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地人神鬼001

    古玉看工,看線條,看器型,看沁色,看圖案……每一塊古玉都有自己特定的符號,所以讓人會不自覺的去解讀。越是老的古玉,年代久遠的,越是會有一種滄桑感。一種歷史的沉澱,感覺在和古人對話。雖然相隔千年,但是也好像就在眼前。用心去體會,這就是要古玉的心態感覺。

  • 2 # 古玉傳奇

    以玉為載體的玉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愛玉、崇玉、敬玉、玩玉、盤玉、佩玉之習俗,這是因為玉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在人民心中已經根深蒂固了!

    古玉的文化內涵豐富,品味之高,被譽為“東方藝術收藏品中的頂級奢侈品!”它的文史科研價值和藝術欣賞價值甚至經濟實用價值都是不可估量的!

    古玉由於久埋於地下,或者在窖藏、傳世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區域性細微的變化痕跡。這些痕跡包括自然氧化和熟舊痕跡、打磨拋光痕跡、原始的加工痕跡、沁蝕痕跡、次生痕跡等等。這些痕跡突顯了古玉的滄桑感!

    一、古玉自然氧化與熟舊痕跡。

    古玉大多是久埋於地下,滄桑感極強 !只有少量窖藏的古玉完好無損,光亮如新!由於其久埋於地下,地表的環境不同,侵蝕不同,玉質不同,玉表面都會留下一層厚厚的氧化歲月痕跡,加上人為的使用痕跡、盤玩和摩挲過程中汗跡、油脂以及地表中雜質的滲透,形成的這種表面痕跡通常稱為包漿或者皮殼。

    年代越久遠,受沁蝕越嚴重,其滄桑感就越強!其表面大多有一種玻璃光澤或者油脂光澤,柔和內斂,就像夕陽照到冰面上的感光,波光粼粼!具有這種寶光的古玉的藝術感、滄桑感或者熟舊感都很強!這種光澤是古玉在密閉的墓穴或者空間裡頭歷經百年或者千年氧化形成的。另外還有部分古玉由於區域性或者整體發生質變和鈣化,區域性沒有光澤或者整體感光度不強。

    一般情況下,凹下去的陰刻線底部的包漿應該與凸起來的或者表面其它部位的包漿一致,甚至沁痕更深一些!受沁部位的包漿也更為厚重一點。 玉表面大多呈雞皮疙瘩,區域性有許多細小的毛孔,這些類似人體面板的毛孔是會呼吸的,毛孔千變萬化,呈不規則分佈,毛孔邊緣一般沒有毛刺,凹凸不平,深淺不一,另外玉器表面受沁後,表面那層光澤依然是存在的,玉表面的整體光澤是不一致的,拋光打磨精細部位寶光四溢,凹下去的地方感光度會差一下,跟仿品、贗品那種統一的、刺眼的高光、賊光,玻璃光是有著根本的區別的!

    古玉經過長期氧化和受沁,表面大多呈失水狀態,起皺紋,在60倍放大鏡下觀察,玉表面呈現凹凸不平的狀態,分子內部會產生一種熟舊感,沁色和泥土中的可溶礦物和腐爛雜物有一種被玉質“吃”進去的感覺,渾然一體,富有層次感,這種熟舊感有時像煮熟的米飯,有時像天邊的晚霞,有時像熟透的蘋果,有時像快熟的杏子,有時像秋天的楓葉……

    二、雜亂無章的打磨拋光痕跡。

    古玉打磨拋光大多用解玉砂,獸皮、粗布,竹片等,由於解玉砂大小粗細不均勻,玉器經過打磨拋光後,表面留有許多解玉砂蹭劃的痕跡,上面佈滿了橫七豎八的細微的線條,或長或短,或粗或細,八面出鋒,甚至會有重疊交錯,留下的這種痕跡總體呈現雜亂無章的現象!而贗品則千篇一律,表面光滑度和感光度一致,難以看到這種雜亂無章的影象!

    三、玉表受沁與被侵蝕痕跡。

    古玉久埋於地下,大多受沁,而且大多沁在玉質疏鬆的或者綹裂部位,沁色也是有過渡的,有深淺、濃淡、層次變化的!真品沁色深入肌理,與玉質渾然一體!受沁部位表面大多寶光四溢,只有少數受沁嚴重或者發生質變的古玉的感光度較低。

    就拿白玉紅沁來說吧,玉表面的沁色大多由深紅至大紅、橘紅、橙黃、米黃、淡黃再到白色過渡的,大多區域性開窗,開窗部位露出了玉器原本的玉色,周圍沁色有連帶,受沁部位光澤柔和,精光內放,邊緣分界線是不明顯的,毫無規律可循的。

    這種自然的分佈,是造假者難以仿製的!贗品沁色部位顏色發死,無光澤,大多用酸鹼腐蝕,表面沁色會有脫落,受沁部位與沒受沁部位的邊界明顯,無過渡,區域性煙燻、火烤或油炸,顏色過濃過淡且浮於表面,像輕紗籠罩,朦朦朧朧。 部分高仿品則利用帶雜色的、劣質的、有綹有裂的玉來仿製的,沁色儘管是染在玉質疏鬆或者綹裂的部位,但由於其缺少變化而失去古玉的神潤感和滄桑感,依然不難識別!

    另一個就是腐蝕痕跡。古玉久埋於密閉的墓穴裡頭,區域性會發生土蝕、蟲蛀、形變、地彎、鈣化、裂紋、氧化凸起、凹陷等現象。不管是哪一種,腐蝕表象千變萬化,都是呈不規則分佈的,這種自然的腐蝕分佈今人無法仿製,可以說令造假者聞風喪膽!

    四、原始的加工痕跡。

    由於各個時期的制玉工具、工匠水平和審美標準不同,加工痕跡也是有別的! 古玉加工涉及到解玉、切割、鑽孔、拉絲、碾琢、磋磨等工藝,雖然繁複,但古人制玉還是精雕細琢、不惜工本!因為古玉大多是帝王、皇家、貴族、達人所使用的,他們把玉當成是通靈的載體,制玉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使命! 古人在解玉、切割的時候玉器邊緣通常會留下切割的鋸痕或旋紋,玉器寬窄、厚薄、大小不均,大多都不是很規則的。雕刻多用圓雕、減地浮雕、陽雕、鏤空雕技法。這與機器工非常規整的平面雕有著根本的區別!

    古人鑽孔大多使用管鑽和桯鑽。形狀有直的,漏斗形的、中空的等等。鑽孔內部留有旋紋,這些旋紋不作拋光打磨,旋紋有深淺、大小、粗細、長短、間距、角度、方向變化,甚至有多次重疊,慢工,外邊緣一般沒有崩茬,通常是對鑽孔外大內小,留有臺痕,少數工藝美術大師能打出很直的對鑽孔,牛鼻穿或者蜂腰孔通常會偏離重心,左右不對稱!

    古人鏤雕用拉絲工,先鑽一個小孔,再拉絲,拉絲所呈現的微痕雜亂無章,邊緣無崩茬,包漿與外部一致,底部由於用力不均,呈現丘陵狀,凹凸不平,表面有許多間距、粗細、長短、大小不等的線條,這些線條有直線、弧線、波浪線,區域性還有線條疊加痕跡。

    陰刻線分為單陰線和雙陰線,有砣工和手工刻劃兩種。陰刻線內部包漿渾厚自然,底部凹槽比較平整,一般留有解玉砂反覆磋磨痕跡,雜亂無章;若是用水晶、瑪瑙、鑽石等工具刻劃的陰刻線邊緣可以有茬口,底部有深有淺,線條粗細、長短和間距不一,底部有厚厚的包漿。

    若是老砣工砣出的陰刻線有三種,一種U形,底部非常平整,深淺一致,慢工,只有熟練的工藝美術雕刻大師才能做到,一種V形,底部窄而淺,外部深而寬,一種是半圓形,底部像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兩頭尖,尾部V字形,由於多次碾壓,陰刻線底部深而寬,兩端尖而淺,邊緣無崩茬。

    不管是哪一種,老砣工下砣既準又狠,砣出的線條是非常地乾脆、利索和硬朗的,婉轉自如,該彎的彎,該直的直,沒有斷斷續續的,底部不存在坑坑窪窪、凹凸不平的現象。

    一般情況下,砣痕有寬有窄,有深有淺,有長有短,大多體現了一個“變”字,有重砣、出岐、出界、接刀、跳刀、走錯砣的現象出現,跟機器工有著本質的區別!

    五、次生變化痕跡。 所謂“次生變化痕跡”就是指玉質由於受到地表可溶礦物、雜色、腐爛雜物的沁入,區域性或整體發生質變而產生的痕跡。這種痕跡通常有“飯糝”、“鈣化”、“雞骨白”、“亂柴紋”、“根鬚紋”、“蜘蛛網”、“牛毛紋”等現象出現。

    “飯糝”通常發生在玉質的內部,區域性出現,周圍有連帶過渡,這種痕跡大多呈現粥樣感、玉米渣、飯粒、微生物腐爛發酵的樣子,呈不規則分佈的。

    “鈣化”、“雞骨白”也是經常出現的,區域性變形且凹凸不平,表面還時常伴隨著一種石灰沁或星星點點的白斑,在聚光燈下觀察,大多不透光,或者若隱若現。

    一般情況下,古玉受沁嚴重,發生“鈣化”或者“雞骨白”的時候,我們都可以在玉器表面找到一個或者數個開窗部位,這些部位的微痕是非常自然的,可以說是造假者無法仿製的!它可以告訴我們古玉原本的面目和玉質的優劣。學會尋找和識別開窗部位的微痕對古玉鑑定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出現“亂柴紋”、“根鬚紋”、“蜘蛛網”、“牛毛紋”大多是大面積出現的,呈不規則分佈的,表面還伴有一層乳化的白斑,有牛奶般絲滑的感覺,周圍或多或少都有不規則的裂紋出現,這些裂紋毫無規律和方向可循,是由於地熱地張以及玉器內部分子結構不平衡導致的,這些細微的痕跡可以判斷出玉器久埋於地下數百年甚至數千年,被地表雜質沁入形成的。這些特徵足以說明它的滄桑感!

  • 3 # 金正458048377

    高古玉的滄桑感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老熟。任何事物都有生命。一件歷經千年的古玉一定有老熟的感覺。新玉無論如何做舊都無法表現老氣。如同一個十幾歲的姑娘,無論如何化妝,其手上面板無法表現出粗糙的痕跡。高古玉也是如此。

    2,沁色。極少高古玉沒有沁色,無沁色的高古玉其玉質一定比有沁色的高古玉更堅密,而有沁色的高古玉的沁色一定能找到沁門,即玉器有裂紋,這種裂我們玩家稱之為天裂,是玉器先天形象的。玉器入土後受地下各種物質的影響將微量原子順著裂紋浸入玉肌裡,這種沁有明顯的過渡層,色澤上由淺入深。

    3玉質變。質變是古玉的最重要的環節,玉質的變化是古玉的根本變化,玉肌裡出現飯滲或結晶體是玉發生質變的直接表現。

    4神韻。神韻最直接的表現在各種動物、人物的眼睛上。其眼神你無論從那個角度看,它都注視著你。

  • 4 # 煙雨杏花江南

    古玉跟透光度沒有關係,有可能微透光或不透光,古人選擇雕刻配飾材料時沒有考慮到這層關係。但雕刻圖案跟當時所處的時代有關係,不會穿越年代。至於臆造圖案暫時不能妄加評議,就像現在科學解釋不了的現象,不能說它不存在。古玉的“滄桑感"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而不是今人所做作的表象。

  • 5 # 使用者4195844160

    還是上幾張微觀圖共同學習交流吧,文字說的再多總覺得不立體,古玉的那種滄桑和熟舊感一定要真仿對比著看才能行,比如同樣是人的臉,小鮮肉的臉就不可能具備風吹日曬中老農的臉特有的滄桑和歲月感

  • 6 # 巢湖小袁小號

    最近防疫在家,清理庫房,以前打包收的東西太多,自己也傻眼了,翻出來一些玉器,其中一件圖案怪異,有款,應該是玉亭兩個字,字太小玉字肯定對,亭字不太清楚,打磨的非常亮,背面的松雕的那個力度驚人,料帶皮不太好,像晚明的,有高手幫我看一下,謝謝啦!

  • 7 # 愛收藏鄧

    古玉的“滄桑感”,一是表面給觀賞者的感受,二是“質變”。下面是我的藏品———和田紫紅玉牌,文飾為雙面淡浮雕三聖圖,請藏友鑑賞。

  • 8 # 辯玉論格

    具體的古玉的“滄桑感”主要表現在;型紋工沁包漿幾個方面同時出現在一塊玉上面,型紋就是說型製圖紋和神韻,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審美眼光,工就是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古工和現在先進的電動工所產生的痕跡是截然不同的,古玉由於歷經時間的磨礪和長時間的氧化作用,整體的玉石會有質變和氧化層,任何東西都逃不過氧化的過程,氧化時間的長短決定玉石滄桑感的程度,就像幾歲的孩童和八九十歲的老人,由裡而外表現絕對不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自己做的拌土豆絲沒有外面的好吃?都需要什麼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