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敬業友善88
-
2 # 於左
杜甫的原話是在一首詩中,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中那一句著名的詩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的詩淵深浩博,被稱為“詩史”,詩中用典非常多,而且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時代,生活閱歷廣泛,詩風沉鬱,所以後人說“不行一萬里,不讀萬卷書,不可以觀杜詩”。
杜甫所說的萬卷書,並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只是強調寫詩作文,必須建立在廣泛閱讀的基礎之上,才能寫出優美的詩文。
這裡的“卷”,是圖書的一個數量單位,與其相關的,還有一個“帙”。
古代圖書的材質是竹簡、木簡,編連成冊。或者是帛、紙,都可以捲起,可以舒展。做為圖書的數量單位,“卷”可以是獨立的一本書,也可以是一部書中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用今天的概念來理解,就是一部書中的一冊或者一個篇章。
書卷經過編次,稱為“帙”。帙,用布帛製成的包書的套子,也就是書衣,後來又稱為函。
那麼,一萬卷圖書在唐朝究竟是個什麼概念呢?
從唐朝向前推回五六十年,南梁的承聖末年,魏軍攻進荊州,梁元帝蕭繹看到大勢已去,跑到東閣竹殿,命令舍人高善寶縱火燒燬皇家收藏的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據說其中包括書聖王羲之的真跡。然後梁元帝自己也要投身火海自盡,被宮人死死拖住。
蕭繹收藏的十四萬捲圖書,就是當時國家圖書館的藏書。所以,當時如果一個人讀了一萬卷圖書,等於讀過了國家圖書館百分之七八的館藏,相當可觀。
不過,這個十四萬的數字,水份其實挺大。比如宋代的《墨池編》中說:唐代貞觀年間,大力收集王羲之的作品,由禇遂良等人負責整理。其中許多就來自南梁,將原來的紙張稍加裁剪,行書、草書和真書一共得到兩千二百九十張,裝訂成一百二十八卷,十三帙。也就是說,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就能形成一卷,相關聯者形成一帙。
《新唐書》“藝文志”中說,唐代開始按照經、史、子、集分類藏書。到了開元年間,藏書量最大,著錄者有五萬三千九百一十五卷,唐代學者撰寫的著作有二萬八千四百六十九卷。
這裡的書卷,要比前面梁元帝燒掉的十四萬卷書要實在得多。
回到問題本身,如果我們把一萬卷圖書看成是具體的數字,唐朝的萬卷書相當於現在的多少本呢?
中華書局出版的《史記》(1982年第二版),一共三千三百多頁,分為十冊,而其中的分卷一共為一百三十卷。
另一本《柳宗元集》(1979年版),約一千五百頁,分為四冊,其中分卷四十五卷,外集一卷,補遺一卷。
綜之,唐代的萬卷書大約相當於今天的一千冊書,按部頭來算,大約也就幾百部書。
-
3 # 飄搖的炊煙
在漢朝以前,字是寫在竹子片或木頭片上的,那時候做一個竹子片或木頭片可不容易,因此不能浪費筆墨。字寫的越少越好。 寫好字的竹子片或木頭片,用繩子穿起來,捲成一個卷,就是樓主說的“一卷書”。當時繩子也不結實,如果竹子片木頭片太多,就散架了,所以,一卷書的字數是有限的。《道德經》大概五千個字,分了兩卷,所以,一卷書最多大概在兩千到三千字。一卷就按三千字來算吧,現在的一本書大概300000字,那一萬卷書相對於多少本現代書呢?10000×3000÷300000=100本
-
4 # hujinlin
這個沒有一個具體答案,因為每一卷的字數沒有統一標準,基本在從3000到15000不等,現在一本書有多少頁多少字也沒有統一標準,舉些例子就明白了
《東京夢華錄》10卷,30000字。3000字/卷。
《文心雕龍》10卷,50000字。5000字/卷。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2卷,13171字。6600字/卷。
《成唯識論述記》60卷,580776字;10000字/卷。
《維摩詰所說經注》8卷,85418字;10500字/卷。
《四庫全書》79337卷,997000000字,12566字/卷。
《易成方》2卷,30720字;15000字/卷。
《莊子內篇注》4卷,66315字;16000字/卷。
《禹貢揭要》1卷,17766字/卷;
《大乘起信論直解》2卷,43029字;22000字/卷。
《漢隸辨體》4卷,91476字;23000字/卷。
《荒政輯要》卷首一卷,82500字/卷。
《高僧傳初集》卷首一卷,156327字/卷。
以《四庫全書》的標準為平均值,每卷12500字,萬卷即12500萬字,現在的流行讀物通常是12萬字/本。相當於1000本。讀萬卷書,也就相當於讀1000本了吧。每週讀2本,十年可讀完。
-
5 # 珍視映畫
古代一卷書大概2千到3千字左右,按3000字計算,現在普通一本書怎麼也30多萬字吧。算一下10000/(300000/3000)=100本,這是純粹數字的計算。人家古代一卷書..把它翻譯過來成白文..然後在加上一寫註解...那不是現在幾本書啊~~~如果把古代的萬卷和現在的書比起來.起碼也得幾百萬本.
-
6 # ss29920460
也因為真知也許也就是一點即通:三千字的道德經可以在任何經驗中得到解釋(也許啟迪智慧,連這麼多字也太多了),禪宗佛理也有頓悟的說法,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見解(實際經驗的教訓)。還有也許猶太人、印度人、伊斯蘭人等也可以給出各種各樣的經驗、教訓。
所以不通,也許萬卷(光數目上)還是多餘;通了,一本就夠,能夠解釋世界永珍,活學活用,處處是學問。
所以,萬卷歸根結底只有一本。沒有兩本。
-
7 # 雨哥閒話
一卷書大概是一萬字左右,萬卷書也就是一億字而已。一億字大概只有200本書左右。然而這個不是這麼算得,古人的書籍只有非常少的可以流傳於世,他們幾乎都是經典。而且古文惜字如金,涵義豐富。古代的一億字可遠不是現在的200本書可以相提並論的。
-
8 # 豆子人民藝術家
先說結論:直接印刷古籍則是五百本,換成白話文則是一千多本。
這是個很簡單的算術題。
我們看:
《山海經》共十八卷,共31000字,平均每卷1700字左右。
《資治通鑑》共二百九十四卷,全書三百一十餘萬字。平均每卷10500字。
《史記》全書共一百三十卷,有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平均每卷4050字。
《全唐詩》全書凡七百十七卷,收詩四萬二千九百三十一首。那麼一卷裡,就有五十五首詩。全書共三百萬字,則每卷的字數是3900字左右(詩歌不光五言絕句,還有類似《將進酒》那樣的長詩)。
所以我們也看到,在古代,每一卷的字數是不一定的。但也有個規律,那就是,連環畫形式的(如《山海經》)書籍,字數就相對較少,每卷不到兩千字。而滿滿全都是字的書,每卷的字數就很多,平均每卷有一萬多字,五千字或兩萬字的也有,就在這個區間。那麼古代的萬卷書,就約是一億字。
現在的圖書,厚的,不兌水的,文字多的,每一本約合十五萬到二十萬字,能承載十幾卷的容量。
算下來,萬卷古書印刷成現在的圖書,無非是五、六百本而已。
這就完了麼?
沒完呢,古人用的是文言文,讀的是精煉的語言。現代人用的是白話,容量小很多,兌換下來,至少應是1000本以上,還得是現代文中文字精煉的精品。每週讀一本好書,那麼二十年後,大概就能達到這個量了。可惜從學校畢業以後,幾乎無人讀書(刷網頁看段子都不算)。而從小學到大學,什麼教材都算上,也只不過是二百餘本書,遠遠沒達到萬卷的量。我們學的不是古文,文采和古代文人是沒法比的,不過的確是學到了各種其他文化知識,也很不錯。
杜甫所讀,都是經典的學術及知識性文章或者詩詞歌賦,不是網路小說,也不是什麼腦殘文。他本身文筆就好,這樣讀萬卷下來,自然下筆如有神。
總的來講,讀書破萬卷確實是衡量一個人愛不愛看書的標準,但絕不是很多人想的不可達到。許多古人終生以“日誦千字(每天背誦一千字)”為標準進行自我要求,更別提只是讀一下的了。杜甫說萬卷,也不一定非是一萬卷這個數,只是說讀書要很多,下筆才有神采。
另外,讀一萬卷書對古代文人來講,真不算誇張。
-
9 # 卿雨潤
古書是古人智慧的高度結晶,自問世以來,一直在哺育和滋養中華兒女,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是無可替代的;更不能簡單的以現代圖書的厚薄來換算古書的卷數。就拿《道德經》來說,極薄的一本小冊子,卻價值連城;我們現在許多人愛看的網路小說,就算拿一億本網路小說,也比不上一本《道德經》的價值。大家熟知的唐朝大詩人李白,他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詩,能背的人不少。許多網文作者寫下的幾千萬字的網文,無論如何是比不上李白同學的這首小詩的。
-
10 # 西河狼
說個大家都好理解的概念,其實卷就是在紙質書沒有普及之前的一個實際計量單位,跟後人整理古書籍的分卷差別很大。而社甫的一卷絕對是比他還老的書本計量單位,應是以前的竹卷、木卷。一卷有三千字就不錯了,絕對不會有一萬多字。(如老子的《道德經》五千來字就是分兩卷抄錄的,體量已經不錯了,再大就難以閱讀了。)所以萬券書就字數來說不多,也就三十來萬字。但古人是用文言文書寫的,其包含的資訊量和現代書籍當然就不是一個檔次了。但現代人,愛讀書的人陏便讀個萬兒八千萬字一點問題沒有。(《西遊記》七十四萬字。《三國演義》六十三萬字。《水滸傳》九十六萬字。《紅樓夢》(一百二十回本)九十九萬字。)所以現代人讀書遠遠超過古代人,因為古代文化傳播成本和受教育成本太高了,普遍人都沒文化,所以覺得讀書人牛
-
11 # 四川達州人
過去,製作書籍無非兩種材料。絹帛的價格太高,不適合。所用者也就是竹木製簡。
以竹簡為例,每片最多隻能寫10字至15字。而一卷書多不過30片竹簡,剔除空格,分段造成的缺額,每卷竹簡不超過270至280字。
這個數量只相當於今天小半頁書的所容。印刷出來的書籍,每面約是1000多字。那麼一萬卷書的總容量只大約3000面,以200至300面為一本書,只約10至15本書。
回覆列表
古代萬卷書,指的是四書五經,醫經,佛經,道德經。古時形容某個人看了很多書,才高八斗,萬是古代最高計量單位,相當於現在億計量單位億。並不是說古代人看了或讀了萬本書,而是說看了或讀了很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