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愚樂沒有圈
-
2 # 知名度
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獨立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他不希望任何人打擾,對於別人的打擾也不想去做出任何迴應甚至會有些煩躁。如果你說的是你自己,那麼建議你和別人說清楚你現在需要一些獨立的空間和時間,不想受打擾。如果你說的是別人,那麼,你需要考慮一下是不是你的過於靠近侵犯加了對方的私人空間了,讓對方感覺不舒服。不過,這種需要獨立空間的需求並不是一直都有,更多的時候是在某些特定的時候。
-
3 # 曠課老師
一個人永遠沒有任何資格對另外一個人進行分析。他的心態其實在他那裡,不過既不發信息也不回信息一個很強烈的資訊,那就是不想理你。
-
4 # ly樓笠
對於不發訊息,也不回信息的人來說有以下幾點原因:
1、怕他人在忙,發信息打擾到別人。
2、怕發訊息後,別人不回徒增煩惱。
3、可能是沒有看到,所以沒有及時回覆。
4、可能是不想回覆信息,當然有可能是不知道怎麼回覆。
-
5 # 梵蒂曼
01
前幾天跟朋友一起看電影,我習慣性把手機靜音放在包裡,她習慣性開震動模式,只要有訊息過來無論電影多麼精彩她都會立刻拿起手機查看回復。
我問她:“週末也要處理工作嗎?”
她說:“不是啊,不知道誰發來的訊息,但是不回覆不禮貌,至少說一句‘嗯’或者‘收到’。”
相比起來,我是個不夠“禮貌”的人,比如看電影或者有其他需要專注的事情,我一般都不會即時檢視訊息。
說來慚愧,有的時候即便有時間回覆,我可能也不會秒回。
在那時那刻,我就是不想回復,不適合回覆,這些理由不太說得出口,所以我一般會“編造”一條,對不起,我沒帶手機,對不起,手機沒電了,對不起,手機掉水裡了。
說出這些真相,會不會被人打死?
02
沒回復訊息是有前提的。
第一種可能,當時的確沒看到。
第二種可能,看到了但是這條訊息跟當下的事情比不夠重要緊急。
第三種可能,就是不想理你。
第四種可能,不知道該回復什麼。
前兩種客觀原因能被大多數人理解,但我不怕死的想聊聊第三種和第四種可能,我為什麼會不回你訊息?
當我感覺到我不想理你,不想回復你,是因為在那個當下,我最需要照顧和關注的人是我自己。
我有還沒處理好的情緒、想法,暫時不能跳脫出來關照到我以外的人和事,我需要先搞定自己。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我剛跟朋友吵了一架,我不想回復發來訊息的你,是我怕把憤怒傳遞給你;
我正從緊張的工作中偷閒喘口氣,我不想回復發來訊息的你,是我正需要休整和除錯,這種情況溝通起來我累你也累;
我手頭有一堆複雜的事要處理,我不想回復發來訊息的你,是我擔心焦慮也會感染你。
生活已經很艱難,真是不好意思,我得先照顧好我自己。
就是出於這樣的感覺,我沒有辦法秒回,沒有辦法迅速調適到回覆你的狀態,我需要一點時間。
至於不知道該回復什麼,也常常讓人左右為難,最後選擇了暫時的沉默。
那條訊息可能是一篇文章,可能是一首音樂,可能是一張照片,我猜不到你想表達什麼。又或者它是我能理解的文字訊息,但我感知不到那是怎樣的情緒和背後的言外之意。
“我今天上班又遲到了?”我該詢問原因,還是表示安慰。
“我剛看完一本書。”我是該問那是什麼書,還是問有什麼感觸。
“大學同學某某來北京了。”我該問要不要聚會,還是說我不知道這件事。
當訊息無背景無緣由無情緒,接收到訊息的人,的確手忙腳亂不知道從何說起。
不然,我等一等你把話說完,或是等一等我找到合適的語言?
你會發現,這些複雜的心思都在說明一件事,不回覆訊息的人本身並沒有什麼安全感,還很矛盾。
他們擔心回覆不恰當無法取悅他人,又擔心過多照顧別人情緒無法撫慰自己。
他們內在的依戀型別是矛盾型,既怕靠得太近又怕離得太遠,他們總想找到一個滿意的平衡點,所以總是在取捨之間焦慮又彷徨。
03
說這些不回覆訊息背後兜兜轉轉的心思,我也能理解發訊息的人得不到回覆會想些什麼。
有些人憤怒,“你憑什麼不回我訊息?”
有些人緊張,“我是不是不該那麼說?”
有些人哀怨,“TA不想理我……”
有些人無所謂,“沒回就沒回,我也不理你就是了。”
憤怒之下是對別人的控制慾——誰都應該及時回覆我。
緊張之下是對自我的懷疑——我說錯做錯,是我不好。
哀怨之下是對自我的否定——我是個不重要的人。
無所謂之下是過高的自尊——我不允許被忽視。
這其中,也同樣湧動著不安全感。
這些人的依戀型別是恐懼型,迫切渴望別人能及時給予迴應,得不到迴應便恐懼又焦慮,他們不信任別人,也不信任自己,多疑又靦腆。
當不回訊息的矛盾型依戀者遭遇需要秒回訊息的恐懼型依戀者,往往一條訊息就能引起一場重大的誤會。
他們看起來像是在溝通回覆訊息這件事,但其實他們都是在喚起自己的依戀模式與彼此對話,矛盾型依戀者想要的是平衡又感到舒適的人際距離,恐懼型依戀者卻需要無時無刻可以取得聯絡的親密距離。
種種關於不回訊息的爭執,都像是過往經歷的再現。
不回訊息的人可能經歷過種種被要求事無鉅細彙報、毫無自由空間的成長環境,要求秒回訊息的人可能經歷過不被關注、多次拒絕的早年成長創傷。
每個人要解決的都不是一條訊息,而是一種創傷。
其實事情本來的樣子應該是:無論是否回覆,是否得到回覆,都該視作平常,它不影響你自由呼吸,也無法說明你不被人在意。
04
回覆訊息這件事,還有一個焦點是常被我們忽視的,它比是否回覆本身更影響關係。
人們更在意的是回覆的質量、回覆的內容,而不是回覆這個動作本身。
有時候即便你得到了回覆,你卻並不舒服。
你收到了那麼多“哈哈哈哈”,那麼多“嗯”,那麼多“哦”,那麼多動圖表情,多到可以出一本書,其中又有幾個讓你真心覺得被理解被關注?
前幾天我坐地鐵,旁邊坐了個三四歲的小男孩,他嚷著問媽媽,我們到哪站下?但是母親一直看著手機,最後敷衍地說,快了快了,馬上了。
這位母親的確回覆了孩子,但這不是一個真正的迴應,她既沒有回答問題,又帶著情緒,她說“快了快了、馬上了”的言外之意是“你不要吵了,不要著急,別煩我”,她把自以為的孩子的情緒放進了回覆裡,不如不回覆。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這位媽媽,自以為明白了對方說什麼,自以為回答了對方,但真相是我們根本沒聽進去對方的問題,始終在自問自答。
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會說些指向不明的話,像我剛才提到的一張圖片、一首歌、一句簡單的文字,這個時候也的確很難得到你想要的迴應,因為對方不明白你在說什麼,何談真正的迴應?
你不說清楚,誰又能透徹理解你需要什麼?
很多人說自己不會聊天,不擅長人際交往,還有人覺得自己在雞同鴨講,對牛彈琴。可是有些無法溝通真的是我們自己在製造著誤會,要麼沒說清楚,要麼沒聽清楚。
如果能多一點清晰的、高質量的迴應,我想不會再有那麼多訊息就擱置在對話方塊裡無人迴應,而那時候溝通本身也不再裹藏著過去的創傷,它將是光,照進生命裡。
-
6 # 楚國農民
如果對誰都是這樣,那隻能說明這個人不喜歡與人溝通交流,至少不喜歡用這樣的方式;假如線上線下都是這樣,那說明這人有社交障礙。
-
7 # 獨愛紅色指甲油
我就屬於這種人,隨緣吧,可能沒有那個讓你一直牽掛的人吧,也沒有那種迫切的心情去想要給他發信息,除了工作之外,好像已經沒有什麼事情能讓自己變得很有興趣了
-
8 # 璜少643
提問者,你好。希望以下分析,能為你提供正確的解答思路。
1. 每個人在溝通的過程中都承擔了兩種角色,資訊的發出者和接收者。不可否認,大部分的人都曾經經歷過等待別人回覆資訊和看見別人的資訊不想回復的情況。
2. 作為基本禮儀,突然置交談物件與不顧,多數為突然有事,少數為不想回答。前者自然不用多敘述,後者則可能是聊天過程中你的某句話傷到或激怒了對方,則自然不能和你聊下去了。
3. 還有種心態則是,你在Ta心裡的價值輕重佔比。重要則長聊,不重要,自然是不會長聊,並且對你愛理不理。
對於此種情況,解決方式是,如果你想繼續一段關係,只有靠持續不斷的溝通,使雙方能夠在互相的習慣中尋找到屬於你們之間關係的“均衡點”。最好,是面對面交流。
-
9 # 情叔咪語
每一種關係就會有不同的意義,戀人不回信息那是因為鬧情緒,朋友不回信息因為無語,顧客不回信息那就是拒絕。
還有一種就是真沒看到,我個人就有一萬多條資訊沒有讀,甚至不知道發的是什麼,也許推銷的多了,除了你在乎的人,很多資訊就會被自然遮蔽。
-
10 # 春亦秋
簡單說一下,不發信息也不回信息的原因
1.看到資訊不想回
2.看到以後想過會回,但是後面忘記回
3.對方對你不感興趣
建議:如果他(她)沒回你,有可能人家說不定不方便或者不知道怎麼回覆,你只需要等他回覆了你以後再繼續說。人和人之間,理解至上,"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請不要強加給別人。
回覆列表
有可能是沒看到或者是忘記了。如果是忘記了的話這人應該是沒把你放心上也就是不重視。對付這種人就要於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