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夏雨風
-
2 # 小酌一杯的李白同學
原文: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由:孔子的學生,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全句的意思是:子路啊,告訴你對待知和不知的態度吧(即對待學問的態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是知也"中的"知"通"智"(智慧的意思)。
這是廣為流傳的一句孔子名言,後世被用來提醒人們用老實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還有另外一種解釋,看曾仕強教授的《易經的奧秘》中,曾仕強教授的意思是:我知道一件事是為了知道這件事的人而知道,我不知道一件事是為了不知道這件事的人而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對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曾仕強教授舉了一個孔子的學生和螞蚱打賭的例子,螞蚱說一年有三季,孔子的學生說有四季,後來他們一塊問孔子,孔子看了看螞蚱,對他們說,一年有三季。螞蚱走了之後,孔子的學生問原因,孔子說,螞蚱活不過秋天,所以對他來說一年就是有三季,你跟他爭死還是有三季。所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意思應該是"知道某個知識"是為了"知道這個知識"的人/物。(知之 為 知之),後半句同理。
告訴人們,要虛心學習,不要不懂裝懂。
-
3 # 馬到船頭直
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論語》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也。”
譯文: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這個應該比較好理解的,強調實事求是的態度,是人學習、做人、做事的應有姿態!
-
4 # 人生在世詩酒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
看到了這句話,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事。大概是四、五年級時,數學老師再講應用題的多種演算法,其實我對數學一直不感冒,所以從小學到高中都屬於理科比較差的那種,每次上數學課我都提心吊膽,小心翼翼,就怕被老師提問答不上,然後被罵個狗血淋頭,滿臉通紅的坐下。記得她當時最愛說的一句就是“啥也不是,坐下吧”。每次老師講完應用題的一種解法後,就會問,誰會其他演算法,每每這個時候我都很糾結,因為對於我來說想明白一種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可是看到其他同學舉得高高的手,我低下頭也艱難的舉起了右手,可心裡默唸的卻是“千萬別提問我……”看看四周,全班基本都舉手了,估計也會有和我一樣懷有僥倖心理濫竽充數的吧。以至我高中不得不棄理從文,直到研究生畢業。現在回想實在是年少輕狂太虛榮。
當在看到這句話並深有體會時,早已到了而立之年,這時才懂得有些事並不重要,如面子問題,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真的學會真的有所得。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這才是人生之大智慧。願每個人都能早有所悟。
-
5 # 袁聰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翻譯成現代漢語白話文的意思就是:明白人裝糊塗人,糊塗人裝明白人;不懂裝懂,懂裝不懂,是懂非懂裝懂,是懂非懂裝不懂;假聰明裝真聰明,真聰明裝假聰明,不假不真是聰明。總之,都知道不是傻子………等等好多種理解。
這句話的詮釋、解釋和釋義,反映了儒家思想、儒家文化的人生哲學和哲理,每個人做人、為人處事、處世,要走中庸之道;要知道、要懂得四方圓通、圓滿、圓潤、圓滑,八面玲瓏、八面和氣、“八卦”和脈。該聰明時就應該要聰明,該糊塗時就一定要裝糊塗,該裝瘋賣傻時就應該裝瘋賣傻;該自己知道的事情非知道不可,該自己不應該知道的事情就完全不應該知道,該問的就問,不該問的就不問,能說就說,能夠做的事情就做,不能說不能做的,就不說不做…………等等很多很多種解釋釋義。
-
6 # 起名大師東方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的理解是:
知之:知,知道,懂了,明白。
之:代詞,指的是事物,道理。
為:是,就是
不知:不,沒懂,沒有,不明白。
是知也:是,就是,肯定,明白。也,語氣詞,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翻譯成白話解釋即為:
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重點是真正知道了。
它告訴人們,對一件事,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不要不懂裝懂,我們對待問題,就是一定要弄懂,真懂,這才是目的。
-
7 # 任加唇
孔夫子的意思就是讓人坦誠,不要不懂裝懂。
聽起來不錯。
但事實上,不能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天底下,沒那麼多絕對的真理。
-
8 # 貓筆文
對自己來說: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對自己有一個客觀理性的判斷,這就是智慧。對與人交往來說:大家都知道的你也要知道,大家不知道的,你也要知道,這是也是一種智慧。對老師來說:你知道的你就不要浪費時間一遍遍炫耀已知的知識,不知道的你要知道自己不知道多問問,這樣有效利用時候提升自己,才是智慧。
-
9 # 真一道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出自《論語》,對於孔子的這句話,世人普遍認同的解釋是這樣的,“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這種態度是明智的。”
其實,孔子說這句話,是告訴我們:人能知道什麼善,卻不知道什麼惡,人能知道什麼善,也能知道什麼是惡,才為知。如果只知善,而不知惡,屬於一知半解。
人,雖然本性善良,長大成年後,卻沾染了諸多惡習,養成了習慣,難以發現反省,倘若是不知自身之惡,則不能除之,倘若惡不能除之,善則難行,善若難行,則難以止於至善。
再者,從行為來說,人做點善事,喜歡四處張揚,恐怕人不知,若是做了惡事,卻想方設法掩蓋,恐怕被人發現。這即是不知的表現,知的表現應該是,做了善事不張揚,不記不念,做了錯事不掩蓋,有錯改之,善莫大焉。
-
10 # 詩情畫意白蘋洲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守、自知、自暴、自省、自明,是智也。
【1】原句: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翻譯:
孔子說:“仲由啊,讓為師教導你對待知與不知的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女:通假字“女”通“汝”,你。 知:通“智”本字指“是知(通“智”)也”:通“智”聰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東西 誨:教,傳授。 乎:語音助詞。
3、學習態度;
孔子闡明瞭對待學習時應當持有的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反映出孔子實事求是的科學求知態度。他覺得,對待任何事情都應謙虛誠懇,知道的就說知道,不能不懂裝懂、自欺欺人。
做學問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千萬不能不懂裝懂,否則吃虧的還是自己。做學問應當保持著謙虛的態度,天下的知識何其豐富,沒有哪一個人可以掌握所有的知識,總會碰到一些不懂的問題。人不懂並不可怕,也不可恥,但若不敢承認自己不知道的東西而強裝知道,這就有些不知羞恥了。人們只有虛心地向別人學習,不恥下問,才能不斷地進步。
強調何為知與不知,就是為了能讓絕大多數的人明白“學而知之”的道理。只有勇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才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疑惑,知道如何學習和質疑。而掩飾自己的“不知”,只會遮蔽住我們的雙眼,失去對事物的準確判斷,尋求不到真正的智慧。只有堅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學習態度,才能破除求學路上的重重障礙。
4、現實意義:
1)、自守:要實事求是地學習、生活、工作。慎思之,不能因為熱愛就不分是非黑白曲直,一味猛上,任性自流。不可以把自己的主觀因素加進去。不能用盲信來解決。要自己“誠實”“守心”。
2)、自知: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不可以不懂裝懂。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路還很遠,做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地走。不可狂妄。讀聖賢書,聆聽聖賢教誨,立足工作崗位,積極主動向優秀、先進、模範、榜樣學習、請教,一步步認識到自身渺小,一步步自我突破,真正達到質的飛躍。
3)、自暴:有過錯,別人都能看見,不要以為別人不知道,對領導者、公眾人物而言尤其是這樣。承認錯誤、改正錯誤,反而會贏的人們的尊敬。掩飾錯誤是人格卑下的表現,會鬧笑話,會讓人瞧不起。要有把自己的錯誤暴露出來的勇氣,因為只有暴露出來,才能得到糾正。
4)、自省:一個人善於自省,善於從自身找原因,要少責怪別人,而不要老是責怪別人會推託客觀原因,這樣才有利於真正解決問題,如果每個人都善於從自身找原因,善於自我批評,就會減少社會內耗,提高辦事效率;從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減少怨恨的重要途徑。
5)、自明:“人貴有自知之明”,能清醒地認識自己、對待自己,這才是最聰明的,最難能可貴的。
“欲速則不達”、“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小不忍則亂大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道不同,不相為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這些成語,其實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智慧。
自守、自知、自暴、自省、自明,是智也。
-
11 # 李白下山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每句話在提升我們智慧的同時也在教我們做人的道理。
【1】第一層意思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是一陰一陽之謂道,就是我知道,但是我看到你,覺得你不應該知道的,我也說我不知道。
所以華人常常知道,說不知道就是跟你講有用嗎?不如不要講。
我知道,發現你應該知道,我就告訴你。所以華人說,這個人應該知道,你如果不告訴他,你就失掉一個朋友。
這個人不應該知道,你如果告訴他,你就害死一個人。
【2】第二層意思就是字面意思: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知:通“智”。後世被用來提醒人們用老實的態度對待知識問題,來不得半點虛偽和驕傲。要養成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實事求是的作風,避免魯莽虛榮的風氣。
【3】第三層意思是僅瞭解事物已經發生的現象和事實不能算真正瞭解;我們知道事物發生必有我們不清楚的根源(知之不知),要透過現象找到事物本質;有現象必有規律,我們不知道事物未來的現象,但我們要總結出事物的發展規律(不知是);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瞭解事物(知也)。
-
12 # 襤褸的靈魂
這個是,孔子,說的,意思是,自己
知道的東西,和事情,就說,和承認自己知道的,和懂得。
反過來,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和事情,就說,和承認,你自己是不知道的,也不僅僅是一個謙虛的問題。而且是一個態度的問題。也是一個誠實的問題。不要說假話,大話,和空話。
說,謊話,騙人是很不好的。
也只有是這個樣子,才說明了啊?你是真的,知道的啊?明白了啊?。
-
13 # 吃抄手的貓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有大智慧人的處事之道。
老夫子的這句話在職場生活上尤為重要。
比如在和上級領導相處,時常會被問道某件事的情況或對其的看法。這個時候一定要避免“我以為”、“我感覺”、“差不多”這一類含糊不清的用詞,因為一旦出現“我以為”,領導對你的映像肯定會打一個折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含糊不清地表達或者滿嘴跑火車,往往會讓領導很難在短時間內很直接地判斷出他要的資訊,從而覺得你是一個不靠譜的人,重要的事情當然也就不會輕易交給你做了。
-
14 # 太易研學
1,不要不懂裝懂
2,知道自己知道哪些屬於自知之明,能有作為。
3,知道自己不知道哪些,屬於明智,知道請教。
4,不知道自己知道哪些叫愚蠢,不會有作為。
5,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哪些叫屬於真的無知,多半會蠻幹。
-
15 # 運河文化書院
這段話見於《論語·為政》。孔子對子路說:“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我教你怎樣求知吧!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呀!”這是講為學的態度。對於知識一定要抱老實的態度,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主觀偏見。
這個話講得很明白,不需要解釋,大家都可以明白;但似乎又覺得太簡單,不夠具體。《論語》中有多處關於孔子為學態度的記載,聯絡這些來讀,可以對這段話有更深刻具體的理解。下面列舉幾條: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論語·述而》)
不知而作之,自己不懂卻在那裡憑空創造,這就是強不知為知。孔子說,他沒有這種事。他是多聽,多看,增長知識和智慧。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街頭巷尾的傳言,真假難辨。輕信傳言,難得真知;不經考察,隨處傳播,更使謬種流傳,害人害群。道聽而塗說,非但不是求知的正道,而且是對道德的背棄。所以孔子說,這是“德之棄也”。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就是沒有主觀的臆測,沒有一定要怎樣的期望,沒有固執己見,沒有自私之心。主觀臆測也是以不知為知的表現,孔子杜絕了這種毛病。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論語·為政》)
孔子教導弟子:多聽,有疑問的地方先不說,其餘有把握的,也要謹慎地說,就能減少過失;多看,有疑問的地方先不做,其餘有把握的,也謹慎地去做,就能減少後悔。有疑問就先不說先不做,即使自認為知道了,也謹慎地說,謹慎地做。這樣可以避免以不知為知,減少過失和後悔。
在這些章節中,孔子批評了強不知為知的錯誤表現,也指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錯誤的途徑,對於我們理解“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可以有很好的幫助。
對照現實生活,我們也常可以看到孔子所批評的以不知為知的種種現象。如盲目蠻幹,不知而作之;道聽而塗說,誇誇其談;主觀臆測,憑想當然辦事,等等。還有,學習中有不懂的,怕遭人恥笑,不願提問;遇到不認識的字,不向人請教,不查字典,念半邊;更有甚者,考試作弊,抄襲剽竊,製造假象,騙取名利,等等。這都是不能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強不知以為知,其實是自欺欺人,阻塞了求知的途徑。所以,孔子這段話應該作為我們的座右銘。
-
16 # 覓畔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出自《論語》,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智慧的表現。
有的人自詡自己學富五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讓他具體說說,他又說不上來,這就是告訴我們要不恥下問,不知道不可怕,可怕的是他還不自知。
在現在這個社會,人們每天都在為生存奔波,壓力,浮躁,茫然,等等伴隨著我們,我想說,讓我們每天都多學點知識,充實自己,讓自己在不僅可以在事業上、生活上多進一部,而且還可以趕走負面情緒,讓自己的生活質量更上一層樓。
-
17 # 章之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了。這裡含有兩層意識:1.為人處世,探究學問要如實誠信,來不得半點虛假;2.生活中尤其在情感中,還是沒有必要弄清誰對誰錯,是為不知為知之也。
-
18 # 明貞
知道自已不知道是斷惑證真的第一步,在生死中迷惑和虛妄是人的本性。所以,老子說為道日損為學日益。生而為人即在偽道德後天命運掌控之下,非假我即慾望無一例外。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什麼也不知道,這是極具真理性的一句話,但大多數人當成一句至謙的話,其實他說的是實話。
人類並萬類是失道缺德後的產物,一般說來非自我即利益,極少數人能夠放下自我和慾望而圓德成道,歷史上三個人正是這三種人的典型人物,項羽劉邦和張良,項羽出身貴族武藝高強足智多謀,惜哉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終以絕對優勢兵敗自殺;劉邦出身市井但志向遠大結交廣泛唯利是圖知人善用終成大業,但一生唯利亦不過慾望一棋子;張良功成退隱算是知不知之人,自在逍遙乃有德之人。
在生死中人無不求生惡死,其實有生必有死,無一例外,即便老子釋迦全德高人亦不能外,所以莊子妻死鼓盆而歌是知生死之必然。生死是非苦樂皆惑也,人在其中皆以為真,知此不知,至矣。
-
19 # 隴右行思見聞錄
用今天的話講,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它已實用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當初孔子提,僅是治學,求學的態度。實說實說,面對和擔當。
-
20 # 哲學卜卜為贏
假如,誰要是認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知,是知也”的現代漢語意思,即“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真知道’。”那麼,他真可謂“漢語功夫了得”!
為什麼?
因為他解的是“知為知;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而不是“知之為知之……”
請問:句中的“之”哪兒去了?
——這也正是此語中的兩個重點之一:“之”字代指什麼?
而第二個重點,則足“知”字,是何意?真如《現代漢語詞典》所釋那樣,就是“知道”嗎?
知:即現代漢語之“治”也。如“治身,治國,治喪,治水……”,本應為“知身,知國,知喪,知水……”也。“治”字,水字旁,為“去幹水份”之意。而“知”字,則有“封存,掩護”之意。
不妨看看下面這幾個詞……
知書達禮(理)——編撰《尚書》就是為了“達——圍繞”於“禮——敬愛”百姓’也。
知道——(治)於道也;以天道維護萬物的無為狀態而維護百姓也。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做到了‘先治己身再治彼眾’,如此即使有一百次相互的圍堵,自己也不會被包圍(戰,包圍,圍攻)。
知根知底——即治本,治源頭;從源頭治理也。
知法犯法——司掌法度的人卻一再違犯法度。
知覺——對自己的管理,封堵與約束;同自覺。
知難而退——治理圍堵使其退卻。(非曉得了艱難,讓自己退卻)。
知其一不知其二——雖治理了根本卻沒有連帶著形式而一併治理。
通知(或為“通旨”):圍繞百姓而下發的旨意。
知情達禮(理)——控制了自我的“是非”,也就“達”於散愛百姓了。
知人之明——治理百姓而使之達於“光明”。
知人善任——治理百姓即以“善”包容。
知識——治理即掩護。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治理天下沒有不通達百姓心聲的,通達百姓心聲沒有不徹底不完全的(言,心聲)。
知心——或為“之心”:能達自己的心願。
知心朋友——能控制自我的意志,跟掩護友人的利益。
知遇之恩——治理就要讓百姓圍繞在“恩賜”中。
知音——即“之音”:能達於自己的心聲。
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應為:
“止之為知之,不知為不止;是知也”。
意為:執政者封堵了‘自我’,就可以做到治理天下(無為而治);執政者沒有做到治理天下,也就是沒有做到封堵自我;這才是我所說的‘治理’呀!
回覆列表
孔夫子有許多真知灼見是流傳千古的。在學習態度丶方式和鑽研上,獨樹一幟,給人啟迪。
在對待學術和解決問題上,知道多少就講知道多少,不知道多少就講不知道,這就是正確的知無不言丶言無不盡。不能不懂裝懂,張冠李戴。這是真正的有知識啊!
孔夫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曾經有一個地方問題不清楚,就向一個毛頭小子小師虛心請教。他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師!不管老少,不懂就要請教。不恥下問,精益求精。
西漢初年,皇帝問丞相陳平:全國有多少戶藉?陳平回答:這是民政部的事,應該問民政部?
陳平就是依據孔夫子: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如果搗槳糊:這個北方大約80萬,南方嘛比它多~多不了…一番太極拳,把皇帝罩在雲裡霧裡,遺害無窮。
下級向上級彙報,一定要如實丶準確丶客觀,不能修飾丶浮誇丶報喜不報憂。這樣,才能讓上級領導全面丶具體丶深入地瞭解,才能做出更精密地大布局丶大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