封號,不能亂創門派,但是也當不住越來越多的人“創立門派”,因為,膚淺的糊塗的人實在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