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作物栽培知識講解
-
2 # 努力就好
小麥的一噴三防就該在揚花期噴,小麥是自花授粉品種,花期噴藥對於受精沒有影響,而且許多病蟲害就發生在小麥的揚花期,此期葉面噴施微肥,可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防止乾熱風,促進籽粒的灌漿,增加粒重,對產量的提高大有好處。
小麥揚花期主要發生的病蟲害是,鏽病,紋枯病,黑穗病,赤黴病,葉枯病,麥蚜,紅蜘蛛,吸漿蟲等。對於這些病蟲害的防治,除播種前拌種以外,在小麥的揚花初期到盛期都可以用藥防治,用藥的最佳時間就是在揚花初期,也就是說的"見花就打"。
如小麥蚜蟲,主要是麥長管蚜,麥二叉蚜和麥禾溢管蚜,它的盛發期就是在小麥揚花後至拔節期間,蚜蟲量上升的非常快,在小麥的莖稈上,葉片上和穗部刺吸汁液,並排洩大量的蜜露招引煙煤病菌和螞蟻,影響光合作用,尤其是傳播黃矮病,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小麥揚花期用藥,可大大降低蟲口密度,是防治的關健時期,應揚花期及時用藥防治。
小麥吸漿蟲的危害盛期也是在小麥抽穗至揚花期,大量的吸漿蟲羽化成蟲,將卵產在麥穗上,揚花後就停止在麥穗上產卵了,所以在小麥抽穗到揚花期,是防治吸漿蟲的關鍵時期。
"一噴三防"指的是一次噴藥可以防治小麥的病害,蟲害和乾熱風,防止小麥倒伏。病害主要有5種,蟲害主要有3種,採用的藥劑是殺菌劑,殺蟲劑和微肥。殺蟲劑主要選用,高效氯氰菊酯,氯氰氰菊酯,甲維鹽,阿維菌素,蟲蟎克,掃蟎淨,吡蟲啉,啶蟲脒等。
殺菌劑主要選用,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環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井岡黴素,丙環唑,惡黴靈,甲霜-惡黴靈,氮苷-嗎啉胍等。
微量元素肥主要選用,氨基酸類葉面肥,尿素水溶液,磷酸酯二氫鉀溶液,過磷酸鈣溶液,草木灰浸出液等。綜上所述,小麥花期可以放心噴藥,不要錯過了揚花期用藥的最佳時期,否則會影響小麥的健壯生長,最終會影響產量和品質。
-
3 # 豫東小農
我們瞭解一下什麼是小麥的“一噴三防”:它指的是在小麥揚花至灌漿期,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葉面肥,微肥等混配劑噴霧,達到防病蟲害,防倒伏,增加小麥千粒重,進而實現小麥增產的一項關鍵技術措施。
我們這裡是豫東地區噴施小麥“一噴三防”的時間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旬,噴施的時間一般集中在小麥的揚花期,用藥的最佳時期是在小麥齊穗揚花初期,既小麥揚花5%左右開始噴施一遍。但是也要注意關注天氣預報,如果說碰上陰雨連綿的天氣只能提前打農藥,並且還要在下過雨以後再噴施一遍。小麥的“一噴三防”最好不要在揚花盛期的時候噴施,本身我們打農藥不是用的植保飛機,而是人工背電動噴霧器打農藥,背電動噴霧器打農藥,有可能會在噴農藥的同時,把小麥的花給噴灑掉,再加上人在麥田裡走動,這樣都有可能會使小麥授粉不勻不均!有可能會使小麥減產!“一噴三防”最好是選擇在小麥揚花初期和後期進行噴施!推薦使用吡蟲啉+高氟氯氰菊酯+戊唑醇咪鮮胺+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可以防治小麥的蚜蟲,吸漿蟲,赤黴病,兼治鏽病,葉枯病和預防乾熱風!
-
4 # 二丫O
針對小麥“一噴三防”這個問題。是在見花就打藥,還是養花期打藥啊,我同意見花期就打
1.小麥“一噴三防”是在小麥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混合噴打,達到防病蟲、防乾熱風、防早衰、增加千粒重,確保小麥增產增收的效果
2.見花就打的原則,田間有小麥開始開花了就可以用藥防治,用藥時間便於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
3.揚花期病蟲多,有鏽病,紋枯病,黑穗病,赤黴病,葉枯病,麥蚜,紅蜘蛛,吸漿蟲等。
4.“見花打藥”是主要針對預防小麥赤黴病的,小麥赤黴病必須提前噴藥預防,錯過揚花初期這個關鍵施藥時間,即使再增加施藥次數防治效果也不好
-
5 # 川劇變臉小青蛙
小麥的一噴三防就該在揚花期噴,小麥是自花授粉品種,花期噴藥對於受精沒有影響,而且許多病蟲害就發生在小麥的揚花期,此期葉面噴施微肥,可延長上部葉片的功能期,提高光合效率,防止乾熱風,促進籽粒的灌漿,增加粒重,對產量的提高大有好處。
小麥揚花期主要發生的病蟲害是,鏽病,紋枯病,黑穗病,赤黴病,葉枯病,麥蚜,紅蜘蛛,吸漿蟲等。
對於這些病蟲害的防治,除播種前拌種以外,在小麥的揚花初期到盛期都可以用藥防治,用藥的最佳時間就是在揚花初期,也就是說的"見花就打"。
"一噴三防"指的是一次噴藥可以防治小麥的病害,蟲害和乾熱風,病害主要有5種,蟲害主要有3種,採用的藥劑是殺菌劑,殺蟲劑和微肥。
殺蟲劑主要選用,高效氯氰菊酯,氯氰氰菊酯,甲維鹽,阿維菌素,蟲蟎克,掃蟎淨,吡蟲啉,啶蟲脒等。
殺菌劑主要選用,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環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井岡黴素,丙環唑,惡黴靈,甲霜-惡黴靈,氮苷-嗎啉胍等。
微量元素肥主要選用,氨基酸類葉面肥,尿素水溶液,磷酸酯二氫鉀溶液,過磷酸鈣溶液,草木灰浸出液等。
-
6 # 都市農人通哥
關於能不能在花期打藥,我認為這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見花打藥的原因:
因小麥赤黴病主要危害麥穗,揚花期是最重要的侵染時期,如果打藥太早,藥劑持效期沒有那麼長時間;如果打藥太晚又起不到作用;所以要見花打藥。
不推薦揚花期打藥的原因:
小麥揚花期是小麥授粉的關鍵期,此時打藥容易影響小麥授粉,導致小麥出現不能灌漿,產量下降。
綜上所述,為了避免因赤黴病帶來的小麥產量和效益的損失,我推薦:小麥見花打藥(揚花10%以內)防治赤黴病,同時小麥80%開始揚花不推薦使用,如果遇到此時遇雨,則必須在雨停之後補噴藥劑,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赤黴病的效果。
推薦藥劑:
氰烯菌酯,多菌靈·氟環唑,肟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等對赤黴病都有很好的防效,此時還可以加些高磷、高鉀、含硼的肥料促進揚花授粉。
注:相對赤黴病帶來的品質和產量損失,我們可以犧牲一部分因打藥帶來的產量損失。
-
7 # 卡卡說說吧
小麥“一噴三防”是在小麥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混合噴打,達到防病蟲、防乾熱風、防早衰、增加千粒重,確保小麥增產增收的關鍵措施。 掌握見花就打的原則,田間有小麥開始開花了就可以用藥防治,用藥時間便於掌握,而且防治效果好。可以用聯苯菊酯加噻蟲嗪加戊唑醇.咪鮮胺加磷酸二氫鉀噴霧預防。也可以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加吡蟲啉加三唑酮加多菌靈加磷酸二氫鉀噴施。一般看花就噴施藥劑, 一星期後再噴施一次。
-
8 # 農藝天地6971
小麥“一噴三防”是在小麥穗期使用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微肥等混合噴打,達到防病蟲、防乾熱風、防早衰、增粒重,確保小麥增產增收的關鍵措施。
因此,小麥“一噴三防”並不是“見花打藥”,而是要在小麥穗期對田間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進行預測,然後確定打藥的時間、採用藥劑品種、藥劑配合比例等。小麥“一噴三防”應採取綜合作業,一噴多效,採用殺蟲劑、殺菌劑、微肥混配劑施用。根據各地區小麥穗期病蟲害發生趨勢,提出以下病蟲害防治技術意見:
1、以防治鏽病,吸漿蟲為主的麥田,畝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75克或12.5%烯唑醇40毫升加4.5%的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再加98%磷酸二氫鉀100克或液體葉面肥50毫升加水噴霧。
2、以防治赤黴病、麥穗蚜為主的麥田,畝用50%多菌靈60毫升或70%甲基硫菌靈100克、加3%啶蟲脒乳油25毫升或10%吡蟲啉20克、再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噴霧。
3、以防治葉枯病、穗蚜為主的麥田,畝用65%代森錳鋅150克或70%甲基託布津100克加10%吡蟲啉20克,再加磷酸二氫鉀100克噴霧。
三、小麥一噴三防需要注意的事項。
1、在購藥時一定要到三證齊全的正規門店選購,拒絕使用所謂改進型、複方類粉鏽寧、三唑酮,以免影響防治效果
2、配製可溼性粉劑農藥時,一定要先用少量水化開後再倒入施藥器械內攪拌均勻,以免藥液不勻導致藥害。
3、用藥量要準確。根據畝用藥量及用水量配製藥液。配製採用標準計量器,切勿隨意加藥。
4、田間噴藥要選在無露水情況下進行,嚴格農藥操作規程以免不安全事故發生。
5、噴藥後6小時內遇雨應補噴。
-
9 # 鄉里鄉韻
小麥的一噴三防對於農民來說並不是什麼新的技術,在90年代開始農業就大力推廣小麥的一噴三防,一噴就是噴灑葉面肥、殺蟲劑、殺菌劑,三防就是防病蟲害、防乾熱風、防倒伏。噴灑的葉面肥大多是噴施寶、葉面寶,然後加磷酸二氫鉀,效果是相當的好,當時還是政府統一提供,可是現在各種的葉面肥讓群眾眼花繚亂,也都說沒有什麼效果。
儘管如此,群眾還是要噴灑,關鍵是小麥的病蟲害現在是越來越多,尤其是小麥的赤黴病、條鏽病、全蝕病每年都是嚴重發生,必須防治,按照農業技術部門的要求,一噴三防一般都情況下是在小麥楊花初期,楊花後期、灌漿期噴灑。
楊花前期主要噴灑葉面肥加防治赤黴病的殺菌劑,可以選用優質的葉面肥,殺菌劑可以選用丙環矬、甲託,楊花後可以葉面肥加殺菌劑多菌靈、烯菌酯,肟菌酯·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等殺菌劑。同時如果遇到連陰雨天氣,穗蚜會大量發生,可以加入吡蟲啉,蚜多威等農藥,在灌漿期主要是提高千粒重,主要是以葉面肥加磷酸二氫鉀為主。
掌握好了以上小麥一噴三防的關鍵節點和用藥的選擇,就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對提高小麥的單產十分的重要。
-
10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小麥“一噴三防”,有的說“見花打藥”,有的說養護期不能打,誰說對?
個人認為誰說的都對,小麥管理根本沒有那麼矯情,抽穗揚花前打“一噴三防”和揚花期打藥,或揚完花進入灌漿期打藥都沒有問題。沒有那麼絕對!試想噴藥才多大點水分呢!假如揚花期下雨了又怎麼說呢!難道麥子就沒有收成了嗎?所以,養花期前後期間,放心噴施“一噴三防”藥劑即是,不必太糾結,不影響什麼!
可以這麼做:
1、揚花期“一噴多防”。不用糾結揚花未揚花,可在抽齊穗後,實際小麥抽穗後數小時就開始揚花了,整個麥田揚花完畢約一週左右,可放心施藥。藥液配製以防治病蟲害的吸漿蟲、蚜蟲及赤黴病等,同時可+入0.3%尿素+磷酸二氫鉀+蕓薹素水溶液,或商品微肥水溶液,或小麥專用營養套餐系列產品。
藥劑可選擇氰烯菌酯25~50g(有效成分)或12.5%烯唑醇懸浮劑40ml,加入48%毒死蜱乳油40~45ml、2.5%氯氟氰菊脂乳油,或2.5%的溴氰菊脂乳油10~15ml等兌水噴霧。
2、灌漿初期噴“一噴多防”。以防止病蟲害的白粉病、棉鈴蟲等,促進灌漿,提高小麥產量。可選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加入30%乙醇甲胺磷乳油120~240ml/畝、12.54%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30g/畝及0.2%磷酸二氫鉀混合噴霧,間隔7~10天再噴一次。
3、灌漿中期噴施預防葉枯病、穎枯病及乾熱風危害。可選用丙硫菌唑、咪醯胺、氰烯菊脂、戊唑醇,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倍液+0.2%磷酸二氫鉀+3%的尿素,或商品微肥溶液,或小麥專用增產營養套餐噴霧。
回覆列表
“見花打藥”是主要針對預防小麥赤黴病的,小麥赤黴病必須提前噴藥預防,錯過揚花初期這個關鍵施藥時間,即使再增加施藥次數防治效果也不好。小麥揚花初期噴施農藥不會對小麥授粉產生任何不良影響的,此時施藥不僅能預防小麥赤黴病還能兼治其他病蟲,提高小麥產量。
部分專家建議在小麥揚花盛期儘量不使用殺菌劑、殺蟲劑等農藥,主要是擔心小麥揚花盛期噴施化學農藥可能對小麥授粉有一定影響,擔心後期結實率降低,這個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因為開期一般都是作物的敏感期。
在打藥時間上不一定非要拘泥揚花期用藥,一定要根據病蟲發病的種類,做到適期用藥。比如小麥紋枯病、繡病、白粉病可在發病初期及時噴藥防治,並不一定非要在揚花期噴藥。在防治時一定要根據當地病蟲發生規律和特點適時、適期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