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康輝TT文旅出行,最近有不少粉絲向我反映了一個問題: 出去遊玩,為了減輕壓力,放鬆心情,可是遊玩之後,即使玩的很開心,但依舊身心俱疲,根本沒有得到放鬆,甚至感覺生活更累,最終成了花錢買罪受! 哪位深有感觸的朋友,可以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討論。 關注旅遊生活,關注康輝TT,不一樣的旅遊領域的自媒體!
6
回覆列表
  • 1 # 馬路的旅行

    這個問題好像很普遍,感受挺深的。

    先說一個例子,記得有一年去巴厘島,準備乘坐遊船返回,在碼頭被通知,我們所乘的遊船在海上與另一遊船相撞,暫時就地等待,當時中午時分,太陽很大,外邊等待嫌熱怕曬,喝杯咖啡嫌貴,遊客等待的心情可想而知。與此對應的是老外們則坐在海邊休閒吧,喝著咖啡、吹著海風、享受日光浴(圖一),非常不同的旅遊體驗。

    1、旅遊的行為模式

    華人一般希望一次出行,吃住行遊購娛全部經歷一遍,什麼都想要,慾望越多,人就會越累,甚至三天五個城市的跨遊,而老外則是三天只呆一個城市,完全融入城市生活中,每天與城市一同迎接晨曦。

    為什麼我們是這樣的旅遊模式呢?

    這跟中國旅遊業發展歷程有關,改革開放前,旅遊的任務就是接待,接待外賓接待華僑,之後,負責對外國自費旅遊者的管控及組織中國公民出國旅行。接待工作都是作為政治任務來完成的,並未將其作為旅遊業務來經營。

    改革開放之後,"八五"計劃中,旅遊業被正式定為產業,隨後又出臺了大家熟知的"黃金週假期政策",直至2009年,旅遊業成為國家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所以對於大部分華人來說,旅遊還是近年來的事情,是具有新鮮感的事物,雖中國已是旅遊大國,但個體仍在成熟的過程中,想從淺層次旅遊向深層次轉變是有過程的。過去一提東南亞旅遊,即刻想到是新馬泰三國遊,現在幾乎聽不到新馬泰三連排了,我們也正在向小眾化、個性化、自駕遊、旅居遊等形式發展,旅遊是享受、是體驗、是慢節奏......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2、旅遊與經濟

    毫無疑問,旅遊是有成本的。近期受疫情影響,低價遊充斥著旅遊市場,痛罵聲有、搖擺不定的有、蠢蠢欲動的有,這都與經濟的屬性有關,與人們錢包裡的錢多少有關。一分價錢一分貨,從小就懂的道理。

    "窮遊"是我們經常聽到的一個跟旅遊相關的詞,說白了就是費用吃緊,沒人原本就想窮遊的,就是想用最少的錢看最多的景,節省了費用,也勞累了身心。

    旅遊時夜航的班機較為普遍,除了費用便宜,也節省了住宿費用,這樣的旅途能不累嗎?

    從市場來說旅遊就是經濟行為,購物就是旅行社的利潤點,低價團購物是必然,而低價團的遊客往往都是不希望行程花費太多,這是一對矛盾,能不累嗎?

    3、旅遊與健康

    旅遊其實也是個體力活,身體不佳,你都不敢去西藏。記得去遊阿尓山天池,需要爬998個臺階才能登頂觀景,上去之後還是有點氣喘吁吁。

    到歐洲、非洲,僅乘坐飛機單程都需10小時以上,落地還有時差,能不累嗎?

    有時會覺得行程太緊,整個行程結束了,每個酒店的住宿均沒超過兩天,這樣對睡眠會有影響的。

    既然是旅遊,就要有位移,到新的環境有適應的過程,有暈車暈機暈船的,還有感冒發燒的,這對後續的行程帶來諸多的不便,所以旅遊有個健康的身體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人說我玩的開心也累,那就對了。試想一下,在家待著不出門,葛優躺,累不累呢?

    4、旅遊與心態

    有些時候,旅遊途中的累不是身體上的累,而是心累。老話常説,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出遊就要有思想準備,吃的合適與否?團友溝通是否順暢?導遊有無甩臉子……六月貴州之旅,六個海南團友,吃不慣貴州的辣,每天需要額外加餐,餅乾吃了不少,如果天天糾結於此,此次旅遊肯定是不快樂的;還有老人家被導購激怒了,不買東西給100元還不成嗎?

    旅遊是一次尋求美或發現美的過程,而不是去發現問題或解決問題的過程,有人說旅遊可以療愈,那隻能說你矯情。

    旅遊中累是必然的,不累才是不正常的,這種累是累並快樂的累,累但下次還要去的累,既不能把其作用誇大化,也不要說是花錢買罪受,把旅遊視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如同每週三次健身、一次理髮一樣,旅遊就沒那麼多的事了。

  • 2 # 大地上的流浪者

    確實是這樣,一般的外出旅遊回來後,都要緩上好幾天,有時候真的是身心疲憊的那種感覺,尤其是爬山,在爬山的過程中就會感到真的是花錢買罪受,因為旅遊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體力活,外出旅遊,乘坐交通工具去要去的景點,路途比較遠的地方,坐車就得好幾個小時,有時候去的話還是自駕游去,開車的話就會更累了,然後再去旅遊景點的話,遇到旺季的時候,幹啥都得排隊去,買門票排隊,景區裡面排隊,吃飯的時候排隊,有時候還得提前預定住宿,要不然的話可能都訂不到房間等等的事情。

    旅遊的整個過程是時間非常緊湊的,整個行程會比較趕,這樣的旅程下來的話,整個人就會非常的疲憊,這是旅遊的旅途過程必然的,其實這只是身體體力上的疲憊,是一種感知的感覺。

    其實外出旅遊的話,雖然說身體體力上比較疲憊,但是心情上是比較放鬆的,整個人在旅遊的過程中是感受愉悅的,能夠暫時的緩解在平時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壓力,換一個環境和心情,這才是旅遊的意義和所要達到的目的,只要經歷過了,就是人生的閱歷,都是值得品味和回憶的。

  • 3 # 柳絮輕風

    旅遊的初衷是放鬆心情,可是,現在有許多人旅遊之後卻很疲憊。究其原因不外乎是隨團遊,行程安排得太緊,景點太多。

    我曾經去九寨溝隨團遊,行程安排的非常緊,到達景點導遊安排的時間也緊,多數時間是在路上或者是購物,一天遊玩下來,人很疲倦感覺很累,只是到此一遊,真的是花錢買罪受。

    為什麼會有這個感覺?

    我們旅遊多數選擇的是旅行社,隨團遊的安排景點過多,沿途購物安排的時間過長,到了酒店住宿時間過緊,整個行程下來感覺跟打仗一樣,人很疲憊。

    旅遊的初衷是放鬆心情,結果是心情放鬆了,人卻很疲憊了。對旅遊的方式重新進行選擇,現在的自駕遊是一個不錯的旅遊,人很輕鬆自在,時間都由自己掌握,行程安排可增可減。

    我在今年九月下旬,自駕游去了賽罕壩和烏蘭布統兩個地方,行程六天,感覺到了旅遊的快樂。

    當然,自駕遊不是所有人都能實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有車族可以自駕遊,無車人可以拼車遊,或者是跟團遊。

  • 4 # 坐看雲起於此時

    1、通常都有這種情況,興高采烈地跟團一起出去旅遊,幹什麼都得隨著大部隊一起,不然,掉隊了,路都不知怎麼走、飯都沒得吃的、一下子就有掉進了深淵的感覺了;而跟著團隊走呢,景點一個接著一個,走馬觀花、跑馬圈地一樣的,乘車一兩個、三四個小時,到了一個地方了,下車四十分鐘,隨著人流擠進去了,最好的雕塑、門牌、景色面前,想拍個照片吧,得排隊十幾二十分鐘,咔嚓一聲一兩秒鐘,這個景點算是來了;

    2、還沒回過神來,大隊人馬移步了、導遊在催促了,玩個什麼玩,就是走了二十分鐘路、上了十分鐘廁所、照了一分鐘的照片,完了,世界文化遺產、幾千年歷史、眾多名家文人留下墨寶的景點就這麼過去了,景點怎麼來的?有什麼講究?區別於其他的特色在哪?其中蘊含了多少歷史的沉澱和地理的特徵?

    3、什麼都不知道,比看個電視紀錄片、甚至看個圖片、讀一段文字解釋都不如,花了錢,跑了路,累個半死,一點感受都沒有,還不如老家門前那條小河,隔壁村邊那座大山,鄰縣山上那座古廟,那山、那水、那廟裡的故事,自己門兒清、如數家珍、爛熟於心的;

    4、所以說,其實旅遊是個很有文化的事,要有閒情逸致、要有足夠的閒、足夠的錢,要懂得風花雪夜、要知道陽春白雪,沒有錢的話,靜下心來,緩過氣來,不讓那些小學文化、揹著臺詞、機械默讀、毫無表情的導遊給牽著鼻子走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你得注意你所去的地方是什麼水土,養育的是什麼人,這些人是什麼習性、形成了什麼樣的習俗?

    4、然後,那個名人來過,來了多久,他看過的感受是什麼,留下了什麼樣的觀感?為什麼這些名人會這麼說這個景色,這個景色是不是名家說的這樣的?那麼,你就得不隨大流,就得自己靜下心來,就得住個三五天,釐清個七八九,就得慢慢品味,細細咀嚼。這樣,你才能感受到大山的風、小河的水,古廟的鐘聲、古鎮的清幽、小吃的泥土味道、魚蝦的水藻氣息。

    5、有時候,旅遊還真不是錢不錢的事!一些青旅、民宿也就三五十元一夜,到靠近景區的鄉下集鎮,租個房子,三五百塊錢,可以住上一兩個月;然後,吃的簡單點,喝的自己燒水帶上;其實,也就跟自己家裡開銷差不多的。

    6、你住下來後,就可以從容不迫了,就可以閒庭信步了,蘇軾都是流放途中寫遊記的;徐霞客更不用說了,一個地方最少呆上大半年的;馬可波羅浪跡中國17年;毛澤東主席生前在東湖賓館共住過48次,少則十天半月,多則半年之久;

    7、一起來回味毛澤東最好的遊記,不朽的詩篇《水調歌頭.游泳》: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里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 5 # foreverhyh

    旅遊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旅遊已經成為大眾的消費熱點之一。有一句話來形容旅遊,旅遊是從自己玩膩了的地方到對方玩膩了的地方去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越來越多的走進了我們的生活,並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資料顯示,2019上半年全國旅遊人數預計30.8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2.78萬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13.5%。預計2019年國內旅遊人數60.4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5.6萬億元,可見,旅遊不僅已經成為活躍經濟的重要方式,更是人們休閒娛樂的重要途徑。文化和旅遊部今年2月釋出的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全年,中國旅遊人數55.39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0.8%;入出境旅遊總人數2.91億人次,同比增長7.8%;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從2015年至2018年,智慧旅遊的利好政策檔案不斷,已經逐漸成為GDP重要增量產業之一的旅遊行業被不斷地重視,整合升級不斷髮生。但同樣,我們也要注意到,過去十幾年裡,網際網路和數字化技術,重塑了旅遊業的交易環節,線上旅遊巨頭迅速取代了原有的旅行社、訂票中心等渠道。但是在旅遊的“生產環節”,特別是景區、旅遊目的地的服務方式、運營效率和體驗創新等方面,受到的衝擊卻小得多。可以說,今天的景區對比十多年前的景區,服務方式、效率和科技體驗上幾乎無差別。今天中國的3萬家景區、5000家博物館,數不勝數的古鎮古村,大批有待開發的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都勢必要透過數字化和智慧化的改造,以適應新時代使用者的消費升級需求。近來,不少地方的景區都出現了被摘牌、處理。僅山東就在國慶後處理複核檢查嚴重不達標或存在嚴重問題的21家4A級旅遊景區,也充分說明了現有問題。由此可見,從智慧旅遊到全域旅遊,中國的旅遊產業面臨著新一輪的升級和變革,因此構建智慧旅遊建設運營保證體系,促進智慧旅遊帶動目的地旅遊的產業升級,就需要從科技應用、基礎建設、營銷策略、區域合作等方面不斷迭代更新,迎合消費市場的需求,最終加速整個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的步伐。首先,旅遊到底是什麼呢?難道旅遊僅僅是為了去遠方看看風景嗎?實際上,旅遊是一種生活態度旅遊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說,因為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因為遠方有詩和田野,所以我們希望去旅遊。旅遊是去看我們沒有看過的地方,甚至可能與我們的生活完全不同的地方。我認為,旅遊只是一種生活態度。透過旅遊可以調節身心,讓自己進入放鬆的狀態,特別是那些青年人在繁忙、緊張的工作之餘,適當地旅遊可以讓自己進行另一種輕鬆的狀態,從而更有利於自己未來的工作和生活。花錢旅遊體現了現代人能掙會花的生活態度,與老一代僅僅透過掙錢養家相比,現代年輕人已經沒有那麼大的經濟壓力,但卻面臨更多的職場壓力和生活壓力,透過旅遊放鬆身心就成為一種人生的態度。

    其次,人們為什麼旅遊呢?難道僅僅是為了看景點嗎?旅遊是一種生命的體驗以前的旅遊,人們主要是看景點,甚至一段旅遊以看到更多的景點為榮。雖然說,旅遊是應該看景點,確實世界上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值得我們去觀看,桂林甲天下的山水、美妙的貴州黃果樹瀑布、潺潺流水的江南古鎮都值得我們去看看,外面的景點也值得我們去欣賞。但看景點並不是旅遊的目的和全部,隨著人們看的景點越來越多,旅遊更多的是生命的體驗。旅遊可以讓我們更多地看到外面的風景,從而會增加自己人生的更多體驗。風景點固然值得我們去看,但如果我們僅僅以看景點的想法去旅遊則往往會失望,畢竟人們經常說,看景不如聽景。只有用身心去感受風景才能真正享受旅遊的樂趣。很多風景如果僅僅以風景的角度去看也許並沒有那麼美好,而再美好的風景看多了也只不過是風景而已,但如果你以生命的體驗去看風景,那麼就會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了。實際上,風吹草動見牛羊是一種美,大漠孤煙也是一種美,只要用心體驗,旅遊才能處處是美景。這就是看風景與體驗風景的區別,看風景只是看到表面的美麗,體驗風景才能是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其三,旅遊不是冒險,旅遊不是一種生命的冒險旅行,而是一種美好的感覺有一些人進行探險之旅,有的人進行冒險旅遊,有的人以去西藏、甘南等穿行無人區為榮,實際上冒險只是旅遊的一小眾部分,並不適合大多數人。對於大眾來說,旅遊不是冒險,旅遊不是一種生命的冒險旅行,旅遊應該是以更好的心情、帶著對美好事物的體驗去感受風景,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旅遊是文化的體驗,不同的旅遊地區有不同的文化,去不同的地區旅遊就是要感受不同地區的文化;去不同的國家旅遊也是為了感受不同的文化。旅遊更是一種美食的體驗,每個地方有每個地方的美食,吃一吃當地的小吃、吃一下當地的特色美食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觀其形、聞其味、嘗其鮮的美好感覺。如果你希望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去旅遊吧。如果你想認識這個大千世界,去旅遊吧。

  • 6 # 檸檬愛運動

    我覺得是放鬆心情的,所以總生活在“水泥森林”裡,快節奏的生活搞的人身心疲憊,總是有無名的火在心中醞釀,所以現代人心理好多都有疾病。去一些有山有水的,可以放鬆放鬆自己疲憊的心啊~~~~~~~~~我是不喜歡爬山,所以我就去一些鄉村之類的~~~~~~~~~~自己放鬆就好,並不要旅遊也搞的自己很累,和打戰一樣.............各人喜好不同,愛好的也就不同,以上就是本人觀點

  • 7 # 我的夢都裝在行囊中

    1旅遊的出衷是感受生活,感受不同的風土人情,但是為什麼現在的人旅遊的很疲憊呢?還很累,因為他們的旅遊是走馬觀花。

    4.綜上所述旅遊是放鬆,節奏感慢點,不要一天恨不得,逛玩所有景點,照完所有景點只為證明你來過,這樣你當然很疲憊,沒正真感覺旅途中的樂趣。

  • 8 # 霄遊記

    針對康輝大大的問題,霄霄分享一下自己的一點小意見。

    現在相對自由行的話,大多數人還是跟隨著旅行社來一場行程五六天的旅行。看似小一週的遊玩出去了,但行程上幾乎來回兩天在路上,僅有的幾天裡,是上車睡覺,下車拍照,行程緊張。這樣打卡式的旅行,就像做題一樣,做完一道又一道。幾天下來,留下的只是到此一遊的證明照片而已,身心俱疲。哪還有出來瀟灑遊玩的感覺。

    而自由行呢,看似自由,什麼都歸自己管,但問題也在這個自由上。整個行程,需要自己做攻略,自己買票,找車,吃飯,找酒店。對於想要瀟灑遊玩的人來講,一看這麼多工作還沒出發呢就開始頭疼了。

    所以啊,現在開始流行的精品小團就是最好的選擇了吧,不過兜兜裡票票是要多準備點了。時間要有的閒,一個導遊,跟著幾位旅行者一起,慢慢行走,領略沿途不同的風景,體會當地人家的風土人情,豈不快哉。

    當然最重要的,是心態,放下自己世界裡的各種憂愁,敞開心扉,去面對沿途將遇的美好!

  • 9 # 溪溪雅

    放假了,帶著一家老小或自駕或跟團又或是乘高鐵飛機帶著美好的心願出發了。出了門才發現理想很美滿,現實太骨感。全民出行高速公路變成了停車場,機票,車票一票難求,車站到處是人人人,來到景區更是爆滿,美景呢,美拍呢?拍出來的全是人頭。人人在找在哪吃飯地,在哪休息,在哪上廁所。旅途的勞頓讓人忘記了美景的存在,打卡式的旅遊疲於奔波,能不累麼。說好的放鬆呢,說好的休閒呢?

    總結了一下,要想旅遊好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做好出遊計劃和旅遊攻略,避免盲目打卡。

    2根據自身能力選好旅遊目的地。

    3選好出行具,需乘高鐵,飛機等儘量提前訂好票。

    4根據自己情況,結伴遊玩的一定選好遊伴,他對你能否愉快出行有很大幫肋。

    這些是我的看法,你是否也曾有過和我一樣的感受呢?

  • 10 # 記憶旅行cyf

    今天,旅遊,尤其是出國旅遊,已經成為國內中產階級幸福生活的一個指標,旅遊的緊張、匆忙和辛苦可以說是中產階級的一種幸福的煩惱。人總是要日子過好了,手上有了閒錢,這才有可能出去旅遊嘛。

    自古以來,人類便有旅行,而旅行從來就是非常辛苦的事情。

    旅遊是19世紀隨著現代交通和旅館業而發展出來的概念,指的是為尋找樂趣或享受悠閒時光而旅行。旅遊是為了遊樂,而不是為了什麼別的目的。古代的商人走南闖北、官員走馬上任、學子出外趕考,都是為了某個目的而不得不趕路跋涉之人。老話說,行船走馬三分險。道路漫長,又沒有方便的交通工具,不是非出外不可,誰願意去找這個麻煩?

    在中國,旅遊成為一個流行的說法還是不太久的事情。在這之前,人們只知道“旅行”而不識“旅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旅行被叫做“出差”,無論是購買車船票還是住旅館,都需要有單位開具的身份、目的介紹信。1960年代有那麼一段時間,成千上萬的學生外出“大串聯”,算是有了他們人生中第一次的旅行機會。一直到1980年代,華人的旅行基本上都是為了出差,是去“辦正事”。遊山玩水、休閒度假等等,是不被當作正事的。在出差的地方走走看看,回家時帶上一些當地的土特產,都是順便的事情,不是旅行的目的,所以稱不上是旅遊。

    今天,在不同形式的旅遊中,口碑最差的恐怕就是旅行社組織的包吃、包住、包玩,為旅遊景點和商店拉客的那種包團旅遊了,這種旅遊主要是用低廉的價格來吸引顧客。這種一條龍的商業化旅遊模式是英華人托馬斯·庫克1840年代發明的,他建立了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旅遊公司,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旅行社,透過對交通、住宿、貨幣兌換等多方面的商業整合,把旅遊變成了一種可以出售的產品。開始的時候,那只是一種旅遊產品的銷售方式,還不具有今天這種普遍的大眾消費意義。透過多方整合的商業運作和各種降低成本的手段,旅行社把組團旅遊變成了一種大眾消費的廉價商品。

    這種商品就像是現代工廠流水線上組裝的產品一樣,高效快速地被成批生產出來。這是它價格低廉的根本保證。現代人的機器化生活匆忙、緊張、壓力山大,因此更需要藉助無需自己費力安排的旅遊來鬆弛繃緊的神經和疲憊的身體。

    但是,這樣的旅遊恰恰又正是機器化快節奏的產物,藉助這種機器化旅遊來逃避機器化生活,猶如喝鹽水來止渴。所以難怪許多人覺得,本來為了尋求放鬆而去旅遊,結果卻比干活還累。

  • 11 # 魯賓遜3

    不僅現代人旅遊後會很疲憊,古代的徐霞客可能也有同感,甚至比現代人更疲憊。因為他那個時代交通不便,最好是騎上一頭毛驢代步。他老人家下榻的是山中野店,不可能洗熱水澡,洗洗腳睡了吧。雖然不至於吃母夜叉孫二孃的人肉饅頭,但沒有冰箱,清湯寡水是正常的飲食。現代人有車代步,住星級酒店,只不過要旅遊一定要走路,無人替代。如果再參與漂流,潛水,蹦迪,等等活動那就更疲憊了。碰上“西湖看不見湖,趵突泉看不到泉,長城看不到城,海南島回不了大陸……”情緒敗壞是肯定的。如果不是為了孩子和老人儘量少外出。

  • 12 # 林木說旅行

    旅”是旅行,外出,即為了實現某一目的而在空間上從甲地到乙地的行進過程;“遊”是外出遊覽、觀光、娛樂,即為達到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來即旅遊。所以,旅行偏重於行,旅遊不但有“行”,且有觀光、娛樂含義。

    ​旅行是一種心態的調整,讓你看到更精彩的世界。我們可以看看這美好的世界,換一個不一樣的環境,去思考問題。同時中國目前旅遊團的旅遊,還處於景點遊,時間短,行程長,造成旅遊者疲於在景點間奔波,感覺很累。

    因此,為改變這種疲憊的旅遊,可選擇自助深度遊,休閒遊,在一個城市或一個旅遊區住下來,慢慢遊,慢慢看,一定不會感到勞累,同時也愉悅了身心,何樂而不為!

  • 13 # 山青雲音約

    為什麼會疲憊?我覺得是目標和意義的問題。為旅遊而旅遊,沒有更高遠的意義和目的。有許多旅遊回來的人都說,旅遊是用錢買罪受。我想這就是沒有目標的人的旅行。如果你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你的這次旅行呢?

  • 14 # 龍金的旅行

    現在出門旅遊的人多了,跟團遊的,自由行的都有。為什麼會出現旅遊回來會很疲憊呢,我認為有幾點,1,平時沒時間旅遊的,都會選擇在節假日出行。但這時候每個景區的人都很多,排隊進景區,上下覽車等,都要花費好多時間,出景區出來都好累了。2,跟團遊,又是好多是過山車似的,來回坐車時候久,都累,3,山水遊的,要爬山,戲水。都要消耗體力。4,有的人把行程安排的很緊,一路行程,吃飯,住宿啥都要花費好多的精力。所以會出現旅遊回來會感到疲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一個會給孩子有效陪伴的家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