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為孩子所做的改變,可以從簡單有效的習慣開始:每天抽出一定時間,放下手機,真正有效陪伴孩子,進行情感聯結。可以是帶著孩子一起戶外運動,一起讀繪本,又或者是和孩子一起完成一幅畫作。你現在的有效陪伴將會收貨一個更加快樂聰明的孩子。你是一個會給孩子有效陪伴的家長嗎?
10
回覆列表
  • 1 # 如此中二

    我是一位全職寶媽,我在生完二胎之後,就辭了工作,全職在家帶孩子。那個時候大寶五歲,之前是爺爺奶奶在帶。現在大寶十歲,小寶五歲,也就是說這五年都是我一個人在帶兩個寶寶。

    這幾年我能陪著他們長大,我很開心,孩子們也很快樂。我把全身心用在孩子身上。

    現在兩個孩子都上學了,放學回來,會給他們做一頓美味的晚餐,輔導孩子功課,陪孩子在樓底下玩,做作手工,看看故事書,陪著練書法……

    現在疫情期間,宅在家裡,會他們去爬山,會陪著打羽毛球,騎腳踏車,輔導作業,聽故事……

    事實上,不管我們在忙,只要你放下手機,陪著孩子玩10分鐘,那也是一種陪伴。認真聽一聽他今天發生的事情,也是一種陪伴。

    你覺得你忙了一天,沒有時間陪孩子,但是總有下班的時候吧,總有可以休息的時候吧!孩子的要求可能不是很高,他可能只是想跟你要一個擁抱,想讓你聽他講一句話。陪伴也是抽出時間的陪伴。

  • 2 # 小林子啦啦啦

      看到一句話: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孩子。

      妞媽覺得這個成功標準真真是太高啦!

      我們的時間就那麼多,

      如果想事業成功,

      就得在工作上花大把時間,

      自然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了,

      再加上我們其實並沒有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的陪伴孩子

      什麼是有效陪伴?什麼只是陪著?

      看看下面的圖,你就一目瞭然,不再用妞媽累述。

      

      “爸爸,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

      有調查顯示,

      50%的爸爸每週陪孩子平均不足5小時!

      每天跟孩子有效的溝通時間不超過6分鐘!

      爸爸陪伴的好處是什麼?

      一個很勵志的故事

      每位粑粑好好看看吧:

      有一位六個孩子的父親,

      他把每個孩子都培養成了精英:

      大兒子36歲即成為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的終身教授。

      二兒子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25歲獲羅徹斯特大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做到美國高盛公司副總裁,現紐約自己經營公司;

      三兒子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生,現國內開辦實業;

      四兒子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生,現正在上海創辦私立醫院;

      五兒子是中國科技大學碩士,現中國建設銀行工作;

      小女兒14歲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22歲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30多歲時成為哈佛大學終身教授。

      這位父親的名字叫蔡笑晚,他是一位醫生,

      但他卻說,我的職業是父親。

      把父親的角色當做事業來經營

      感興趣的粑粑麻麻去網上搜搜他的故事吧。

      爸爸在外面辛苦打拼,掙錢養家。

      教育孩子的事,就交給媽媽了。

      這是完全錯誤的。

      研究證明,

      孩子從母親那裡可以更多地接受語言、

      日常生活知識、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

      和藝術性等方面的知識。

      而父親會給予孩子更豐富的知識、更健全的人格。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孩子樹立怎樣的人生觀,

      怎樣的價值取向,

      父親都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有心理學家指出,

      父親與孩子交往的時間長短與孩子的智商成比例,

      也就是說父親和孩子的交往時間越多,

      孩子的智商越高,

      尤其對男孩來講更是如此。

      一天與父親接觸至少兩個小時的男孩子,

      和一星期與父親接觸不到6小時的男孩子相比,

      前者不僅更聰明,而且人際關係處理得更融洽。

      有句話說得好,

      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

      也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

      據說這句話是李嘉誠說的。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

      學齡前、童年期、青春期,

      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溝通與陪伴,

      父親母親都不能缺位。

      不利於其人格的形成與完善。

      家長們的陪伴方式還經常錯誤:

      將iPad等電子產品長期塞給孩子玩,

      無底線滿足孩子物質願望,

      不停將孩子與其他孩子進行對比。

      我們的理由都是什麼?

      “我很忙”

      每當孩子說:“陪我玩一會好嗎?”

      家長總是回答:“我很忙。”

      父母將撫養、陪伴孩子的責任移交給爺爺奶奶。

      “我不懂”

      常有家長說:“我不懂怎麼教孩子。”

      於是,

      把孩子送到社會辦學機構學這學那,

      以為“投錢”就可以彌補自己的不足。

      “我有陪”

      只是“陪”在孩子身邊,

      並沒有用心去關注和參與孩子的活動。

      《爸爸去哪兒》等親子類節目

      讓人們普遍關注到爸爸們“陪伴時間不足”,

      我們還應該關注的是“陪伴質量不高”。

      對孩子的教育是有有效期的

      孩子在小的時候,

      父母對他們來說是萬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這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黃金時期。

      等孩子已到了青少年時期,

      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該說的,該教的,該做的,

      應該早就做足了,是到了驗收的時候了。

      這驗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針,

      也是孩子對外界的應變能力。

      過期後的父母再怎麼努力,

      也比不過10年有效期了。

      要知道收手和承受的事實。

      研究表明,

      3歲前受到良好照顧和關愛的孩子,

      長大後學歷較高、和朋友關係較好、感情生活比較滿意,

      而父親的陪伴對孩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一句話說的很有道理:

      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但父母角色無可替代。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識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3 # janice一片葉子

    家長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陪伴中你及時發現孩子的錯誤給予糾正,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生活和學習習慣,你與孩子分享生活有趣的人和事。培養孩子健康的身心,來應對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是很重要的。

  • 4 # 馬馬曼兒

    我覺得我不是,別說有效陪伴,連她們的成長過程都是錯過的!實在慚愧!

    孩子一歲左右就讓她留守在家,一年回家三兩次,一次平均十來天,這就是我(一個不合格的母親)!對於她們來說連陪伴都是奢侈,更別談有效陪伴!也正因為如此,孩子的養成了許多不良習慣。生活、學習、禮儀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問題,每次回來發現她們的各種問題,然後便是各種糾正,但是這些不好習慣又豈是一日養成?又能怪誰?[打臉]

    我曾想把孩子帶身邊,自己教育,可是夫妻之間沒達成共識,又是兩個娃,我也有心無力!所以可以的話把娃娃帶身邊吧,別說有效陪伴了,起碼多點陪伴吧,人生短短几十年,別留太多遺憾!

  • 5 # hjj成長的心

    我是一位80後的寶媽,自從有了二胎寶寶後,就再沒出去工作。現在大寶12歲,小寶也6歲了。每天和兩個孩子打鬧在一起。現在疫情期間,每天除了上網課輔導他們作業以外,我們還會做做遊戲呀,畫畫呀,猜謎語呀等等一些來娛樂一下。我們還會做一些美食和點心之類的。在生活中,孩子也是我的小幫手,在我們吃過飯後,他會主動幫你收碗筷,洗碗,擦桌子。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大人的陪伴,他們不只是在學習中獲取知識和能量,還會在生活中得到許多伴隨他們健康成長的因素。

  • 6 # 神獸養育經

    當然會,並且要求爸爸也參與,給娃隔空講故事。孩子的童年非常短暫,肯定需要優質的陪伴。孩子也很不容易,現在的社會到處都是危險。

  • 7 # 啟明小星星

    現在很多父母都不願意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都儘量把孩子留在身邊,陪伴著孩子。但是這就是有效陪伴孩子了嗎?有些小孩和爸爸媽媽一起出去玩,孩子在自己玩,父母卻在一邊埋頭玩著手機。還有一些家長在家陪孩子學習,自己也在一旁玩手機,這些都不是有效的陪伴。我們應該出去玩的時候參與孩子的遊戲,增強親子感情。比如孩子一起閱讀的時候也可以多交流讀後感,討論有趣的話題。不能拿一本書給孩子讓他自己去讀,自己玩著手機。這樣孩子只會漫無目的地亂翻,沒有樂趣,我們要做到全身心投入,正確引導孩子積極向上的陽光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看過最好看的古代重生小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