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根據題主的描述,你通常是在感到無聊或者情緒低落的時候忍不住吃很多,而且食物並不是身體真正需要的健康食品,那麼你很可能屬於習慣性的“情緒化進食”,而情緒化進食的原因有很多,以下解釋以及建議僅供參考。

    糖和脂肪確實能夠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而垃圾食品中含有大量糖和脂肪,因此吃炸雞、冰淇淋確實能夠給你帶來一時的快樂,也有很多人跟你一樣,把吃東西當成最簡單快捷的安慰,尤其是在勞累一天或者心情糟糕時,但是,你可以問問自己,除了進食的那一刻有些滿足,這樣真的能讓你感到快樂麼?你是否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吃下去了多少食物,只管把食物吃光?最重要的問題是,遇到情緒低落的時候,除了吃你是否沒有其他的發洩途徑了呢?是否當負面情緒襲來時,你並沒有好好觀察它是怎麼回事就掉入了吃吃吃的泥沼中?如果是的話,那麼選擇其他更為健康的方式(比如選擇慢跑、練習瑜伽、寫作等方式)來處理和麵對你的情緒問題才是改變的本質。那麼如何面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並改變處理方式呢?非常簡單的一個方法是抽離出來耐心觀察。包括在進食的時候慢慢品味食物本身的味道,提高進食的自我覺察,而在情緒低落時靜靜觀察內在的情緒流動,但不管你的情緒告訴你該幹嘛(比如該吃點東西讓心情好點,或者該買什麼好吃的),都不要行動,就觀察這些念頭在腦海中此起彼伏就好了,雖然這個過程比較艱難,但是如果能夠堅持下來你會發現自己對食慾的控制以及對自身情緒的控制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另外,經常情緒化進食也很有可能是你的低自尊心在作祟,尤其是你不那麼欣賞自己的身體時,比如本身身材存在一定缺陷或者有些偏胖,讓你選擇了透過貪食來發洩對自己的不滿。但是,真的只有跟自己的身體做好朋友,瞭解自己到底需要吃多少、愛惜自己並珍惜來自天地萬物的食物才真正可以讓你離開情緒化進食的惡性迴圈。

    你有提到說事後十分後悔,很明顯這些高熱量食物給你的情緒帶來了困擾,

    3. 你無法處理好內心糟糕的感受

    在我們的文化中,我們從小就學會避免痛苦的感受。不幸的是,儘管我們知道如何將自己從負面情緒中轉移,我們卻常常不願意那麼做。無法處理好內心的消極感受使你成為情緒化進食的易感體。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必須練習讓自己去感受那些情緒。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憤怒、悲傷、逃避和無聊本來就不是你本意。這種練習固然無法改變你憤怒的原因,但是卻可以避免你透過持續做你本來想停止的行為來麻痺自己——比如吃東西。

    4. 你無法停止進食,因為你本來就不喜歡自己的身體

    對自己身體的厭惡是情緒化進食的最重要原因——這也許有悖於常理,但卻是真的。消極、羞恥感和憎惡很少能刺激人們做出長期而巨大的改變,尤其是與自己的身體和自我存在感有關時。

    許多人都說他們只有在達到自己的目標體重之後才會停止對自己的厭惡。然而,事實是他們只有先停止對自己身體的厭惡,才能打破情緒化進食的怪圈。

    不幸的是,這是一個多層次的、複雜而獨特的問題,要想有實質性的突破並不是一篇文章就能說得清的。

    5. 生理機能出現問題

    讓自己處於極度飢餓或極度疲憊的狀態是最容易使人做出情緒化進食行為的。當你的身體飢餓或疲憊時,它不僅向你的大腦傳送了強烈的進食訊號,更是嚴重地削弱了你對戰勝飢餓的渴望和戰鬥力。

    你也許已經猜到解決方法了: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少食多餐。你也許會說你沒有時間,但是,你必須明確,你真正的目標是停止情緒化進食——你必須有所選擇。

    面對生活的重重挑戰,情緒化進食也許是人們能找到的最強有力的安慰劑——即使效果是短暫的,它的普遍性已經證明了它的有效性。

  • 2 # 嘉嘉黃

    多少和心情有關係。壓抑的氛圍,孤獨或是過於喧譁的地方有時候也會讓人沒胃口,想進食時不妨考慮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個空氣比較好或是有些花花草草草的地方。實在沒辦法就喝些開胃的,酸酸甜甜的。比如百香果汁,檸檬茶,蘋果醋之類的

  • 3 # 劉亞靖呀呀

    美食,是世間最不可抵抗的東西之一。不管是開心或是不開心,美食都是最好的選擇(之一),吃東西似乎成了一種針對一切開心或不開心的事情的萬能的“解藥”。尤其是在無聊時我們一般都會用吃來打發時間。 吃東西似乎是一種情緒上的需求,而不單單是為了解決飢餓。在情緒的刺激下,就會產生一種難以控制的想吃東西的衝動。比如說,考試完,第一件事是幹嘛呢?當然是好好吃一頓啦,管他考的怎麼樣,反正已經過去了。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這樣想的,並且也是這樣做的。很多人都會選擇用食物來安慰自己,獎勵自己,會下意識地去尋找食物,這時候食物已經成為你面對情緒的首選應對機制了。 現在你應該大概知道為什麼肚子不餓,卻一直想吃東西了吧! 如果你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可以嘗試其他的一些更加健康的自我安撫的方式,比如遛狗,跑步,聽音樂……等等。這樣你就會轉移注意力到其他的事情上,不會以“吃”來作為唯一的治癒自己的方式了。

  • 4 # 廣貨天地

    有多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已經吃飽了,嘴和手還是停不下來,看見什麼吃的都忍不住要往嘴裡塞。

    經過一番調查,終於發現了問題的根源,下面帶大家走近科學。

    經過科學家們不懈的研究和努力,越來越多的實驗結果表明,某些食物在大腦中會激發類似上癮的反應。

    研究人員讓老鼠分組食用不同的食物,其中,實驗組老鼠的飲食是無限制供給培根、香腸、乳酪蛋糕、糖霜等垃圾食物,結果,該組老鼠吃下去的熱量是正常飲食控制組的兩倍。更糟的是,雖然它們越來越胖,但對垃圾食物的食慾卻越來越強。

    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因為它們腦中負責與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結合的受體,受到過度刺激,以至於鈍化,而多巴胺會負責傳遞快樂相關的訊息,這使得實驗組老鼠需要吃下更多、更多垃圾食物才能達到原來的滿足感。

    不只是這個研究,過去神經生物學家也發現,飲食失控也可能是因為他們腦中與多巴胺結合的特定受體相對不夠,才造成過食。

    結論就是這人的日子不能過得太好,過得太好了就再也感受不到快樂和幸福了,只剩下滿足不了貪婪的追求,而這種貪婪導致的就是,肥胖!

    天天吃吃吃再不胖那真是有了病了。

    不過想住嘴可沒那麼容易,極少數人能戰勝自己對多巴胺的渴求,節食可比戒毒難。而且有研究表明,過度控制食慾會使人沮喪。那該怎麼辦呢?

    1. 微波爐薯片

    自從開始瘦身後是不是很久都沒碰過薯片了?那香香脆脆的口感著讓人懷念,怕超市的薯片熱量太高?現在不用擔心了,因為完全可以在家裡DIY薯片,而且無油無新增劑,少脂更放心。

    微波無油薯片的製法很輕鬆,把土豆切薄片,過水,洗掉附著在上面的澱粉,熱量會更低哦。濾幹薯片,平鋪在盤子裡,撒一點鹽,放入微波爐烤3—5分鐘就可以啦。

    2. 藍莓幹

    藍莓幹比新鮮藍莓更易儲存,100g藍莓幹只含有200卡路里,是理想的美容瘦身小零食。酸酸甜甜的,想吃東西了就放一顆在嘴裡,這樣就算吃一下午,也不會攝入過多的熱量~

    3. 黑巧克力

    黑巧克力是巧克力家族裡奶質和糖類含量最少的品種,所以它在巧克力家族組中最不易使人長胖。

    杏仁巧克力也是不錯的選擇,多吃些堅果也對身體有好處~

    4. 海苔

    海苔是一種低熱量高纖維食物,20g幹海苔的熱量只有30卡路里。海苔濃縮了紫菜當中的各種B族維生素,特別是核黃素和尼克酸的含量十分豐富,維生素B是脂肪燃燒的必需元素,而且海苔富含碘元素,能加速我們的熱量消耗。

    5. 全麥纖維餅

    想解饞就挑選高纖維全麥餅乾,全麥餅乾使用全麥麵粉,其中富含纖維,可以幫助腸胃蠕動,有利於消化。

    6. 即食帶魚

    如果非得要吃肉,魚類是首選。紅幾丁的福潤滿堂即食帶魚,小包裝吃起來方便,吃多了也不擔心發胖,優質食材大大滿足吃貨們刁鑽的需求~

    如果你也有明明不餓卻停不下來想吃東西的症狀,先確認自己不是糖尿病和甲亢,如果不是疾病原因,那就是你日子過得太好啦,多巴胺不會輕易出來了,適當給大腦和腸胃一些休息的時間,再加上健康零食,就算沒法節食,也不用擔心啦~!

  • 5 # 使用者4928274756559

    我只要看見有零食就想吃,看不見也就好了。比如我要是出去幾個小時,也只帶杯水即可。可如果在家宅著,見桌上有吃的見啥吃啥,也不是餓才吃。

  • 6 # 桃子夭二

    有一句很文藝的話:可能是嘴巴感覺寂寞了

    但我之前看過好像是身體哪裡出現問題了

    其實吧

    只要不怕胖

    身體受得了

    想吃就吃唄

  • 7 # 處我心

    不餓總想吃點東西是什麼情況?

    這世上的事就是玄妙,我這幾天一直有這樣的感覺,不餓總想吃點啥。我想可能是我的零食癮又犯了,我愛吃零食,這兩年我認為吃零食對胃不好,就很努力的把零食戒了,不過這癮時不時的會犯毛病,這幾天可能又想吃零食了,今天在超市我琢磨了一圈也沒有琢磨出我認為健康又能解饞的零食,就什麼也沒有買。

    去絕味鴨脖店買了鴨腸,在家煮了玉米,把新鮮的油菜用開水淖後涼拌吃。麻辣的鴨腸刺激一下我的味蕾,粘糯的玉米是我喜歡吃的食物,特別是煮玉米的水,我很愛喝(我沒有聽到別人說喝這個水,我喜歡那個融入水中的淡淡的玉米清香味)。這就是我給自己準備的零食,因為我以前太不愛惜自己的胃了,現在吃飯稍一不注意她就鬧意見,讓我難受。所以垃圾食品我現在不碰。

    我會備些奶糖,芝麻糖,葡萄乾,毛栗子之類的零食,不餓又想吃點啥時就吃一點。

    不知道你的情況是不是和我的一樣,如果是就自己備些既健康又愛吃的食物,隨時解一下饞。

  • 8 # 郭家心理姐

    為什麼明明不餓卻很想吃東西?這可能是一種心理的需求。

    比如,感到害怕、不安全或不夠好,就會想要透過吃東西來滿足內心的這種需求,除此之外,易餓是自己對生活的否定,是自我厭惡的一種形式。

    1,問題不是真正的問題

    因為問題很少是真正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思想和語言創造出我們未來的體驗。

    肥胖是一個極佳的例子,它向我們展示了我們是如何費盡心機地解決其實並不是真正問題的“問題”。

    2,體重只是內在問題的反應

    多餘的體重只是內在問題的外部反映。比如說,總是感到害怕和需要被保護。

    當我們感到害怕、不安全或者“不夠好”時,我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就會有意無意地增加額外的體重。

    如果我們感到更害怕或者更不安全,那麼我們的體重還會增加。

    3,生理節食不管用

    節食並不管用,真正管用的節食是精神的節食——減去消極思想。

    有些人太胖是因為不愛自己,當他們開始愛自己並贊同自己時,多餘的體重就會悄悄溜走。

    4,易餓是一種自我否定或厭惡

    厭食或易餓是對自己生活的否定,是自我厭惡的一種形式。

    食物為我們提供最基本的營養。為什麼你拒絕給自己營養?你生活中發生了什麼讓你討厭的事,你至於讓你想徹底擺脫生活?

    “憎恨自我”是你的思想根源。思想是可以改變的。

    對你來說什麼事情是可怕的?你是否成長在一個充滿批評與責備的家庭?你的老師愛批評你嗎?

    在你的早期教育過程中,你是否被灌輸了你“不夠好”的思想?

    這些會讓我們感到我們原本的樣子是不可愛的、無法接受的。

    在工業社會中,女性獲得的主要資訊是“我不夠好,我有什麼用”,因此她們把自我憎恨的焦點集中在自己的身體上。

    她們可能會說:“如果我再瘦一點兒,他們就會愛我了。”其實這沒有用。學習自我贊同和自我接受才是關鍵。

  • 9 # 瘦龍健康

    我們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明明非常清楚自己肚子不餓,心理卻十分渴望食物,而且這種感覺你越壓抑,會變得越來越強烈,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很多人,很多時候是

    因為焦慮,

    焦慮,這是我們現代社會人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

    人人都會有焦慮

    現代社會的複雜性,功利性,讓我們人人都變得越來越焦慮,如果我們要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就每天都要和焦慮打交道,可能只有幾種人沒有焦慮,神經病患者,遠離社會的隱士,虔誠的宗教信徒,如果我們暫時做不到每天花七八個小時冥想,不和現代社會接觸,我們就無法避免的要每天和焦慮打交道,所以,首先我們要認識到焦慮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我的焦慮小故事,昨天(星期六)下午,我打完籃球,因為很久不打了,打籃球的時候打得不是特別好,還有一些碰撞,摩擦,心情不是特別爽,打籃球之前我送一個電飯鍋去售後服務維修,說好的6點過去取,等我打完籃球后,準時來到維修點。

    我發現維修工人卻在和別人閒聊天,完全忘記了我的電飯鍋的事情,他看到我之後,馬上意識到了,說要我等20分鐘,我為了表現出禮貌,壓抑了自己的情緒,之後我很快就感覺到自己內心的焦慮,我氣憤,我不爽,但是我沒有發洩出來。

    我當時心理最大的想法就是,“找點東西吃”,但是我非常明確的知道,自己一點都不餓,其實以前打完籃球我基本上都不想吃東西,但是這次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我在大街上轉了一圈,看到很多東西都想吃,後來我忍住了大吃一頓的慾望,只是買了一瓶運動飲料安慰自己。

    我想,我們很多人基本上都在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我們內心焦慮的時候,我們需要食物來給自己安慰。

    為什麼會有焦慮?

    還有可能來源於對自己行為的不滿意,比如說,我明明知道自己該好好工作,卻總是無法激發自己的鬥志,我明明知道自己應該好好看書,卻總是無法集中精力,我明明知道自己該好好鍛鍊,卻總是無法邁開雙腿,這種情況下,產生的焦慮有時候自己都無法意識到,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自己卻無法行動的話,有時候,因為無法行動而產生的焦慮,比不行動本身更可怕

    第二,哪些是我有的,別人沒有的?這樣雖然會獲取短暫的滿足感,但是很快就會發現,其他人會有更好的,心理很快會有一種落差,重新進入焦慮的狀態。

    面對焦慮,大部分人都在犯錯

    長此以往,很多人會變得越來越麻木,他們的潛意識裡,會主動去選擇輕鬆愉快,能麻木自己的事情,會主動排斥一切積極的事情,因為他們不喜歡那種面對正能量時的愧疚感,這就是為什麼這個社會,反雞湯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如果說焦慮是一種病,那麼上述行為就是嗎啡,是毒品,能讓自己獲得短暫的快樂,長期來說只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焦慮。

    如何緩解焦慮?

    首先,我們要直面焦慮,找出自己焦慮的原因,針對性的去尋找緩解焦慮的方法,其實方法都在那裡,你可能也聽了很多次了,但是總是輸在行動上,總是邁不出第一步。

    1,養成習慣

    每天刷牙這種習慣,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養成了,無需什麼強大的意志力,也許我們可以依靠同樣的模式來培養自己的新習慣,比如說每天早起半個小時,早睡半個小時,每天進步一點點,微小的進步,比經常雄心壯志卻總遭遇失敗要強得多,千萬不要著急,成功自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2,寫日記

    這個方法不一定適用於所有的人,我也一直沒有養成這個習慣,但是我會自己去思考,一直沒有養成寫下來的習慣,我也在慢慢的改變,但是寫日記絕對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各種研究表明,這是提高效率,認識自我,改善幸福程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幸福的方法》本教授建議,每天寫下5個讓你因感恩而快樂的事情,可以重複,只要你做到了。。。

    3,簡單的運動

    做自己喜歡的,享受的運動是緩解焦慮,情緒非常好的方法,如果你不享受高強度的運動,我建議你從最簡單的散步開始,從任何自己喜歡的運動開始,回想自己小時候都做過什麼運動,嘗試再去體會體會,每週3-4次半個小時左右的運動,可能減肥效果不明顯,但是對,釋放情緒,提高幸福感,改善心情的作用非常明顯。

    4,冥想

    冥想是認清自我的一種非常好的辦法,只有認真嘗試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那種每天都和自己溝通的感覺,那種一點一點的瞭解自己,進入內心感覺,我們都在忙碌,雖然我們都是高效率完成工作的能手,但是在這樣忙碌的世界中,我們非常容易忽略自己內心的感覺,參考之前的兩篇文章,如果你不能進入自己的內心,你將一無所有,冥想,緩解各種負面情緒的利器。

    5,深度閱讀

    深度閱讀是認清自己,讓自己靜下來的開始,也是緩解情緒的利器,我們很多人都知道閱讀的重要性,我們有非常好的願望,但是總是心有餘力不足,很多時候,強迫自己看書,看幾頁就看不下去了,看著看著思維就開始飄走,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我的建議是嘗試去寫作,寫一些東西,給別人分享,慢慢就會發現閱讀的意義了。

    6,給生活做減法,給思想做加法

    看完梭羅的《瓦爾登湖》,你可能就會明白這句話的意義,他在瓦爾登湖住了兩年多,什麼都不做,主要是閱讀,思考,真的,我覺得,只有簡單的生活,才能讓自己淡定,減少焦慮源,再透過閱讀,思考提升自己的思想,慢慢的你會發現,你的焦慮會越來越少,對未來的幸福越來越篤定。

    7,主動和朋友或者陌生人分享自己的變化

    這就是我在做的,其實我的這種分享,有時候是一種自我救贖,是對自己的一種逼迫,這其中很多話是說給自己聽的,有人說這是個人成長最好的方式,我也相信,當孔子在周遊列國的時候,他一邊去教導別人,同時也是想讓自己更快的成長。

    走出焦慮的心理準備:

    從長期的墮落,負面情緒,消極態度中走出來,真的不容易,這需要長期的努力,去一點一點有策略的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一個人長時間的墮落,會讓你心理上主動迴避各種積極的影響,有時候偶爾打雞血,努力一下,自己會非常容易感動,心理的補償機制迅速開啟,會想著要給自己一點獎勵,然後又開啟了一輪新的墮落,就在這樣的迴圈中無法自拔。

    為什麼我有清晰的目標,很努力,還是焦慮?

    有時候你真的越努力,越焦慮,那是因為你眼裡只有目標,這就是《忙碌奔波型》,他們的錯誤觀念在於,只有成功本身才能給他帶來快樂,他們完全忽略了過程的重要性。

    有時候,我們要問自己的問題不是,我快樂嗎?我未來會快樂嗎?這種問題,本身就在犯一種錯誤,這是對幸福的兩級看法,要麼幸福?要麼不幸福?你很容易就認為,幸福是終點,只有達到目標才能幸福,或者說,達到目標了,我們追求幸福的任務就結束了。

    所以,我們要問的是:我如何才能讓自己享受當下快樂和未來幸福?這樣你就會更加可能去享受過程,當你享受自己在做的事情,目標自然就會實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用完生物菌肥後沒有什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