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貝凡baby
-
2 # 玖壹青年
今年馬上進入小麥收割期 現在我國農業屬於高速發展期 隨著農機的發展使農戶變得不在那麼忙碌。農機給現在農戶帶來的便利大家是有目共睹 想想之前大家收小麥使 要在地裡忙碌個把月 早起拿著鐮刀就去地裡割麥 天期最熱的時候農戶在地裡面朝小麥背朝太陽 天氣熱的收不了但是為了小麥也得在地裡埋頭苦幹 到半晚時分趕緊攏小麥 裝車 人力拉車把弄好的小麥拉到提前踩好的場裡 等所有小麥都收割完後 在壓場 把小麥分散到場裡 用牛拉著石磙 碾壓散好的小麥 壓好以後在把小麥推一起 揚場 揚好以後 在曬小麥 把小麥曬乾後 裝袋 拉到家裡囤起來 等到價格上漲後在賣 這個流程完成後 需要的週期大概在1個月左右 然後趕緊去地裡人工種植玉米。 當時的糧食產值還沒有現在的產值高 那會人民的辛苦卻比現在要辛苦的多多少倍。現今收麥 有收割機 有農機拉 有玉米播種機播種 整個週期下來最多3天連澆地都能一起完成(現在農戶只需要帶著錢往地頭一座 不用他本人幹一點貨就能完成小麥收割 小麥收割機 往地裡收割 有人專門拉麥 有人專門開玉米播種機 本人不需要忙碌什麼就能用完成所以工序)。
隨著時代的變化 工農業的快速發展 現在人民生活條件逐日改善變得越來越好。
至於樓主所提到的想法 我個人的想法是希望儘快完成國家實施的大方承包土地制,原因很簡單 現在散農戶種植土地 收益明顯不好各種成本不斷增加(種子 化肥 農藥 澆地 收割 還田 旋耕 種植等。但是對於承包大戶來說所謂的這些成本就會減少很多,所有農機具齊全 農資因為量大所以便宜不少,成本下降就以為增收。
再次我祝願今後所以農戶大豐收!
-
3 # 北炫晨星
高溫天氣除了把人烤黑,把麥子也烤黃了!
以前收麥子收這樣的!除了人辛苦,速度還慢!
(用鐮刀)
現在收麥子是這樣的,又快又方便!
(收割機)
科技發展的越來越快,幾分鐘麥子就裝好了!
收割機割完,麥子直接出來接入三輪車車箱!
拉回來曬乾就可以進糧倉,是不是方便快捷呢!
-
4 # 西南小蘭
五月份,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對於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應該都是有許許多多的回憶,話說今年的麥子你都回家幫爸媽收割了嗎?小時候我們家都會種幾畝田的那個麥子,地裡面也會種麥子。收割麥子的時候,早上很早就起來拿著鐮刀到田裡面割麥子,地裡面都還有露水,衣服都打溼了,現在想想那個場景,還記憶猶新啦。
40,50,60,70,80, 90後的基本都應該知道收小麥的時間,差不多就是這個季節,把小麥割好紮成小捆在地裡曬乾,在用揹簍揹回家。因為那時候種植的小麥多,打小麥的時候都是隔壁鄰居一起幫忙,用4,5把連蓋一起把小麥打下來。在太陽大的時候在曬上幾天,就用木桶裝上,儲存起來了。時間回不去了,你的記憶都還在嗎?想想也是滿滿的幸福。
-
5 # 村莊000
麥收的季節年年有,麥收的體驗已遠離了我幾十年。家鄉的變喜樂參半,感想在我心中激盪飛揚…
曬曬照片讓我眼前一亮:自從有了手機,最愛的是照相,自已拍的照片美感超過照相館,風景照也拍得有模有樣!人在景中,景在畫中,遺撼的是照片不懂上傳,每天只能自已看…別人看來是笑話,自已覺得太遺撼…
-
6 # 孜孜小農民
三夏近四十年的變化:手拿鐮刀彎著腰,把麥子割倒,肩扛擔挑往家撈,到家後攤在場子裡再曬,曬乾後再用石磙碾。散麥略子把麥放倒,還是肩扛擔挑。
進步後:小手扶拖拉機前面裝個小收割機把麥子割倒用架子車運回家,用電動脫粒機脫粒。
再進步後:250型拖拉機上面安裝小型聯合收割機收割,直接脫粒,車上自帶的糧倉滿了到地頭放出,人工把麥子灌裝入袋。
現在:人就坐在地頭等聯合收割機,收販小麥的人也在地頭等待,只要收割機把麥子收割完畢,自己留點吃,剩下的直接轉手就給了麥販子,基本上就不用幹活了。
-
7 # 探路者146851028
小麥
秋種冬蟄藏,
春長夏收忙。
一生歷四季,
千家口糧王。
-
8 # 人在旅途175484249
記得我小時候,應該是十二三歲那時我上五年級,家在河南老家,農村工分,以前農村收麥學校放假,當時收麥叫虎口奪食隊上勞力全部出收全力一服搞收割。早上六點人們都把鐮刀磨好下地割麥,一個人或兩個人把上一溝,一溝三壟當時我小也不知道,我一個小孩就佔了一溝。埋頭割麥抬頭看大人很快就割了一半,而我卻割了一點,我姐就過來幫忙,大人一上午把麥子都割完回家了。而我和姐還有很多沒有收完,我姐累的第二天都累哭了,裝車的說你們快割吧不用捆了。就這樣把那一溝麥子收完,現在每當麥子熟了就想起那次收麥的情景。有時閒了說給孩子們說。現在機械化一天收好幾十畝地。用鐮刀收麥以是大人的回憶。收麥有要開始了
-
9 # 大帥走天涯
每到麥收季節,記得最早的時候,我才5歲就跟著父母拿著鐮刀下地幹活了。從割麥子、捆麥子、運麥子、打麥子等一系列相關的農活,也都要幹。受家庭環境不好的原因,父母為了供我跟哥哥將來上大學,承包了很多土地用於種植,所以全村每到這個時候,我們家就是最忙的那一家。
很多人一提到“七大姑八大姨”都會覺得頭疼,可我卻非常開心,因為每到農忙的時候,她們都會不約而同的到我們家來幫忙。本來半個月才能完成小麥收割任務,卻在所有親朋好友的幫助下,三四天就完成了收割任務。在親戚過來幫忙的時候,我就負責做好後勤,從買菜、做飯、送水,就成了我的主要工作。
現如今,隨著時代發展進步,機器收割播種,逐漸取代人工,極大的提高了種植收割效率,農民也不再那樣拼命辛苦了。在農忙季節跟惡劣天氣,多了一份勝算,保障了農產品及時收穫,而不是變成了農災,因為雨水一泡,小麥就會發芽,辛苦種植的農作物就成了徒勞。
關於農村的變化和未來發展潛力,大家有目共睹,我本是地地道道的農村戶口,可上大學遷移了戶口到武漢,成了非農戶口,受國家政策調整和當初自己的選擇,從此農村的田地和宅基地再也跟我無緣。
農村生活鍛鍊我,也成就了我,我非常喜歡農村生活,想將來回農村發展,能夠儘自己的能力去幫扶帶動更多的鄉村人一起致富。
-
10 # 菜農凱旋
感謝作者邀請,記得小時候麥收,用拖拉機拽著石碾壓場,一遍遍的轉圈,一遍遍的範麥稈,曬個兩三天用楊木鍁揚麥皮,那時候小,經常迎著風感受麥皮的洗禮,弄得灰頭土臉,那時候通訊也不發達,一聽說有雨就急忙堆麥子,堆玩了也不下雨了,就再攤開,現在找不到那時候的感覺了,現在直接收割機收了曬兩天就賣,懷念小時候麥收放假回家幹活,幹完活給買塊兩毛錢冰棒的日子,再也回不去了,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農民對糧食看的也沒有那麼重了,現在很多麥收都不回家的,照片是網上找的
-
11 # 猛禽950
七十年代的麥收季節,是農民的希望,是關係到農民這一年能吃多少白麵的問題,
雖然那個年代的宣傳是人定勝天,但真正糧食豐收還得看天,
記得,每年的麥收那幾天,媽媽都要蒸饅頭,
這個饅頭只限於中午吃,早晚還得吃粗糧,
大人們麥收這幾天很辛苦,中午這頓都是細糧,菜,就是鹹菜或鹹鴨蛋,幾乎家家都這樣,我們這些小崽子們也算沾光,中午每人半個饅頭,
這已經很幸福啦!
麥收這幾天,我們紅小兵也要幫忙參加麥收勞動,
在大隊門口集合後,由各大隊來人把每個班領走,
由於在前一天,老師校長對我們有所動員,所以幹活的極積性都很高,
如果用最簡單的語言來形容這幾天的話,
就是~熱,
就是~累,
就是~急!
熱和累不用解釋了,
這個急,是怕下雨,
因為麥子收完以後,要趕緊晾曬,曬完後,還要壓場,就是用牛軸(大石滾)壓麥穗,再然後就是揚場裝包,就完活啦!
其實那時的人們不怕累也不怕熱,只要能吃上饅頭,只要能吃上細糧,不管有沒有菜,多累都不怕,真的跟牲口一樣!
看小說,有寫麥收內容的,說是每到這個季節都有人專門幫人家收麥子,然後人家管飯吃,還給錢,這種人叫~麥客!
回首往昔,在看現在,真是一天一地,
別說吃的跟以前有很大不同,只要是條件允許,基本都是機械化收割啦,
這基本上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人雖然是工人(下崗失業),住在城市,每年的麥收和秋收季節,都會在心裡默默的祝願農民兄弟有個大豐收,能把豐收的糧食賣個好價錢!
最後,祝願全國的農民兄弟姐妹們,今年豐收更上一層樓,在國家幫助下,能賣個好價錢!
-
12 # 無憂174343621
唉,有要收麥子了,一年又一年的時間過的真快,從兒時到現在的老來好象是一瞬間的事。更多的往事變成了辛酸回憶都懶的回憶。那是上小學的時候,每到收麥都要放忙假,大人們用鐮刀在烈日下額頭上的汗流經脖頸溼透了衣衫的後襟和褲腰,汗水淌進眼角拉起圍在脖頸上毛巾的一角抹一下,仍不停歇的割,一趟又一趟,孩子們不停的將茶水送上田間地頭,撿地裡零星遺落了的麥穗,要做到顆粒歸倉,那時糧食是非常金貴的。晚上還要突擊把地裡的麥子用架子車拉回大場裡。麥收完了生產隊就會分給大家小麥――這是希望,能吃上白麵蒸就是最大的奢望。入伏天,太陽賊辣辣沁曬,這個時候便攤場碾麥,兩條牛拉著碌碡不緊不慢的走,時光在那不斷頭的圓圈中不斷的推移,生產方法和生產工具不斷的變革,就連生產體制也發生了徹底的變化。直到現在人們再也不用鐮刀去割,麥田裡在也沒有人爬上讓太陽曬的脊背流油,用賺刀一把一把割麥,代替的都是各種型號的收割機。田野廣袤歲月蒼桑。更多的回憶象草尖的露珠散了又結,結了又散。
回覆列表
躺在麥地上仰望天空是最初的最幸福的關於小麥的回憶。走在鄉間的小路上,當時有油菜花,抓蜜蜂,被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