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歷史唯物觀
-
2 # 子剛看圖說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中國歷史上統一時期的幾個王朝大都是前後銜接的,比如,秦漢、隋唐、明清這些,唯一特殊的就是西晉,它是歷史上實現短暫統一的朝代,在它的前面和後面都是亂世的年代,是小國林立的時期。而且大一統兩個相連朝代的制度、文化、政治大都是相同的,它們之間的傳承性也是非常大的。說起明朝來,就一定會想到清朝,這兩個朝代都有幾個巨大的共同點,一是都是封建集權和專制達到頂峰的時期,二是兩個朝代都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明朝在前,清朝在後,所以大抵是清朝沿襲了明朝的制度了。但它們之間有一點不同,就是明朝不準王爺進京,而清朝又不準王爺出京,這兩種做法哪一種比較高明呢?哪個朝代佔了上風呢?
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可以說是正宗的貧民皇帝了,從小就失去父母親的疼愛,而且哥哥也早早的離開了自己,自小孤單的長大,在那樣的亂世裡他沒有背景,沒有軍隊,僅僅靠自己的才能和運氣,上位到明朝的最高統治者身份,建立了一個全新的朝代。由於他是一介貧困大眾出身,所以不像那些滿腹經綸的皇帝,有自己的治國理念,而是憑藉著自己的理想來統治天下,他將他的二十位兒子和侄子分封到了各地,這樣明朝的邊外有九個王爺坐鎮,而且掌握強兵悍將,大明江山固若金湯,實在動盪不安
回顧大明朝之前的歷史,歷朝歷代大都是用削藩的政策。在西漢時,漢武帝劉徹聽取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輕輕鬆鬆的就解決了諸侯割據的危機。可到了明朝,朱元璋卻一反歷史常態,而是大肆進行分封,他分封的諸侯王還有著高度的軍事指揮權,只是沒有行政權和財權罷了。朱元璋可能是這樣想的,假如他在朝廷受到脅迫,這些王爺就可以利用手裡的軍隊勤王;而且地方的官員和平民老百姓都可以監督地方王爺,其實吧,這才是朱元璋的主要目的,最終還是為了鞏固他自己的統治而已。
朱元璋雖然出生於平民,但他也知道歷史上分封王爺的弊端,於是呢,雖然分封了藩王,但對藩王設下許多限制條件,讓他們不能隨意進出京城,而且三年才能進一次,分封的王爺還不能和朝中大臣、以及藩王接觸,這主要是為了防止他們暗中勾結,以此來危害統治。朱元璋臨死之前,下了一份遺詔,藩王不得進京參加他的葬禮,這也是為了防止諸侯趁著這個時期奪權,可是最終還是出事了。
到了明成祖朱棣時,這些分封的藩王更沒有權力了,就只得在自己院子生活,連出門都非常困難,還受到地方巡撫的監察,實質上藩王就是被養著的王卿貴族了,在明朝末年被滿清民族進攻時,他們也難以起到保護祖宗江山的作用,最後朱氏江山就不得不易主了。
清朝時期,使用的是和明朝截然相反的藩王政策,就是不準王爺出京。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朝代,滿族是一個彪悍的少數民族,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馬上得天下了,清初的貝勒爺們在大清朝建立以後都得到了封賞,而且權力也是比較大的。比如說,那個時候的多爾袞、多鐸、豪格等,哪一個不是為清朝順利進關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權勢大到可以割據一方,清朝建國之後,他們的手下悍將分佈在全國的各地,甚至在朝中當了大官,只要這些王爺出京和他們勾結起來,足以撼動根基不太穩的清朝統治。所以,王爺不能出京的規定還是很有道理的,如若出京只能奉皇帝的聖旨。後來,晚清的恭親王奕訢每次出京都是偷偷摸摸的,不敢明目張膽的出去,假如被別人看到了,告到皇帝那裡,他就有麻煩了。
大明朝的時候不準王爺進京,清朝時期不讓王爺出京,你認為哪種做法更高明呢?其實吧,談不上哪種做法更好,這個規定對於兩個朝代而言,從表面看似乎有很大的差別,但其實它們的本質都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限制藩王,怕出現藩王勾結來形成割據的局面,以此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它們的形式上可能因為實際情況而有所不同,但最終的目的都是一樣的,真正的殊途同歸啦。
-
3 # 洱海107758846
明朝和清朝由於統治者的不同,採取的政策也大相徑庭。就好比,明朝不準王爺進京,清朝卻不允許王爺出京。
明朝期間,朱元璋剛剛稱帝,就一口氣將自己二十多個子侄分封到全國各地當藩王,不讓他們再進京了。之所以朱元璋有如此考量,原因在於兩點。一方面,對外抵禦蒙古。儘管元朝被推翻,蒙古人的勢力仍不減當年,國內反動勢力又蠢蠢欲動。本著讓皇子守國門的策略,朱元璋讓其他王爺帶領軍隊駐守邊疆,成為明朝一根頂天立地的頂樑柱;另一方面,對內穩固朝政。朱元璋的子嗣實在太多,與其讓他們全部留在京城,倒不如分封外地,離開了政治中心。
對比明朝,清朝則採取了完全相反的做法。在平定三藩後,清朝再也沒有冊封過一位藩王,皇帝也不允許皇子們隨意離開京城,除非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離開。在此前提下,清朝王爺們的日子過得比明朝王爺相對苦一點,非但被限制留在京城,爵位更是降了幾等。在下行政策後,朝廷再也不擔心王爺在外頭鬧事,也不必操心勞神王爺是否大手大腳花錢。
那麼,明朝和清朝對王爺出入京城的做法,到底哪種更加高明呢?
其實,兩種做法都非常明智,達到了限制王爺權力,穩固自己統治的目的。不過,兩者的弊端也非常明顯。
於明朝而言,不允許王爺進京的做法容易造成地方勢力過大,破壞中央集權,必須進一步剝削藩王的權力,賦予他們更多的待遇,令其安安分分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於清朝而言,不允許王爺出京的做法會造成一群人扎堆留在北京,與亂臣賊子勾搭在一塊,更容易干涉朝政。在歷史上,九子奪嫡、辛酉政變等史實,其中都能窺得王爺的身影。
儘管弊端都很明顯,我們卻無法否認兩種做法的高明,在這一層上,明清的皇帝都是相當聰明的。
-
4 # 東方喜之郎
明朝朱元璋剛稱帝,便將自己二十多個子侄分封到全國各地當藩王,一方面對外抵禦蒙古,一方面對內穩固皇權。清朝在平定三藩後,皇帝不允許皇子們離開京城,除非以欽差大臣的身份離開。在下行政策後,朝廷不用再擔心王爺們在外面鬧事。
-
5 # 飛梯教育
明朝不讓王爺進京是預防王爺帶兵進城謀逆,朱元璋建國後採取了分封藩王的舉措,一方面方便管理天下,一方面可以對外禦敵,但是藩王的權利越來越大,收稅、納貢、合法的招兵買馬,經濟和軍事權利過於分散,朱元璋在位,大家都畏懼和敬仰這位皇帝,還可以維持秩序,後世的朱棣還得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帶兵入京,朱棣上位之後為預防後世效仿,對各地藩王進行監督和軍權削減,也是為了防止王爺造反,後來又有個朱王造反,也被王陽明收拾了,但終究不安寧,需要透過戰爭來解決問題。
清朝不讓王爺出京是因為皇權極為統一,可以良好的駕馭和管理這些王爺,讓這些王爺時刻處於被監管和控制的局面,只有名譽上的爵位,有實力的王爺會被封官,但總體來說權利不大,難以造成過多影響。這也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訓,這點清朝做的好一些,所以清歷史上很少出現王爺造反的情況。
明的做法有些違背歷史規律,清的做法符合治理之道!
-
6 # 朝史暮想
說白了,還是看就藩的王爺靠不靠得住的問題。
分封這種東西,有利有弊。當年劉邦的白馬盟誓,就規定漢朝不準封異姓王。結果呢?幾代以後,該造反的還是造反,管你是不是親戚。朱元璋把兒子們分封到各地,並且允許擁有一定的兵權,一則為了防備蒙古人再次南下。二則也有讓兒子們及其後代拱衛中央的意思。到頭來,朱元璋一閉眼,朱棣就反了。
帝王分封自己的兒子們到各地,除了保住自己江山不被外姓人奪走的考量,還有平穩交接皇位的意思在裡面。畢竟兒子們都在都城守著,誰都想做皇帝,人一多,是非肯定也多。早早地把沒有繼承權的兒子們封到外地,讓其就藩,也是早點斷了他們的念想。也隔絕了這些個王爺和京官們的聯絡,保護繼承人平穩過渡政權。
但是到了清朝,滿清就開始琢磨。你看啊,明朝玩的分封制,朱棣造反了;朱棣的兒子朱高煦也造反了;寧王朱宸濠也造反了。再看明末的福王朱常洵。明神宗朱翊鈞把皇位給了朱常洛,把大半的財富給了朱常洵,可明末天下大亂,朝廷缺錢,朱常洵是一聲不吭。農民軍都打到家了,將領讓其開啟私庫犒賞將士,還是一毛不拔,最後自己都被李自成煮了。
滿清這麼一想,不能學明朝,不能搞分封,王爺們就讓他們安安穩穩地待在北京城養著,別折騰。可待著吧,是非多,都想參與奪嫡怎麼辦?
清代皇帝一開始是很頭疼這件事情的,比如康熙的時候,所謂的就“九子奪嫡”,要不是康熙自己牛,這些個兒子搞不好就真把老子折騰死了。後來清代皇帝們也想通了,凡事總有利弊,把兒子們留在京城總好過明朝那樣就藩。而且皇帝的兒子還可以處理一些事情,某種層面也是對其能力的考察。
而且皇帝們也不輕易立太子,把繼承人的名字寫在詔書上,往正大光明匾額後一扔,其他的事情,你們猜去吧。
這就是為什麼明代王爺們都就藩,而清代王爺都不能輕易離開京城的原因。
-
7 # 叄玖史話
明清的對待宗室各有自己的盤算
明朝藩王制度時由朱元璋所建立,朱元璋的分封一是出於對異性將領的不信任,想讓自己的兒子們來掌握軍權;二是試圖分封諸王來達到拱衛皇室的作用。顯然,他的第二個意圖失敗了,造反的還偏偏就是這些同姓王。明初建立的時候周邊地區仍然十分不穩定,特別是北元還具有一定的軍事力量;同時,南方一些少數民族聚集區以及西南邊陲的陸上鄰國對明朝具有一定的威脅力量。明太祖朱元璋在這個背景前提下對宗室進行了分封,被分封到邊界地區的藩王稱為塞王。。
塞王擁有完整的兵權,且對屬地擁有管轄權,擁有自己的屬官,是一個完整的行政體系,所以說明朝初期的藩王具有造反的實力。朱標在世的時候,以他的威望能力或許還能震住這些藩王,使他的兄弟們不敢對皇位抱有幻想。而朱標死後,朱允炆文弱。朱元璋在思考皇位問題上或許認為分封對他來說是個正確的選擇,讓這些藩王老實呆在封地以免對皇位起了覬覦之心,而且朱元璋也對這些藩王做了一些限制手段。但是後期由於他的精力不足,使得諸藩王在暗中發展了勢力,這也給朱允炆帶來了災禍。
靖難之役不再贅述,令人奇怪的卻是,朱棣由分封制度前提下登上了皇位,為何仍然採用皇子就藩制度,他就不怕假以時日再出個他嗎?事實證明他是擔心的,但是由於他藉口削藩來篡奪皇位,始終不好開口再削藩,所以明裡暗裡撤下了所有藩王的軍權,並且大大的限制了藩王的權利。其餘的藩王懾於他的兵威不敢再進行激烈反抗,他的暗中削藩進行的很順利。
在這種背景下,朱棣想想他老爹、侄子還有他自己,想著分封就藩還真能避免皇子的權力鬥爭,於是這個政策就保留下來了。而就算後期寧王造反,也不過兩個月就被消滅。這個政策也讓明朝確實避免了皇子奪位這種事情(明代宗屬例外事件)。
清朝吸取前朝教訓,避免皇子作亂其實清朝不分封的原因除了防止皇子作亂之外,跟他本身的遊牧民族文化習慣有關係,本身遊牧民族因為其自身的侷限性,首領並不會將自己權利分封出去來削弱自己的力量。而且清朝的皇子都處於八旗制度下,這一制度首先保證了宗室皇子的生活來源。而且清朝的宗室制度大體與唐宋類似,都是無實權封王,而且皇子還可以參政。
另外皇子不讓出京也不是絕對,只是將他們限定在京城內,不讓他們在外獲得實權。保證了皇權的統一性。然而其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比如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皇子們各自暗結黨羽,互相爭鬥,明爭暗奪的。給政府的穩定造成了相對嚴重的問題,皇子們互相控制了政府的重要部門,雍正即位後對他的政敵進行了清洗。
面對這個問題雍正也採取了注入秘密建儲等一些手段,而後期的清朝也再未有過如此精彩的時代。
-
8 # 天外梵音
朱元璋分封藩王主要有兩個用處,一個是用來外域蒙古,當時明朝皇權還未穩固,朱元璋希望藉助藩王的勢力鎮守邊疆,成了朝廷的一道屏障。另一個是內穩朝政,朱元璋的子嗣們很多,如果留在朝廷內部難免會發生內亂。清朝在許多制度上沿襲了明朝的舊規則。在清朝,王爺們的日子比明朝苦得多,他們被限制在京城,其爵位是一代降一等。如果他們的子孫後代沒為朝廷立功,最後被降為平民。只有十二個鐵帽子王不受限制,世襲更替。總的來說,清朝和明朝對藩王的不同制度導致了不同的結果,各有優點和缺點。感謝閱讀,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
9 # 讀史有想法君
明代的藩王制度,實際是源於西周的分封制,目的是讓皇帝的親戚們,幫助帝國防守邊境,增強帝國對邊遠區域的統治。朱元璋分封諸子,基本是往北部邊境封,用藩王來防範蒙古。
後來燕王朱棣靖難之役之後,遷都北京,天子守國門,藩王一般就封在南邊。加強離京師較遠的南方地區的統治。
明代的藩王是有自己的封地和自己的軍隊的,因為朝廷希望藩國發揮鞏固地方統治的作用,但是朝廷又不希望藩國做強威脅中央。為了防範藩王挾兵自重,控制天子把持朝政的情況。(參考西晉八王之亂。)所以規定藩王不得擅自進京。
清代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首先清是橫跨草原與中原的二元制帝國,所以沒有建立藩國戍邊的需要。
同時,清經歷了前期的發展後,建立了完善的地方統治機制,那麼皇帝的兄弟慢慢的就不再是鞏固王朝的幫手,而是威脅皇位的敵人。
因此對親王基本採用的是防範為主的策略,最好的防範是什麼?就是不讓他擁有兵力,財力,土地。因此,清代親王由政府供養,沒有任何兵力實力,不允許離開京城。
-
10 # 大師兄翡翠原石
這個情況的形成,是因為明朝和清朝在整個的體制上,特別是對於封王的定位上有根本的區別。
明朝的王爺,是起到一個鎮守四方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明朝的王爺都有實際的封地,而且王爺在封地內都有自己的行政班底。特別是在明朝初期,藩王還擁有極高的軍事獨立權,行政獨立權。從朱隸政變後,對封王的權力進行了一個消弱。基本上取消了封王的軍事和行政權,也僅僅是保留了一個財權。但是因為這樣的一個體制安排,明朝特別怕王爺進入北京以後對整個中央政權進行一個把持,或者是與中央權臣勾結對中央皇權形成威脅。所以明朝禁止封王隨意進京。
那麼清朝的封王制度,除了開國之初以吳三桂為首的三王有實際的封地,擁有軍事獨立權,行政獨立權和財權以外,在平定三藩之亂以後清朝的封王就沒有實際的封地了。那麼所有王爺必須留在北京,除非有一些特殊的任務安排可以出京。這樣的一個安排主要是怕王爺擅自與地方的實力派勾結,影響到皇權的鞏固。所以,清朝的王爺是不得隨意離京。
-
11 # 曹老師xixi
中國封建社會在王朝更替的時候,新王朝重會總結前王朝覆滅的經驗,以鞏固新王朝的統治。比如司馬晉朝在建立的時候,總結曹魏滅亡的是由於親王無力,因此大肆封王,趙宋建立,趙匡胤認為五代皇位頻繁更替是由於武將權利太大,因此重文輕武。在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清朝。清朝由於是少數民族主政,因此壓力很大,他們總結的中國所有王朝滅亡的經驗,將封建統治制度做的極致,因此整個清朝都沒有出現過,皇帝懶政怠政,外戚、權臣、親王、宦官亂權的現象。這些經驗中其中一項就是總結明朝藩王制度的弊端。
明朝的藩王制度給予明朝兩次重大的打擊,一次就是靖難之役,差點顛覆朱明,另外一次就是圈養皇室,這猶如慢性毒藥,最終成為滅亡明朝的原因之一。
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大家學過歷史都知道,就是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延續了元朝那一套體質制度,將子孫派往各地鎮守疆土,維護明朝統治,後朱元璋去世,太子朱標早逝,由朱標之子朱允炆繼位,朱允炆繼位後,各地藩王不服,朱允炆也不服,開始削藩,找各種藉口處分、逮捕地方親王,其中燕王朱棣意見最大,起兵“清君側”,打了3年之久,最終皇帝朱允炆戰敗失蹤,燕王朱棣繼承大統,就是鼎鼎大名的明成祖。
靖難之役造成了社會動盪,經濟倒退,幸好此時周圍的少數民族實際較弱,燕王朱棣又是雄主,不然又是一次北胡入華,國破家亡。
圈養皇室
朱棣繼位了,為了杜絕類似靖難之役類似的事件發生,雖然表面上給予了藩王一定的特權,但實際上則進行了削弱。中央專人監視各個皇室成員,皇室成員在地方不得相互見面,不得與勳貴聯姻,不得離開屬地,不得出仕為官,不得經商貿易等等。除此之外,土地錢糧,要多少給多少,並且按照家族成員實行階梯遞增,一位藩王說,要想發財最快的方法就是生子,生的越多,補助越多。後期居然出現有的縣鎮土地不夠封給的親王的,居然用鄰縣土地去賞賜。陝西巡撫記錄:“本省財政收入,不夠本省親王的俸祿。”,四川巡撫記錄:“成都府土地七成屬王府,二成屬軍屯,民田僅一成而已。”,明朝的這個制度,直接造就了一個龐大的寄生集團,他們空耗國家大部分的財富,佔據國家最好的土地,吸食民間的膏髓。中後期明朝怎麼會有財力打仗,地方怎麼會不出現民變?
清朝建立後,吸取的這個經驗,對待藩王宗親的方式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革,最重要的就是對待藩王不準出京,你要有能力你就當官,就拿工資,沒能力就在家吃低保,給你房子住,但不給你土地,讓你餓不死也翻不起什麼浪,對待非藩王但是宗親成員,各個地區都劃定滿人居住區,就給你那麼多土地,你生的子孫再多,地就那麼多,杜絕了皇室成員圈地的現象, 要麼就去邊疆地區當兵,履行滿人義務。
所以清朝後期中央藩王與官員無異,地區宗室與平民無異。尤其是後期乾隆皇帝搞了一個“出旗為民”的政策,直接把滿人甚至是宗親打回一無所有。
-
12 # A闌干拍遍A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是完全正確的。
明朝建國初期分封的王都是朱元璋的自家人,王是不分封外姓的。正因為是自家人,放到外省替皇帝看大門,坐鎮地方,皇帝是安心的。
清朝情況有些不同了,清朝有三位大名鼎鼎的異性王,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這三位王爺引起的亂子和歸宿都知道,最後被康熙都剿滅了。正因為康熙不想看到藩鎮勢力的強大,所以削藩,自然以後也就不太可能再分封諸王到各地去做大了。
王爺到後來也就是一隻拿俸祿並無實權的一虛爵,放在京城任他架鷹遛鳥,皇上看著倒也安心。
-
13 # 滋溜一下
明朝和清朝對各王爺的限制歸根究底都是為了鞏固皇權,保證皇帝的地位不容動搖,杜絕各個王爺的非分之想,防止他們擁兵自重,對皇帝造成威脅。
自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便把自己的兒子分派到全國各地去。並且嚴令他們隨意回京,而且嚴令這些王爺們與朝中大臣私下來往,就是為了防止這些藩王有作亂之心。朱元璋的想法是好的,無論哪個兒子當上皇帝,那麼守衛疆土都是他的直系親屬,那麼全天下無論那塊土地都姓朱。
但是朱元璋在全國設定藩王的時候,只考慮到了防止這些藩王進京作亂,卻沒有想到各個地方的藩王的權利之大。在明朝初期,各個地方的藩王不僅統領各自領域內的軍權還有統領區內的財政稅收大權,就是一方的土皇帝,也就是這個原因,朱棣才敢起兵攻打南京,奪取皇位。後來朱棣上位後,第一件事就是按照朱允炆的做法-削藩,可見各地王爺在其封地的勢力之大。經過多年的削藩,明朝的藩王的勢力也減弱下來,各地的王爺手中的權力也就少了很多,也達到了皇帝控制權力的目的。
滿族入關後,吸取明朝的經驗教訓,所有的王爺王子幾乎都在京城,特別是那些身有戰功的王爺們,大清朝的統治者為了控制這些不安分分子,就把他們統統留在身邊,以方便監控。不過這些王爺們和朝中百官一樣在朝中任職,這樣一來,王爺就必須和官員有往來,而且這些官員不僅僅是北京城的官員,全國各地的官員都會牽扯到王爺們的權鬥中去。
發生在康熙末年的皇權相爭就是很好的例子,我們也能從一些影視劇中瞭解那段歷史,各個王爺之間為了爭奪皇位,各自營建自己的關係網,這就形成了一個地方的官員中既有四王爺的人也有八王爺的人,這種拉關係,拉山頭的情況導致一些地方被遠在京城的王爺們所控制,官員們各自站隊,都有自己擁護的主子,那麼勢必會引起鬥爭。
皇位只有一個,各個王爺都想上位,那麼就會存在明爭暗鬥,各方勢力的消耗,造成政局的混亂。雖然清朝的王爺都是在京任職生活,避免了出現王爺在地方上的作用,但是這些王爺的觸角仍然也能伸到全國各地,對全國的時局造成一定的影響。
-
14 # 生猛歷史
朱元璋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各地,恢復分封制,其實是有他的苦衷的。
朱元璋並不傻,他當然知道歷史上漢代分封之後七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帶來的慘劇。他在分封的過程中儘量的來規避分封制可能會帶來的危機。
簡單來說,就是限制分封的藩王,使他們沒有能力對中央的皇帝產生威脅。
首先,朱元璋為什麼要分封自己的兒子作為藩王呢?朱元璋檢視唐朝、宋朝的歷史,都發現唐宋兩朝地方勢力比較弱小,地方無法形成對於京畿重地的保護。而事實上,他又不可能給予地方官太多的兵權,對於身邊的將領,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也信不過。那麼誰能替朱元璋來鎮守四方?無疑就是他的兒子們。
再者,把兒子們分封到全國各地,也避免了他們在宮內的鬥爭,釀成慘劇。這一點即使是清朝英明的康熙皇帝也沒能解決,釀成了“九子奪嫡”的人間慘劇。所以,你還真不能說朱元璋搞分封就是徹頭徹尾的昏招。
朱元璋分封藩王也很有技巧,他並不會將大片的土地跨府跨州,分封給某個藩王。他只是拿出一兩個府的地盤兒來分給藩王。明初的封國,北部的遼、寧、燕、谷、代、晉、慶、肅,以及南部的蜀、岷、靖江在最外圍,扼守邊境,直接抵禦外患。而秦、周、魯、齊、湘、楚,則在內部拉開一圈五百公里的內部屏障。
這些藩王的地盤互相牽制,總不可能所有藩王都同時叛亂吧!
朱元璋還把這些藩王都分的比較遠,不會再南京附近的核心地盤兒,安插一些不穩定的勢力。
漢朝、晉朝藩王的勢力之所以會做大,就是因為他們能夠掌管所在地的軍權,人權與財權。朱元璋則在這三種大權上,對藩王多加限制。明朝的藩王“列爵而不臨民,分藩而不錫土”。意思是,藩王有爵位但是不直接代表朝廷管理百姓,藩王沒有收稅的權力,也不能干預地方行政,是個花瓶一樣的擺設。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有燕王朱棣這樣的強人出現。因為他負責鎮守的幽燕地區過於重要,而他又由於連年征戰,在軍中享有崇高威望,在地方手握重兵,終於發起了“靖難之役”,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打死也不敢學朱元璋再搞分封了。把各皇子關在北京城裡,方便直接監督掌控,就算有內鬥,也總不至於起兵造反吧!
-
15 # 烏托邦UtopiaX
根源在兩朝的領導人。
朱元璋想要江山永遠姓朱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當上皇帝那一刻被後人稱之為“放牛娃的春天”。在位31年,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為卑賤的皇帝。
他家境貧寒,缺衣少穿,17歲的時候就死了爹孃和兄弟,無依無靠。1368年,建立的大明朝,後來又經歷了20年,南征北戰,統一全國。▲朱元璋劇照
朱元璋一生都很勤奮,立綱陳紀,精心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制度奠定了明朝277年的統治基礎,也為268年的清朝所繼承,但是在對待帝王子嗣方面差異很大。
朱元璋為了使江山永遠掌握在朱性手中,學習漢高祖劉邦的方法,恢復了周代的分封制度,將自己的24個兒子和一個重孫分封到全國各地。
他的分封,與歷史上的分封有所不同,這些藩王已經沒有了封地,地方的事務歸當地政府管。但是藩王都有大小不等的軍隊,戰時可以統領軍隊。
問題就出在這裡:這為後來的皇室自相殘殺播下了種子,朱元璋死後,建文帝朱允炆削藩,之後燕王朱棣選擇反抗,以清君側的名義搶了自己侄子的皇位▲燕王朱棣起兵
也為宗室的生計和明朝的財政帶來了難以克服的隱患。到了兩百年後的萬曆初年,宗室人口已經多達17萬人,用於邊兵的開支僅僅35萬兩,而用於宗室的開支高達50萬兩
包容的清朝然而清朝入關後的首位皇帝--順治。▲《康熙王朝》順治劇照
自己本身拜漢人為師,同時要求皇子們也在宮中受教育,都是拜漢人為師,康熙皇帝的師傅就是漢人魏承謨還有伍次友。
可以看出清朝的皇帝是包容的,再者前車之鑑,明朝的教訓在那,清朝自然不會把皇子們放到地方去。
-
16 # 紅小豆館主
但凡一個王朝建立,都會極為重視前朝的興替原因,在朱元璋建立明朝時,他把宋元時期的“主弱臣強”看做前朝衰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要把自己的子孫透過分封,起到替天子守邊的作用,這其實與當年劉邦分封子孫的目的是一致的,但他只重眼前的前朝,卻忽略了漢初的吳楚七國之亂,他死後便立刻發生了靖難之役。
繼明代之後的清朝,也是極為重視前朝衰亡的原因,“靖難”的藩王之禍自然也是重中之重,所以將各王公都限制在北京,非奉旨不得離京,以確保政局的穩定。但在這一背景下,清朝因其獨特的八旗制度,與明朝的分封又有著很大的不同。清朝在關外時,分封諸王就是分封八旗人口,不分封土地,只是把某旗中若干數量佐領(八旗的基本單位,每300戶為一佐領)的人口分封給諸王,這也就是所謂旗主王爺的由來。
明朝漢人是典型的農耕文明,對土地最為重視,分封以土地為單位,但滿人是以人口作為最重要的財產,分封以人口為單位。在關外時,土地都歸八旗公有,進關後跑馬圈地的土地依舊歸屬各旗。所以說,分封人口而不分封土地,這是滿人自己的文化習慣,進關之後,即便打下了大片土地,又參照明朝的歷史教訓,就更保持了原有的形態。比如,咱們熟知的年羹堯,他們家就是康熙分封給當年在鑲白旗為貝勒的胤禛的佐領下人口,雖然年家是正身旗人,但依舊是主子王爺的家奴,附著在年家的各項財產其實也都歸胤禛所有。
-
17 # 傅斯鴻
明朝由於朱元璋想用自己的兒子們來給他的皇長孫做藩屏,於是,他把自己的兒子們全部分封到外地做藩王。結果,建文帝一上來就開始削藩,導致了燕王朱棣靖難起兵,推翻了朱允炆的皇位。由於朱棣本人是藩王出身,又是靠著藩王的勢力打下了江山,於是,他繼續推行了朱元璋的這套分封制度。
可是,令朱棣沒想到的是,這套藩王制度推行的結果是藩王越來越多,藩王的子孫則更多,一個藩王之下竟然有的有一百多個兒子,這些人除世子之外,按照推恩的政策都是要給予相應的爵位的,最起碼也是個將軍。有了爵位,朝廷就得按爵位發放俸祿,有時一省的財政收入竟然不抵這些藩王子孫們的俸祿,造成了明朝的財政困難。
因此,清朝有鑑於此,對所有的王爺(蒙古及三藩除外),一律實行封而不建的政策,也就是說王爺們是沒有封地的,沒有封地自然就不能之國,也就除了京城之外沒地可去,並且,清朝還規定親王無旨不得出京,所以皇子們頂著王爺的名頭,只能在北京城裡打轉。
清朝對於王爺的推恩也是及其嚴格,除了八個鐵帽子王之外,其餘的王在傳位的時候都要降級繼位,親王降郡王,郡王降為公爵。例如慶親王奕劻承襲爵位的時候,竟然只是個將軍。而且清朝並不是所有皇子都能有王的爵位。康熙皇帝有28個成年的皇子,這些皇子中最後能夠得到親王爵位的不超過十個,並且大多還是從貝子,貝勒一步步升上來的。
這樣一來的結果就是在清朝,王爺如果沒有皇帝給派差遣,除了頂著個爵位之外,什麼權力都沒有。例如恭親王奕昕,他的親王爵位是他爸爸的遺詔裡封的,他哥當皇帝之後一直不待見他,冷落了他十多年,他也就只能在恭王府裡幽居了十多年。
-
18 # 這個歷史很正
因為清王朝吸取了明王朝的教訓。
在明朝的時候,朱元璋建國以後,當時考慮到由於北方的元朝還沒有徹底地被消滅,隨時有可能聚集兵力再次南下,鑑於當時這樣特殊的情況,朱元璋考慮到地方上可能會不穩定,於是這才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地方上去。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自己在京城坐鎮,操控天下,而自己的兒子在地方坐鎮,這樣他老朱家的皇位那可是穩穩當當的。
畢竟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地方,總要比把朱元璋手底下的驕兵悍將分封到地方要來得安心。
因為朱元璋自己本來就是一介平頭老百姓當上的皇帝,而這些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自然也是知道的,因此就容易生出這樣的心理,你朱元璋可以當皇帝,那我自己就為什麼不可以當皇帝呢?
所以,從這一點出發,朱元璋也要分封自己的兒子出去當王爺了。
但是朱元璋並沒有想到,這些分封出去當皇帝的藩王們可都是有著當皇帝的心思的。
在中央勢力強大的時候,這些藩王們可都是唯唯諾諾,然而一等到中央空虛,實力不濟的時候,坐鎮一方的藩王們將有可能趁機做大,在明朝歷史上可發生了多起藩王起兵造反的事情了,甚至還有一位成功了。
因此,在明朝以後的清朝,清朝統治者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於是把所有的宗室王爺全都圈禁在了京城,只要這些人有異動,皇帝就完全可以斬盡殺絕。
-
19 # 陳聖鋼
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後,為了加強在全國的統治,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當王,俗稱“藩王”,當時比較重要的藩有寧王、燕王、晉王等。朱元璋分封藩王到全國各地的目的有三:一是將大明朝牢牢掌控在自已朱家手裡;二是避免出現象西漢王朝的叛亂;三是使大明江山子子孫孫傳下去,維持其封建君主魚肉人民的統治。而清朝在初期也分封過藩王,如雲南省的平西王吳三桂;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等等。後來他們擁兵自重,反抗清朝廷。最後被清朝廷派兵平叛了,史稱“三藩之亂“。康乾之後,清王朝吸收了“三藩之亂“的教訓,將分封的王集中到北京城內,限制及牽制了王爺的權利,其目的也是為了維護其清王朝的封建統治。當然,大清王朝的這一作法,基本上改變了中國曆代封建王朝的做法,有利為封建王朝的統一專制的統治。
-
20 # 布夫舟
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要封王?有句話說得好,“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皇帝之所以為皇帝,自己的實力很重要。古代都是家族社會,一個皇帝的力量往往不單單是他自己,更重要的是他的家族。
周朝的時候,是分封制度,其後周天子慢慢失去權力,最終秦國一統天下。秦國能統一天下,得益於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削弱貴族,鼓勵耕戰。但是從客觀上來講,這個時候秦王的權力得到了空前加強。到了秦始皇的時候,更是如此。由於全國實現郡縣制,除了秦始皇以外,皇室沒有多少力量。換句話來說皇帝依靠的皇族沒有實力,他們是被壓制住了。
郡縣制的確很好,但是皇帝權力過大,王朝的興衰太依靠皇帝了。秦始皇駕崩以後,趙高和李斯合謀讓胡亥繼位,最終秦朝二世而亡。
以史為鑑並不是一句假話,很多王朝都會吸取之前王朝的教訓。所以劉邦建立漢朝以後,雖然是漢承秦制,但是劉邦分封了許多劉姓諸侯王,目的也是避免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這就是為什麼藩王要分到各地去的根本原因了。從客觀上來講,古代交通不發達,資訊傳播慢,邊疆地區不能什麼都請示朝廷,因此用皇子去鎮守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哪怕皇帝有問題,各地的諸侯王還在,能夠幫助皇帝,及時糾正問題。這個制度的確是有用的,劉邦的老部下推翻了諸呂以後,依然要立劉邦的後人為皇帝,因為劉姓的諸侯王有足夠的實力,大臣沒辦法篡位。不過漢朝的諸侯王權力過大,他們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以至於其後爆發七王之亂。
朱元璋是乞丐出身,家族力量肯定很弱,因此他在建立大明朝的過程中往往利用血緣關係,加強自己的權力。甚至朱元璋還收義子,目的也是形成特殊的關係,讓自己的權力樹大根深。不得不佩服朱元璋這個人,他不光建立了大明朝,更難得的時候他創造了很多制度。當然了,朱元璋也吸取了歷史教訓,因此明朝的藩王和漢朝又不一樣,雖然藩王有一定的實力,但是有很多制度限制他們。
不過建文帝朱允炆沒有遵從朱元璋留下的制度,削藩過狠,以至於朱棣亂中奪權。朱棣以後,藩王集團已經無力對抗皇權。
至於說清朝,情況又不一樣。清朝是漁獵民族,早期是部落式的權力組成。說到底就是幾個大頭領聯合起來,努爾哈赤只不過是勢力最大的那個,他們的政權是極為鬆散的。可是經過皇太極的努力整合,模仿明朝體制,清朝的皇權已經被強化許多了。滿清成長時間很長,這使得皇族本身有足夠的時間培養自己的勢力,不需要藩王輔助皇室。
最為獨特的一點清朝入主天下以後,私心太重,他以八旗為核心,讓這些人駐防在各地,以維護自己的統治。
對於清朝而言,他本身的統治圈子實際上已經確立,那就是滿清貴族加上八旗子弟,甚至漢八旗都不是特別被信任。哪怕他們有鬥爭,也多半會和平解決,因為說到底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他們始終都是自己人,所以皇權有天然穩固的支持者。
回覆列表
清朝只所以讓藩王待在京城,其實是吸取了明朝滅亡的教訓。且清朝的宗族藩王制度,很大程度上體現了清朝統治者的高明,基本上都是規避了明朝的弊端。
在建朝之初,清朝的藩王制度同明朝沒有太大的區別,但是由於清朝宗族內部有八旗制度,所以使得當時的藩王,主要是漢將。
這就使得這些藩王,成為了一個巨大的不穩定因素,成為了清廷一直想除去的隱患。等到康熙年間的時候,三藩的威脅令得清廷是煞費苦心,著手削藩。
而經歷了吳三桂造反之後,康熙便是制定了藩王不離京的政策,直接將地方藩王的權力鎖死,使得各地藩王,都不得不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這麼做的好處在於可以有效的防範藩王,也可以限制他們的權力,最根本的還是防止了藩王為禍一方。對朝廷而言,此舉是百利而無一害。
因為從明朝末年的情況來看,藩王坐鎮一方是個笑話,分封的藩王佔據了地方太多的資源,且他們又不能向朝廷效力,這就平白浪費大量的資源。
所以很多史學家認為,明朝藩王是明朝滅亡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這些藩王拿了錢,卻是沒有發揮一點作用。佔據大量土地財富,卻是不接濟朝廷一分一毫。
說到底藩王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的蛀蟲,只要存在便永遠會是個麻煩,可偏偏講究禮制的封建王朝,都不得不面臨分封藩王一事。
而清朝統治者意識到這個問題,選擇便是將藩王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將他們放在京城,如此一來便是不能天高皇帝遠的為害一方。
且少了藩王勢力在地方,對於朝廷政策的實行,會減少很大的阻力,尤其是對於改制這樣的朝廷決策,會減少很多的麻煩,會使得地方能更好的執行朝廷決策。
所以清朝在維護地方統治這一方面,做的是要比歷朝歷代要出色。且清朝的稅收,是一直在增加的,這也同藩王不干涉地方有關,由此可見藩王是和平年代,朝廷百姓最大的負擔。
從明清兩代的藩王制度來看,清朝繼承明朝體制的同時,其實是進行了一定程度最佳化的。可惜清朝的缺陷在於閉關自守,盲目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