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午間精選
-
2 # 與萌寵的寫意慢生活
心中有愛,感恩無處不在!感恩,是融入生命中的溫暖!
有人問我:“什麼是感恩?生活中有什麼值得去感恩?”我想說:感恩是將所有的獲得都不認為是理所應當的。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哪怕是一個微小的舉動,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應當深深的感恩!
都說:“鄰居好,賽金寶”,“遠親不如近鄰”,我們與老李家比鄰而居,老李一家人於細微處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感受到了無比的溫暖。
老李在自家的門前安裝了太陽能照明燈,每當我和先生晚上回來,走到門前樓梯時,老李家的燈就“無意間”亮了,正好照亮了我們通往自家大門的路。我和先生相視而笑,內心暖暖的,不約而同的說:“老李家人又為我們開燈了!太感謝啦!”
一天晚上,門鈴響起,李太太樂呵呵的抱來了蘋果,與我們分享快樂!原來,這是他們家的朋友,特地從1600多公里以外的陝西帶回的愛心果實。
“春華秋實溢清馨,自有果香滿芬芳”,雖然每個碩大誘人的蘋果都套在袋子裡,卻絲毫掩飾不住芳香四溢、香氣撲鼻。
與市場上的很多蘋果不同,此蘋果沒有打蠟,無農藥殘留,無汙染、不催紅,完全可以帶皮吃,而且,還是我和先生都特別喜歡吃的又粉、又沙、又脆的香果!
切開來,白嫩嫩的果肉立即呈現在眼前。咬上一口,又甜又面又脆,滿口的清香,甘甜適口,餘味無窮,果香特別的誘人。
蘋果的營養價值高,有“智慧果”、“記憶果”的美稱,多吃蘋果有增進記憶,提高智慧的效果。
吃著這營養豐富的果實,感受著老李一家滿滿的情義,感恩來自芳鄰的溫馨與和陸!
甜甜的果實在口裡,
暖暖的情義在心間!
-
3 # 週嘉聰vlog
一位巴西老人出海打漁無意間發現一隻被石油纏身的企鵝,毅然而然地將其帶回家,細心的將企鵝身上石油洗淨,為了讓小企鵝能早日康復回到它原來的地方,老人每天細心照料,像照顧自己的孩子喂小企鵝吃魚,每天陪小企鵝玩,相處一段時間後,小企鵝與老人產生深厚的感情,這樣子日子持續了一段時間,老人決定把企鵝帶回海里放生,雖然老人和小企鵝都有些不捨,但還是分別了。
這一天,老人像往常一樣出海打漁,依稀看見遠處一隻企鵝向他游來,老人還記得這隻小企鵝的樣子,抱著企鵝歡快地和它玩耍。從此,企鵝年年在南極大陸和南美大陸來回遊8000公里看望老人。
就這樣,老人和企鵝持續好幾年的相約,至今還保持著這一段真切感情。
世間萬物皆有情,動物也不例外,小企鵝都懂得心懷感恩,我們更要常懷感恩之心、報恩之情。
-
4 # 河西河東2018
我來講一個關於感恩為難我們的人的故事。
感恩為難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使我們成長。
工作關係,我調任過許多崗位,也多次作為“救火隊員”,啃過許多難啃的“硬骨頭”,與幫我一道攻堅克難的兄弟們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最近一段時間,機構改革如火如荼,幾個曾經的“得力干將”不約而同地打電話給我,吐槽挨“批”的心情。原來,改革進行中的單位,工作繁忙而且事事緊急,領導免不了就有心情急燥的時候,不知覺中有的話就說的重了一些。
他們吐槽的領導,大多是我們一起啃“硬骨頭”的好戰友,是我曾經的左膀右臂,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敢作敢為,為人厚道,勤奮敬業,尤其是古道熱腸,樂於助人,關愛部屬。
我熟悉這些兄弟,也理解被他們吐槽的領導。我對他們每個人都說了同樣的一句話:感謝為難我們的人,是他們讓我們成長。
不是麼?
小的時候,當我們摔倒了,趴地大哭,渴望著爸媽把我們抱起來安撫,可是爸爸卻威嚴地要求我們自己爬起來,而且還不許我們哭。從此我們養成了獨自承擔困難和結果的習慣。
長大一點,爸媽開始教我們洗自己的襪子,刷自已的碗筷,疊自己的被子,收拾自己的房間。雖然我們常常弄得一地狼籍,但他們絲毫也不心軟。這樣,我們學會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再大一點,我們上學了,完不成作業老師罰站,課堂不守紀律老師叫家長,考試成績不理想老師刺兒得我們直哭,我們哪一個不對老師又敬又“恨”?可是,卻是老師教會了我們學習,傳授了我們知識。
出了校門,走進社會,我們找工作養活自己,大多數人上的第一堂課便是如何面對被拒絕。被拒絕的多了,我們才學會反思自己,才發現自己身上的短板,才找到自己正確的方向和適合自己的飯碗。
工作中,沒有哪個領導和老闆能總能原諒我們的差錯,這不原諒其實就是催化劑,促我們改良,促我們前進,促我們成長。當我們不再渴求需要得到原諒的時候,我們就成熟了。
溫室裡培育的鮮花,沒有經過風雨的洗禮,它們的美麗彌透著嬌寵的氣息。一旦來到一個新的環境,即便是新主人精心呵護,一般也都要經歷一段艱苦的返青,才能重新綻放美麗。這返青的過程,就是去嬌寵,求新生。
一位鉗工朋友常常說起帶他實習的師傅,每次說到師傅都是一臉的敬意。他說跟師傅實習的那一年,他不知捱了師傅多少回罵,不知被師傅用板手敲了多少回手背,不知背地裡偷偷抹了多少回眼淚。那時的他也曾恨恨地恨過師傅,罵過師傅,但他現在卻非常感激師傅,是師傅的責罵讓他變得更加勤奮,是師傅的敲打讓他的技術突飛猛進,是師傅的嚴苛讓他改掉了自身的一切壞毛病。最後,師傅把他留在了自己的身邊,言傳身教了7年。是師傅不斷的為難,成就了他現在省級“能工巧匠”的榮譽。
我也非常感恩一個人。在我38歲那一年,他成為了我的大boss,直接領導了我5年,如今他己退休,但我時刻感恩著他,自認是他的門生,更願以他的學生自居。他交給我的幾乎都是無法完成的工作,他給我定的幾乎都是不能達到的標準,他讓我看的幾乎都是沒有時間能看完的書。整整5年,我如同經歷了人間煉獄一般。期間,我2次得到提升,3次執掌重要崗位,總算不辱使命,在不惑之年贏得了新生。
沒有誰會願意去為難別人,也沒有哪個領導和老闆願意為難自己的部屬,更沒有哪一個父母願意為難自已的孩子,他們一定有自己的不得已,他們有自己的責任,他們還有無私的愛。
是他們的為難,成就了我們。
我們可以吐槽他們,但是,我們不能責怪他們。
我們要感恩他們。
-
5 # 全福202540981EU
小灰是一條田園犬,毛色黃而無光澤,一條尾巴上的毛更是禿了一節,一雙無光的眼睛中,透著一股悲傷,很難想象這是一條狗的眼神,身上瘦瘦弱弱的,沿著街道慢慢的走著。
看到有人走來便遠遠的躲開,站在一邊等來人過去了再繼續前進。它的目的地很簡單就是前面不遠處的一個垃圾桶,這是每天吃飯的地方。
但不是每天都有,只有運氣好時有人將吃剩下的東西扔在這裡時才有吃,最近它的運氣就有點背,已經有三天沒吃東西了。
其實它可以去別的地方去找吃的,但是它不願意,因為它以前的主人就住在不遠處的天橋下,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它主人永遠的閉上了眼睛,自此之後它再沒去過別的地方。
甜妞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姑娘很是可愛,今年四歲了,半個月前和爸爸媽媽搬到了和平小區,生性好動的她從來不會安靜的坐會。
在她的堅持下,每天下五點到六點半是她出來玩耍的時間,最近甜妞飯量突然一下子漲了不少,平時一頓只吃一碗飯的她現在要吃兩碗,不愛吃肉她也總是吵著要吃肉。
只是她爸爸媽媽沒有發現,每次一個人安安靜靜,在旁邊吃飯的小甜妞總會悄悄把一半飯和肉裝在一個小塑膠袋中放進自己的小包中。
“妞妞快點,磨磨蹭蹭的在什麼呢”聽到媽媽呼喊的甜妞,迅速的將一包東西放到天橋下一節廢棄的水泥管邊,並小聲的對水泥管說道,“小狗狗快吃,千萬別讓媽媽發現,不然她就不讓我給你送吃的了”說完迅速向著媽媽跑去。
小甜妞的這一行為最終還是被爸爸媽媽發現了,只是在暗中觀察發現,這條瘦瘦的流浪狗很是溫順也就墨許了甜妞的行為裝作不知道。
轉眼春去冬來,甜妞堅持每天給小灰送食物,而小灰也終於不再瘦瘦的,相反因為天天有肉吃變得胖乎乎的,它雖然還記老主人,但它不再悲傷每天都開開心心的。
每天下午都會陪伴在甜妞身邊玩樂,而且還會護著甜妞不讓任何陌生人靠近甜妞,同時也會看著甜妞不准她去一些危險的地方。
這裡的冬天很冷,地上經常會結上冰,那時路面就更難走了,甜妞像往常一樣來找小灰玩,不同是她手上抱著厚厚的一打衣服這是給小灰墊窩的。
小灰此時也看到了甜妞,正跑過去迎接的甜妞的小灰,突然之間一改往日的溫順狠狠的撲了出去,將甜妞撞近三米。
與此同時一輛黑色的小轎車猛地竄了出來將小灰撞出老遠老遠,倒地不起的小灰,口中流著血沫,艱難的抬起頭看了一眼甜妞,最終無力的倒下。
-
6 # 單車尋
感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關於感恩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女孩,因為和媽媽發生了矛盾而離家出走,大門“砰”的一聲,關上的是門,傷害的確實媽媽的心。小女孩走在路上,一個人彷彿很自在悠閒。他感覺似乎也沒什麼。
到了晚上,小女孩飢腸轆轆,她路過了一家麵館,煮麵條的是一個老奶奶。小女孩雙眼直勾勾的看著那碗麵,口水都快流出來了。老人家讀懂了她的心思,便給小女孩做了一碗麵。小女孩很感謝老人家。她吃的很快,也許是真的餓了吧。
老奶奶問小女孩:“這麼晚了,你為什麼不回家啊”,她回答:“因為我和媽媽吵架了,你的面真實太好吃了,我這輩子都感謝你”,老奶奶嘆息的回答到:“傻孩子,我只為你做了一碗麵你就是這麼感謝我,你媽媽為你做了多少這樣的飯,你卻不曾感謝,吃完這面,你趕快回家吧,別讓家人為你擔心”
小女孩留下了眼淚,家人對自己的好,一幕幕的,就像放電影一樣,在腦海中迴圈播放。她知道錯了。就在離家不遠的地方,她看到了家裡門前明亮的燈光下的媽媽,她飛速的跑向媽媽,家人的懷抱是那樣的溫暖和美好。後來的他們是幸福的,一起快樂的生活,沒有爭吵,只有幸福。
感恩是一種美,小時候的感恩,是聽爸媽的話,讓他們不為自己擔心。成大後的感恩,是讓他們有一個依靠的肩膀,承擔起家庭的責任和社會的責任。
回覆列表
我給你講個關於報恩的民間故事:
徐州有一個菜農名叫吳根有,家境並不十分富有,一年四季靠種菜為生。他雖然沒讀過書,但從小聰朋伶俐,為人又忠厚,因此,街坊都非常喜愛他。
這一年,吳根有二十歲,一天,他從城裡賣完菜,走到半路,忽見一對夫婦抱著一個嬰兒在路邊啼哭,哭聲悽慘,催人淚下。吳根有聽了也不由心中難過,上前問道:“你們是哪裡人?為啥在這裡痛哭?”
夫婦倆聽了,哭得更傷心了。
吳根有勸解了半天,夫婦倆才勉強止住哭泣。
男人說:“我們是從逃難來的,想賣兒還債,但看著懷中,又心中不忍。想到傷心處,便哭起來了。”
吳根有說:“孩兒尚小,又在哺乳之中,你們作的怎忍心拋舍而去呢?”
男人說:“孩子是我們的親骨肉,我們怎忍心拋棄不管呢?只是這孩子跟著我們,遲早也是餓死,想給他尋找一條活路罷了。”
吳根有說:“你們究竟欠了別人多少錢?”
男人說:“二十兩。”
吳根有說:“賣孩子能得多少錢?”
男人說:“有一個大戶人家願出三十兩銀子。”
吳根有說:“我今天賣菜得了一些銀子,又收回往日欠帳,共有三十多兩。我全都送給你們,你們拿二十兩銀子還帳,剩餘的你們拿回家去過日子吧,這樣你們也不用骨肉分離了。”說罷,將腰間裝銀子的褡褳解下來,遞給了他們夫婦。
這對夫婦對他感激涕零,視同再造父母。跪在地上朝他拜了又拜,說:“今生今世報不了你的大恩,死後變鬼也要報答你。”吳根有慌忙把他們扶起來,看著他們一步三回頭地走遠了,才轉身回家。
後來,吳根有一天到晚忙著種菜賣菜,也沒再遇見那家夫婦,這件事便淡忘了。轉眼二十年過去,吳根有人到中年,已滿臉胡茬,人也長得老相了,且又娶妻成家,有了兩個孩子,那件事更是忘了個一乾二淨。
常言道:三貧三富不到老。這年,徐州一帶大旱,人們都活不下去了,紛紛外出逃難。吳根有上有年邁父母,下有未成年的孩子,不好撤手不管,一走了之。因此只得在家裡苦熬,靠挖野菜,剝樹皮餬口度日。長了,山上的野菜挖完了,樹皮也剝光了,菜園裡更是連菜苗也沒一裸。一家老少餓得皮包骨頭,眼花頭暈。
吳根有看著這副慘景,忍不住發酸,直淌。心想:這樣下去,總不是個辦法,遲早全家人都得餓死。父母辛苦一世,老了還要受這份罪。他想了幾天,便決定把兩個孩子送到山裡丟了,省點口糧來孝敬父母。
這天傍晚,吳根有見父母已經上床睡熟了,便牽著兩個孩子出了門,一直走到深山裡,左轉右轉,差點自己都找不到路。兩個孩子又困又累,就在一塊大上睡著了,吳根有起身準備獨自回去,這時袖子被人扯住了。一看,是個年輕貌美的站在他身邊說:“你為啥要丟掉這兩個孩子呢?”
吳根有見這婦人十分面熟,好像在哪兒見過一徉,可一時又想不起來了。硬嚥道:“我有什麼辦法呢,日子過不下去。”
婦人說:“活不下去也不能丟掉自己的孩子呀!你把孩子丟掉了,孩子的不氣死才怪哩。”
吳根有兩眼一紅,哭道:“孩子他媽去年就死了。”
婦人想了想說:“你一雙手勞動,養活一大家人,確實也夠艱難的。我看這樣吧,既然你的不在了,我給你作媳婦吧。”
吳根有連忙搖頭說:“使不得,使不得。”
婦人說:“怎麼使不得?”
吳根有說:“我現在一家人都養不活,哪還敢再添一張嘴呢?”
婦人說:“正因為你養不活,我才要給你作媳婦呀。你想想,我一雙手勞動養活你的兩個孩子,你一雙手勞動養活你的父母,不是可以給你分擔一半的壓力嗎?”
吳根有說:“這也不行,你年輕,要嫁也要嫁一個有錢的,我家貧如洗,怎好拖累你呢!”
婦人說:“嫁有錢的我沒那個福份。我也是一個走投無路的落難女子,你就當做件善事收留我,還不行麼?”
婦人這樣一說,吳根有不好推辭了。心想:既然她都不嫌棄自己,自己還推辭啥呢!於是抱了孩子和婦人一道回到家裡。吳根有向父母稟明緣由,二人拜了天地,便結為了夫妻。(後續更精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