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題
5
回覆列表
  • 1 # 1500996010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會使孩子在選擇玩還是學習時更容易傾向於玩。玩得投入,忘記做作業對這些孩子是常有的事情。很多忘記做作業的孩子,往往因為對學習沒興趣,而不願意主動寫作業。

    小 伍在放學路上總要讓爺爺給他買乾脆面。其實,小伍並不是想吃乾脆面,而是想要裡面的貼畫和卡片。每次買回家後他都會擺弄它們,給它們進行排隊、分類,嘴裡還唸唸有詞地說著什麼,忙得不亦樂乎。他常跑到外面和幾個同樣喜歡貼畫的小朋友交換,早就忘了媽媽三令五申讓做作業的事情。爺爺也知道小伍媽媽的要求,總 是催促他去做作業,小伍根本不聽爺爺的,總是磨著爺爺讓他出去,之後,不管爺爺答應沒有就跑出去了。這一玩就忘了時間,直到爺爺叫他回家。那時候,媽媽也 快回來了。回到家,小伍急急忙忙寫作業,稀裡糊塗地應付了事,不是忘了背課文,就是忘了算口算。媽媽不明就裡,認為小伍做完了作業,而老師是最清楚的,一 個電話打給小伍的媽媽,小伍媽媽又急又氣,知道爺爺護著小伍,不知道怎麼辦好。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玩是孩子的天性,與此同時,如果孩子的學習興趣不高,會使孩子在選擇玩還是學習時更容易傾向於玩。玩得投入,忘記做作業對這些孩子是常有的事情。

    有學習的興趣、有責任感、聽話的孩子才會積極地記住學習任務,安排好時間並努力完成任務。很多忘記做作業的孩子,往往因為對學習沒興趣,而不願意主動寫作業。

    如 果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卻有責任感,便會努力管住自己去做作業。如果孩子沒有學習興趣也沒有責任感,但是比較聽話,也會努力完成作業。最可怕的是孩子誰的話 都不聽,對學習既沒有興趣也沒有責任感,即使記憶能力很強也成心記不住做作業,這就麻煩了。所以,有時候孩子記不住作業並不是簡單的遺忘或淘氣,有深層的 心理原因。

    請媽媽注意

    情緒不佳是孩子“忘記”寫作業的原因之一

    孩 子會因為遇到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老師就不願意做他留的作業,也會因為很認真地做作業而沒有得到好成績而不做作業,還會因為今天對老師或家長的行為不滿而不做作業。孩子心裡的問題都會表露在行動上,不做作業只是他們情緒波動的反應之一。家長往往只看到孩子不做作業而不關心孩子心裡在想什麼,不問緣由就批評孩 子。孩子心裡委屈,就會變得很倔強。牛頭強按不喝水,家長管孩子的方法不對,會加重孩子鬧情緒,不做作業。

    要求太高會阻礙孩子成長

    有 些媽媽很難接受孩子犯錯,當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很快就學會了、犯錯誤少了,媽媽像是得到了理論依據,下決心嚴格要求孩子。於是,只要孩子犯錯誤,媽媽就會不 依不饒,一廂情願地對孩子提出高標準、嚴要求,不考慮孩子的性格、能力,不想孩子做不到怎麼辦。這就造成孩子心理壓力大,看到媽媽就會緊張慌亂,只要媽媽 不在身邊就會覺得很幸福,就放鬆了自己,忘記了媽媽的要求,忘記了做作業。

    對一些孩子來說,自覺寫作業的要求有點高

    偷 懶、忘事、依賴是人的本性。大人們都會在條件允許的時候如此,更何況孩子呢?孩子心智發展不成熟,自我約束能力差,容易被偶然發生的事情吸引而犯錯。家長 經常對孩子說:“你要自覺地學習,不要總是讓我督促。”很多家長想自己說得很明白了,不應該再說第二遍,為什麼還要不停地說呢?媽媽們忘了,孩子就是孩 子,沒有督促就會忘記。而家長認為嚴厲地對待孩子,孩子就會長記性,這是高估了孩子的辨別能力,只會適得其反,像監督犯人一樣地督促孩子會使孩子產生逆反 情緒,用威脅的態度督促孩子會促使其膽怯說謊,而過高地估計孩子對家長的要求的領悟力,會造成孩子不停地犯錯誤。

    強化訓練

    教孩子說服自己

    做 不願意做的事情時,孩子會有很激烈的思想鬥爭,如果孩子找理由說服自己,他可能就會把不願意做的事情做得很好。請媽媽教會孩子說服自己。例如:“作業早晚 也要做,做完完事,省得老師和家長都批評我。”“其實作業也不多,做完了心裡踏實了再玩不是更好嗎?”“其實媽媽工作一天很累了,忘了做作業媽媽一定很生 氣,不能再氣媽媽了。”如果啟發孩子自己說,效果會更好。請媽媽們不要說孩子不明白的大道理,更不要動輒威脅孩子說:“記住,再忘了我就狠狠地揍你一 頓。”這樣會適得其反。

  • 2 # 魚兒愛上貓6

    小孩子都很喜歡玩吧!關鍵是要從小培養他的學習習慣,給孩子制定學習計劃,什麼時候做什麼事,讓他明確,時間久了他就會習慣學習模式。每天放學回家不要讓他立刻做作業,因為在學校裡也累了一天了,就像我們大人上班一樣,先讓他休息一下,可以給他點水果或甜點,然後再完成作業。

  • 3 # 凝妃兒

    孩子不管肯定不行。

    但想讓孩子自覺學習,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很多遊戲的學習品質:

    1.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的持續時間、持續的廣度都會隨著成長而延長,但前提是家長要注意孩子注意力的培養和訓練,不能破壞他們的注意力,比如孩子專注地玩遊戲時不停地味水果。

    2.好奇心。好奇是學習的動力,一定要呵護孩子的好奇心,不用成人的思維禁錮他。

    3.主動性。需要培養和引導,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家長每天看電視、玩遊戲,怎麼要求孩子自主學習?

  • 4 # 玉傑333

    不管——我的理解並非不聞不問,任其發展。女兒成績中等,不屬於一點就透的“學霸型”。曾經因我親自輔導作業將自己弄得火冒三丈,母女關係都緊張到白熱化,導致女兒錯不敢問,不懂更不敢問。我開始反思,告訴自己不能這樣,也許是自己的思路,講解方法與她們現有的思維方式有衝突,於是就和女兒商議,是否需要外力介入,報輔導班,有專業老師對知識點進行鞏固。她或許是心存忌憚同意了!正規進入輔導班後,我開始放養,不再對她的學習,作業咄咄逼人,偶爾與其探討一些知識點,比如歷史當故事講,出去玩時可因地貌探索地理,看完小說討論一下書中的角色……由生活樂趣延伸到學習中,沒想到這樣的“不管”反而激發了她的興趣。雖然進度緩慢,但是要有溜蝸牛的耐心。她自覺地拿起了書,拿起了筆,開始進入狀態!所以不管不是放任,是給孩子也給自己一個快取的機會與過程!大禹治水也不是盲目的堵截,而是疏導,所以引導遠比逼迫,唆使來得更好!共勉!

  • 5 # 名師網課

    為什麼家長越是不管孩子,孩子的成績就越好呢?

    不知道大多數家長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現象,有些父母看樣子不怎麼關心孩子的學習,孩子的成績卻異常優秀,而那些對孩子學習越緊張越關心的家長,孩子的成績倒是怎麼學也不理想,美國幼兒教育專家莉蓮•凱茨研究發現,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慢慢的對學習逐漸產生了無能感,並因此對學習喪失了信心,給別人的感覺是,這些孩子什麼補習班都上,但是越學越沒效果,其實,孩子想學習成績越來越差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你的過分幹越讓孩子越學越差

    在有一天,孩教圈的老師接到了電話,在電話那頭是一位家長,馬上她焦急的聲音傳來:“我的孩子,這都上五年級了,成績就是一直上不去啊,把我和他爸給急的啊!有時候甚至每天晚上都睡不著,頭髮都要急白了!你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啊?孩子的成績怎麼就是上不去了呢”?

    其實這就因為不少家長很害怕“輸”,所以他們就會高度緊張,大腦的就整天繃著,思維和眼睛的焦點就不停地落在孩子身上,每時每刻不停的尋找孩子身上各種能導致“輸”的弱點和缺點,而就是因為害怕和緊張,他們的判斷和思考神經就很容易會出現偏差甚至盲從性,孩子學習上的每個細節都要干預,從而給我們的教育智慧蒙上陰影,讓家庭教育陷入盲區甚至黑暗區。

  • 6 # 我愛小酒窩

    看你如何理解這個“管”吧。

    管,在這裡可以理解成管理孩子、自我管理、或者是強制執行之意。

    1、管理孩子

    孩子真的是管理出來的嗎?你每天24小時替他規劃一切學習安排,盡在你的掌控中嗎?

    很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制定一個個條條框框,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做到怎麼樣,越規必糾,犯錯必罰。

    可是孩子的學習並不主動,成績更未按照家長的想法順利進步,可能一直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原因在於:沒有任何人想要在他人的限制下成長,孩子的自我也渴望獨立和自由,當學習成了孩子的監獄,家長整天的對他虎視眈眈,逢錯必究,勢必給孩子內心造成特別大的牴觸。

    2、管理自我

    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無一不是在模仿著父母的一言一行。

    所以說,好的教育,便是言傳身教。你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便先成為什麼樣的父母。

    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必須是學習成長型的父母,樂於接受新知識,迎接挑戰,能積極嘗試各種解決辦法,情緒穩定,能自我覺知,有大局意識。

    不卑不亢的父母,在生活中表現出自己最真實的樣子,熱愛學習,自律專注,尊重平等的去和孩子相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追求理想,積極進取,孩子的人生路上才有更多的可能。

    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最有可能養成主動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受益一生。

    3、強制執行

    非常多的家長,理解的“管”孩子,就是讓孩子聽自己的,無條件執行自己的各種指令,遵守和執行。

    相對於第一條,父母會和孩子講道理,溫柔而堅定的要求執行;這一條則是更加簡單粗暴,省略了廢話,要求孩子直接照做就好,把孩子當成學習工具一樣。

    他們不會考慮孩子的個人感受,不會在乎孩子的自尊是否傷害,只需要孩子聽話照做,做不好可能是一頓吼叫責罵和棍棒。

    要麼,收穫一個看似聽話,實則壓抑自我,終將反叛的孩子;要麼,收穫一個極端叛逆,完全不懂溝通、一意孤行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肯定不會主動去學習,最多是在父母的“淫威”下,不得不去主動的學習。

    但這種學習,沒有自發性、自主性,沒有內心的渴求,只是一種形式。

  • 7 # 媽媽不煩

    不管孩子,孩子能不能自覺學習,這完全取決於父母。

    如果你們家是這樣的,每天晚上夫妻兩人回到家,吃完晚餐。夫妻倆玩手機的玩手機,看電視的看電視,那麼孩子也會有樣學樣。父母下班回到家就這麼輕鬆,那他自己也先放鬆放鬆咯。

    而且,父母營造了這麼一個輕鬆愉悅適合娛樂的氛圍,卻要孩子自己自動自覺去學習,這對孩子來說,得要多麼強大的自制力才能做到。若是父母自己都做不到,好意思要求孩子嗎?這個時候,作業對孩子來說就是任務。

    如果你們家,父母回家一家人吃完晚飯後,爸爸媽媽都在看書學習自我提升,那麼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的感染。不用家長耗費唇舌,孩子也會學著父母的樣子,把學習做作業當做 生活的一部分,會主動點自覺地去完成。

    童話大王鄭淵潔在家庭教育課中提到過,如果才能讓孩子自覺完成作業不拖延。做好的辦法就是,做給孩子看。

    鄭淵潔自己每天凌晨4:30起床寫稿,堅持30多年。他的女兒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說,不把最重要的事先做好,就一整天都沒法安心做別的事情。

    後來他的女兒上學後,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家庭作業完成了,從來不需要父母催促。

    如果你不是一個愛學習、愛看書的父母,也想讓孩子自覺主動,就要在孩子面前扮演成一個愛學習的父母。孩子回家的時候,就拿起一本書,假裝看書吧。

  • 8 # 希希妞妞

    https://mp.weixin.qq.com/s/DW4ZygZ0YkFyB9Zhbf52Mw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律、自覺性,很難堅持去做一件事情。

    父母的教育嚴厲,才能幫助孩子堅持到底。

  • 9 # 月半小青橙

    我們身邊或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我們聊起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方都會說:“孩子都不用怎麼操心,學習也挺好,平時都是他們自己上心。”

    這類家長看似“不管”,但其實只是現在不管,在早期早已經幫孩子建立起了自律的習慣。孩子已經養成了認真對待學習的態度,根本不需要家人提醒就會主動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玩與學兩不耽誤而已。

    有一位母親是這樣教育孩子的:

    自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他就訓練孩子把自己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忙,可以提醒父母,如果孩子自己能做,決不代勞。

    有一次孩子去少年宮學畫畫,準備從家裡出發忘記拿畫紙,他看到了只是一旁提醒:你仔細檢查一下還有什麼忘記準備的了。孩子說沒有什麼了,都準備好了。背起書包出發了,來到教師卻發現沒拿畫紙,最後自己回去拿。

    或許很多人會質疑這位家長對做法,在這位家長看來,是想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的缺點,及時改正,下次就不會發生這樣的錯誤了。

    我們表面看那些家長不管孩子,但其實是他們之間已經達成了規矩和自由之間的默契。這些孩子的專注力、學習能力與自我認知能力在前期已經受過了父母的訓練,所以孩子知道,自己應該主動做到哪一步,更明白父母的期望在哪裡。

    如果我們想要對孩子做到放任不管,前提是必須清楚的瞭解孩子個性和行為之後,再決定要不要放手。如果孩子本身已經具備了良好的驅動力、專注力和學習能力,那麼家長這時候可以選擇適當的放手,讓孩子獨立成長。

    相反,如果孩子還尚未達到獨立學習的能力,專注意識不強,這時候家長一旦放手,會使本來自制力差的孩子更加任性妄為,生活學習上難以管教。

    對於那些不管孩子學習的家長,我相信他們一定在孩子成長的某個階段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養出來了一個省心的孩子。我相信所有的“不管”都有前提,都不是絕對的放任自流。

    希望父母們一定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保持理性,選擇最合適自家孩子的方式來管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別人欺負了,男朋友想幫我去出氣,要不要讓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