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舍我談歷史

    分封制和郡縣制是古代中國歷史上最主要的兩種行政管理制度,其中的分封制是早期統治階層比較喜歡用的方式,歷史比較典型的是周、西漢和西晉,後來的明朝雖然也形成封國,但所封諸王基本沒有地方行政權力,只享受王的待遇。前面的三次分封,周維持有實權的西周和傀儡時代的東周更約800餘年,西漢則是在初年盛行分封制,景帝時期出現七國之亂後逐步廢止。西晉則是在開國皇帝司馬炎去世後不久引發八方之亂,最終被北方遊牧民族攻入關內,部分貴族南遷建立東晉。同樣是分封制,為何區別這麼大呢?

    1.西周分封

    在牧野之戰後,周朝正式確立,但居於主體的周人並不具有絕對多數,只是天下共主,參與討伐殷商的力量中許多原本就是已經存在的諸侯和方國,還有殷商貴族也需要採取措施,妥善處理,需要給他們保留一個封國,於是建立了宋國,為了監視殷商貴族,派遣武王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建立邶、鄘、衛三國以監視,這就是歷史的三監。最重要的是周人的勢力之前只是在西部一隅,很難輻射到全國,只有分封宗族和功臣,才能消化擴充套件大部分東方的土地,因此選擇讓最得力的宗族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和最大的功臣姜尚去東方,分別建立了魯國和齊國。

    周朝的分封制是在當時生產力相對低下的情況下,採取的妥協措施,最初是很有用的,除了三監之亂外,很少有諸侯作亂,這裡面有周王室武力強大的原因,有周朝禮法的約束,同時也有各個諸侯勤王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夾帶血緣和恩賜的分封就出現了弊端,屬於宗室的姬姓諸侯國國君和周王室的血緣在變遠,功臣的後代對於王室的恩情逐步淡化。他們對於自己的權力更多的認為是自己祖先的,的確,周王室只是分封了一塊土地,其餘的需要祖先披荊斬棘的開拓。比如後來統一天下的秦國,最初只是給王室養馬的,發展成為後來的西部豪強。這樣就造成了他們對王室的分離傾向。如果王室一直強,諸侯永遠是諸侯,維持自己臣子的地位。但西周後期,周王室自身實力在下降,大諸侯實力在上升,此消彼長,造成王室老大地位不穩,更不湊巧的是,西周除了周厲王、周幽王兩個昏君,厲王時期的國人暴動已經動搖了王室的根本,幽王時期的廢長立幼,更是對自家禮法的挑戰。被廢的太子也就是後來周平王逃到自己的外公申國家,聯合戎狄滅掉了西周。

    東周表面看,是從周平王開始的,實際上歷史上還存在一個周攜王,形成二王並立的局面。周攜王是周幽王的弟弟,周平王的叔叔,被一部分諸侯王擁立為新的周天子,同時周平王也被其他諸侯擁立。其實這一幕已經註定周天子傀儡時代的開始,天子被擁立和後世的某某帝被擁立一個效果,大權旁落。真正的天子只有繼承,沒有被擁立,擁立意味著需要支援和承認才可以繼位。周攜王作為小宗是沒有繼承權的,周平王有弒父嫌疑,同樣不具備成為天子的資格。他們走正常的法理是不能成為王的。這是禮崩的開始,但不是完全,因為大諸侯還沒有吞併天下的能力,於是進入了霸主時代,這就是春秋時期。春秋時期,周天子還具有名義天下共主的地位,成為五霸控制天下的工具。到了戰國時期,七雄形成後,周天子連工具都不是了,只是牌位,最終因為周赧王的一次衝突,周王室被滅掉。

    縱觀周從興起到滅亡,再到分封以及東遷,後又歷經春秋戰國的全過程。周朝的分封完全是周人為了維護天下,採取的分散化管理措施,依靠分封形成類似於的諸侯國聯盟一樣的國家形式,隨著內部諸侯實力的增加,作為中心的周天子開始被削弱,但因為特定的時候,周和各諸侯國依靠周朝的禮法這樣的盟約維持,在沒有絕對實力前,誰也不敢威脅周天子的地位。

    2.漢朝分封

    漢朝的分封和周朝有一點類似,那就是自身實力,不夠需要和別人結盟來對付最大的敵手,作為大一統時代的平民皇帝劉邦自身的實力是不夠的,對於楚國貴族後代出身的項羽,不佔優勢,他不斷的結盟,有六國舊貴族韓王信,有同樣起義出身的彭越、英布,還有因為戰功卓著被封王的韓信。對於這些人封王,劉邦是不甘心的,雙方也缺乏足夠的信任,這為後來雙方反目埋下了伏筆。同時,劉邦為了鞏固自己的天下,儘快形成劉氏家族力量,開始了分封弟弟、兒子和侄子之路,就形成了同姓王和異姓王並存的局面。

    異姓王其心必異,劉邦有除掉異姓王的想法,最終也實施了,八個異姓王除了長沙王吳芮沒有被清理外,其餘都被劉邦收拾,可以說是狡兔死,走狗烹,也可以說劉邦和這些異姓王同床異夢。同姓王也並不是和漢朝中央保持一致,最初封,劉邦在的時候還能鎮的住。劉邦去世後,漢朝經歷了呂后專制時代,同姓王開始有分離傾向。

    呂后去世後,宗室和忠於劉邦的周勃、陳平等臣子在剷除諸呂后,擁立劉邦第四子代王劉恆即位。劉恆相對而言是不正的,他不是劉邦指定的繼承人,也不是劉盈指定的繼承人,是大臣在清除諸呂之後,順勢讓劉盈的兒子消失。出現了皇位空缺,大臣才擁立新君。這和後世的外藩繼統是一個道理。因此同樣擁有封國的同姓王對此並不支援和認同。劉恆太子後來的景帝劉啟用棋盤打死了吳太子,更激化了和當時最強也是和漢朝廷最離心離德的吳王劉濞。

    到漢景帝時,晁錯提出了削藩,讓劉濞找到了藉口。組織其餘六國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公然反叛。景帝腰斬了晁錯,也沒能平息叛亂,這就是七國之亂。後來,景帝重用周亞夫,在梁王的支援下,打敗了七國聯軍。但這場勝利很難講,漢朝廷有絕對的把握,本身同姓王已經做大,雙方勝負難定。而當時非常重要的齊王則首鼠兩端,沒有直接叛亂,漢朝廷屬於險勝。這場勝利使得漢朝中央集權得以鞏固。

    漢武帝採納了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這是著名的陽謀。透過不斷的推封,封國越來越多,越來越弱越小,逐步不能同朝廷抗衡,對中央的威脅減少,直到西漢末年,封國基本沒有實權,成為實實在在的擺設。至此漢朝面臨的封國問題,徹底解決。從漢朝分封的歷史看,經歷秦朝一統天下後,統一思想比較深入人心,統治者也不希望皇權分裂,不斷的鞏固權力。依靠同姓王制衡異姓王,進而解決異姓王對皇帝集權的威脅。對待同姓王則比較麻煩,但漢朝文景武三帝依靠軍事和政治手段,化解了問題,成功解決封國做大問題。

    大膽假設一下,如果漢朝的封國存在,會出現類似於春秋五霸的情況,皇權被旁落,隨著同姓王與皇帝血緣關係變疏遠,皇帝號令將不再被封國支援,皇帝威嚴掃地。也有一點好處,不太會出現王莽篡漢,甚至不會出現東漢時代軍閥混戰的情況。封國對於維繫一個王朝來講,既有好處,也有威脅。沒有封國,就沒有皇權最安全的屏障,封國做大也會成為皇權最大的威脅。

    3.西晉分封

    西晉的權力來自於司馬氏篡奪曹魏,曹魏之所以不能守住天下,源自魏文帝曹丕對宗室極度不信任。在司馬懿父子發動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氏就已經掌權,曹魏皇帝已經屬於傀儡。這對於西晉的開國皇帝司馬炎來講,觸動很深。深感宗室重要性的司馬炎,選擇了大規模的分封。西晉後來的局面最亂和分封有很大關係,後來叛亂的八王有很多已經和司馬炎親緣都不近,和後來繼位的司馬衷關係更不會太近。比如司馬越,是司馬懿四弟司馬馗的孫子,和司馬炎屬於一個太爺爺的,司馬顒是司馬懿三弟司馬孚的的孫子,也是一個太爺爺的。親緣這樣遠的封王,很難對皇權有忠心。

    西周能夠挺住,西漢能夠挺住,更多的是在位的王或許皇帝比較有作為,挺過了困難期,西周前期,周公旦的作用也特別大。司馬炎在分封的同時,還做了一個影響晉朝命運的一件事,就是按照嫡長繼承製度,讓自己的嫡次子司馬衷繼位。司馬炎並不是不知道司馬衷的智商有問題,但是他把問題考慮簡單了,他覺得有諸王維護,司馬衷的姨媽,司馬炎的繼任羊皇后,還有國丈楊駿,兒子即使弱智也可以過去,主要是還有一個好皇孫。再多的部署都不如一個悍婦賈南風,賈南風作為司馬衷的皇后搞亂了西晉,引發了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不僅影響了晉朝的命運,也讓遊牧民族攻入關內建立了政權,一直持續到隋朝建立大一統政權。可以說司馬炎的分封之間毀掉了自己的長城。西晉短暫統一,就經歷十六國時期,又是司馬炎的一個遠方宗親司馬睿建立了東晉。東晉始終不能緩過氣了,從王馬共天下,到王敦威脅司馬睿,再到桓玄威逼東晉皇帝禪位,最終到劉裕建立了南朝宋。晉朝的分封徹底淪為破壞司馬家天下的禍首。

    綜上看,分封制對於王朝建立初期,立足不穩採用的非常有效的管理手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代表中央的皇(王)權與獨立王國形式的分封國之間的感情變淡,矛盾加劇,並逐步上升為威脅集權的隱患。周王室本身並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整合諸侯,實現集權,因此權力越來越分散,最終周王室的實力和諸侯接近,最高權力消失。西漢初年,劉邦也無力實現集權,選擇政治妥協,分封異姓王,來穩固韓信等有實力的力量,同時,分封同姓王強化劉氏權力。劉氏壯大後,開始清除異姓王。同姓王因為有功,進一步壯大。後來的帝王,面對棘手的封國的問題,透過一場決戰取得削藩決定戰。西晉則是在盲目中封王,最終引發八王之亂,成為西晉滅亡的催命符。

  • 2 # 浦安國學堂

    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朝代推行制度的目的及客觀形式來進行分析:

    1.周朝推行的是分封制。即周朝直接控制王畿區域,而在邊遠區域,或者周朝統治者管理不便的區域,則分封諸侯,代替周朝統治者進行管理。這種制度,在當時周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期,發揮了非常大的優勢,各諸侯國的君主是其統治區域內的實際統治者,能更加集中力量去進行本封國範圍內的農業生產和人員管理。但是其弊端也很明顯,周朝統治者對各諸侯國更多的是採用朝貢制度,對其統治區域內的官員沒有任命權,在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周朝天子的權威受到了很大削弱,可以說是名存實亡。

    2.漢朝前期實行的是郡國制,也就是郡縣制和分封制並行。實行這種制度的原因是因為漢朝前期與劉邦一起打天下的合作者英布、彭越等人,他們本身就是獨立的政治軍事集團,劉邦只是預設他們的存在而已。後期劉邦剪除異姓王之後,以同姓宗親去填補那些統治區域的政治空白。後來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各封國統治區域不斷分割,實力減弱,不再對漢朝政府產生威脅。

    3.西晉在建國之初推行的是分封制,其目的是對抗門閥士族的威脅。這本身也是一種過渡性的政策,一般只要實際操作者按部就班的處理,就可以滿滿的過渡到郡縣制或者州郡縣三級體制。但是西晉第二任君主司馬衷智力有問題,導致西晉中央政府上層政治長時間混亂,後來八王之亂,大大的削弱了西晉的政治軍事實力。

    所以,三個朝代的結局不同,主要原因還是制度推行的目的和客觀形式所決定的。

  • 3 # 湖邊觀魚

    周朝實行分封制是因為當時並沒有大一統的概念,隨著週一起滅商的各路諸侯原本就有自己的地盤,所以滅商之後,周武王只能繼續給這些諸侯分封。

    而且由於當時的生產力落後,根本無法建立起完善的官僚體系和交通設施,對於廣袤的土地的治理只能依靠地方自治,所以,周武王分封給他的親戚和功臣去治理,利用情感聯絡來保障地方與中央的關係。後來周公旦頒佈了《周禮》,使全天下的人有了統一的認知標準,極大地維護了周王室的地位。

    因此,直到戰國末年,極其孱弱的周王室仍然在戰國七雄之間苟延殘喘,因為沒有人敢推翻建立在人們腦中幾百年的“尊王”的意識。所以,直到秦國開始徹底準備統一天下的時候,才吞併了周王室。

    漢朝實行分封制其實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當時人們的心中已經有了大一統的概念,採用郡縣制和分封制對底層人民來說沒有什麼區別。

    但是,劉邦之所以打敗了項羽,是因為各地諸侯王的幫助,其中,韓信、英布、彭越都是絕世名將,劉邦承諾給眾人分封,才獲得了他們的支援。他一旦反悔,天下必將大亂。

    所以,劉邦在獎賞眾人的時候,韓信是封王的,蕭何和張良只封了侯。這恰恰說明,蕭何和張良是劉邦的自己人,韓信是外人。在劉邦心目中,最親近的、最有功的蕭何和張良也只能封侯,這意味著劉邦壓根就沒想分封外姓人。所以,韓信、英布、彭越是遲早要除掉的。

    劉邦內心是想封同姓王來幫助他治理偏遠地區的,但是他高估了同姓王的忠誠度,最終還是出現了七國之亂。

    而晉朝的司馬炎大肆分封同姓王,是為了防止中央出現像他們司馬家這樣的權臣,用諸王的力量保護中央,同時也可以鎮壓地方的勢力。

    而這個方法實在是太蠢。首先,權臣的出現是因為有外部的危機,中央不得不對某些人委以重任,才使得他們獲得了篡位的實力。

    事實上,三國時期,曹家人一直在防著此事,因此,曹仁、曹休、曹真、曹爽相繼當魏國的大司馬,就是防著有權臣造反。但是由於曹爽太蠢沒防住,才成就了司馬家。

    而司馬炎在位時,天下已經平定,中央的權力完全可以分散在眾大臣手裡,不會造成權臣干政。

    其次,地方造反不足為慮。三國時期,曹魏壽春地區相繼數位總督謀反,全部被輕易平定,而且,鍾會在蜀地的造反也被輕而易舉地平定,這說明,人們早已厭戰,造反根本不能成事。

    所以,晉國的分封極其愚蠢。當然,司馬炎有他的考量,因為太子愚笨,他怕後宮和外戚弄權,才出此下策。但結果,不僅後宮弄權,地方也反了,真是自作聰明。

  • 4 # 鐵錘文史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先說我的觀點:三個朝代都是分封諸侯,但是背景不一樣,目的不一樣,結果自然也不一樣。下面分別簡單講一下三朝分封的情況。第一,周朝分封:無奈的好主意。

    周朝分封諸侯,是事出無奈,也是一個好主意。說事出無奈,是因為周天子自己沒有那麼多力量來獨自統治打下的原先商朝的大大的江山。周國只是西北一個小國,因為因緣際會,率領一些小諸侯,能把龐大的商朝推翻,實在有運氣的成分。而建國之後,因為手上幹部力量不足,只好採取分封的辦法,讓周朝宗親子弟和參戰諸侯分封駐守重要的軍事重鎮,同時拉攏分封各地的土著貴族。當各地王侯分封結束後,周天子再利用規律性的祭祀昭告自己的天子地位,透過封賞和獎懲,確立自己和各地諸侯的上下級關係,同時不斷的用政治聯姻,賜婚等等方式,以血緣宗親的鏈條鎖住各地諸侯,讓自己的政治統治獲得更加牢固的親緣加持。正因為有這些聰明的做法,周朝能享有800年江山,雖然東周已經是列國形態,畢竟形式山還是尊周天子為天下共主。

    第二,漢朝分封:原屬無奈,必須除之而後快!

    劉邦建立漢朝,初期分封了七八個異姓王,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有的異姓王在劉邦沒得天下之前,就已經是一方諸侯,比如臧荼,本來就是項羽分封的,跟劉邦根本沒交情;有的造反資格比劉邦還要老,比如彭越,幾乎跟陳勝吳廣同時起兵的人,骨子裡根本就不甩劉邦。甚至於韓信這樣的人,沒有好處也不鳥劉邦。劉邦和項羽在垓下之戰的時候,劉邦約會各位諸侯一起助力,結果韓信,彭越,英布等諸侯根本不拿劉邦當根蔥,結果那一戰劉邦被項羽胖揍一回。回去之後劉邦採納張良的建議,重賞諸侯,幾位爺爺才和劉邦合圍項羽。

    更要命的是,異姓王轄下的地域,居然比劉邦自己的疆土還要廣大。

    劉邦怎麼能放心這種局面能維繫劉家江山穩固呢。

    這才有了後來挨個消滅異姓王的故事。當然,長沙王地盤小,不值得一殺,反倒躲過一劫。小也有小的好處嘛,至少可以賣萌。

    劉邦的擔心是有道理,別說異姓王,就是後來的同姓王,還不是照樣出現了七王之亂的亂局。彼得原理永遠是有效的。

    第三,晉朝分封。

    晉朝司馬炎建國一開始也分封了27個諸侯,這些王爺在自己的領地裡不斷做大,勢力與日俱增,最終成為了威脅朝廷的地方武裝。等到八王之亂之後,結合胡人南下的合力,迅速摧毀了西晉王朝。

    總結:周朝,漢朝,晉朝都有分封制,但是結局迥異,願意在於分封之後,中央和地方的控制關係不同。周朝運用多種手段加強地方和中央的互動,所以能保持長久的穩定;漢朝分封異姓王純屬權宜之計,家天下怎麼允許異姓王的存在呢?劉邦知道,異姓王們也知道,所以血洗是必然的結局。至於晉朝分封,純屬自己給自己挖坑。人性一貫如此,親弟兄在巨大的權力誘惑之前都會拔刀相向,而況宗親乎。

  • 5 # 青衫不老翁

    周朝的分封建國的原因是周天子管理不了那麼大的地盤,所以將王室子弟和功臣分封出去,一方面是幫忙管理擴張的國土,另一方面是這些封國大多數是王室子弟有利於維護統治,所以有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之說,也正是分封制的施行使得周王朝持續了大約800年,雖然東周之後的周天子已經無力約束諸侯國,但是還是名義上的共主,就連春秋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也推行“尊王攘夷”得策略才得以稱霸,周王朝分封制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統治,但隨著血緣的淡薄以及諸侯國的發展強盛,尤其是西周被犬戎滅國,使得周天子逐漸失去了對諸侯國的控制,以至於各諸侯國不斷戰爭,更甚問周天子鼎重幾何。

    漢朝的分封制延續了周朝的血緣分封,但非劉氏不得稱王,後來由於推恩令的施行,諸侯王已無實力對抗中央,所以分封制對漢朝沒有太大的影響。

    晉朝大肆分封諸侯王,但由於繼承者是個傻子,無力掌管朝政,再加之諸侯王極具野心,導致八王之亂,使得中原元氣大傷,而且晉朝的引狼入室使得西晉王朝被滅亡。

    三者都實行了分封制,但結果卻相差很大,這不僅是政治環境的影響,也是統治者施政不同,經濟基礎不同所共同導致的。

  • 6 # 燕北林叢

    周室的分封與漢、晉的分封從性質和內容來說大不相同。周室分封,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宗法制度”之下的。即在商代的“嫡長繼承”的基礎上,進一步得到了完善和發展:周室嫡長子(太子)之外的其他王子,大都被封為諸侯,以周室為大宗,各諸侯國為小宗,諸侯國內再分封長子之外的兒子為“采邑”,在侯國王室內擔任官職。異姓諸侯也是如此。嫡長子之外的兒子,稱“別子”,也叫“公子”。再加上週王室及王室諸侯與異姓諸侯之間的聯姻,其實周室與諸侯之間就是一個龐大的血緣關係網。

    周室的宗法中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分封出去的別子不能與太子同祖,必須自立家族,成為這個家族的始祖,而這一始祖長子之外的其他兒孫,相對而言又是小宗,長子為大宗,稱為宗子。五代而分,不再宗原來的小宗。這就是周室宗法的特別之處,所以那個時候很多本來是出自一個家族的人,後來的子孫卻不姓一個姓。

    (周成王)

    西周時代各個諸侯也都有自己的軍隊,卻都忠心不二地拱衛周室,不敢謀反,那一套宗法制度是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周王除了自己有一支龐大的軍隊外,諸侯國的軍隊也須聽從周王調遣,是整個周王朝的武裝力量的一部分。如有徵戰,周王如不能親征,就會臨時指派重要的大臣武將統兵,如有周王授命,則也能調遣其它諸侯國的軍隊。

    西周時周王有宿衛宗周的六師,後又有“成周八師”,共十四師軍隊,兵力達十四萬多人。而各諸侯國最大的不能超過三軍,最小不低於一軍,力量也遠不如中央王室。

    (漢景帝)

    西漢初期的王國與西周時期不同,西漢時的王國不僅有獨立行政的權力,同時還有獨立的軍權。(侯國則沒有,除了稅收之外,其它都受制於郡。)諸呂之亂以後,在劉邦“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策略之下,文景時期,異姓王侯幾乎皆被剷除,景帝削藩引起的“七國之亂”被周亞夫平定。七國之亂以後,漢室逐漸剝奪了各劉姓王國的力量,鞏固了中央政權。

    (晁錯)

    西晉的分封與周、漢相比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它是為了利用封郡建國來分散中央的權力以牽制朝中權臣。西晉的諸侯國,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個地方政權,從文武官員任免,到軍政財權,都不受中央控制,同時諸侯王又兼住地方都督,都是實力派。封郡建國其實就是司馬炎給他的傻兒子司馬衷挖的陷阱,最終導致了“八王之亂”。

    西周之封,因為有一套宗法制度的約束,權在中央,各諸侯建立之初,實力弱小,所以維持了三百餘年的社會穩定;西漢,在中央政權平亂之後、威望如日中天之時極時把權力收歸中央,削弱了地方勢力,想反也沒有了本錢;晉西嗎?就是自己作死!

  • 7 # 平凡2850

    先說答案

    周朝漢朝和晉朝都在開國之初封建諸侯,結果卻迥然不同的原因,主要是隨著社會關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周朝初年封建諸侯以維持社會穩定的客觀條件,在周幽王、周恆王的時代不復存在,周朝封建諸侯穩定國家的根本原因在於土地國有制的鞏固,漢朝、晉朝封建諸侯造成國家內亂的根本原因則是土地國有制的崩潰。

    封建興衰

    歷史教科書關於我們這個民族的幾千年歷史的總結是根據一種線性演進歷史學模型,把我們的幾千年歷史,分為五個形態,分別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五個階段。

    這是不科學的。

    馬克思關於社會五種形態和階段的劃分,針對的只是歐洲社會,他從來沒說過也適用於中國的歷史和社會。

    首先要說明的是,中國社會從未出現過奴隸社會。

    如果能通讀過一遍先秦典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夏商周三代和奴隸兩個字聯絡起來。

    在儒家的思想中,三代是中國社會第二美好的時候。

    第一美好的時候,則是三代之前的三皇時期。

    奴隸社會的定義是什麼,它是指以奴隸勞動為生產主體的社會形態。

    按照這個標準來說,中國社會,從未出現奴隸社會。

    因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自耕農勞動為生產主體的社會形態。

    而且,中國的自耕農為勞動者主體的社會,從伏羲開始起,最大的兩個特點,一是以血統宗族為基礎建立國家,二是在生產勞動上,以國有制和公有制為基石,建立社會倫理和生產關係。

    整個國家,就是一個大規模的家庭。

    也就是說,孔子所懷念的那個曾經的美好社會,在《禮記》中所闡述的大同社會,並不是孔子所發明的,而是古代自古以來就有的,它的存在時期,長達幾千年。

    我們民族的歷史,是從淳樸美好的大同社會開始的,而不是從愚昧的原始社會開始的,更不是從野蠻的奴隸社會開始的。

    在儒家的經典《公羊春秋》裡面,講了天下三世迴圈的思想:

    這三種社會形態分別是據亂世,昇平市和太平世。

    太平世,對應的是大同;

    昇平世對應的是小康;

    據亂世對應的是禮崩樂壞的天下大亂。

    為什麼我們的歷史上,會出現禮崩樂壞這種演變呢?

    借用當前比較喜聞樂見的語彙來描述,把大同社會理解為共產主義社會的話,那麼可以認為,大同社會的終結,是因為農業資本主義的發展,摧毀了共產主義社會。

    春秋戰國時期,就是中國農業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超級繁榮和發達的時期。

    三家分晉,田氏代齊,都是農業資本家,因為太過於發達,以至於強大到可以篡奪王權的地步。

    呂不韋,可以拿很多國家做生意籌碼,把很多國家玩弄於鼓掌之上,可見當時的市場經濟有多麼發達。

    而封建制,從三代時期起到的穩定社會的作用,再到周朝末年的崩潰,正是上述原因造成的。

    所謂的封建,就是分邦建國。

    分封國土多少的標準,是以爵位為依據。

    周朝的爵位制度,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種。

    《禮記·王制》:

    “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在農業文明時代,土地就是最大的資本。

    從所擁有的土地資本看來,周王室是個巨無霸的國有企業。

    其他的諸侯國,都是周王室的下屬鄉鎮企業,根據經營狀況,向周王室納稅。

    在周朝初年,分封的諸侯土地遠遠小於周王室直屬的土地面積,諸侯國的經濟、軍事力量也遠遠小於王室直屬的經濟和軍事力量。

    周王室統治天下的保證,一個是禮儀,第二個軍事威懾和討伐。

    在這一時期,封建制基本實現了中央政權實力強大,而諸侯國小國寡民的統治秩序,社會比較穩定。

    然而,到了西周末年,一方面,周王室本身管理不善;

    另一方面,由於不停的分封新的王族成員後代,屬於中央的土地越來越小,到周平王遷都時,已經從最開始的千里,變成了不足六百里;

    同時,諸侯國則利用拓荒來增加土地供給,還可以透過稅收優惠,來鼓勵勞動力流入。

    在農業文明時期,如果土地資本供給增加,勞動力供給也增加,那麼勢必諸侯國就會越來越強大,這就是春秋戰國時代周王室衰微的原因。

    同樣的道理,諸侯國內強大計程車大夫家族也越來越強大,這就是三家分晉的起因。

    周王室的土地越來越少。

    周幽王時期,王室精銳滅於犬戎,周桓王時期,意圖復起的王師再敗於鄭莊公,軍事霸權也失去了,強行收回諸侯的土地成為泡影。

    沒有了土地,稅收就成了問題,經濟基礎的失去進一步助推周王室的衰微。

    隨著諸侯國的不斷開疆拓土,更多的耕地養活了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又進一步加強了諸侯國的實力,同時,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進步生產效率提高,農業資本主義高度發達,商業高度發達,金融資本主義高度發達。

    失去了中央的武力鉗制,也喪失了禮樂這種倫理約束,諸侯國這些農業資本家們,如脫韁的Mustang,一發而不可收拾。

    從此,諸侯國的主旋律,就變成了爭奪更多的土地和人口。

    從春秋爭霸戰爭,一直髮展到戰國的滅國戰爭。

    於是,共產主義社會,徹底被農業資本主義社會所摧毀。

    秦朝統一天下,秦始皇要面臨的問題是,怎麼才能不步周朝後塵。

    短期看,要徹底剷除舊的農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們;

    長期看,只有廢除分封制,以免未來再產生強大的諸侯國和地方豪強勢力。

    這是郡縣制設計的初衷。

    郡縣制的實質,是把整個國家,變成一家巨大的央企,不再設立下屬鄉鎮企業。

    把地方的經濟問題,交給郡守和縣令來負責。

    郡守就是省級分公司總經理,縣令則是中央帝國的縣級分公司總經理。

    三代的封建制,是所有權和使用權的相分離,秦朝的郡縣制實現了管理權和經營權的分離。

    自耕農成了社會勞動的主體,恢復了大同社會的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郡守和縣令,都沒有土地的使用權和經營權,而只有對百姓的管理權,負責維護生產秩序,負責向地方徵稅,並上繳中央。

    郡縣制,是國家資本,對新興的農業資本家,和金融投機資本家的一次全方位沉重打擊。

    中國歷史上,存在長期的重農抑商政策,根本原因,是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金融投機資本家們,以呂不韋為代表,他們翻雲覆雨,把天下興亡,玩弄於鼓掌之上,這是十分可怕的事。

    秦朝滅亡,被漢朝取代。

    漢朝面臨的敵人,和秦朝一樣,也是農業資本家,金融資本家兩大類。

    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正是封建制不能再適應時代,不能再起到穩定國家的作用的再一次例證。

    為了穩定國家,漢朝繼續剿滅農業資本家,繼消滅了異姓王之後,又誅滅了劉姓諸侯國。

    從那之後,郡縣制便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為了徹底剿滅金融資本家,漢武帝接受了桑弘羊的建議,實行了鹽鐵和酒的國家專賣制度。

    西漢的均田制,耕者有其田,這鞏固了中央集權,打擊了農業資本家和金融資本家。

    但是西漢的均田制,有個問題,它允許土地交易,這就為後面的土地再次兼併,埋下了隱患。

    被漢武帝剿滅的地方豪強,和官僚資本家,到了西漢中後期,死灰復燃。帝國出現了嚴重的土地兼併現象。

    自耕農在資本和生產工具,人力方面,天然的處於劣勢。

    競爭失敗的自耕農,紛紛破產,淪為佃農,或者淪為流民。

    到了西漢晚期,流民氾濫,整個國家,變得民不聊生。

    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復古夏商周三代的制度,開始對帝國的政治經濟政策,進行全盤改制。

    首當其衝的就是土地改革。

    王莽宣佈,新朝實行王田制,土地歸國家所有,先收歸國有再按人頭平均分配土地,並且,從此以後,任何人不準買賣土地。

    天真的王莽將殘酷的土地革命當做了兒戲,最終得罪了天下所有的人,他也就被天下人所拋棄了。。

    漢光武帝劉秀統一了天下,承認了跟隨自己打天下的那些地方豪強們的利益。

    東漢的土地制度,主要是莊園製為主。

    到了東漢獻帝時,政府又推行了東漢推行了職田制,就是皇帝把土地分封給官員,他們在這些土地上面,僱傭佃農勞作,勞動所得扣除稅收之後,剩下的就是他們的工資。

    莊園制,讓東漢的豪強們,就像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一樣,越來越壯大,一當中央集權式微,那麼他們就會走向春秋戰國模式,因此,莊園制催生了門閥豪族,而職田制則催生了官僚士族。

    士族門閥們合在一起,導致中國的中國的土地兼併政策,到了空前的地步,社會出現了嚴重的分化,社會階層,也出現了極端的固化。

    曹魏篡漢沒多久,很快,司馬氏又篡了魏。

    對於司馬氏來說,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他們想改變士族門閥控制朝政的問題。曹家能篡漢,司馬家能篡魏,那其他士族門閥,同樣可以如法炮製篡晉。

    司馬家的應對方法,就是復古走分封制,把國家權力掌握在自己一家人的手裡,不相信外人。

    更荒唐的是,他們為了防止皇家血統流入其他家族,進而導致因為分封皇族,讓權力旁落其他豪族之中,司馬家選擇近親結婚繁殖後代。

    晉朝復古實行分封制的後果,則是災難一般的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讓帝國的精銳毀於一旦,導致胡人趁虛而入,最終造成了更慘烈的五胡亂華。

    這就是周朝漢朝和晉朝都在開國之初封建諸侯,為何結果卻迥然不同的簡單的歷史背景。

    我們治理國家的很多問題和解決方案,在中國歷史上,都可以找到經驗或者教訓。

    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 8 # 魏青衣

    周朝搞分封制,是因為當時以周朝的實力,不足以管理天下,於是分封周王的兄弟們,一起管理天下。就相當於現代公司的股東制,但是有沒有股東制那麼先進。

    封王們各自管理著自己的領土,然後共同孝敬周王朝。漢朝搞分封制,是因為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因為他覺得周朝搞分封制可以活這麼多年,而秦朝郡縣制才搞了十幾年就嗝屁了,相比下來,肯定是分封制好一些,他認為給予皇兄皇弟們封地,他們就會滿足,要不然沒有領土,他們就可能不滿意。

    於是漢朝在繼承了郡縣制的基礎上,又增設了分封制。

    其實秦朝的郡縣制是正確的,但是並不適應於當時的年代,要知道秦朝可是剛從奴隸制跨越到封建制,人們的思想根本就跨越不了那麼快。

    你把貴族們的領地收走了,人家肯定會不願意的。這樣一來,漢朝的想法也不無道理。晉朝搞分封制,是為了避免像曹魏那樣,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被司馬家輕而易舉的奪取,晉朝也擔心因為大權旁落,革命果實被他人竊取。

    於是搞分封制,這樣一來即便大權旁落,也會有封王來為其復仇。

    那麼為什麼同樣是分封制,三個王朝的結局卻迥然不同呢?周王朝覆滅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生產力跟不上需求,由於外族入侵嚴重(外族也沒有生產力),周王朝不斷地壓迫農民,導致賦稅越來越重,全國上下哀聲載道。

    諸侯國治理比較好的,還有餘錢去進貢,但是治理不好的,嚴重的稅收就能導致諸侯國覆滅。

    於是到了東周的時候,周王朝已經沒有了多少忠實粉絲了,各諸侯紛紛自立為王,周王朝也沒有能力去討伐。就這樣在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朝可以說已經名存實亡。漢王朝覆滅的主要原因,在於佞臣亂政,諸侯國遠離,其實在漢朝,諸侯國的影響力是越來越小的,由於漢武帝推恩令的實施,導致諸侯國的封地越來越小,權力越來越小,最後甚至連個縣令都不如。

    而後期漢王朝也是擺脫不了封建統治下的厄運,越到後期,生產力越來越差,生活水平越來越低,最終覆滅。晉王朝則是個短命王朝,他的初衷是和漢朝一樣,但是無奈沒有漢王朝那麼好運,皇帝無能,還沒熬到削藩的時間,就垮掉了。

    再加上佞臣亂政,民族問題,賦稅問題,生產力問題等等,晉王朝好不容易統一的天下,這麼快就完蛋了。

    還有一點就是少數民族逐漸崛起,朝廷內憂外患,無力抗擊,最終覆滅。其實封建王朝覆滅,最根本原因,並不是什麼制度,縱觀歷史,所有王朝的覆滅,無一不是因為統治階級與平民百姓的矛盾日益增大。

    這是封建王朝的弊端,也是永遠無法處理好的問題,因為所有的封建王朝到後期,總是會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足,無法滿足朝廷的需要,而導致雙方的矛盾逐漸加大,最終雙方總有一戰!

  • 9 # 歷史春秋網

    周朝、漢朝、晉朝雖然都在開國之初分封諸侯,但歷史環境不同,所以取得的結果也不相同。

    周朝是在武王伐紂取得勝利的基礎上建立的。當時的生產力條件,並不適合郡縣制,因為中央政府沒有能力統治那麼大的地方,而分封制最適合當時的生產力條件。當時中國的許多地方,是未開化之地,也就是所謂的西戎、東夷,南蠻,北狄,所以實際上週朝的中央政府,只統治了文明較為發達的中原地帶,其他諸侯國漸次封侯,都是派到各地去搞開發的。開發的成果,要向中央彙報,納貢。

    漢朝是在推翻暴秦的基礎上建立的,而暴秦統治的時間很短,秦朝是在六國的基礎上建立的。所以漢朝建國的分封,是一個實行郡縣制制度的過渡階段。因為漢朝的建立,是在原六國遺老遺少的幫助下建立的,是大家合力推翻暴秦的結果。所以劉邦不得不封。早在劉邦封諸侯王之前,其實項羽早封了一次了,劉邦就是項羽封的漢王。但漢朝最終的統治,是郡縣制,而不是分封制,所以分封的諸侯王,最終的結果是被消滅。

    晉朝實際上是不需要分封的,直接實行郡縣制就可以了。但晉朝還是分封了諸侯王,是借鑑了三國亂世的教訓,認為只有自己的宗室才有實力保衛國家。所以大封同性諸侯王。但令司馬炎沒有想到的是,正是這些諸侯王,引發了八王之亂,使中央權威受到了亡國的威脅。

  • 10 # 若耶溪水劍

    周朝、漢朝和晉朝在歷史上都採取了不同程度的分封制,這三個朝代卻走向了不同的結局:周朝最終被所分封的諸侯所滅,漢朝在歷經“七王之亂”之後,在“推恩令”的政策作用下,逐步取消了分封制。而晉朝在東晉階段卻由於分封制引來了“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之所以出現這種不同的結局,筆者以為主要和時代的發展和這三個朝代各自的政策有關。

    首先是時代發展的影響。由於在周朝之前,中國主要是部落形式的氏族社會,中央最高統治者的“王權”和“神權”結合的比較牢固,地方勢力還沒有形成取中央而代之的習慣。除非中央的最高首領實在殘暴無道、失去民心,才會被推翻統治。如夏朝的最後帝王夏桀和商朝最後的帝王商紂都是這樣被推翻的,但這兩個朝代持續的時間卻是比較長的。周朝建立實行分封制以後,中央也很快受到地方強大諸侯的威脅,但仍然能在名義上維持數百年之久,即使發生周王被諸侯趕下臺情況,也僅是在周王室中另選一個繼位者,而不是滅掉周朝。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戰國末期秦朝將要統一天下的時候,才告結束。而漢朝和晉朝前面已經有了大一統的郡縣制的先例,並且王朝的變更也逐步加快,所以分封制是不可能持續長久的。

    再者,這三個朝代施行分封制的具體政策也各有不同。周朝分封的物件主要是宗親、功臣和前朝的貴族。漢朝開始實行的是分封制和郡縣制並存,且分封的物件主要是劉姓宗親,異姓王相繼被剪除消滅。晉朝分封的物件只是自己的宗親。漢朝始終保持了中央政權的強大,所以能在諸侯王叛亂時,迅速平息。而晉朝給予諸侯王的權力太大,最終超過了中央的實力,以致發生叛亂時,中央無力平叛。

    綜上所述,正是由於時代發展的影響和各自具體分封政策的不同,才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 11 # 關東俠客

    周是商的屬國,窺伺商的天下久矣,利用商紂把主力東調征伐東夷人京城空虛的機會,採用偷襲的機會,兵臨朝哥城不一戰定乾坤,有太多的幸運。那個時侯交通不發達,資訊傳輸不方便,夷狄戎蠻環伺用中央集權制度很難守住這麼大地盤,周本身不太強大。周朝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先賢后裔分封到各地建諸候國,主要分封七十一個諸候,五室五十三個。周朝透過血緣關糸嚴密的宗法制度,控制各個諸候國,不斷擴大勢力很影響成為疆域空前廣大的國家。西漢初期異姓王有七個:趙王張耳,燕王藏荼,梁王彭越,韓王信,楚王韓信,淮南王英布和長沙王吳芮,有的是劉邦自己封的,大部分是反秦戰友。為了共同利益湊到一起,基本上誰也管不著誰,七個王國佔據地盤加起來比劉邦的地盤大,有風吹草動就扯旗造返,所以劉邦在他們沒做大做強之前,分而治之各個擊破,同時大封同姓王,然而這種血緣關糸建立起的從屬關糸也僅反維持了六七十年,到漢武帝時代才從根本上得到解決。西晉司馬炎有些特殊,司馬炎是透過禪讓方式得到天下,鑑於曹魏沒有封宗室子弟建諸候,被自已奪天下實情。司馬炎用分封制,把自己諸弟和子孫分封到各地,大者軍隊一兩萬人,小者五六千人都都城的屏藩,可是司馬炎一死,眾司馬同室操戈,八王之亂毀了國家,五胡相機起兵建立國家導致西晉滅亡,事實上解決宗室問題做得最好的是清朝,276年時間沒有出現一例藩王造反的事件。

  • 12 # 虛涵

    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西晉雖然以權術屠殺方式取得政權,進而一統天下,但是從根本上來說,西晉根本沒有得到社會中下層百姓的支援。在統一以後,他們也根本沒有采取讓百姓修養,社會安息的政策,進而迅速腐敗。西晉的宣帝,景帝,文帝,武帝也只是以繼續九品中正制度,獲得了社會中上層階級的支援。出身於上層的西晉統治者在百姓修養生息社會生產尚未恢復的情況下,迅速走向腐敗,在國力不足的情況下,再次爆發內亂,國家必然衰敗。與之對應的是,漢之吳楚之亂時國家經過“文景之治”,明之“靖難”時國家經過朱元璋三十年的治理,國家抗危險能力強大,恢復力也迅速,社會可以迅速的修復戰爭創傷,恢復國力。

    從歷史上來看,採取分封藩王加以軍權的方式也必然會造成動盪,(西)周、(西)漢、晉、明、都採取分封藩王諸侯的模式,也都造成了一定的動盪,但是從最終結果來看,真正的對國家造成致命打擊的(西漢吳楚叛亂被平),以至於國家迅速走向衰亡(東周雖亂,但也享國百年,明“靖難”雖成,但也繼續存在)的是西晉。

    西周初期,為進行周王朝統治,周天子,周公等最高統治者,採取分封諸侯策略,以藩衛周。這樣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①西周政權不穩,西周也只是以臣子身份“以下克上”取得政權,合法性不足;②西北,北方,東南皆有威脅國家安全的隱患,殷商殘餘勢力仍舊存在;③西周以一隅之地取代商朝,勢力不足(有的書記載,西周是趁著殷商軍隊主力都在東南無法回都救援,被西周鑽了空子);④功臣需要封賞,當時主要的封賞方式就是分封土地。因此這就需要以分封的形式加強政權穩固。當時主要諸侯國有:齊,晉,宋,魯,衛,蔡,燕,申,楚,吳等。

    雖然在西周時期,諸侯國都有一定的自主性與獨立性,但是一直都很聽話,甚至天子干預諸侯國內政,烹殺諸侯國君,基本都沒有任何反對。諸侯為何不反的選擇有:①諸侯國都很小,力量不強,即便是春秋時期的大國齊晉楚等,也是在西周後期春秋早期迅速發展起來的,還有大量的宗室支援。②天子掌“六軍”,洛陽也駐紮著大量的軍隊。而諸侯國則掌“一軍”或是“二軍”,在軍事勢力上無法抗衡。③周朝統治者制定宗法制為核心的“禮”,限制了諸侯國的權利。

    西漢時期為了共同對抗西楚霸王項羽,劉邦封異性王,同性王,到了文帝景帝時期,藩王已經尾大不掉,但國家還是平定了叛亂,原因主要在於國家中央勢力雄厚,百姓經過休養生息,國家財富充足,可以支撐戰爭消耗。

    西晉因為曹魏宗室衰退,中央孤立緣故大肆分封藩王其本意出發點也是好的,但是藩王有自己的權利招募軍隊,掌握了軍權。

    雖然與西漢相似,但是國家剛剛統一,國力不穩。上層建築迅速腐敗,國家也根本無力快速的從戰爭創傷中走出來。另外,統治者所以依靠的上層建築世家大族的利益集團,對於“八王之亂”基本上都處於保持沉默狀態,他們也只是關心維持或是獲取更多的利益資本,誰能給他們更多的利益他們就跟誰走。

    再加上中央惠帝白痴,賈后無才,根本沒有想強勢人物的遠見與能力魄力,這就導致了叛亂一直髮生,八王也是誰也不服誰,很難在較短的時間平定下去,進而國家衰弱,外族入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說話越早越聰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