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看球客
-
2 # 懷疑探索者
隆美爾是一位天才的軍事家,擅長以少勝多。他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從來沒有屠殺過任何的平民,而且善待俘虜。對盟軍戰死的軍官,隆美爾也以隆重的葬禮禮遇之。隆美爾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並不信仰日耳曼民族主義,他只是服從,以一個軍人的身份而服從,卻從來沒有濫殺無辜。隆美爾還曾經庇護過猶太人。當時,有人檢舉他的軍隊中一個上校是猶太人,結果隆美爾把這個事情壓了下來。隆美爾還是公開批判蓋世太保濫用職權,製造恐怖主義的高階將領之一。蓋世太保與黨衛軍合併之後,隆美爾也批評過黨衛軍。德國其他將領因為參加了二戰,都聲名狼藉,只有隆美爾比較收到好評,北非甚至有一座隆美爾的紀念館,這是二戰德軍將領之中絕無僅有的。隆美爾之所以被希特勒處決,與一場政變有關係。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德國一些中層軍官打算暗殺希特勒,因為隆美爾巨大的威望,就把隆美爾的名字寫進檔案,打算政變成功後,推舉隆美爾為新的德國元首,儘快結束與盟國的戰爭。這個事情,隆美爾事先不知情。還有第二個說法,就是隆美爾是事先知曉政變的,德國的那些打算暗殺希特勒的軍官找到隆美爾,隆美爾是同意他們這樣做的。不過,隆美爾希望他們不要殺死希特勒,而是逮捕他,交給德國法庭審批。總之,由於隆美爾與推翻希特勒的政變脫不了關係,希特勒自然要處理掉隆美爾。可嘆一個隆美爾,一位天縱奇才,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物,就這樣被希特勒迫害致死。
-
3 # 大史官
隆美爾,德國納粹陸軍元帥,是世界軍事史上有名的軍事家,被稱為“沙漠之狐”、“帝國之鷹”,是二戰期間德國有名的大將。1910年7月,在他19歲的時候參軍;1914年8月,在他23歲的時候加入了一戰的德法戰場,因孤身一人與三名法軍對戰而晉升為陸軍上尉,但因腿傷而住院。1918年德國戰敗一戰結束,隆美爾擔任步兵團指揮官。
1934年第一次與希特勒相遇,後因著作《步兵進攻》而受到希特勒的青睞。1940年擔任第七裝甲師的師長,在法國戰役中攻無不克,被稱為“魔鬼之師”。1941年擔任德國非洲軍的軍長,在非洲戰場上重創英軍,挫敗美軍,扭轉戰局,被希特勒授予騎士十字勳章。隆美爾因能夠利用沙漠地形、氣候等指揮德軍作戰,並且常常是以少勝多,或是由被動轉為主動,而被稱為“沙漠之狐 ”。
不可否認,隆美爾的確是一個軍事天才,然而,戰爭是殘酷的,隆美爾為德國人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深感痛心,而恰好此時他的好友法肯豪森遊說他參與到刺殺希特勒的計劃中,為了拯救德國,隆美爾建議逮捕希特勒,而非刺殺。然而不幸的是,1944年,刺殺希特勒的行動失敗了,希特勒逮捕了所有參與人員,隆美爾也在其中。
希特勒考慮到如果將戰功赫赫的隆美爾列為叛徒,以叛國罪除了會有損德軍士氣,所以他給了隆美爾一個選擇:如果服毒自殺,將對他舉行國葬,並且妻兒享受優待,否則將接受法庭審判。1944年10月14日,隆美爾服用了希特勒派人送來的毒藥,五分鐘後便魂歸西天!之後,希特勒為其舉行了國葬,並專程給隆美爾的妻子發去唁電,弔唁隆美爾。
-
4 # 塵埃讀歷史
在納粹德國,隆美爾是法西斯軍人的偶像,被譽為“大英雄”,說他是上帝賜給德國的“一位名將”。然而,這個帶有傳奇色彩的第三帝國元帥之死,卻是一個悲劇。
希特勒為什麼非要處死隆美爾呢?因為隆美爾被牽涉到了希特勒被刺殺的事件(“七·二0”政變)。隆美爾對希特勒是非常忠心的,為什麼會無辜牽涉其中?
隆美爾的下屬參與了刺殺希特勒事件隆美爾原來的參謀長是高斯中將,然而元帥夫人認為,高斯將軍的夫人搞得她心煩意亂,要求丈夫撤銷高斯職務。隆美爾照辦了,他挑選了同鄉斯派達爾中將做參謀長。而斯派達爾正是參與推翻希特勒密謀活動的重要人物,他赴任新職前曾與密謀集團的首腦人物商討如何爭取隆美爾的參與,並商定借用隆美爾在軍隊裡的威望,一旦密謀成功,讓隆美爾出來取代希特勒。
“七·二○”政變失敗後,斯派達爾等人在供詞中把隆美爾元帥、克魯格元帥牽涉進去,加上在希特勒大本營會議室放置定時炸彈的斯陶芬貝格原先是隆美爾的老部下,所有這一切都使隆美爾有口難辯。
隆美爾為自己為下屬的辯解並未獲得希特勒的認同10月1日,隆美爾上書希特勒,為他的僚屬說情。此前,他曾多次上書希特勒,提出戰略戰術上的不同意見。這次卻不同了,信的結尾是這樣寫的:
“我的元首,你當然知道從1940年的西歐戰役起,一直到1941年至1943年的非洲戰役,1943年的義大利戰役,1944年的西歐戰役止,我每次都是怎樣地竭忠盡力地作戰。我經常只有一個想法,就是如何為你的新德意志而戰鬥,而去獲得勝利。”
擺了一長串戰功,與其說為他的部下開脫罪責,不如說為他本人說情。
希特勒早已為隆美爾準備了花圈和國葬1944年10月13日,隆美爾接到一個長途電話,說是明天有兩位將軍前來晉謁元帥,商量他的“新職安排”問題。
第二天一早,隆美爾換上了他在非洲指揮作戰時最愛穿的開領制服。非洲那段軍事生涯是他最為得意、最引以自豪的,從而也使他成了希特勒的紅人。隆美爾意識到會有重大事件發生,他對在空軍服役的兒子說:“今天有兩種可能:要麼平安無事,要麼今晚我就不在這兒了。” 但他萬萬沒有料到,就在他說話的當兒,希特勒送給他的一隻巨大花圈已從柏林運抵烏爾門車站。他的“喪禮小組”已草擬好一份“隆美爾國葬安排”的詳盡計劃。
12時許,一輛綠色轎車在赫林根隆美爾家的門口停了下來。車上下來的是一高一矮的兩個將軍,高個兒的是陸軍人事署長布格道夫,矮個兒的是希特勒的侍衛長邁賽爾。他們彬彬有禮地對隆美爾說,希望同元帥單獨談一談。
幾分鐘後,隆美爾走出書房,臉色如死人一樣蒼白,喉嚨像給卡住似的講不出話來。過了一會兒才開始慢慢地對妻子、兒子說:“我在一刻鐘之內就要死了……死在自己人手裡是很使人傷心的。但是這座房子已經給包圍了,希特勒指控我犯了賣國罪。總算是他的好意,姑念我在非洲的戰功,已準我服毒自盡。這兩位將軍已經把毒藥都帶來了,只要三秒鐘即可生效。如果我接受,他們不會像平常慣例那樣株連我的家屬,這是指你們而言。他們也不會加害於我的僚屬。”
隆美爾花了10分鐘時間交代好後事就被帶上汽車離開了,汽車離開隆美爾家後,繞過一個小山頭,來到一片森林旁,車停了下來。
此時的隆美爾已經喝下了希特勒帶來的毒藥死在了車裡。
-
5 # 島主說事
一方面,隆美爾是德國中難得的一個指揮人才。人們之所以將隆美爾與曼施坦因、古德里安並稱為德軍中的三駕馬車,就是因為隆美爾是個難得的指揮型人才,他與其它德軍將領不同,在隆美爾的詞典裡,從來就沒有依靠兵多坦克多來說事,希特勒給他多少人馬,他就打多大的仗,這一點有點像游擊戰,以少勝多是他的看家本領。
正是因為隆美爾身上天生不懼戰場環境不利的因素,他才在進攻法國和擔綱北非軍團指揮官時,能從容應對各種不利環境,從而打出了英軍第8軍換了三任軍長的奇蹟。對於他在戰場上表現,如果從德國在整個二戰的表現來看,北非戰場本來就不是希特勒進攻地圖上的重點,希特勒派他帶兩個裝甲師去北非,也是想做個樣子給墨索里尼看,畢竟義大利是德國最大的盟友,希特勒不能見死不救,但他沒想到隆美爾到達北非以後,僅僅憑藉手上這兩個裝甲師,把英軍攆得在沙漠轉圈,把一個對東線戰場影響不大的北非打出了威名,也迫使希特勒不得不改變初衷,希望隆美爾能從北非打到巴爾幹,從而把土耳其拉上戰場。
從這個層面講,隆美爾在軍事指揮上是個能人,雖然他在北非打得風生水起,但他內心卻很想到東線蘇德戰場一比高低,希特勒當然瞭解他這個內心願望,畢竟隆美爾當過希特勒的衛士長,知道他應該在什麼位置擔當重任,所以即使隆美爾在北非失利以後,希特勒也沒怪罪他,相反還提升他當了元帥,並讓他到西線負責大西洋的防務和監督大西洋工程,也算是對他委以重任了。而隆美爾到大西洋後,也確實發揮了重大作用,如果沒有他對大西洋防禦工程的加固和重新部署,盟軍登陸時也不會在諾曼底和亞馬哈海灘損失那麼大。
另一方面,隆美爾又是個頭腦非常簡單的人,他的死希特勒大失所望。對隆美爾的才能,希特勒在北非戰敗後給他定了位:“戰術上是巨人,戰略上矮子”。說的就是隆美爾只知道在北非打打殺殺,實際上希特勒要的是隆美爾在北非牽制住盟軍,不讓其增援東線就是大勝,但隆美爾並沒領會其中深層含義,而是天天想著如何將英軍消滅在沙漠裡,結果希特勒只能任其發展,德軍只能越打越少,最後打到只剩三輛坦克,隆美爾找個機會撤離了戰場。
對於北非的失利,隆美爾曾經鬱悶過一陣子,但很快在大西洋戰場找到了出路。面對大西洋的老弱病殘守軍,以及大西洋防線缺糧少彈和簡單粗糙的防禦設施,隆美爾已經預感到德軍的失敗是遲早的事,但此時,他徘徊在盡忠與盡責的兩難當中。盡忠就是要為希特勒戰死沙場,這一點他又有些不捨,憑他的能力和影響力,只要讓他到東線,哪怕戰死也心甘。但希特勒偏偏不給他這個機會,放在大西洋這裡犧牲真是不值。
盡責是指作為德軍一個高階將領和德軍前途來講的。因此,在他猶豫傍徨的時候,他的參謀長以及曾經的上司紛紛與他聯絡,一同建議希特勒放棄西線戰爭,為投降盟軍作必要的準備。而在他把希望寄託在希特勒同意講和的同時,德軍以施陶芬伯格暗殺希特勒的720事件暴露,他也被牽扯進來。
雖然隆美爾參與720事件的證據不足,他本身又處在模稜兩可的猶豫之中,但希特勒並不這樣認為,對發動兵變一事,他容不得手下有絲毫的二心,因此給了隆美爾一個體面的下葬,實際上也反映出他內心對隆美爾的惋惜。
相關連結:隆美爾折戟阿拉曼,是江郎才盡還是敗走麥城?寄希望於東線戰場
二戰隆美爾視榮譽如生命,為何沒有獲得德軍最高金橡葉騎士勳章
-
6 # 參謀次長
因為希特勒無法容忍隆美爾的背叛!尤其是隆美爾作為與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齊名的德軍三名將之一,在國內和軍內享有崇高的威望,一旦他走上了背叛之路,將會影響納粹黨內和國防軍內的一大部分勢力,希特勒的統治根基與執政合法性將會遭到嚴重動搖,而且當時納粹德國敗局己定,希特勒正打算集中全力困獸猶鬥,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元帥級別的密謀分子,有著歇斯底里的分裂性格的前陸軍下士自然不會輕饒了他。
更加讓希特勒傷心欲絕的是,隆美爾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愛將!本來納粹黨開始執政時,面臨著由擁有悠久歷史的容克貴族所組成國防軍軍官團的強大制約,希特勒不得不一面組建武裝黨衛隊,一面拉攏國防軍內非貴族階層出身的中下級軍官,以抗衡軍內傳統的容克勢力。而隆美爾由於並非出身貴族階層而在一戰後足足當了十四年的少校連長!要不是他在一戰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他恐怕一停戰就得自己去找飯折。而希特勒在看了他的《步兵攻擊》一書後,立即召見了他,並對這個並不擁有顯赫的日耳曼特徵的下級軍官大加讚賞,立即提拔他為元首大本營中校警衛營長。其間經歷了隆美爾奉命攔截超過第六輛跟隨元首座駕的高官轎車事件,更是加深了希特勒對這個小個子軍官的好感,卻也給隆美爾日後帶來了殺身之禍!在西線戰役時期,步兵軍官出身的隆美爾少將想要指揮一個裝甲師,遭到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元帥的反對,當時德軍一共只有6個裝甲師,希特勒親自出面協調,將在波蘭戰役中受到重創的第6輕裝師交結隆美爾指揮,隆美爾正是靠著這支裝備著捷克產的LT一38輕型坦克的第7裝甲師在法國戰役時初露鋒芒。後來隆美爾中將帶著由這支部隊改編而來的非洲軍團在北非打得英國軍隊望風披靡,達到了他軍事生涯的巔峰!希特勒一路將他的軍銜升到了上將,元帥。而在整個二戰期間,德軍裝甲兵創始人古德里安的軍銜始終是大將!北非戰役之後,隆美爾先後出任駐義大利的B集團軍群司令,駐法德軍總司令,可謂集萬般寵愛於一身,現在這個人竟要背叛自己,希特勒不禁由愛生恨,將隆美爾當成了德國的年羹堯。
隆美爾元帥的運氣並不總是那麼好,他最致命的優點就是太聽老婆的話了,即使在戰況最激烈時,他也要在野戰指揮所裡給夫人寫信。有一次,他邀請參謀長高斯中將夫婦來官邸作客,兩位女士由於傭人的原因發生了口角,女主人就給元帥吹枕邊風,要撤換參謀長。沙漠之狐竟然滿口應允!然而新任參謀長斯派達爾中將是個密謀分子,他將推翻納粹的計劃透露給了隆美爾,其實元帥在北非期間就意識到德國前途堪憂,在東線斯大林格勒會戰和庫爾斯克會戰之後就更加確信德國敗局己定。因此他對密謀計劃不置可否,也並未向任何部門舉報此事。卻不料七二零事件後,斯派達爾將軍被蓋世太保逮捕,交代出了隆美爾,而且從其它渠道也證實了隆美爾將在希特勒下臺後參與對德國的領導,再加上元首大本營國務密書馬丁.鮑曼由於被隆美爾擋過駕而在希特勒面前進讒言,說知情不舉本身也是一種背叛。而以曼斯坦因和古德里安為首的軍內高層本身就對隆美爾晉銜元帥不服氣,認為他未在東線作過戰,不配獲得如此之高的的地位,而且這種背叛行為也玷汙了德國軍人的榮譽,因此軍人榮譽法庭在軍方高層的影響下對隆美爾作出了缺席判決,裁定罪名成立。但希特勒擔心一位陸軍元帥被公開處決會讓敵國抓住把柄,對內也會動搖民心士氣,故決定讓其服毒自裁,對外宣稱其戰傷而亡,併為其舉行了隆重的國葬。主持葬禮的倫德施泰得元帥直至戰後才在紐倫堡大審判中透露出其中的內幕。
其實早在這之前希特勒早就對隆美爾心生不滿了,在他赴北非之前希特勒就要求他只需配合義大利作戰,非洲不是主要戰場,而且德國海軍並不擁有地中海的制海權,無法對非洲軍團進行充分補給。然而隆美爾在北非一次次地反客為主,雖將英軍打得落花流水,卻也逼得希特勒一次次將東線戰場上本就捉襟見肘的輜重調往非洲,而其中的大部分都被盟軍艦隊打進了地中海底!而且他在戰役的後期又多次違抗希特勒不許撤退的命令將部隊一路撤到義大利,儘管這本身己是一個重大的奇蹟!隆美爾元帥還拒絕執行德軍大本營處決戰俘的命令,在防守英吉利海峽的大西洋壁壘防線時,他還產生了聯合英美對抗蘇聯的想法,並天真地暗示過希特勒儘早下臺以挽救德國的命運,這一切都註定了他那悲慘的結局。1944年10月14日,埃爾溫.隆美爾元帥被迫服毒自殺,18日,德國為其舉行國葬。
-
7 # 歷史長流水
“沙漠之狐”隆美爾的隕落實在令人扼腕,作為一名二戰時期德國納粹的陸軍元帥,他憑藉自己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被世人所熟知,在人類戰爭史上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要知道,一切的軍事行動都是為了政治服務的,所有的軍事人才也都是為了領袖而存在的。隆美爾的死亡正是因為他和希特勒謀殺案有關係,從而被希特勒賜毒藥自盡。
行刺事件發生在1944年7月20日,行刺者叫施道芬堡,他目睹了黨衛隊的大屠殺、陰森恐怖的集中營,這些使他對第三帝國的幻想徹底破滅了。於是為了儘快結束戰事,策劃了行刺希特勒的行動。
很顯然,刺殺失敗了。刺殺失敗後,希特勒迅速展開鎮壓活動。黨衛隊出動了,施道芬堡等人被逮捕並就地處決。隨之而來的是一場空前徹底和殘酷的大搜捕,被懷疑與密謀有牽連的人都被逮捕、審判、處決,光被處死的就有4980人,另外有成千上萬的人被投入集中營。
死者中,有一些是自殺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隆美爾了。7.20事件的密謀者曾多次與隆美爾接觸,而這時隆美爾與希特勒的矛盾不斷激化。經過一番調查,希特勒最終還是對最喜歡的隆美爾將軍作出了死刑判決。
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去毒藥給隆美爾,並傳達了希特勒的允諾:如果服毒自盡,將對他的叛逆罪嚴加保密,併為他舉行國葬;否則將受法庭審判。隆美爾選擇了前者。希特勒果然下令為隆美爾舉行國葬,併為其送葬。希特勒專程給隆美爾的妻子發去了電報:您丈夫的逝世給您帶來了重大的損失,請接受我最真摯的弔唁。隆美爾元帥的英名,與他在北非的英勇戰績一樣,都將永垂不朽!
-
8 # 背影看世界
希特勒之所以要除掉二戰中戰功赫赫的隆美爾,我認為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遇希特勒自身的性格缺陷,導致他做出錯誤的決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希特勒這個不可一世的瘋狂者,是確實有很多性格缺陷的,請看如下分析: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由於希特勒的性格方面的缺陷,表現為剛愎自用,這樣導致他在對整個二戰的戰局的把握上出現了失誤。失誤的結果是致命的,也就是說到二戰的後期,希特勒德國是必然要走向失敗的,那麼失敗的戰局,對整個德國軍隊計程車氣的影響,那是非常大的,也就導致了第二點的原因的發生,那就是隆美爾被懷疑為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中,參與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是希特勒平常對戰將的關懷,各方面的照顧,或者說包括思想工作是沒有做到位的,這也是與希特勒的性格缺陷有關。這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就像他的成名作我的奮鬥一樣,他始終心中只有自己,而戰將的一些思想情感觀念,並沒有發時間去影響去把握,並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工作,讓戰將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服務。
第三個方面,正是由於希特勒的性格缺陷,表現在他直接插手各場戰鬥的指揮權。但是如果戰爭失敗了,卻是要由戰場的將領來承擔的,希特勒插手的罪過卻不由他自己來承擔,這樣的話,向隆美爾,古德里安等一批非常有能力的戰將,對希特勒就慢慢的失去了信任,至於後期是否參與到刺殺希特勒的行動裝,我看是不太可能的,只是由於希特勒的懷疑或者說性格的缺陷,將錯就錯,又把只有真正參與的隆美爾給殺死了,這是自絕後路。
第四個方面就是希特勒的性格缺陷表現在對待調查上,並沒有做到真正的查清楚事實,或者是他根本就不想查清楚,只是為了達到一己的目的 本著完全為了維護自身的威望,維護自身的安全 維護自身要把戰爭進行到底的,不可告人的醜惡目的。怎麼殺死自己的對手就是最好的堅持戰爭的理由。
總之,希特勒在戰爭中殺掉隆美爾,只是證明他性格缺陷的一個小小的案例,類似這樣的情況其實還很多,許多戰將,包括古德里安等等,也都在後期並不受希特勒待見,這就是希特勒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惡果。
大家如果能夠品讀希特勒的成名作,我的奮鬥,就能夠對希特勒的性格缺陷有一個深刻的把握。對他為什麼要殺死隆美爾這件事也就有了一個真正清晰的認識。
-
9 # 壹壹之間
隆美爾參與了刺殺希特勒的活動?隆美爾曾經傳話推翻希特勒的組織一句話:《可以寄希望於我》大意。應該是某位參於者的招供,具體是誰不記得了。
-
10 # 古風93814281
謝謝邀請,希特勒除掉隆美爾倒不能完全說是自斷一臂,畢竟當時納粹德國已經岌岌可危,即使隆美爾不被“自殺”,也無力迴天。此事的原因極其簡單,對於任何極權專制統治,“皇帝”或者“元首”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所以手下大將的忠誠才是老大最看重的,至於能力要排在其後。這一點不僅在希特勒那裡如此,在任何獨裁者那裡都是如此,所以現代人有時嘆息20世紀30年代蘇聯的大清洗,尤其是處決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一大批高階將領是自毀長城,其實原因一樣非常簡單,老大對你起了疑心而已。隆美爾當時被捲入了著名的1944年7月20日陸軍上校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的“瓦爾基里”行動,他被指控為謀殺希特勒的同案犯。10月14日,希特勒派人送毒藥給隆美爾,並傳達了希特勒的允諾:如果服毒自盡,將對他的叛逆罪嚴加保密,併為他舉行國葬,其親屬可領取陸軍元帥的全部撫卹金。否則,將受法庭審判。隆美爾選擇了前者。
-
11 # 冥蝶讀書
隆美爾外號“帝國之鷹”、“沙漠之狐”,與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被後人稱之為二戰德國三大名將,曾經是希特勒麾下最得力的將領之一。他後來被迫服毒自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希特勒的猜忌。
希特勒作為一名獨裁者,有著極強的權力慾。自從德軍進攻蘇聯失敗後,希特勒從骨子裡不信任德國國防軍。而德國國防軍一直掌握在容克貴族手中,他們對於希特勒只是表現得服從,但談不上忠誠。二戰後期,德國敗局已定的形勢下,出現了多次針對希特勒的暗殺事件,其背後指使者都跟德國國防軍脫不了干係。
在戰爭中,尤其到了後期,國防軍的作戰意志相比黨衛軍差了不是一點。特別是在西線戰場,國防軍的抵抗意志很弱。隆美爾在1943年就負責大西洋壁壘的防務工作,1944年6月,盟軍攻入法國之後,隆美爾決定“放開西線”,儘早結束戰爭。以隆美爾當時的威望,他是有可能做到的。不幸的是,他在視察前線時被盟軍飛機炸成了重傷。放開西線,勸說希特勒下臺的計劃沒有得到實施。但是他這個做法威脅到了獨裁者的權力地位,很顯然是不能被希特勒所容忍的。
隨著德國在東線戰爭一敗再敗,躲在狼穴的希特勒已經變得專橫而神經質,他對任何企圖挑釁他的權力地位的人都不會輕易放過。
二、隆美爾的矛盾性格
隆美爾是個非常矛盾的人,他一方面對希特勒的命令堅決服從,另一方面又在內心質疑希特勒。北非戰役期間,隆美爾就已經意識到這場戰爭德國是不可能勝利的。在阿拉曼戰役中,隆美爾公然違抗希特勒的命令,將德軍撤離,並且一退就是上千公里。
1943年,隆美爾出任西線陸軍B集團軍群司令,負責大西洋壁壘防務。他明知德國根本守不住,但依然以極大的熱情去執行任務。
他一面反抗希特勒,一面又非常享受希特勒給他的榮譽和聲望。當試圖刺殺希特勒的軍官們找到他時,儘管他認為“死希特勒可能比活希特勒更加危險”,但是他並沒有反對刺殺計劃。他明確表示不參與刺殺,但是卻又讓刺殺者在名單上加上他一個。
很多資料表明,隆美爾忠誠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國,因此當希特勒有利於第三帝國時,隆美爾就會服從,而希特勒一旦危害到第三帝國,隆美爾就會明確抗拒。
(隆美爾的國葬)
不管怎麼說,這種矛盾的性格導致隆美爾跟希特勒的矛盾,希特勒是絕不會放過他的。另外隆美爾雖然聲望極高,但是對於希特勒來說,談不上自斷臂膀。畢竟德國將星雲集,能征善戰的將領比比皆是。
-
12 # 最新情報員
隆美爾是一位天才的軍事家,擅長以少勝多。他在北非作戰的時候,從來沒有屠殺過任何的平民,而且善待俘虜。對盟軍戰死的軍官,隆美爾也以隆重的葬禮禮遇之。隆美爾是一個純粹的軍人,並不信仰日耳曼民族主義,他只是服從,以一個軍人的身份而服從,卻從來沒有濫殺無辜。 隆美爾還曾經庇護過猶太人。當時,有人檢舉他的軍隊中一個上校是猶太人,結果隆美爾把這個事情壓了下來。隆美爾還是公開批判蓋世太保濫用職權,製造恐怖主義的高階將領之一。蓋世太保與黨衛軍合併之後,隆美爾也批評過黨衛軍。德國其他將領因為參加了二戰,都聲名狼藉,只有隆美爾比較收到好評,北非甚至有一座隆美爾的紀念館,這是二戰德軍將領之中絕無僅有的。隆美爾之所以被希特勒處決,與一場政變有關係。 有兩種說法。第一個說法,德國一些中層軍官打算暗殺希特勒,因為隆美爾巨大的威望,就把隆美爾的名字寫進檔案,打算政變成功後,推舉隆美爾為新的德國元首,儘快結束與盟國的戰爭。這個事情,隆美爾事先不知情。還有第二個說法,就是隆美爾是事先知曉政變的,德國的那些打算暗殺希特勒的軍官找到隆美爾,隆美爾是同意他們這樣做的。不過,隆美爾希望他們不要殺死希特勒,而是逮捕他,交給德國法庭審批。 總之,由於隆美爾與推翻希特勒的政變脫不了關係,希特勒自然要處理掉隆美爾。可嘆一個隆美爾,一位天縱奇才,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物,就這樣被希特勒迫害致死。
-
13 # HannibalLecter
在素有普魯士貴族軍事傳統的德國,隆美爾其實是一個草根,同樣,在一戰後混亂的德國政壇,希特勒也是一個從底層爬起來的草根。草根和草根本來是惺惺相惜的,而背叛這種好感和信任的代價也是極大的。
平凡少年
一戰時期的青年軍官隆美爾
1891年11月15日星期日中午,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出生於德意志帝國巴登-符騰堡邦的海登海姆,他的爺爺,父親都是數學老師,外公是巴登-符騰堡邦地方行政首長卡爾·馮·盧茲。這樣的出生,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和軍隊沒有多大聯絡。因此在一堆名字裡有“馮”的軍人世家出生的將軍面前,隆美爾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1910年7月19日,隆美爾參軍,加入了駐韋因加爾滕的符騰堡皇家陸軍“威廉一世皇帝”第6步兵連,成為下級軍官候補生(Fahnenjunker),做了半年勤務兵以後,於1911年3月進入了普魯士王國但澤皇家軍官學校。1912年1月27日,隆美爾獲得少尉軍銜,並回到了第124步兵團,主管新兵的訓練工作。1914年3月,被調往駐烏爾姆、與第124步兵團一樣同屬第27步兵師的符騰堡皇家陸軍第3野戰炮兵團),但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又轉回第124步兵團,擔任第2營第7連內的一個排長。
一戰爆發,隆美爾所屬的第124步兵團隸屬威廉·馮·普魯士指揮的第5集團軍第13軍第27師,1914年8月22日,隆美爾首次實戰,在波雷村裡與法軍對壘,卻因為胃疼昏厥。最初實戰的隆美爾常常因為胃疼,體力不支,打盹等原因,無法取得良好表現。1917年10月26日,在被調入符騰堡山地營,和義大利人的作戰中,隆美爾率領500人的部隊,僅以5人陣亡、20人負傷的代價將9,000名義大利士兵俘虜,並且在後續的追擊戰中表現出色,擴大戰果,由此獲得了藍色馬克思勳章。不久後,一戰結束了,德國戰敗,雖然在大裁軍中,隆美爾被留下,成為軍校教官,但是像他這樣的軍人一抓一大把。如果沒有希特勒,可能也就是平平庸庸到退休了。
時來運轉
第一次見到希特勒時候的隆美爾,左一。
1933年1月30日,德國納粹黨黨魁阿道夫·希特勒被總統保羅·馮·興登堡任命為總理,童年10月10日,隆美爾晉升少校,轉調駐戈斯拉爾的第17步兵團擔任第3營營長。1934年9月30日,希特勒訪問戈斯拉爾,隆美爾的部隊擔任了儀仗隊,這是他首次和希特勒見面。隆美爾非常堅持原則,在閱兵時就警衛問題和黨衛隊發生過爭執,這給希特勒留下了最初印象。1936年9月,隆美爾擔任紐倫堡黨大會的護衛部隊指揮官。大會上,希特勒要求——“在我之後最多隻能有六輛車跟著”,因此隆美爾嚴格執行軍令,派坦克裝甲車擋住道路。希特勒知道這件事以後,開始關注這個普通的軍官。而次年,隆美爾結合自己在軍校擔任教官期間的經驗和理論研究,出版了《士兵突擊》,當時相當暢銷,共賣出50萬本,而由於書中的一些理論和理念,符合閃擊戰思想,由此,被希特勒器重。
後來,在軍旅中的隆美爾一直被德國陸軍老牌貴族所鄙視。只有一個人器重他,那就是希特勒。隆美爾在寫給妻子寫的信中這樣說:
“聽說我快速的晉升是因為元首在幫我說話,你也知道我對此有多麼高興,我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行動能獲得元首的肯定。”
攻佔法國後,閱兵式上的少將隆美爾
對於他的戰國,德軍軍方戲稱:“隆美爾是希特勒從小培養的將軍”,陸軍參謀長弗朗茲·哈爾德大將評價:“不聽命令,腦子發瘋。”, 直屬上司赫爾曼·霍特評價:“若隆美爾要作為軍長,必須累積更多經驗和出色的判斷力。” 這些評價多是負面的,只有納粹人士欣賞他的勇武和激進,更重要的是,對希特勒的命令執行的堅決果斷。
戰神之路
非洲兵團司令隆美爾
1941年2月,隆美爾被任命為非洲軍軍長,依舊是猛攻性格,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在加查拉戰役中大獲全勝,繳獲盟軍半數以上物資,塑造了沙漠之狐的神話。希特勒大為感動,將其擢升為元帥,隆美爾是德軍中極其少有的,在3年內從少將升為元帥的高階將領,幾乎是坐著火箭上升的。要是沒有希特勒的器重和提拔,他是不可能獲得這麼多機會,取得這麼多戰果的。
面對各種老牌軍人的鄙視,希特勒也需要一個自己的愛將,因此他不惜餘力,動用全國所有的媒體資源,竭力渲染隆美爾的戰國,宣傳他的能力,要將他打造成納粹的戰神。
然而,希特勒本來就在北非不打算大幹一場,隆美爾過度的軍需消耗並不符合德國對蘇,對英的戰略計劃,因此,當他在非洲打造了自己的神話以後,補給就跟不上了,很快就被反撲,隆美爾也被調回西線加固大西洋壁壘。他和希特勒的情感上的裂痕,大概也就是從這個時候產生了。作為一個倍受希特勒恩寵的職業軍人,他一方面不贊同希特勒不科學的兩線作戰政策,知道這樣不可能取勝,另一方面,又不敢忤逆希特勒。
冒險選擇
國葬,隆美爾的靈柩被蓋上國旗,用炮車拉走
1944年,納粹德國經過希特勒的一大通折騰,大勢已去,檣櫓之末。雖然倍受希特勒恩寵,但是作為職業軍人,隆美爾面對帝國和人民承受的災難,也是痛心疾首,無能為力,這個時候,他的好友,卡爾·史多林、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和卡爾-海因利希·馮·史圖爾普納格決定組織起來,策劃刺殺希特勒,他們拉攏隆美爾加入反抗陣營。
大家需要德國最具威望的英雄,而本來最具威望的並不是隆美爾,是埃爾溫·馮·維茨萊本將軍,然後1942年以後他被轉入後備役,現役軍人中,威望最高,名氣最大,如果一旦倒戈,對希特勒的面子傷害最大的,只有隆美爾。
面對朋友的動員,隆美爾選擇了為國家,而不是為元首。他同意“拯救德國”,但是,不贊成“刺殺希特勒”,但是不是因為感性原因,而是因為理性考量,他的兒子回憶,父親認為:“這樣將會引發內戰,將造就一個烈士,並使得戰爭顯得是因為希特勒被謀刺而導致德軍的失敗。”(凱特爾回憶錄)而且隆美爾甚至還做出過開放西線,讓英美盟軍順利進入德國的策劃。
刺殺希特勒行動失敗後,各種證據指向隆美爾參與了行動,任何人都可以背叛希特勒,然而當希特勒知道隆美爾的背叛的時候,不淡定了。
職業軍人古德里安和倫德施泰特,一向就不爽隆美爾,將其視為軍方的“恥辱”,希望先開除他的軍籍,再審判,而希特勒處於士氣和麵子考慮,最終安排隆美爾自殺,給了他一個看上去體面的結局。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優秀的軍人是政治家的鷹犬,隆美爾命運的輝煌源於戰爭帶來的機會,而這個將星的隕落,也逃不了時局的急轉直下。嚴格的說,是惡魔給了一個認真努力的人登上將帥神壇的機會,他在這個位置上突然覺醒,打算放下屠刀,而為此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多少人至今羨慕和佩服隆美爾的原因吧,作為一個將領,他對元首盡到了自己的本分,而作為一個德華人,他為他的祖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而隆美爾在他生命最燦爛的時刻,像煙花一樣綻放,雖未馬革裹屍,也是得償所願。
-
14 # 立志成蟲
說到底,二戰時期德軍的名將隆美爾是效忠於德國的職業軍人而不是納粹法西斯的爪牙,對希特勒的獨裁他也表示過不滿情緒的。1944年發生了刺殺希特勒未遂的“七月事件”,參與者被希特勒瘋狂血腥的報復和屠殺,不少“參與者”本來不知情沒參與是被蓋世太保構陷的,顯然希特勒為了獨裁藉機在清除異己,一些人不是被處決的,而是用琴絃勒死吊死的,並且拍成電影膠片讓希特勒“欣賞”。蓋世太保經過審訊和搜查,得知隆美爾參與了此事,至少是個知情者,“知情不報”或者態度如何不重要,致命的是這些人打算幹掉希特勒接管國家權力後推舉隆美爾為“帝國總統”,這可是白紙黑字的“鐵證”了。想來軍功顯赫頗有騎士君子風範的隆美爾在德國支援度高,手上沒有多少戰俘平民鮮血讓英美盟國也容易接受。隆美爾“犯了”必死的大忌,被迫服毒自殺,仍然得到了“國葬”的禮遇,納粹的官方說法是“死於心臟病”
-
15 # 沉140769451
除了美、英、德粉吹隆美爾,連德國將軍們都瞧不起他。美、英吹他,因為這樣才能證明蒙哥馬利、巴頓等一大批盟軍將領偉大。而德粉,屬於腦殘。
-
16 # 貞觀防務
因為希特勒已經神經質了。雖然有些東西確實現在沒法考證了,但是必須說的是,隆美爾雖然瞭解對希特勒的刺殺計劃,但是外界是無法調查到的。當時刺殺希特勒的組織人,
法爾肯豪森(1878-1966),這人就僅僅是在一次德國軍官聚會上試探過隆美爾。他引用了孔子的話:“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這個話是德語再翻譯過來的)這話是當著隆美爾的面說的,隆美爾假裝沒聽見。所以實際上後來刺殺希特勒的反抗組織就根本沒有打算拉攏他。
-出處是法爾肯豪森的書。
在嘈雜的德國軍官聚會上,這麼細節的東西根本不可能調查的到。所以希特勒根本不可能確定隆美爾是否會造反。
至於希特勒為什麼要賜死隆美爾,後面再說。
隆美爾因為出身和希特勒特別相似,所以和希特勒的關係非常好。好到什麼程度?隆美爾可以說是希特勒最信任的一位將領。
為什麼這麼說?希特勒是一個出身基層的人。而德國曆史上有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普魯士軍官團,可以理解為德國的高階軍官階級。比如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很多德國高階軍官都是這種軍人世家出來的。希特勒因為自己出身的原因,對這些人是有一定隔閡的,但是隆美爾不同。
隆美爾相對來說也是一個出身基層的軍官,他能夠平步青雲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希特勒對其的賞識。但是要知道一點,就是隆美爾實際上是被神化了。
關於隆美爾的死,他兒子的說法是:“隆美爾是不滿希特勒的,但是隆美爾拒絕參與對希特勒的刺殺行動,而因為知情不報而被希特勒追究責任,為了保護自己的家人選擇服毒自殺。”
雖然說,隆美爾的兒子顯然因為其特殊的位置,知道的東西不會少。但是他說的話其實很多地方有為隆美爾洗白的嫌疑。
隆美爾在獲得希特勒的賞識之前,他還只是一個下級軍官。沒有希特勒的扶持,隆美爾根本不可能坐上那個位置。而且,隆美爾本人是一個親納粹的人。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曾這樣評價隆美爾:“隆美爾的形象完全符合一個納粹主義者的形象。”
希特勒對隆美爾有多賞識呢?我舉個例子:希特勒在宣傳軍隊方面,一直有很嚴格的把控,為了防止某位軍官因為納粹黨的宣傳而獲得過高的社會聲望,希特勒特別反對宣傳國防軍的高階將領,因為這樣很容易造出軍隊中的第二個太陽,和希特勒交相爭輝。所以二戰德國的各種軍事宣傳形象,都是宣傳的坦克兵,潛艇艇長,飛行員啥的。唯一能夠被納粹德國宣傳部拿來宣傳的高階將領,就只有一個隆美爾了。由此可見隆美爾和希特勒的關係是真的很不一般。
希特勒真正開始對隆美爾產生懷疑,是因為,刺殺希特勒的當天,隆美爾處於失聯的狀態,並且之前和克魯格元帥一樣,因為英美航空兵的打擊也和大本營有過失聯。
(克魯格元帥一看隆美爾死了,自己果斷自殺)
-
17 # Lihongjiu99
二戰後,隆美爾死亡的真相被揭開,一些德華人就此將他說成“反納粹”的鬥士,不少歐美媒體也隨聲附和。然而,史實卻證明,“7.20”的主角、原總參謀長貝克等人本身就曾是納粹擁護者,謀刺希特勒是想保全舊德國。
隆美爾更是從未有過反納粹舉動,也不知道爆炸謀殺計劃,只是在密謀分子事先做試探時態度曖昧,這頂多算是思想動搖。當然,希特勒對過去寵愛的隆美爾在此最關鍵時刻知情不舉,也會認為是極大“不忠”,便要了他的命。
1944年夏,德國兩線受敵大廈將傾,一批軍官政客為了除掉與西方媾和的障礙希特勒,製造了“7.20”爆炸事件,卻只使那個魔頭希特勒受了輕傷。事後蓋世太保大肆株連搜捕,隆美爾手下的助手們也被一個個地抓走了,接著隆美爾的住宅附近就有了秘密警察的監視。
隆美爾的參謀長被捕後供稱密謀分子曾找過自己的長官。其他政變分子的口供中,也有事成準備擁戴隆美爾一說。隆美爾確實是與刺殺希特勒的密謀分子有過來往,但他只是答應他們同西線的盟軍接觸,實現停火,並不知道這些人還有要刺殺希特勒的計劃。
但是,隆美爾已經沒有解釋的機會了。希特勒聽了關於隆美爾的彙報後,聞之大怒,為了先穩住隆美爾,由最高統帥部的參謀長凱特爾打電話,請隆美爾到柏林去談一下新的工作安排的事項,並稱會安排軍官來接隆美爾前往柏林。在接到電話的第二天,10月14日,希特勒派出的兩個親信軍官來到了隆美爾家。
此時,擔任西線前敵司令的隆美爾正因受到空襲負傷而在家休養。據被特批迴家照料的隆美爾兒子回憶,其父傷勢已轉好,正等待到東線同蘇軍作戰。聽說希特勒派人來,隆美爾興奮地到客廳想聽一聽是什麼“新任命”。可不一會兒隆美爾卻沮喪地上了樓。
原來,並沒有什麼“新任命”,這兩名軍官是來傳達希特勒命令的,他們告知隆美爾或者選擇自殺,將給予國葬的待遇;或者選擇審判,被按叛國罪處死。因不願上法庭,隆美爾只好選擇自殺,這樣家屬仍可享受哀榮。接著隆美爾乘車外出,途中吞下毒丸。納粹當局則宣佈是“傷重去世”,以維護過去樹立的這個“戰神”偶像。希特勒向隆美爾夫人公開發來“唁電”,一批批德軍將帥還趕來隆重地向遺體告別。
追溯一下隆美爾的人生軌跡,他可謂是在軍國主義土壤上生長起的職業軍人的典型。隆美爾18歲進入皇家軍官候補生學校。一次大戰中,他以中尉軍銜獲德皇親授十字勳章。1918年德國戰敗,他拒絕像多數軍官那樣退伍,轉赴最著名的波茨坦軍校任教,在保持著古老的普魯士黷武傳統的德國軍官團中顯露頭角。
1933年納粹執政,中校隆美爾狂熱擁護。原來軍銜只是陸軍下士的希特勒,欣賞隆美爾寫的教材《步兵攻擊》和對自己忠心擁戴,將他提升為元首大本營侍衛隊長,一躍而為主要隨從。後來隆美爾提升之快鮮有與其相匹,到北非一年多便由中將升至元帥。1943年秋以後,隆美爾見大局惡化才向希特勒建議對英美講和以全力對蘇,由此被視為動搖並失寵。
談到隆美爾的戰績,主要是“閃擊”法國時率一個師迅猛突入縱深,在北非能憑藉高速機動、奇襲和欺詐兩度獲勝。從戰略層次看,其見解卻不高明,如他對非洲戰局的判斷、諾曼底登陸前主張灘頭決戰,都被證明是敗筆。在武器使用上,他過於迷信裝甲車輛,曾提出一個公式——“坦克在原則上只能被另一輛坦克擊毀,步兵武器擊毀坦克只是例外”。二次大戰後期的實踐卻證明,對坦克最大的威脅卻已來自空中打擊。
二戰期間的“隆美爾神話”是出自德華人的軍事需要。當然,這裡也有英華人的需要,英華人吹噓隆美爾,是想掩飾自己在北非戰場的無能。“隆美爾神話”很大程度上是出於德、英雙方的共同吹噓。看看英華人寫的二次大戰史,簡直把1941年至1943年的北非之戰寫成反法西斯主戰場,蘇德戰場篇幅很少,中國抗戰更是寥寥幾筆。
歷史可以都這樣寫,就更不要說那些歐美的媒體了,為了需要,那是什麼都能做的。所以,隆美爾並不是什麼“反納粹”的鬥士,他從來都沒有反對過法西斯,實際上,他至死都還是納粹政權的打手。而作為大獨裁者的希特勒,除掉隆美爾也不需要更多的理由,一條“不忠”就夠了。
-
18 # 歷史甄奇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德軍將領中,能做到被敵我雙方認可且死後受人尊重的,唯有“沙漠之狐”隆美爾一人。
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出生在德國一個教師家庭當中,其祖父和父親都是教師,所以隆美爾自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鮮為人知的是隆美爾其實本想做一個盛世當中的工程師,但最終迫於現實,隆美爾根據父親的意思放棄了成為工程師的機會,轉頭便參加到了皇家陸軍學院當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作為一戰中的主戰國自然是全民皆兵,於是年僅二十三歲的隆美爾就這樣被送到了戰場之上,就連隆美爾也沒想到戰場竟是他的主場,一位傳奇軍官就此誕生。
不濫殺無辜當我們想到二戰時期的德國軍人,腦海中總會浮現出殘暴、濫殺的身影,這並不是我們的偏見,而是他們確實犯下如此暴行。
但作為德國軍官的隆美爾卻跟這一切格格不入,雖然身為軍官但幾乎沒有徒增殺孽,這也是隆美爾為何沒有跟其他軍官一樣臭名昭著的原因。
跟其他人一樣,隆美爾也希望被人誇獎自己,在軍隊中他也最喜歡聽“隆美爾必勝”的口號,但他卻將戰爭和個人恩怨完美分開。
二戰時期德國士兵有兩種編制,一種是隸屬於國防部的國防軍,另一種則是由希特勒建立的黨衛軍,雖然都是德軍但其中區別天差地別。
聽命於希特勒的這支黨衛軍唯一的信仰便是他們的統領,因此在戰爭中黨衛軍大多臭名昭著,他們眼中沒有底線也沒有其他。
而隆美爾所帶領的國防軍則與之恰恰相反,在隆美爾眼中戰爭是戰爭,而非是大統領希特勒一人的意志,所以隆美爾多次反對希特勒的屠殺計劃。
在清一色的德軍將領中隆美爾的存在確實異類,但這也正是隆美爾被大多數人民所崇拜的原因,所謂的出淤泥而不染,說的便是如此。
軍事優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隆美爾就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天賦,先後轉戰法、意等國,雖然期間身負重傷,但每次在傷好之後都會第一時間加入到戰場當中。
憑藉著種種出色的成績,歷經四年的一戰讓隆美爾成為了一名出色的將領,他的職位也從當初計程車兵變為司令部參謀。
雖說隆美爾在一戰中就表現出色,但真正讓其大放異彩的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準確來說是二戰期間隆美爾跟英軍在非洲的那段經歷。
1940年義大利出兵北非,值得一說的是在此之前義大利就已經向英、法兩國宣戰,於是義大利企圖攻佔埃及從而奪取蘇伊士運河的舉動被英軍所阻攔。
在英軍的兩面夾擊下意軍自然是難以抵擋,義大利作為德國的同盟國,對此德軍高層自然是不願看到意軍在非洲被全部殲滅,於是便快Superb遣隆美爾前往非洲支援意軍。
此時的非洲可謂是英軍的主場,先不說兵力雄厚,就是後續的支援也是源源不斷,此時隆美爾的到來就像是螳臂當車。
但事實並非如此,初來乍到的隆美爾便直接下達轟炸英軍運輸線的命令,德軍對此倒是沒什麼,反倒是一直處於敗勢的意軍表示不同意。
意軍不同意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那條運輸線上不僅有英國的物資,還有意軍軍官在那裡佈置下的產業,但隆美爾還是堅持自己的意見轟炸運輸路線。
此後儘管隆美爾對上英軍呈現人員劣勢,但在其指揮下總是能打出以少勝多的戰績,英軍一方面不知道該如何針對隆美爾,另一方面則是完全的敬佩隆美爾。
在隆美爾來到非洲將近兩個月後,德軍從之前的劣勢已經完全變成了優勢,最終英軍只好選擇先行撤退四百英里避其鋒芒。
因為此戰中是隆美爾利用沙漠打出的優勢,在沙漠中隆美爾可謂將兵法用到了極致,利用不同的地形和天氣做出不同的戰略方案,於是隆美爾就又被稱之為“沙漠之狐”。
忠貞不渝隆美爾不僅僅在戰爭上極其用心,他對自己的愛情也是同樣如此,在那個軍官大多都是左擁右抱的年代中,隆美爾卻是始終對自己的妻子忠貞不渝。
不管隆美爾在外的條件多麼艱苦,他總會從其中抽出時間給家裡面寫信,信中內容無非是一些瑣碎的日常,描述軍中事務以及戰爭種種。
隆美爾與其妻子露西的愛情故事也成為當時乃至於現在很多人為之嚮往的存在,很難想象臭名昭著的德軍中怎麼會有這般人物?
但就是這麼一位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在生活上都幾乎完美的將領,其最終的歸宿竟然不是戰場而是被希特勒給活活逼死。
隆美爾作為德軍高階軍官,他的存在不僅讓敵人忌憚,同時還讓德軍內部信心大增,說他是希特勒的左膀右臂是一點都不過分。
但希特勒卻寧願如自斷一臂一般將其剷除,這其中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希特勒遇刺事件1940年7月20日,在德軍跟其他國家斗的如火如荼的時候,任誰也沒想到自己內部竟然先出現了問題,大統領希特勒竟然被刺殺。
在希特勒轉戰各國的同時,德國內部也並不是全部對希特勒馬首是瞻,其中一個反希特勒的組織也因此生成,這個組織的內部人員都是德軍的內部高層軍官。
20日當天上午,德軍軍官施道芬貝格用皮包裝著炸藥來到了希特勒的會議桌前,因為當時會議並未開始,所以施道芬貝格便將炸彈放置到了一個並不顯眼的地方隨後撤出。
這場刺殺行動針對的不僅僅是希特勒,他們試圖一同炸死黨衛軍的其他兩位首領,分別是希姆萊和戈林。
幸運的是沒有人發現炸彈這件事,所以這顆被藏進會議室的炸彈準時引爆,但不幸的是雖然該襲擊事件直接導致四人死亡,但希特勒並未去世,雖然當時身受重傷但最終卻離奇的康復了起來。
在希特勒醒來之後第一件事便是對這個組織進行清洗,前前後後涉案人員達到七千多人,最終光是被直接處死的就有五千人。
其實當時隆美爾並沒有參與到這個組織當中,但這個組織卻有意的將線索扯到了隆美爾身上,因為隆美爾本就多次表示反對希特勒,所以這算是為後面的事情做下了鋪墊。
接著說希特勒的內部大清洗,這些人中有部分是隆美爾之前的同僚或者下級,於是隆美爾親自出面請求希特勒放過那些人。
這些舉動讓希特勒更加準確的認為隆美爾有叛變的嫌疑,再加上此前由隆美爾指揮的戰事不容樂觀,所以希特勒便留給隆美爾兩個選擇。
要麼就是在法庭上接受審判,這樣或許可以證明其無罪,但一旦證實有罪則全家都會受到牽連,要麼就是自殺謝罪,這樣犧牲一人得以保全家人性命。
從二十多歲便開始為德國賣命,此時已經五十多歲的隆美爾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後者,透過犧牲自己來換取家人的安全。
隆美爾就這樣在卡車中服毒自盡,但因為其傳奇的一生再加上出色的個人魅力,所以隆美爾也成為少數死後還被人所稱讚的德國高階軍官。
回覆列表
覺得作為軍事將領,隆美爾在軍隊中的威信是毋庸置疑的,無論是軍事才能和個人人品,而發生了“陰謀叛亂”後,可以說希特勒和這些人的信任蕩然無存,(這大概是“陰謀”本身最大的殺傷力)而戰爭還在繼續…………相信這些將領的目的是和盟軍謀和,這和希特勒一定要看到一個“零和”的結果是相悖的,而這場”陰謀”的初衷相信也是軍隊的一些將官不希望看到國家的命運被一個人的瘋狂”綁架”……從這個意義上講,覺得這不失是一場結束“獨裁統治”的令人尊重的“革命”……雖然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