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小包麻麻
-
2 # 海邊的櫻桃園
母乳寶寶採取按需餵養的選擇。可以從以下3方面觀察寶寶吃飽了沒有。
1.聽吞嚥聲。通常連續吸吮幾下就能聽到吞嚥聲。這樣有吞嚥聲的吃奶,一般一面乳房吃10分鐘左右,兩面吃二十分左右,寶寶吃完後很滿足,三個小時左右不餓就表明吃飽了。
2.看大小便。吃飽了的寶寶,每天至少有6次小便,有3到4次大便(不同孩子會有不同)。
3.量體重。體重是最準確的判斷寶寶吃沒吃飽的一個辦法。寶寶前三個月裡,平均每天應該增加14~28克。後3個月至少每天增長14克左右。
吃飽了的寶寶,睡眠好。清醒時靈動,精神好,少哭鬧,和媽媽有互動。但月子裡的寶寶如果一次睡覺超過四小時就應該溫柔喚醒吃奶。每天餵奶次數在8~10次。出了月子後逐漸延長餵奶間隔到3個半小時左右,形成規律餵奶。
-
3 # 我家有個糖豆
很多新手媽媽都會懷疑自己的奶水夠不夠?孩子吃完了還哭鬧是什麼原因?難道是因為沒吃飽嗎?其實只要孩子有吞嚥,三秒鐘差不多一次,大概十分鐘孩子絕對能吃飽了。還有一個就是看寶貝一天的尿次數,如果超過六次,寶貝就是吃飽的,不用擔心孩子吃沒吃飽了
-
4 # 灝媽育兒手札
怎樣判斷寶寶吃飽了呢?灝媽成為新手媽媽時也一樣被困擾了很久(雖然寶寶不過十個月而已。)畢竟是親喂,不像餵奶粉有刻度;後來灝媽有在群裡聊吃飽的問題,有些有經驗的媽媽總結說:大約一邊的奶量是120ml左右,但是這個值是部分媽媽討論總結出來的;或者可以供新手媽媽們參考。那麼到底怎樣才算是吃飽呢?灝媽來聊聊母乳餵養寶寶的吃飽問題。
一、看寶寶動作和神情寶寶吃飽了自己停止吃奶,表示已經吃飽了;或者寶寶吃完奶後對著媽媽微笑或者入眠且嘴已經停止吸吮動作,那麼寶寶一般是吃飽了。
二、吃奶時長約15分鐘當時催乳師告訴灝媽,如果寶寶吸吮時能聽到gu一聲這樣大口吃奶的話,一般連續15分鐘就已經飽了。前提是媽媽的奶量是足夠的。如果寶寶吸吮時聽不到大聲吞嚥的聲音,而且寶寶吃奶超過半小時的話,最好換邊,因為極有可能是媽媽奶量不足,寶寶吃不飽的訊號。
三、吃奶間隔新生寶寶吃奶的間隔相對來說比較密,一般1.5-3個小時一次,平均每天應吃奶的次數達到8-12次,晚上的頻率可能略微的低點,大概間隔在2-3小時左右;後期3-4個月開始,寶寶的吃奶間隔就會相對的沒那麼密了,也比較規律了。
四、大小便的狀況寶寶出生後從第三、四天開始,每天最少都要換6-8片尿不溼(部分寶寶因為不適應尿不溼,可能會多到12片都有可能);餵母乳的寶寶每天大便4-5次,一般呈金黃色稠便。
五、體重增加是最重要的指標。通常寶寶頭1-3個月每月體重增長720-800g左右。如果寶寶體重增長緩慢,可以考慮是否是奶水不足或奶水太稀導致營養不足。
綜上所述,只要能做到按需餵養,而且媽媽的營養足的話,一般來講,寶寶都會吃飽的,如果沒吃飽,寶寶會自己找媽媽,又或者會哭鬧等。
-
5 # 育兒網
相信很多新手媽媽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都有這樣的疑問:北鼻到底吃飽了沒?奶水到底夠不夠寶寶吃呀?其實,想要判斷孩子吃飽了沒有,也是有秘籍可言,育姐這就教大家幾招:
母乳餵養的BB吃飽跡象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可以透過以下訊號來了解孩子吃飽了沒:
1.大小便次數
我們可以透過寶寶的大小便的次數和形狀來判斷。寶寶剛出生前2天,一般至少小便1-2次,之後每24小時會增多達到6-12次,大便1-2次。若寶寶大小便次數過少,說明孩子沒有吃飽。
2.寶寶的滿足感
寶寶飽餐一頓之後會很開心,有一種滿足感,往往不哭了,咿咿呀呀說不停,此時很容易逗笑他。有些寶寶吃飽以後會很快香甜入睡,而且2-3小時都不會醒,睡醒之後精神也不錯。
3.媽媽的自我感覺
在餵奶前,媽媽能感覺到乳房有一種飽脹感,此時用手輕輕按壓便可以很容易擠出奶水。寶寶吃飽以後,媽媽可以感覺到乳房已經排空,變得鬆軟許多。
4.寶寶體重的增長
寶寶吃飽了的話,體重增長會有規律性。最開始幾天因為吃得少睡得多,排洩次數多,寶寶會出現生理性體重下降,出生後7-10天便會恢復出生時體重。之後2個月內,寶寶平均每週體重增加200-300g,半年後平均每週體重增加100—200g。若寶寶出生3個月內,每月體重增加不到500克,則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5.寶寶吃奶的聲音
寶寶在吃奶時,我們可以聽到有節奏的吮吸聲,通常每吮吸2-3次就能發出嚥下奶水的聲音。
寶寶沒有吃飽,會有哪些表現
那麼,若寶寶沒有吃飽會有哪些表現呢?主要有以下幾點:
吃奶過程中大哭
餵奶時,寶寶斷斷續續吮吸,不時放聲大哭,但一直不願意放開乳頭。在寶寶吃一側乳房時,媽媽的另一側乳房並沒有分泌乳汁,這也說明母乳不足。
放下就哭
寶寶吃奶時很費力,吃的時候總是不願意吸奶,還容易睡著,睡了不到一兩個小時就哭鬧醒來,這往往表明媽媽奶水可能不足,寶寶沒有吃飽,建議適當增加餵奶量。
聽不到吞嚥聲
若吃奶時聽不到吞嚥聲,或久久才聽到一次,說明媽媽母乳不夠充沛。若寶寶吃完以後還不放開乳頭,也說明寶寶沒有吃飽。
奶瓶餵養的BB飢飽判斷方法
若你家寶寶是奶瓶餵養,那麼是否吃飽很容易判斷,主要看每次吃奶量多少。
1個月內寶寶
一般來說,這個月齡的寶寶吃奶量為60—90ml/次。
滿月後的寶寶
寶寶滿月後,寶寶吃奶量為90—150ml/次。
3個月內寶寶
有的寶寶胃口大,可以每次準備比實際要吃多一些的量。對於3個月內的寶寶,每天的吃奶瓶總計不宜超過1200ml,每次最多210ml為好。若是寶寶奶粉吃太多,容易造成肥胖。
怎麼樣?相信透過以上的方法,你一定能快速判斷孩子是否吃飽。倘若孩子在飲食上出現問題,萬萬不可鬆懈,及時調整,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
6 # MISSxiaoguo
按需哺乳,學會判斷寶寶的飢餓訊號
毋庸置疑,母乳是最適合嬰兒的食品。母乳餵養不僅給寶寶的生長髮育提供最完美的營養,還可以保持母嬰的密切接觸,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
然而,母乳媽媽們都有過同樣的困惑:“親自喂寶寶時,我並不知道寶寶吃進去了多少呀?他到底飽了沒?”
在這裡,小園子要提醒各位媽媽的是:“按需餵養”不是指隨時喂,也不是指只要寶寶哭鬧就喂,而是指寶寶餓的時候再喂。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如果寶寶稍有不舒服媽媽就以餵奶方式來安慰,那麼久而久之,寶寶就會把吸母乳當成是一個精神慰藉。這不但違背了按需餵養的意義,還容易使寶寶因為營養過剩變成胖寶寶。可別覺得小孩子胖點兒沒事啊,肥胖兒童遠期的健康隱患很多呢。
那麼究竟怎麼判斷寶寶是真的需要吃奶了呢?來,看這裡!家長要掌握一些鑑別方法
1、手指實驗法寶寶哭鬧時,家長可以把彎曲的手指放在寶寶的嘴角碰一碰,如果寶寶把頭轉到手指這一側,且做出要吮吸乳頭的動作,那麼就說明寶寶可能真的餓了。如果寶寶並沒有做出吮吸動作,反而把頭扭開或左右搖晃,那就說明寶寶並非因為飢餓哭鬧,很可能是困了、需要換尿布或感覺無聊了,總之啥原因都有可能,但唯獨不可能是餓了。
2、觀察排便法如果寶寶吃不飽或是進食不及時的話,那寶寶的大便可能會發綠且偏稀,這時可以適當給寶寶增加奶量或延長餵奶時間。而如果大便顏色和性狀都正常(通常母乳餵養的寶寶便便呈金黃色並偏稀、人工餵養的寶寶便便呈淡黃色或黃棕色,較為粘稠、混合餵養的寶寶便便呈膏狀的淺鵝黃色),那就說明寶寶吃得很飽,家長不用心驚膽戰啦!
3、寶寶的吃奶方式如果寶寶大聲哭鬧,在吸吮媽媽乳頭時猛吸並且大口地吞嚥奶水,那就說明寶寶真是餓著了。但如果寶寶只是含著乳頭,吮吸不是特別用力,且容易被周遭的事物分散注意力,那說明寶寶不是特別餓,只是想尋求安慰。總而言之,按需餵養需要的是媽媽和全家人細心的觀察,理解寶寶的“語言”,瞭解寶寶真正的需求,而不要把“餓”和“難受、孤單、睏倦”等感覺混淆,更不要試圖用“餵奶”去撫慰孩子遇到的所有不愉快。
-
7 # 老牛育兒
母乳餵養的寶寶因為沒有辦法做到定時定量餵養,寶媽難免會有孩子吃飽了嗎會不會餓到這樣的疑慮。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個大致的判斷:
1,從寶寶每天的大小便次數和症狀。如尿不溼一天更換次數少於5次且每次都乾乾的沒什麼尿尿,拉的大便量少,呈現出不健康的綠色泡沫狀的,那麼很可能寶寶沒吃飽。
2,從寶寶的增長情況。如每月體重增加不少於500g等。
3,看寶寶的精神狀態。吃飽的寶寶總是笑眯眯的很開心的樣子,如果沒有什麼病症的情況下總是哭鬧就很有可能是沒吃飽。
-
8 # 寶爸育兒課堂
作為一名月子中心的資深從業者,我見過各種母乳餵養的情況,有正常餵養的,也有極端餵養的(過度餵養的或是總喂不飽的)。但實話講,判斷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剛剛夠量,既避免吃不飽,又避免過度餵養,其實是一件不太直觀的事情。下面提供一些方法和心得,希望給新手爸媽們一些參考和幫助。
寶寶沒吃飽的表現1、一般每次母乳餵養,兩側乳房合計要吮吸15-20分鐘。如果每次吃奶,還沒到15分鐘,媽媽就感覺到乳房已經空空,而且寶寶吮吸吃力,吞嚥頻率明顯下降,那十有八九寶寶就沒有吃飽。
2、寶寶喂完奶不願意放開乳頭,而且還不太願意立刻入睡,那很有可能就是沒有吃飽。
3、大小便次數少。如果寶寶每天小便次數少於5次,大便次數少於1次,那麼很有可能寶寶就沒有吃飽。
4、體重增長少。如果寶寶前6個月內,每月體重增長不足500g,那可能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一直都沒有太吃飽了。
寶寶過度餵養的表現1、寶寶出現水樣便,而且常常帶有泡沫,有時還是綠色便。
2、寶寶經常吐奶,甚至是嘔吐,而且量很大。
3、寶寶經常因腹痛而哭鬧不止。
4、寶寶每次吃很多,但體重不增,甚至降低。
溫馨提示:現在很多寶寶都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雖然可能還沒有出現上述提及的幾種可怕症狀,但也會造成寶寶過度肥胖,而且對寶寶腸胃發育都非常不利。所以,家長們還需在寶寶日常餵養中,多一些細心,多一些耐心。
-
9 # J媽學堂
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透過媽媽和寶寶兩個方面來判斷寶寶是否吃飽。。
寶寶方面來判斷1.看寶寶吃奶後的狀態
寶寶吃完奶後狀態好,微笑,不哭,可以入眠,說明寶寶吃飽了。
2.看吃奶時長
寶寶一般要吮吸20-40分鐘。也有的寶寶時間短,短時間的寶寶就要看喝奶後的狀態。
3.吃奶次數
新生寶寶一天吃奶要8-12次。 滿月後2-3個小時喂一次。
4.看大小便
寶寶每天大概要使用7-8片尿不溼。寶寶如果沒有吃飽,大便可能是綠色或者大便次數少。
5.寶寶體重
足月寶寶一般第一個月會增重720-750克,第二個月會增重600克左右。如果寶寶體重減輕,要麼是生病了,要麼就是餵養不當。餵奶不足或奶水太稀導致營養不足是嬰兒體重減輕的重要因素之一。
媽媽方面來判斷媽媽在哺乳前,乳房有飽脹感,表面靜脈顯露,用手按時,乳汁很容易擠出。哺乳後,媽媽會感覺到乳房鬆軟,輕微下垂。
希望我認真的每字每句和用心回答會對您有幫助。
文內如果有錯別字,請見諒。
-
10 # 生了麼第一, 寶寶吃完後,媽媽的乳房不會有脹滿的感覺。
寶寶每吮吸2-3次嚥下一大口,持續15分鐘。說明寶寶吃飽了。如果光吸不咽或者咽得少說明媽媽奶量不足。
第二, 寶寶吃完後有滿足感。吃完後寶寶對你笑了,或者馬上睡著了,說明寶寶吃飽了。吃飽了的寶寶大概能睡2-3個小時。
第三, 觀察寶寶大小便次數。寶寶出生後的頭兩天,至少排尿1-2次。第三天起,每天排尿達到6次以上,大便1~3次,說明寶寶基本吃飽了。
第四, 寶寶體重規律增長。剛出生的幾天,由於寶寶睡得多吃得少,排洩也多,所以會出現短期的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在7-10天內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之後寶寶體重開始規律上升,就說明寶寶吃飽了。
每個寶寶都存在個體差異,寶爸寶媽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靈活判斷。如果寶寶體重不升反降,排除疾病因素外,要考慮一下餵養不當的原因,如餵奶不足或者奶水太稀導致寶寶營養不足。
附上小影片方便觀看
-
11 # 育學園
寶寶太小還不會描述,如何判斷寶寶到底是不是吃飽嘛?
有關判斷孩子到底吃沒吃飽的標準,《美國兒科學會實用餵養指南》是這樣說的:
而科學評價孩子的生長髮育情況,應採取繪製生長曲線的方式。會畫、會看、會分析生長曲線,是家長的必備技能。
換句話說就是:用生長曲線來監控寶寶這段時間裡的生長髮育狀況,由這個狀態來判斷寶寶日常的飲食是否合理、寶寶吃得是否足夠。
一般來說,孩子的生長曲線很少呈現勻速遞增的態勢,每條直線的傾斜角度都會變化:
當線條變得陡峭上升時,說明孩子這一時期的生長髮育速度快,如果超過上限,可能預示孩子存在生長髮育過速、甚至肥胖的情況;
當線條變得平緩或下降,說明孩子存在生長髮育放緩或停滯的問題,需要家長及時從餵養情況、疾病不適、運動情況等方式排查原因。
-
12 # 阿斌小戈戈
新手父母照顧寶寶時,往往會因為不熟練而出現很多突發情況,比如說寶寶明明吃飽了,也做出了一些暗示,新手父母卻不瞭解情況,還一味的給寶寶餵奶,最後反而讓寶寶身體出現不適,寶媽也後悔不及。其實照顧寶寶本身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所以父母更要小心謹慎,當發現寶寶吃飽時,就不要再給寶寶餵了。那麼如何判斷寶寶究竟有沒有吃飽呢?其實看這幾點就可以了。
看大便
根據有關專家的研究,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可以透過他每天大便、小便的次數來推算。一般來說,母乳餵養的的寶寶,一天尿八次左右,大便三次左右,且大便呈金黃色。如果大便呈綠色,糞質少,含有大量粘液,有可能是奶量不足,寶寶沒有吃飽。除此之外,當寶寶拉了或者尿了時,新手父母要及時給寶寶更換紙尿褲,以免悶捂,給寶寶造成紅屁股現象。
喝奶時的狀態
一般喂寶寶喝奶時,寶媽很容易聽到寶寶吞嚥奶水的聲音,如果寶寶吃完奶,還含著奶嘴或者媽媽的乳頭,就說明寶寶可能還沒有吃飽。但要是寶寶在吮吸奶水時,間隔很久才吸一下,說明他吃飽了,寶媽就別再餵了。還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假如寶寶在吮吸時,沒有發出吞嚥的聲音,或者很久才吞嚥一次,可能是媽媽的母乳不足。
表情
要是寶寶吃飽了的話,心情是美滋滋的,看起來精神狀態很好,沒準還會對著媽媽微笑,發出咿呀咿呀的聲音。建議母乳餵養時,寶寶每次的吃奶時間為十五分鐘左右,奶粉沖泡餵養的,攝奶量要按照合適的標準。由於寶寶的胃呈現水平位,有時難免會發生溢奶的現象,寶媽可不要會錯了意,把這當成寶寶吃飽的訊號。
喝完奶後的表現
兩個月內的寶寶,在喝完奶後基本上能安靜的入睡,如果睡醒之後,寶媽發現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的話,就說明寶寶吃飽了。還有些細心的寶媽會發現,喂寶寶吃奶時,寶寶吃著吃著就睡了,這也是正常的現象,寶媽別太擔心。
寶寶年紀尚小,身體還很脆弱,所以寶媽照顧寶寶時,一定不能大意,要及時瞭解寶寶發出的訊號,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看護寶寶,讓寶寶更加健康的成長。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13 # 子謙媽媽育兒經
新手媽媽不知道什麼時候給寶寶餵奶,婆婆說,一般情況下,寶寶哭了,如果沒尿,就是餓了。結果寶寶一哭就餵奶,越哭越喂,導致寶寶食慾不佳,甚至出現腹瀉的情況。
寶寶哭其實有很多的含義,有可能了餓了,也可能是太冷或太熱不舒服,或者生病了,或者怎麼都睡不著有些煩躁。寶寶不會說話時,哭是唯一表達的方式。不能把哭作為寶寶餓了的訊號。
那怎麼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吃飽了呢?新手媽媽需要一點偵探思維,正如《孩子,我願意這樣愛你》中說:案情就是那一聲急似一聲的啼哭,像最緊急的警報,讓人瞬間心跳加速,血液上湧,冷了?熱了?癢了?疼了?餓了?拉了?嚇到了?吵到了?困了?想要抱著到處走走了?……唉,究竟怎麼了?
一、觀察寶寶吸吮
新手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觀察下寶寶吃奶的聲音,剛開始會很急促,吸奶3次左右吞嚥一次,漸漸的會很平穩,當寶寶吃一下歇一下,不著急吃奶時就是吃飽了。不需要卡著時間,因為有的媽媽奶水充足,15分鐘左右寶寶就吃飽了,有的奶水不足,時間就會稍微長點。
二、觀察寶寶的舉動
寶寶餓的時候,會特別著急,看見乳頭就會急不可耐的要吸吮,當寶寶吃飽的時候,他會停下來看著你,和你玩,或者注意力轉到別的地方,或者很安靜的睡著了,這都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回覆列表
寶寶的尿布可以提供他是否吃飽的線索。第一個月當奶量增加到足夠嬰兒所需時,他每天就會至少有6次小便,通常還會有3-4次大便。
判斷嬰兒長期攝取量是否充足,最準確的一個方法是檢查他的體重增長情況。出生後第一週,嬰兒體重比出生時減少最多達10%,但之後就會相對穩定地增長。滿兩週時,嬰兒應該恢復到出生時的重量。如果奶量充足的話,寶寶前三個月內,應每天增加14-28克體重。一般三到四個月的時候是出生體重的2倍,6個月之後體重增速會變慢,一歲是出生體重的2.5到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