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中醫講的肝陽上亢,到底是什麼病?有哪些常見的症狀表現?應該如何調理?
56
回覆列表
  • 1 # 中醫朱旭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肝陽上亢是中醫學病證名稱,通俗講,肝陽上亢就是在病因的刺激下,臟腑功能失調,導致肝的氣血失去了平衡,肝的陽氣暴漲亢盛,由於陽氣主升,衝逆於人體上部的心,肺,腦等部位而引起的諸多病證。朱大夫發現有些高血壓病的老年人,由於年老體衰,臟腑失調,肝陽上亢的情況時有發生,如頭痛眩暈,頭部脹痛而熱。這些病證表現都與肝的功能失調有關。

    人受氣以成形,氣失其平則成病,故肝木太旺則肝亢矣——明•《周慎齋遺書》

    肝的生理功能體現在儲藏血液和升發疏洩氣機兩個方面,由於肝的血液迴圈十分豐富,中醫也將肝稱之為“血海”,同時,肝還可調節人體的氣血執行分配,氣屬陽,血屬陰,所以肝的功能被總結為“體陰而用陽”。肝氣可疏洩肝的血液以正常執行營養於全身,肝血可制約肝氣防止過於升騰亢盛。中醫認為,人體臟腑的功能互相配合協調,例如飲食水谷,化生氣血精微,可充養肝血,也可補充腎的精氣,腎精可滋養肝血。若飲食不節,情緒不暢,勞疫過度,年老體衰,導致脾胃失調,腎氣虧損,時肝血不足,不能制約肝的陽氣,就引起肝陽上亢的病證了,所以,肝所藏的血不足,是肝臟陽氣亢盛的病理基礎,那麼,肝陽上亢與現代醫學的什麼疾病相關聯呢?接下來,朱大夫結合中醫專業知識,為您做全面準確的解答分析。★肝陽上亢發生的病理基礎肝為五臟之一,主升發條達疏洩人體的氣機,所謂疏洩氣機就是維持氣正常升降運動的關鍵臟器,中醫取象比類的將肝比做“木”,肝氣也叫木氣,木的特性就是喜條達順暢的,那麼,肝也一樣,喜條達而惡抑鬱。肝氣正常的執行方向就是向上升發,其作用有兩個方面,一是肝血需要回歸到心臟,在由心氣推動血脈執行;二是肝氣可以溫養壯大心氣,源源不斷的為心提供能量。

    肝藏血,心行之,人動則血運於諸經,人靜血歸於肝臟,”故有“肝為血海之稱”——唐•王冰《補註黃帝內經素問》

    由此可見,肝氣的升發並非單打獨鬥,肝血在不斷制約肝氣的運動,防止肝氣暴漲。若情志不暢,肝氣鬱結,鬱結的意思就是區域性氣的亢盛,肝氣鬱結時間久了,氣為陽,陽主熱,氣鬱就會化火。元代醫學家朱丹溪說“氣有餘便是火”就是鬱結化火的意思,火盛之後就會消耗肝的陰血,陰不制陽,肝陽就會上亢了。

    風者,厥陰木氣之所化也。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人為肝——《四聖心源》

    此外,內源性的脾虛不能化生氣血,或脾胃虛寒導致肝木鬱結,肝氣暴漲,肝火傷陰,以及腎虛不能滋養肝血,也可造成肝血不足不能制約肝氣,肝氣亢盛,氣為陽,陽性主升,常為造成肝臟陽氣上亢的另一主要原因。綜上所述,肝陽上亢的病理基礎比較複雜,雖然發病於肝,但多與脾腎失調有關,脾虛多伴有痰溼表現,腎虛便形成了上實下虛。朱大夫提示,肝自身的陽氣上亢可僅表現為肝的症狀,如頭痛,眩暈,脅肋脹痛,口苦眼乾。若同時伴隨其他脾腎失調的問題,多屬於複雜情況,應當抓住主要矛盾,給予仔細辨證。★肝陽上亢的臨床表現肝陽上亢發生後,表現症狀常與失調的臟腑相關,也就是說肝陽上亢只是一個疾病的標,而疾病的本可能存在於肝血不足,腎氣虧損,脾虛痰溼等病理基礎。根據肝的功能失調可將肝陽上亢總結為如下表現。①肝陽上亢:因情緒不暢者,急躁易怒,肝氣鬱結而化熱,熱盛傷陰,肝陰不足,陰不制陽,肝陽就會衝逆上亢。請注意,這裡有兩方面的症狀,即肝陰不足和肝陽上亢。肝陽上亢後,氣血衝盛於心腦,常出現頭痛頭暈,醫學家葉天士說“陽氣動則生風”,風勝主動,常引起眩暈發作,天旋地轉,很多肝陽上亢的病人多會發生眩暈症狀。肝開竅於目,肝陽上亢,火熱升騰,常出現眼睛乾澀疼痛,目赤紅腫,肝血不足,肝主筋,血不養筋,易出現手足拘攣麻木,抽筋震顫等。肝氣升發,肝血流行正常,血脈比較順暢,若肝陽上亢,陽氣衝斥血脈,脈象常失去了柔和而表現出類似琴絃的脈象。而且還比較堅硬,形成弦硬繃緊的脈象。有的患者大怒後,出現血壓急劇升高,一般就是肝陽上亢了,如果不加以注意,常導致肝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疾病。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黃帝內經》

    如伴有脾虛痰溼,腎氣虧損,肝陽形成的血脈逆亂,夾雜痰溼,阻塞經絡就容易形成口眼窩斜,半身不遂等病證。肝陽衝逆過度即形成《內經》所說的“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形成厥證,表現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結合現代醫學,肝陽上亢多與短暫性腦缺血,高血壓,腦梗死,腦出血等疾病相伴發。需要注意的是,肝陽上亢不特指這些疾病,其他原因也可造成這些疾病。

    木鬱之發,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黃帝內經》

    ②肝陽上亢伴有脾虛溼熱:因飲食不節,過量飲酒,肥甘厚味,辛辣油膩的食物攝入過多,導致脾胃虛弱,溼熱內生,熱盛傷陰,肝陽上亢就發生了。這部分情況多見於肥胖人群。這種肝陽上亢多為複雜問題,肝脾失調,陽氣上亢,溼熱內阻,常出現痰多咳嗽,咽喉不利,目赤腫痛,大便溏洩,溼性粘膩,舌苔厚膩的表現常比較明顯。本證可伴有肝陽上亢的第①條表現。③肝陽上亢因年老體衰,腎氣虧損引起,《內經》說“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生長壯老已是人的生命規律,人體四十歲以後陰血就逐漸衰弱了,年齡偏大,肝腎陰虛,就容易發生肝的陽氣亢盛,但陽氣亢盛是老年人的常見情況,可適當給予調整。中醫認為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腎陰自然偏弱,腎陰不能滋養肝陰,肝陽就會上亢。由於陰不制陽,患者常表現為陣陣汗出,潮熱盜汗,頭面烘熱,面紅耳赤,熱擾心神常伴有失眠多夢,心悸頭暈,舌紅脈弦。本證多發生於圍絕經期女性和植物神經紊亂的人群。脾腎虛寒,也可導致肝木鬱結,脾屬土,腎屬水,水土生木,脾腎溼寒,肝木鬱結,鬱結日久就會導致肝陽上亢。表現為腰膝痠軟,尿頻便溏,腹部怕冷的上實下虛證候。

    腎水虛少,肝枯木動,復挾相火上踞高巔而作眩暈,所謂風勝則地動,火得風而焰旋也——《格致餘論》

    ★肝陽上亢易伴發的疾病肝陽上亢大多是複雜的形成機制,常見的發展方向是肝氣鬱結→鬱而化火→火盛傷陰→陰血受損→陰不制陽→肝陽上亢。由肝陽上亢而陽亢生風,若脾腎同時失調,痰飲血瘀都可發生,臟腑經絡手足,形成的病證較多。例如頭痛,眩暈,心悸,胃痛,淋證等。一般多發生於腦血管意外,高血壓,腦缺血,腦出血等。

    內中風證(亦名類中風,即西人所謂腦充血證),其脈弦長有力(即西醫所謂血壓過高),或上盛下虛,頭目時常眩暈,或腦中時常作疼發熱,或目脹耳鳴,或心中煩熱——《醫學衷中參西錄》

  • 2 # 中醫腫瘤專家張建偉

    很多人對於肝陽上亢不瞭解,其實是因為身體肝腎陰虧導致,那麼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給大家分析一下。

    中醫講的肝陽上亢,到底是什麼病?

    肝陽上亢證,中醫病證名。肝陽上亢證是指由於肝腎陰虧,肝陽亢擾於上所表現的上實下虛證候。又稱肝陽上逆,肝陽偏旺。

    肝陽上亢證是指由於肝腎陰虧,水不涵木,肝陽亢擾於上所表現的上實下虛的證候,是先天或後天因素導致的肝陽偏亢的表現,先天因素是指人體氣血的先天不足;

    後天因素包括環境因素、長期的精神緊張等;其臨床症狀包括長期反覆發作的頭暈、頭痛,面紅目赤,失眠多夢,腰膝痠軟,頭重腳輕,舌紅少津,脈弦或弦細數,以及表現為情志的變化,比如脾氣急躁、易怒。

    肝陽上亢應該怎麼治療?

    不管是任何一種疾病,其發生都是有原因的,同樣我們也是可以預防的。對於肝陽上亢導致的頭暈症狀同樣有很多的預防措施。

    主張可以經過食療到達防治的目的。

    不妨睡前吃一些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蜂蜜全麥吐司或生果,“這個辦法對多數人都有效,它有安眠作用,對患者的失眠症狀有所緩解。

    可以透過滋陰潛陽的中醫方法進行防治,方藥包括:菊花、決明子、枸杞、五味子、地黃、女貞子、首烏、白芍、旱蓮草等。

    諸如頭暈、眼花、失眠、心煩、口乾舌燥、腰膝痠軟等肝腎陰虛、肝陽上亢等症狀時,可以用枸杞、制首烏、桑寄生、杜仲、阿膠等補腎滋陰平乾的藥物。

    患者可以透過枸杞豬肝瘦肉湯得到有效的調理。

    枸杞補養肝腎、益精明目,豬肝補肝養血,瘦豬肉滋陰養血、潤燥生津,三者合而為湯,養肝之體,清肝之用,共奏養陰退熱、益精明目之功。

  • 3 # 金匱真言

    首先肝陽上亢不是病,而是疾病背後的“證型”。疾病是外在的表現,如感冒,煩熱,頭痛等,這些疾病背後有更深層次的機理,這就是病機。

    肝陽上亢就是肝臟的陽氣過於亢奮,這種亢奮是虛性的,是因為肝腎陰虛導致的,這種亢奮是虛性的亢奮。肝腎的陰,就像是水,水能滋養肝木,使樹木風貌,不至於乾枯。缺水了就會導致樹木枯死,一掰就斷,這就是剛而不柔。

    肝被稱為“將軍之官”,就是剛髒,需要腎水的滋潤。人體的謀慮由肝所主管,肝陽上亢就會導致謀慮失常,因此人的脾氣十分暴躁,動不動就發脾氣、動怒,壓也壓不住火。心情煩躁,難以入眠。陽氣向上衝,衝擊到頭部就會引起頭暈、頭痛。如果陽氣上衝過重,還會導致突然暈倒,不省人事;肝陽上亢影響到眼睛,就會紅腫熱痛,眼花繚亂等等。

    因為肝腎陰虛,所以會表現出陰虛的一些症候,腰膝痠軟,五心煩熱,記憶力減退,甚至是骨髓中發熱。腎經過咽喉,腎陰不足則咽乾口燥,口渴喜冷飲而不多。陰虛導致血分亦相對不足,而且血行加快,因此婦女月經量少、提前,男子容易衝動,夢遺等。

    治療肝陽上亢,就要平肝潛陽。什麼能夠平肝潛陽呢?一般密度大的藥物可以潛陽,像牡蠣、龍骨、石決明、磁石、代赭石、珍珠母等藥物,這些藥物多是礦物,五行屬於金,金的性質可以制約肝木,使肝陽逐漸平復。同時配合上滋養腎陰的藥物如天門冬、熟地黃、玄參、枸杞子、女貞子等藥物,是肝陽與腎陰相互交通,陰陽相抱,最終達到陰陽平衡。

  • 4 # 純鈞LHGR

    肝陽上亢證,就是肝虛火。

    肝陽上亢,多因肝氣鬱結化火,損傷肝陰、肝血,肝之陰血不足,不能制約肝陽,則陽亢於上,或腎陰虧虛,多由房勞過度,劫奪腎精,水不涵木,陽失潛藏,肝陽偏亢,或過食辛辣溫燥動火之品,導致化熱化火,損傷肝陰,陰不斂陽,肝陽亢盛。臨床常見頭痛、眩暈和腰膝痠軟、足輕頭重等上盛下虛的臨床特徵。

    肝腎陰虧,陰不制陽,故表現為陽亢於上,陰虧於下。火熱內傷腎陰,或肝陰虧虛,水不涵木,肝腎陰虛,不能制約陽氣,肝陽偏亢,陽升氣逆,上擾清空,則頭目脹痛。

    肝陽上亢,風動陽升,邪擾清空,則病發眩暈。

    肝腎陰虧,則精血虛損,心無所主,心失其養,心神不寧,則心悸健忘,失眠多夢。

    腰為腎之府,若腎陰虧虛,則腎失封藏,陰虧無以滋養腎之外府,況腰膝以下,由腎所主,故腰膝痠軟無力。

    上盛下虛,陽盛於上,陰虧於下,所以頭部沉重,兩足輕飄,步履蹣跚。

    舌質紅,舌苔少而幹,脈弦細數或脈弦有力,皆為肝腎陰虛,陰液不足,肝陽偏亢,陽亢陰虧之象。

    若肝陽偏亢,又出現大怒則導致肝氣橫逆,氣機逆亂,血隨氣升,氣血壅滯於上,阻塞隧竅,則發生血厥。

    或素有髒氣不平,痰濁內宿,肝腎陰液不足,無以斂陽,易生風生熱,一有七情失調之怒恚、憂悲、恐驚等誘因,則風陽暴張,引動伏痰,痰火氣逆,矇蔽神竅,走竄經脈,病發癇證。

    肝腎陰虧於下,虛火內生,則可見陰虛火旺證的表現,同時亦有肝腎精血俱虧的症狀。這是因為,肝藏血,腎藏精,腎中之精,有賴於肝血的不斷化生,而肝血的生成,則需腎中精氣的氣化。即血能生精,精能生血,因而叫“精血同源”。

    腎陰虧虛,水不涵木,導致肝陽上亢,或相火妄盛;若肝陽、肝火過旺,多下劫腎陰,而致腎陰虧虛。

    肝陽上亢證,具有肝火上炎證相同的肝經氣火上逆的病機。肝陽上亢證,若無肝腎陰虧證,就不是肝陽上亢證,而是肝火上炎證。

    所以,在肝火裡,肝陽上亢說的是肝陽,但其本質卻是陰虛。因此,它屬於本虛標實證,是虛火,以肝腎陰虛為本,肝陽偏亢為標。

    肝實火宜清瀉,肝虛火要清養。根據這個原則,肝陽上亢不能一味清降。正如《知醫必辨》所言“肝陽太旺,養陰以潛之”,治療宜平肝潛陽,滋陰降火,方用天麻鉤藤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年後遇見初戀情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