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疆烏市濤濤哥

    單單從資料上來看,羅永浩這場直播無疑非常成功,既有流量又有銷量,在直播界幾乎沒人能在首場直播就達到這個高度。  這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於羅永浩粉絲群體的特殊性。一般來說,女性才是網購的重度使用者,以北京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釋出的《2018年北京網購使用者調查報告》,從性別情況看,網購使用者中女性所佔比重較大,為66.1%,比男性高32.2個百分點;從不同性別群體網購金額佔比情況看,女性網購金額佔比為68.3%,比男性高36.6個百分點。  而這超過1個億的銷售額,大部分卻是由男性使用者貢獻的。“抖抖俠”資料顯示,在當晚收看直播的抖音使用者中,男性使用者佔比超過80%。在年齡分佈上,也極為符合抖音的粉絲畫像,以40歲以下的年輕人佔主體,26歲以下使用者佔到整體的26.9%,26歲—32歲的使用者佔比達到47.5%,33—39歲使用者佔比為16%,而這一年齡分佈層的使用者也恰好是當下的網購消費主體。  在邀請的嘉賓方面,羅永浩沒有像別的主播一樣請流量明星,他沒有浪費曾經的企業老闆這一身份,請到的嘉賓都是業內大咖,比如小米中國區Quattroporte盧偉冰、搜狗CEO王小川,且全場傳送紅包總額達到70萬元。  雖然羅永浩多次強調,“不為賺錢,交個朋友”。但有人很快算出了他直播3個多小時的收入:1.1 億元銷售額,按照業界慣例20%的分傭比例,再扣掉平臺從主播收入抽取10%的平臺費用,羅永浩佣金收入為1980萬,再加上坑位費1320萬(22 個商品,傳聞一個坑位費60萬),聲浪(打賞)收入超過360萬,羅永浩直播一夜的收入超過3000萬元。  當然,這只是個未經證實的估算數字,羅永浩如果不掙錢,又談何“賣藝還債”呢?

  • 2 # 山風且雲

    現在都是資本操作

    很多訂單被取消,商家想要的就是一個漂亮的數字,當場有多少訂單收多少,隔天取消很多,來來回回就是玩弄顧客,造出一個火熱的場面

  • 3 # 大評BP診所

    我有十個問題:

    01)首播紅利 VS 藝能新人:

    首播造勢調足大眾胃口引得高曝光,銷量高理所當然;藝能新人業務不精、偶有瑕疵,銷量差可以理解。作為“第一次”直播,1.1億銷售額,算賣的多還是算賣得少?

    成績還要慢慢看。

    02)知名藝人 VS 知名品牌:

    直播帶貨的本質是線下導購變為線上導購。從先介紹後上架,到先上架後介紹,老羅團隊的銷售作用弱化。1.1億銷售額,是靠藝人信任背書還是靠品牌自帶信任?

    口碑還要慢慢攢。

    03)粉絲經濟 VS 資源傾斜:

    流量還要慢慢引。

    04)疫情時期 VS 常規時期:

    疫情時期,品牌們線下銷售受困,缺少出貨渠道也需品牌曝光,直播合作划算。疫情也讓一些人不得不守在家中看直播。常規時期,渠道增多、流量分散,品牌直播曝光還會是必要選擇嗎?

    曝光還要慢慢升。

    05)標準產品 VS 非標產品:

    傳統電商適合標準商品,直播電商適合非標商品。老羅帶貨以3C數碼等引數類標準品為特色,而不擅長化妝品等個性推薦類非標品。實現GMV保增長,如何最佳化兩者的配比和轉化率?

    選品還要慢慢配。

    06)基本不賺 VS 低過老羅:

    大品牌強折扣損害品牌溢價,一般很“硬朗”。而其他平臺透過補貼等方式出現低過老羅。直播帶貨,銷售、廣告要兼顧。無利可圖就無法鎖定粉絲關注,廣告效應怎麼持續呢?

    折扣還要慢慢談。

    07)薇婭佳琦 VS 定義直播:

    大品牌難以凸顯價格優勢,老羅與薇婭、李佳琦們相比又缺少互動感與親和力。如果只是消費初代網紅的影響力,再不能突出段子等差異化附加值強吸引,拿什麼重新定義直播?

    流程還要慢慢理。

    08)紙板PPT VS KEYNOTE:

    錘子釋出會開了很多場,老羅寫KEYNOTE的經歷讓我們印象深刻。如今跨入直播帶貨藝能界,相較於紙板PPT展示,是不是KEYNOTE更熟悉、更環保、更高階?

    形式還要慢慢調。

    09)男性使用者 VS 女性使用者:

    老羅粉絲男性佔比73%,主打產品3C數碼短期復購難。而男性使用者較理性,如何保持忠誠線上甚至激發再購買?相對於女性的買買買,男士們的復購意願究竟有多強烈?

    黏性還要慢慢增。

    10)直播賣貨 VS 事件營銷:

    搜狗王小川認為老羅的粉絲是自己的精準使用者,200多萬線上觀看已達到傳播目的,合作很成功。以剃鬚革面收場的老羅帶貨背後,是一場成功的直播賣貨,還是一次成功的事件營銷?

    模式還要慢慢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說幸福容易,真正做到幸福那麼難,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