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念的味道xl
-
2 # 真茶君—普文
感恩提問者,普文是原產地茶山經營者,對您的問題做個人解答,小罐茶是個什麼品級的茶葉?對於這個問題,小罐茶對於這個茶行業的工業化推動是有明顯的助力的,屬於什麼品級的茶?在量產的工業的角度來說是比較優質的,但是普文的分析角度以以下幾個緯度分析。
小罐茶的原料選擇及代工廠普文所在原產地是雲南省臨滄市鳳慶縣,這裡以“滇紅”享譽全球,而最老牌的國營茶企,順寧茶廠今已改命為滇紅集團。
小罐茶一度的滇紅茶生產是嫁接在這裡生產,對於滇紅集團選擇的原料基地,普文是非常之瞭解,原料生態環境確實不錯,這一點不可否認。原料沒有問題,製作工藝也有一定優勢,客觀評價(但是我們的標準是以工業化生產角度評判)。勢必在這樣高附加值的銷售中選擇品質把控是必然的。
小罐茶的營銷理念其實很多很多茶企最為薄弱的就是產銷結合的關鍵點,營銷定位與營銷模式。
小罐茶的營銷定位,高階茶,甚至定位為奢侈品茶,一句話,“小罐茶,大師造”這是多麼諷刺人心的話,消費者的心裡被牽出十里八里的,而卻深映追求奢侈人的心裡,一句廣告詞紅遍天下的小罐茶,難道不是這個茶行業的屈辱嘛,那麼多茶企,竟然被一個營銷團隊的概念,甩了幾條街,年銷售突破20億。
但普文深信一點,概念的生命力,在於不斷深化和改革,嫁接在企業的緯度,必然漸漸消亡。
文化包裝與市場人群的定位與經營茶的初心。一個企業或者一個團隊,哪怕是一個商人經營茶之類的農業產品,在定位奢侈品的打造中必然遇見產品生命力點問題,從以下幾點分析茶的生命力。
1.工業化、產量化是消除高附加值的運動,背道而馳必然是短暫的現象。
2.背道而馳的營銷模式更符合投機理念,越輝煌就越低谷,擴張的越跨度,消亡的時間更快速。
3.茶行業需要的優質企業需要融入民眾生活理念與文化傳承之中,一個文化方案點生命力,在於持續轉化在消費者習慣裡,並不是風向哪兒轉,走一段是一段,經不得時間的考驗。
4.財聚天下才人,並非聚有德之才人,一句話,企業文化的投機倒把事不過三。
5.得民心者,得天下,消費者的智慧在不斷升級。
總結如下小罐茶是個什麼品級的茶葉?不過為高附加值的營銷品,溢價的智商品。工業茶品中的營銷佼佼者。(暫時)
-
3 # Forrestzz
看看背後老闆,這個人是幹啥的,腦白金,極草5x。。等等。都是他炒作的。。人家賣的不是產品。賣得是高階。不要去從質量上考量。沒見的香奈兒,愛馬仕的包質量比小商品城的好,人家說了。只穿一次,不洗的。鞋子走紅毯的。
-
4 # 在下三千八
多多少少在茶葉行業待了幾年瞭解一點,這麼說吧,在茶行你想要什麼樣的包裝我就能給你找下什麼樣的包裝,前兩年小罐茶被炒的火熱我就看見我們這邊市場裡擺在外面都是各式各樣的小罐茶,其實茶葉沒變,變的只是包裝,我不會告訴你一個好的陶瓷罐茶葉包裝成本價就要一百多,但是茶葉只有幾十塊錢,沒辦法,你不這樣做就賣不出
對於懂茶的人喝茶的人來說包裝都是次要的,只要茶葉好,什麼包裝都無所謂,包裝好的其實都是供給一些送禮的或者發福利的企業或者個人,市場導向問題,其實一斤茶葉也賺不了多少錢,為了養家餬口只能跟著大方向走
說到小罐茶問題上,不要信什麼小罐茶怎麼怎麼好,那都是炒作的,要好茶得信一點,原產地的炒制師傅怎麼樣,什麼時候的茶(明前茶肯定最好,因為是頭批茶又嫩又香,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明前天氣涼不長蟲子不用打藥),懂得這些了都是喝茶的行家,做茶葉的也不會漫天要價,所以不要信什麼小罐茶怎麼怎麼好,對於茶行的來說,你要什麼品級的我就給你什麼品級的
-
5 # 三十年萊斯特城球迷
說個比較熟悉的小罐茶西湖龍井,去年和貢牌合作,龍井村頭採精品老茶棚,機制茶,原廠大約368元/50克,在那個基礎上進行幾次過濾,換上小罐茶包裝,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那個價格了。
小罐茶的那個“多泡裝”廣告,大家可以去看看,那個戴著眼鏡的男人一本正經說廢話,就好比是弄成一個大罐裝是他們發明的,把大家當成傻子一般,可以和那個想嗑藥蹦迪的涼白開廣告有一拼。
-
6 # 吃貨達人美食臺
自小罐茶在央視投放廣告以來。網上對小罐茶的爭論可謂是炸開了鍋。對小罐茶的態度可分成兩派:真愛派和吐槽派,真愛派對小罐茶的茶葉大加讚賞,對小罐茶的八大茶師頂禮膜拜。吐槽派則認為“小罐茶騙局”,“小罐茶純屬於炒作”,“小罐茶廣告忽悠”,“小罐茶虛假宣傳”等。
1、黃山毛峰的產量問題
有茶友認為如果一個人只能採那麼少,即便是全年都在採摘,那也不可能滿足市場需求。
揭秘:質疑這點的茶友,多半是不懂茶葉背後故事的人。採茶的時效性很短,拿明前茶來說,一般採茶期在5-7天,並不是全年都有特級黃山毛峰可以採。
到了採茶季節,茶商會僱很多工人採茶。百問街小編算了下,拿每天僱1000人來算,一天可以採兩三百斤茶青,七天就可以採2000斤,按五斤茶青精製一斤成品茶計算。按一盒40克(10罐),就可以生產4000盒的小罐茶。富溪為黃山毛峰原產地,能生產特級的茶很多,只要多僱人,就可以多產茶。
(富溪大面積的採摘黃山毛峰明前茶)
2、王順明對大紅袍的品質描述
茶友調侃到:喝小罐茶之前,居然還需要搖一搖,放幾塊石頭進去更好聽!好聽和好茶有關係嗎?
揭秘:在大紅袍的品質鑑別中,確實有“聽聲音,辯好茶”的方法。大紅袍屬於烏龍茶中的極品,經反覆揉捻、打散、炭焙而成,優質的大紅袍外形條索緊結,茶身較重。
3、普洱茶充氮保鮮的問題
茶友說不管是普洱生茶還是熟茶,都是需要暴漏在空氣中進行後發酵的,如果充氮氣保鮮,那便失去了普洱茶的後期轉化。
4、鄒炳良對名山普洱茶的表述
質疑:普洱茶終身成就大師鄒炳良說:“小罐茶要求的質量非常嚴,既是名山茶,又是古樹茶……”
有茶友認為鄒炳良騙人,既然是“名山茶”,為何未標註具體山頭;而且國家並未對古樹茶的年份問題做統一標準,所以品質是沒辦法衡量的。
鄒老叱吒普洱茶壇60餘年,可以說有普洱茶的地方,就有鄒老的故事。小罐茶普洱屬於中上等品質茶,價格還是比較適中的,畢竟很多上萬的天價普洱茶屢見不鮮。
小罐茶不參與山頭,年份茶的產品開發和概念宣傳,倡導及時消費,不把普洱茶做成收藏品,讓茶迴歸本質。這一點是沒錯,畢竟如果需要買山頭茶,可以買鄒老的老同志普洱茶。
5、小罐茶是賣茶還是賣包裝?
質疑:小罐茶的廣告有很多版本,比如:尋茶之旅篇,總裁情懷篇,商務人士篇,小罐篇等。在三分鐘的“小罐篇”廣告裡,講的是小罐的設計靈感,小罐的人性化和便攜性,小罐的保鮮方式等。
茶友認為廣告裡說的都是小罐的優勢,給消費者灌輸“有小罐才有好茶”的理念,歸根結底沒講茶葉質量好不好,到底是賣茶還是賣包裝呀?
揭秘:小罐茶廣告有很多版本,“小罐篇”的確沒有講到茶葉品質。但在“尋茶之旅篇”中,對茶葉原產地和質量品質有了細緻的講解。
(推薦影片:小罐茶的尋茶之旅)
6、首席撕膜官的身份質疑
質疑:還是這個“小罐篇”廣告惹的禍。在小罐篇中出現了小罐茶的“首席撕膜官”馮宏濤,他說自己一年撕3萬鋁膜,為的便是客戶的體驗和茶葉的保鮮。
有不少茶友認為好茶並不需要依賴包裝,況且撕鋁膜和茶葉沒啥直接關係吧。
在這個注重客戶體驗的時代,人性化、便攜化的設計至關重要,所以說馮撕膜三萬張,還是可信度很高的。小罐充氮氣,鋁膜密封包裝,主要是為了保證茶葉的色、香、味、形等,完整的將八位大師的茶,還原到客戶的嘴裡。
7、小罐茶創始人是營銷高手,不懂茶!
揭秘:這個問題不需要深扒!開啟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的網站,輸入:北京小罐茶業有限公司,便可查到小罐茶公司就是杜國楹的,深扒和猜測沒什麼意義。
杜國楹是連續成功創業的奇才,承接小罐茶廣告的公司更是營銷高手,該公司曾經打造出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經典營銷案例。
8、小罐茶太貴了,是圈錢騙局
質疑:小罐茶價格為一盒480元和1000元兩個價格,每斤約合5000元。聽起來確實不便宜,茶友們認為小罐茶太貴了,而且茶葉質量不高,在明目張膽圈錢。
揭秘:百問街小編翻閱各大茶葉品牌價格後發現,小罐茶的定價不能說貴,5000塊一斤的茶只能算中等價。小罐茶按照統一標準和價格的路線,先用特級茶打造品牌,引領市場,在未來開發一二級茶,來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小罐茶的茶葉質量肯定對得起這個價格。
(其他知名品牌的高階茶價格對比)
茶葉是大自然的饋贈,這東西,水很深,說不清道不明。其實茶也本無品質高低、價格貴賤之分,什麼層次喝什麼茶,什麼需求買什麼茶,喝著適口便可,莫要盲目攀比。
9、小罐茶一罐是4克,太少了味道淡
質疑:小罐茶大部分是以4克每罐生產的,對於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剛好,但普洱茶和大紅袍就顯得略少。用蓋碗沖泡,滋味薄,香氣淡。
揭秘:小罐茶提倡“一罐、一泡、一杯”,小罐茶不僅是茶的搬運工,他還搬運了茶具:長官杯。此杯的容量剛好可沖泡4克茶葉,貼合小罐茶提出的“一杯”泡茶理念,泡出的茶湯滋味濃郁清爽,香氣悠長。
2012年開始,茶具大家庭中添了一位新人:快客杯,快客杯是順應時代而問世的茶具。這種茶具很適合泡小罐茶,4克是最小的泡茶單位,兩個人用快客杯泡小罐茶是最為合適的,不僅省了茶葉,還喝到了濃郁味道(三人及以上可用蓋碗泡8克)。
做中國好茶,做好中國茶,不僅是小罐茶的使命,更應是我國七萬茶企應該反思的問題。都說我國七萬茶企鬥不過一個立頓,聽著就感覺氣憤,我們不能窩裡橫,應該團結起來,讓中國茶在世界中重塑輝煌
-
7 # 雲龍湖水冰砸涼
背背佳是什麼等級的胸罩,8848是什麼等級的手機,小罐茶就是什麼等級的茶葉。[靈光一閃][靈光一閃][靈光一閃]
-
8 # 河南鄉村五哥
小罐茶只是一種包裝方式,與茶葉好壞無關。就像人穿衣服一樣,幾個人穿同樣的衣服,但每個人的人品以及經濟能力是有差異的。
-
9 # 謝海東信陽茶
小罐茶不緊緊是茶,而是讓人從外觀上更容易辨識、喝一罐開一罐、品質有最基本的保證、讓人體驗舒適的茶生活。
而這幾條,在農產品茶葉那裡則是沒有品牌品類中選擇很難,質價不透明議價很煩心,看似很文化實則飲用太繁瑣,產品不標準邊喝邊嘀咕,喝完茶嘆息自己沒文化。
用一個罐子,把價格,品質,使用,儲存,以及計量都解決了,讓我怎麼說你好呢?
-
10 # 學心茗茶
茶葉等級分:特級、一級、二級、三級等等每款茶系都有我們國家的產品質量標準可查詢
我是一個正經茶人:星星
小罐茶的茶葉等級還是比較高的,不得不說的是小罐子雖然有千萬的不是,但對於我們整個茶行業還有一定的好處的!
下面進入正題:小罐茶的質量等級
我是一個賣茶的,也是製茶師,也是評茶員
小罐茶當年很火的時候我禁不住好奇,花錢買了他們的8個茶樣,10罐裝的合計3840元,一毛沒少,不為別的,我只是想學習學習,他怎麼說也是把茶行業帶動起來的企業。
首先我打開了一個茶樣:滇紅茶,因為我專業是做紅茶,他們當時還沒有做金駿眉或小種紅茶,給我選擇的只有滇紅茶了,開啟來是一股熟悉的滇紅蜜香,仔細看了看是單芽的,按外觀的條索、色澤、幹茶香氣是屬於特級茶應該沒什麼毛病,但我想說的是特級茶不一定代表就是好茶哦!然後把茶葉倒入評審碗中,按審評流程一套下來,得出的結論和看到幹茶的評斷是一致的,小罐茶之滇紅茶按國家功夫紅茶質量標準是 勉強。 屬於特級沒錯!
但是對於我們技術控的人來說,眼前的小罐滇紅茶好像有點不太對!
第一:形態條索與傳統的滇紅茶有點區別,因採用單芽,芽頭上絨毛過於多,整個茶葉顯黃黃的有點噁心,正經的好產地上滇紅應該會有一點點黑,黑黃相間才對!
第二:香氣雖然說沒什麼大的問題,但是也是做了改良,應該是正乾燥的工序上
第三:口感太過於平穩,正經的滇紅茶應該是從濃到慢慢淡下來,香氣從蜜香變果香再變花香,其耐泡度也比正經的滇紅差
第四:葉底活性不高,沒有鮮活感,這主要是工藝改良後的無奈
所以我在小罐滇紅的茶裡喝出他們為了這款茶還是下了一定的心血的,但是賣的這麼貴,我大星星表示不服!!!!
接著我一一審評了其他7款茶葉,不出所料,每款茶葉他們都精心改良過,但我師傅教我的,一茶一標準,百茶百味道的理念和他們小罐茶完全相反。
結論:小罐茶的茶葉等級是屬於特極茶沒錯,個別也只能算勉強而已,但小罐茶的茶葉經過他們的改良個人感覺完全差評
第一:茶葉的零售價偏高,以福鼎白茶為例:20罐1000元每罐50元每克12.5元,合計一斤6250元整
福鼎白茶裡選用的是福鼎的白毫銀針,我們在福鼎的收購價大致為600-800不等,零售價因該以1600最高,但是小罐茶賣到6250元我表示有點黑,然後我細細的算了一下小罐茶的禮盒費用,小罐茶禮盒含罐子經山寨的產家確認,做出一摸一樣的大概是80元一盒(20罐的)然後我們可以獲得以下資料:
禮盒80元,一斤茶葉裝6.25個盒子,盒子成本合計500元,所以小罐茶實際售價為5750元一斤!
這樣的價格還是有點偏高了,對於小罐茶,我只想說:帶動茶葉的熱度沒錯,但是偏高貴的價格我們小老百姓還是心裡有點數的!
-
11 # 小辛巴他爸爸
我感覺小罐茶的價值並不能體現在單純的品級上,所以也就不必太較真它的品級。買小罐茶的不喝這個茶,買這個茶的人多是為了送禮,小罐茶解決了送禮難的問題。我做生意的,經常拜訪客戶,現在的人都注重養生了,菸酒有些人是不碰的,這就有了茶葉的市場,健康飲品,還能體現個人修養,茶葉也就成了近兩年送禮的首選。送禮還需要考慮價格,看人下菜碟,送禮物件給你解決多大的問題,和你什麼關係,這份人情值多少錢。小罐茶就完美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高檔的包裝,打出去的名聲,都是送禮首選,價格也是從幾百到大幾千都有,統一定價也讓收禮人心中有數,實在是解決了很多問題。
-
12 # 茶人陳馨
小罐茶的茶品目前為止有13款茶,在小罐茶自己的宣傳標準裡他們的等級分別是以下:
小罐茶 龍井:明前原料,錢塘產區,特級。
小罐茶 黃山毛峰:開春頭撥,黃山大葉種,特級一等。
小罐茶 小罐綠茶:一芽一葉,白葉一號,精品高於特級。
小罐茶 白毫銀針:明前單芽,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特級。
小罐茶 鐵觀音(濃香型):紅樣歪尾鐵觀音,特級。
小罐茶 鐵觀音(清香型):紅樣歪尾鐵觀音,特級。
小罐茶 大紅袍:大紅袍品種,特級。
小罐茶 高山烏龍:青心烏龍品種,特級。
小罐茶 凍頂烏龍:青心烏龍品種,特級。
小罐茶 滇紅:鳳慶大葉種單芽,特級。
小罐茶 小罐紅茶:中小葉工夫紅茶,特級。
小罐茶 普洱(熟普):雲南大葉種古樹曬青茶,特級。
小罐茶 茉莉花茶:精選綠茶,優質茉莉花,特級。
以上十三款茶是小罐茶官方給出的資料及等級,當然由於每個人口感標準不一樣,如果一定要參照對比我會建議大家使用每款茶的國家標準樣進行口感及內質的對比參照,這個等級也是有一定的個人口感區別的。現在我們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國家審評標準。
茶葉審評標準即是評審人員使用自身感官鑑別茶葉的過程。
即評審人員使用正常的味覺,視覺,觸覺,嗅覺的感官來決定對茶葉的湯色,外形,香氣,葉底,及滋味等品質因子進行評審,以達到審評品質打分的最後目的。
感官評審分為“幹茶審評”和“開湯審評”即幹評和溼評,也稱為幹看和溼看。
通常標準以感官審評溼評(溼看)為主要依據,但是也有以幹評外形為主的茶品,主要因茶品及對品質外觀等要求不同而不同標準作為審評結果。
而同品類茶外形,內質等審評得分不一致也是常有的。
例如內質好而外形不好,或外形好而色香味稍遜色的。所以感官評茶為幹看和溼看相結合打分(只是各自佔比會根據茶類不同例如綠茶的外形得分佔比會更高)。即按香氣,外形,湯色,葉底,滋味一一評比進行。
外形審評步驟:
1:把盤 2:毛茶外形審評 3:精製茶審評
內質審評步驟:
1:開湯 2:看湯色 3:嗅香氣 4:嘗滋味 5:評葉底
茶葉審評一般以上述 外形,湯色,香氣,滋味,葉底五個方向評比出最後的得分以評定品質優次及價格等級的高低。
每一項因子單獨的審評都不能反映出茶品的整體品質,以上五點審評因子之間有著密切的相關性。
因此在整個審評過程中應仔細的比較,對比,後再下結論進行評分。
對於品質不相上下的茶樣,應衝雙杯進行審評,取得最後評分結果。
-
13 # 你的茶友英茗
高階禮品!送的人和收的人都知道價格很貴,都很有面子,彌補了其他茶葉價格不明瞭的缺陷。品質嘛!我先搬磚,爭取買一盒。
-
14 # 硒都一品茶
小罐茶 龍井:明前原料,錢塘產區,特級。
小罐茶 黃山毛峰:開春頭撥,黃山大葉種,特級一等。
小罐茶 小罐綠茶:一芽一葉,白葉一號,精品高於特級。
小罐茶 白毫銀針:明前單芽,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毫,特級。
小罐茶 鐵觀音(濃香型):紅樣歪尾鐵觀音,特級。
小罐茶 鐵觀音(清香型):紅樣歪尾鐵觀音,特級。
小罐茶 大紅袍:大紅袍品種,特級。
小罐茶 高山烏龍:青心烏龍品種,特級。
小罐茶 凍頂烏龍:青心烏龍品種,特級。
小罐茶 滇紅:鳳慶大葉種單芽,特級
-
15 # Bosheng
各位劇友們,什麼叫好茶呢?本人是做快遞的,和我們這邊茶葉市場的茶商打交道差不多10年了,有的熟了,透露了很多行業內幕,個人認為,好茶並不是天價的茶,而是自身能輕鬆消費,喝了口感適合自己,合起來舒服,這樣就是好茶了,如果從深層來說,就是農藥殘留達標,口感適合自己,小罐茶只是一個營銷手段,沒必要去消費,一斤摺合差不多6000元,沒必要啊,我覺得海堤,武夷星,天福,張一元,吳裕泰這些老品牌,裡面最便宜的,都比小罐茶強一百倍!
回覆列表
真正自己喝的,有哪個買小罐茶,送人的,如果對方是明白茶的,哪個會買小罐茶,其實應該叫小茶罐,茶不重要,重要是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