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搞笑一根筋
-
2 # 鳴詩的日常生活
先是問他拿錢來買什麼,如果確實是想要的,可以告訴一聲,會給你錢或者直接帶去買,而不可以偷偷拿家裡錢去,說清楚問題
-
3 # 燕子飛到南方來
我兒子也偷過,是二年級放暑假時,我百元一塊的,什麼時候拿了70元也不知道。問他也不承認,老公不在家。有一次在他褲子發現一張5元,吃過晚飯,沖涼後叫他到床前問他那張5元來源,開始不承認我說你可以不承認,但是我關燈你就站在,床前如果我睜開眼睛,看見你坐著就捱打。後來關燈不到5分鐘,就乖乖的承認了。然後我就跟他講道理,那些錢是我的,不是你的,你想買什麼可以跟我說,找不是不給你買,知道嗎?如果我不在家你急用,可以拿去,但是我回家了一定跟我說拿去買什麼了。明白嗎?從那以後不敢亂拿,拿了也會跟說買什麼,錢我一直這樣放著。
-
4 # 小棉襖的生活日記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一味的打罵孩子,首先要問清楚孩子為什麼會拿錢,是買玩具呢還是幹嘛?問清楚了才能給他講一些道理,知錯能改就是個好孩子,孩子也需要鼓勵,他們還小不太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家長要跟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沒有孩子不犯錯的,家長這個時候會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
5 # 櫻桃樹下的初吻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了我小時候 那時候因為家裡窮很多東西都沒吃過 所以看到喜歡的東西我就偷錢去買 然後媽媽發現了打了我一頓 但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如果偷錢你可以問問他為什麼偷錢 是有要買的東西嗎 教育孩子不能學偷 如果有喜歡的東西可以讓父母幫忙買 跟孩子談心告訴他偷這個詞不太好 以後可以跟大人商量買東西
幾乎大多數孩子都有過“偷”家裡的錢的經歷,父母們對此苦惱不已,彷彿在父母眼中,一個乖孩子是不會去“偷”家裡的錢的,偷是一個帶有壞品質的動詞。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偷”家裡的錢並不是成人世界中成人規則下的偷,孩子只是悄悄地拿走了家裡放在某個他知道的地方的錢,注意,這裡的“悄悄地”和“拿”,暴露出孩子還未經過規則的約束,還不懂得成人世界的規則。
孩子大多是因為自己花錢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才去“偷”錢的,基於此,父母不妨重新審視孩子的零花錢是否合理,如果可以的話,可以適當增加零花錢,父母和孩子一起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理性消費;如果是孩子以為家裡的錢都可以拿去花,只是不能讓父母發現生氣的話,那就應該鄭重其事地告訴孩子這錢是父母的,不可以隨便拿去,必須得父母允許!
教育孩子要冷靜處理,不可打罵。在發現孩子偷錢時,父母應該冷靜一些,不要大發雷霆,不要打罵孩子,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先給孩子講道理,不要破口大罵或者張手打人,否則讓孩子感到很大的壓力,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不利,而且很多孩子都很叛逆,你越是訓斥厲害,孩子越是不聽你的話了,會和父母對著幹的。
對於孩子的合理需要,父母盡力滿足,拒絕要說明原因,向孩子解釋清楚。有時候孩子會想買一些比較大的玩具、零食,自己零花錢就不夠,向父母索要時被拒絕,這樣有的孩子就想偷一些錢自己去買了。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最好不要給孩子買,但是應該給孩子解釋清楚!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受到過相關的教育,父母也沒有教育到位。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漸漸地要與父母“劃清界限”,從身體上的斷奶到精神上的斷奶,當父母發現孩子一點點地接觸社會時,如上學、交朋友等,要慢慢地告訴孩子成人世界的規則!告訴孩子想達到目的,應該用合理方式。
對於孩子偷錢的問題,父母應該透過現象看本質,孩子是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擇手段,孩子這種任性、不計後果的行為,父母要告訴孩子不能忍受。這樣的行為後果很嚴重,今後容易導致孩子越走路越偏的。所以父母要給孩子強調好了,想達到自己的目的,想做一件事,必須透過合理途徑,“不義之財不宜取”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