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哥說史
-
2 # 文史芒果
我們看看,武則天稱帝的前期任用酷吏作為打手,實行高壓手段替他解決作為女皇稱帝前期的反對勢力,而把這些反對勢力剪除掉之後,武則天也明白社會的治理需要柔和的寬鬆的政治氛圍,這個時候武則天又把當時做為打手的酷吏除掉,用這樣的手段來收買人心。所以武則天的後期,就是比較寬鬆的國家治理方式。在武則天當政後期,社會發展的還是很繁榮的。
我認為如果朱允炆皇帝一直當下去的話,明朝會更加繁榮昌盛。國家治理就是要寬嚴相濟,一個嚴苛的皇帝高壓手段下,百姓短時間內也許反抗不起來,可是就像高壓鍋一樣,如果找到一個突破口,對這個王朝將是海嘯一樣的震撼,一樣的打擊。朱元章雖然文化不多,可是很熟悉歷史,同樣很明白這樣治國的道理。
朱元璋選擇太子朱標,就是看中朱標的寬厚仁慈,朱元璋這麼一個深諳帝王之術的人,很明白,在他這樣高壓治理下,大明王朝不可能這麼持續高壓的治理下發展的。所以,他知道他這麼高壓手段下,把社會上將來的繼承人要遇到的棘手的問題都儘可能解決了,留給後世繼承人一個好管理的政府。
雄才大略的朱元璋當然明白,他的後世需要一個寬仁的皇帝,所以朱元璋對朱標一直很滿意,就是朱標不幸死在了朱元璋之前,朱元璋還是選擇了同樣寬厚仁慈的朱允炆作為他的繼承人,朱元璋高壓下,希望後世之君在他之後實行仁政,就是留給後世之君收買天下臣民的政治遺產,讓天下臣民感激實行仁政的後世之君的恩澤。不管是選擇寬厚仁慈的朱標作為太子,還是選擇朱允炆作為皇太孫,都是朱元璋為了大明王朝的長久繁榮發展下的一盤棋。可惜這盤棋被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該打亂了。
我們在看看和朱元璋同樣性格的朱棣,同樣也是採取高壓手段治理社會,而朱棣同樣選擇了,寬厚仁慈的朱高熾作為後世繼承人。用高壓手段治國的朱棣去世後,面的皇帝朱高熾和後來的朱瞻基,都是寬仁治國。就是這兩位寬仁治國的後世之君把大明帶上真正的繁榮昌盛,也帶上了大明繁榮的巔峰。
所以,如果朱允炆一直做皇帝的話,就會早一點讓大明王朝走向繁榮昌盛的巔峰,只是由於“靖難之役”,讓這個社會繁榮期延遲了20年左右。
-
3 # 西山講歷史
如果當初朱棣發動的靖難之役失敗,朱棣被殺或是被廢,那麼朱允炆主導的明朝也不會持續太久。原因很簡單,就是朱允炆當皇帝的大明朝是沒法解決北元這個外患的。
我們都知道明朝一開始是定都南京,而明朝最大的威脅來自於長城外的蒙古人,這些蒙古人時刻想著重新奪回中原大地。我們現在回過頭來看歷史,面對長城外的蒙古人,定都南京的明朝根本解決不了蒙古人的威脅。
在朱元璋時代,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有能力也有魄力壓制滿朝的文武,但是他使用的防禦蒙古人南下的方案是讓自己的兒子去守衛邊疆,因為朱元璋心裡很明白,如果安排外姓的大將執掌重兵去守衛邊疆,可能他在位的時候,大將不敢亂動,但是他如果去世,難保不會有大將起異心,所以朱元璋選擇讓自己人去擔任守衛邊疆的重任。
朱元璋為了讓文弱的孫子朱允炆即位,屠殺了滿朝能征慣戰的大臣,到朱允炆即位以後,明朝基本上已經沒有能帶兵打仗的人了。
如果歷史出現意外,朱允炆打敗了朱棣,那麼明朝北方的邊疆誰來防守就成了朱允炆最大的難題。
關鍵還是南京離長城太遠,資訊傳遞不方便,作為皇帝很難及時掌握邊界的變化,南京本來就不適合作為大一統國家的首都。大一統國家用南京做首都,國家很容易再次陷入分裂。
歷史上,朱棣遷都北京也是無奈的辦法,他不去北京,就沒人能擔起防備蒙古人南下的重任。
如果朱允炆打敗了朱棣,誰能代替朱棣防守北方呢?朱允炆自己遷都去北方嗎?
所以朱允炆即使打敗朱棣,他治下的明朝也不會延續太久,關鍵是他即位的時候北元實力依然強勁,北元除了朱棣無人能壓服。即使當時朱允炆治下出現良將能抵抗北元,但是身處南京的明朝能保證一直出不起反心的良將,而不是安祿山嗎?
-
4 # 蘑菇雅說
這是個非常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都知道,朱棣取代侄子朱允炆開創了大明的第一個盛世。但是我們想過沒有,如果朱棣當初不是造反,而是讓建文帝繼續統治,那麼大明的發展方向又會如何呢?
當然了,歷史沒有如果,我們不知道朱允炆會如何統領大明,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初年的一些政策可見一斑。
全國改地名朱允炆把全國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內大量改成了古地名――不光大的府名要改,下面的縣城名也要改,甚至衛所的名稱都要改,而且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結果還要改第二次,結果建文朝的整個行政機構大半力量都用在這項工程上面,很多地方章都來不及刻,而且改後的地名大家經常都反應不過來是哪,只好在公文上改後的地名旁邊用註釋標明這地方以前叫什麼,否則沒人看得懂。
改科舉,激矛盾建文的第二件要政是改科舉,原本建國時朱元璋考慮到北方由於長期經歷異族統治導致儒學凋敝,加上作為官方欽定版本的程朱理學長期只在南宋境內講學,所以朱元璋設立了南北兩個榜分別開展科舉考試,避免官員名額被某一地把持。而建文帝上來先把南北榜拆了搞成全國統一招錄,然後又停辦了北方各省的官學――乾脆連學習四書五經的渠道都給斷了,結果可想而知,朱棣剛起事附近北方各省計程車紳們就紛紛湊上去給錢給糧送援助了,這也使朱棣快速壯大。
免稅收,不合宜全面減免江南地區稅收,部分地區的稅負甚至減到了僅有朱元璋時期的15%。當然減稅一般來說都是好事,只不過他這次選擇減稅的時機有點問題――剛好是前線與燕王軍作戰處於膠著狀態的時候,結果當幾場大的戰役失敗後,朝廷國庫甚至湊不起錢來組織軍隊對燕軍發動反擊。我們都知道明朝最後的滅亡就是亡在這種有稅收不上來上面,而朱允炆這一次……幸好和他爭位置的是另一個朱家人,否則要是等到蒙古大軍南下時朝廷口袋裡沒錢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復井田,難適應推行恢復井田制。沒錯,就是周禮裡面那個井田制,從孔孟時代宣告徹底破產後已經兩千多年沒人執行過了的井田制,具體內容規定農民們先共同耕種用來提供賦稅和村內公益事務資金的公田,耕種完公田後才允許去耕種農作物歸自家所有的私田。這個制度早在周朝時就已經顯示出不合時宜了,孔子努力一生也沒能成功讓這個制度續命,後續的歷朝歷代除了王莽這個奇葩沒有任何一個君主想要恢復這玩意,結果到了幾千年後社會形態與當初相比區別更大更不適應這套的明朝,突然有人說要重新實行這套不合時宜的制度,人民怎麼看就可想而知了。
總結一下可以說,建文帝確實有過一些改革,但他的改革卻是不合時宜且理想化的,而且在改革中過度傾向於南方地區,這也導致北方士族的極大不滿,沒有緩和南北矛盾反而激化,在土地政策方面也不得人心。所以失敗似乎也有它的原因了。
-
5 # 一立言
君王也,天下之重。歷史的是是非非是不容假設的,歷史就是歷史。
假設的東西就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尋求一點安慰,總感覺多好的一盤棋都被搞砸了。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該多好,起碼不會是那種局面。因為朱允炆也是實在是太年輕了,經歷的磨練太少,對事情的後果性估計不足。
給我們現在的人來說,就屬於那種愣頭青,如果他上了戰場可能是個好士兵,可作為一個戰局的指揮者,欠缺的東西太多太多了。
削蕃那是動了誰的乳酪,不用拍腦瓜子也想也會明白的事情,偏偏特較真。陷於親離的地步,難道身邊的就全是忠臣,徐達的兩個兒子就一個死忠於他,一個卻恨不得將朱允炆親手給宰了。
如果他能得到更好的輔臣或朱元璋在世時讓他能得到更好的磨練,他戰勝了朱棣的話,那肯定是比朱棣強,國家更繁榮。
-
6 # 雙青歷史
大機率是不能的。
朱允炆是個賢君,但不是個有能力的賢君。他是封建儒家的代表產物,治國能力與朱棣是沒法比的,甚至可能明王朝都不太可能延續這麼久。
軍事上,舉全國之力居然沒能打敗一個藩王,聽信一些毫無實戰經驗的儒生的策略,致使一敗再敗,最後丟掉皇位。
政治上,削藩就削藩,本應採用懷柔戰術循序漸進的來,結果直接將幾個叔叔一擼到底,還逼得湘王朱柏自焚而死。這可倒好弄出人命來了,搞得各個藩王都坐不住了,也是導致朱棣直接起兵造反的重要原因。
經濟上,雖然採取了許多益民措施,但大多是儒士提出,沒有實踐經驗,許多措施成了紙上談兵。
朱允炆沒有朱棣的魄力,很多事情都被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掣肘。
簡單看看朱棣的成就:1 遷都北京,加強對外族的抵抗。2 編寫《永樂大典》經濟文化全面繁榮。3 命令鄭和下西洋,萬國來朝。4 御駕親征漠北五次,有效打擊外族勢力。
總的來說,朱棣的上位是對大明來說利大於弊的。
回覆列表
首先就要定義一下什麼叫做繁榮昌盛,在不同人的眼中,這個定義的側重點可能就完全不同。在我們普羅大眾的眼中,最英明的皇帝可能就是一統六合的秦始皇、是武功卓著的漢武帝。對於某個皇帝的評價是這樣,對於一個朝代的評價也是如此,如果要我們說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是哪個,大多數人的回答應該會是強漢或者是巨唐,然而事實上在一般人眼中軟弱的宋朝反而實現了更大的經濟繁榮。
由此可見,在常人眼中對於一個王朝強盛與否的判斷恐怕更多的取決於這個王朝是否能擴土開疆,是否能做到四海賓服。而正是在這一點上,朱棣能做到的要比他的侄兒多的多的多。朱棣徵蒙古,收安南,可以說武功卓著,而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推動了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鄭和下西洋,正是在朱棣的手中,大明王朝登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而他為後代留下的諸位肱股之臣又推動了之後的休養生息與仁宣盛世。可以說朱允炆能做到的他透過他兒子孫子的手也做到了。
朱允炆做不到的他也做到了最好,封建王朝的宿命難以掙脫,大明王朝的滅亡也難以避免,但正是在朱棣的手中,大明王朝留下了自己難以磨滅的印記。朱棣定都南京的都命不長永樂年間對蒙古的不斷敲打使蒙元進一步分化,對大明政權的威脅進一步縮小。建文帝文治路線,容易使蒙元積蓄力量。而且之後的幾十年韃靼也是出過也先這樣出色將領的人。槍桿裡面出政權,不能抓緊軍權,皇權就不會穩固。
朱棣對軍權的掌控和朱允炆完全不是一個層面。李淵被逼退位跟他掌握的軍權不能完全壓制李世民有很大關係,趙匡胤也是先有軍權再黃袍加身的。朱棣掌控軍權,所以可以讓太子監國,一不怕太子造反,二可以鍛鍊太子處理政務能力,讓自己死後放心。除了軍權,皇權和相權的爭奪中,也是朱棣掌控的更好。資訊是戰爭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廠衛的最大作用,就是可以幫助皇帝獲得更多的資訊。
而崇禎就是偏聽則暗最終亡國的。朱允炆顯然十分依賴齊泰黃子澄等人,而沒有自己的眼睛,很難判斷當前局勢。謀臣可以花很久籌劃一件事,但是做決定的一定要當機立斷,朱允炆猶猶豫豫的性格,就更不適合做皇帝了。至於政策,很多政策都是先產生負面影響,然後持續產生正面影響,最後又變成負面影響。
其實也就是說。為了解決一個問題,可能有好幾種政策,其實都可以實行,關鍵是要看對政策執行的力度和持續性。比起朱棣還差很多。朱棣上位,明顯是對大明朝更好的事情。朱棣出色的文治武功不說。沒有朱棣在北京做王爺的經歷,後世不會有皇帝敢於遷都北京的。守業的皇帝氣魄先天矮几分。不遷都北京,那鎮守北京的王爺或大將,必定做大做強,和南京鬥個天昏地暗(即便只是文鬥),百姓更遭殃。
並且,除了遷都,是個絕症。當然,不做大做強的另一種可能是,燕雲又落入遊牧民族之手。以朱允炆手握大好局面,卻開創千年削蕃反失敗的經歷來說,已充分證明他政治手段並不高明!又有什麼理由相信他的文治武功會勝於朱棣?!政治,這個東西,和道德,人品,學識,修養,仁義,通通無關。只以成敗論英雄! 和腦容量比較相關。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敗,無以至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