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畫安話安
-
2 # 渺小平凡真實的我
我覺得區分愛和佔有慾的做法很傻,或者說我覺得大部分的二分法都很傻。對於特別討厭佔有慾的人,我的建議是多學些社會心理學,多想想為什麼要跟自己的本能,跟自己的 built-in mechanism 過不去。
我仔細地看了一下大部分知友的回答,基本上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先設定兩個簍子,一個叫做愛(positive),另一個叫做佔有慾(negative),然後選出幾件事情(心裡的想法或實際的做法),討論這件事可以扔進哪個簍子。大家吵得不可開交,也基本上是在某件特定事情應該扔進“愛”這個簍子裡,還是扔進“佔有慾”這個簍子裡。但我還是要重複第一段的話:大部分的二分法都是很傻的。
為什麼很傻?因為世界上的東西很少有非黑即白的,基本上都處在一個非常灰色的區域裡。而為了節約時間提高效率,人們會設定一些分類,並透過一些特定的特徵來對事物進行歸類。如果這種歸類不合理,那麼我們稱之為認知偏見,比如射手座的人比較花心,咳咳。
講完了為什麼,我們回到問題之中。愛情之中,愛人間的很多做法,往往摻雜著愛的因素和私慾的因素,很難將其歸入某一個簍子之中。同時,大家有沒有想過“愛”和“佔有”其實並不是兩個不相交的集合?會不會二者之間有很大的交集?或者說“佔有”是“愛”的子集?除非二者的交集為空,不然我們的分類就設計的有問題。
我一直認為愛就意味著佔有,而其好壞僅僅取決於佔有的程度。比如世間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伴侶的出軌行為,那麼這是愛還是佔有?畢竟在和你談戀愛之前,對方有跟其他人做愛的權利啊,你是不是剝奪了對方的權利?這種做法是不是佔有?恐怕我們都說不清。我們既不可能將內心的佔有慾徹底地消除,也應當明白合理的佔有慾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它保證了我們健康的生活。很多人能理解前半句,但是心中卻不認為佔有慾是積極向上的心態,這也是他們內心痛苦掙扎的原因。沒錯,佔有慾跟自私、自卑等情緒,都是一種有效的自我保護。
在很久很久以前,其實也不算很久以前,嗯。男人必須保證出去狩獵的時候,女人不會跟其他人發生關係,否則他就要撫養一個不是他自己的孩子,他的基因就要被剔除;女人必須保證男人跟他發生關係之後,不會跟別的女人逃之夭夭,否則她就要自己一個人撫養孩子,很可能根本無法生存下去。在這種博弈壞境中,男人和女人各自進化、發明出了很多的心理機制和手段,來互相檢驗對方的忠誠性——這些機制是如此重要,是 hard coded 進了基因裡面的,並不是後天習得的。
所以我總會笑很多把“愛對方就要給對方自由”以及“屬於自己的就不會跑,跑了的就不是自己的”奉為愛情真理的人,笑你們居然放棄人類好不容易進化出來的守護自己的伴侶的本能。
很多人想做內心強大的人,以為經過鍛鍊自己就能“內心強大”,就可以保持自信、成熟、處威而不驚,就可以消除自卑、自私、嫉妒、佔有慾等情緒,我覺得這就是“妄為”。“道法自然”的含義就在於,人內心的情緒是一種自然的流露,而人對這些情緒的反應應該順從自然。“無為”既不是“不為”也不是“妄為”,而是知道什麼應該做,而什麼應該順應自己的情緒。對女生而言,假如一個系裡只有幾個漂亮女生,那麼你可能 make peace with your mind;但如果這個系裡一半還多的女生都貌如天仙、性感火辣,而你恰巧是長得一般的那另一半女生,恐怕你就不可避免的被一些情緒所困擾。同樣,對我來說,假如女朋友跟一個我知道遠不如我的男生有說有笑的時候,我肯定比較無所謂;但假如跟她搭話的男生比我高比我帥比我有才還幽默風趣的時候,我很難說自己不吃醋,我可能會告訴她讓她不要太搭理那個男生。
我們的這一切的情緒和伴隨這些情緒的後續做法,很難定義是愛還是佔有慾,但毫無疑問是在保護自己。要想減少這些情緒的影響,最直接的方法不是跟這些情緒做鬥爭,而是——讓自己變得更高更帥更漂亮身材更好知識更淵博能力更強財富更多選擇更廣。一句話,自信不是憑空造出來的,而是發芽於自身的硬體條件。
這也是我之前所舉的兩個例子所蘊含的道理:我們的情緒是對所處的環境的直接反應——當你感覺到自卑、嫉妒、吃醋、佔有慾有些強烈的時候,很可能是自身實力與環境實力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想減少這些情緒有兩種方法:一、更換所處的環境;二、讓自己變強以消除自身實力跟環境實力之間的差距。這兩種方法不一定哪個就更好,可以兼施並用。
-
3 # 李珊st
我認為愛不等同於佔有,但它們之間相互交織,不能簡單的將佔有歸入自私。
愛情之中,愛人間的很多做法,往往摻雜著愛的因素和私慾的因素,很難將其歸入其中一個之中。大家有沒有想過“愛”和“佔有”其實並不是兩個不相交的集合?會不會二者之間有很大的交集?或者說“佔有”是“愛”的子集?除非二者的交集為空,不然我們的分類就設計的有問題。
我一直認為愛包含著佔有,比如世間大部分人都不能接受伴侶的出軌行為,那麼這是愛還是佔有?畢竟在和你談戀愛之前,對方有跟其他人做愛的權利啊,你是不是剝奪了對方的權利?這種做法是不是佔有?恐怕我們都說不清。我們既不可能將內心的佔有慾徹底地消除,也應當明白合理的佔有慾是一種積極的心態,它保證了我們健康的生活。很多人能理解前半句,但是心中卻不認為佔有慾是積極向上的心態,這也是他們內心痛苦掙扎的原因。沒錯,佔有慾跟自私、自卑等情緒,都是一種有效的自我保護。
很多人想做內心強大的人,以為經過鍛鍊自己就能“內心強大”,就可以保持自信、成熟、處威而不驚,就可以消除自卑、自私、嫉妒、佔有慾等情緒,我覺得這就是“妄為”。“道法自然”的含義就在於,人內心的情緒是一種自然的流露,而人對這些情緒的反應應該順從自然。“無為”既不是“不為”也不是“妄為”,而是知道什麼應該做,而什麼應該順應自己的情緒。對女生而言,假如一個系裡只有幾個漂亮女生,那麼你可能 make peace with your mind;但如果這個系裡一半還多的女生都貌如天仙、性感火辣,而你恰巧是長得一般的那另一半女生,恐怕你就不可避免的被一些情緒所困擾。同樣,對於男生來說,假如女朋友跟一個遠不如他的男生有說有笑的時候,他肯定比較無所謂;但假如跟她搭話的男生比他高比他帥比他有才還幽默風趣的時候,他很難說自己不吃醋,他可能會告訴她讓她不要太搭理那個男生。
我們的這一切的情緒和伴隨這些情緒的後續做法,很難定義是愛還是佔有慾,但毫無疑問是在保護自己。要想減少這些情緒的影響,最直接的方法不是跟這些情緒做鬥爭,而是——讓自己變得更高更帥更漂亮身材更好知識更淵博能力更強財富更多選擇更廣。一句話,自信不是憑空造出來的,而是發芽於自身的硬體條件。
這也是我以上所舉的兩個例子所蘊含的道理:我們的情緒是對所處的環境的直接反應——當你感覺到自卑、嫉妒、吃醋、佔有慾有些強烈的時候,很可能是自身實力與環境實力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想減少這些情緒有兩種方法:一、更換所處的環境;二、讓自己變強以消除自身實力跟環境實力之間的差距。這兩種方法不一定哪個就更好,可以兼施並用。
-
4 # 小藝讀史
這兩個概念很難去區分。對於我們的這一切情緒和伴隨這些情緒的後續做法,很難定義是愛還是佔有慾。但毫無疑問是在保護自己。要想減少這些情緒的影響,最直接的方法不是跟這些情緒做鬥爭,而是——讓自己變得更高更帥更漂亮身材更好知識更淵博能力更強財富更多選擇更廣。
一句話,自信不是憑空造出來的,而是發芽於自身的硬體條件。
我們的情緒是對所處的環境的直接反應——當你感覺到自卑、嫉妒、吃醋、佔有慾有些強烈的時候,很可能是自身實力與環境實力之間存在不小的差距。
想減少這些情緒有兩種方法:一、更換所處的環境;二、讓自己變強以消除自身實力跟環境實力之間的差距。這兩種方法不一定哪個就更好,可以兼施並用。
-
5 # 野原紀梵波
不相等。
愛和佔有慾雖然有時候會混淆,但是根本不同,本質上的差別是可以分清楚的。
佔有慾本質上是人想要佔有一樣東西而達到一種滿足的慾望,這是人類野性的慾望,與動物的護食行為有點類似。但人對人的佔有慾與其不同的是,多了一些“控制”和“限制”。
“控制”是指“思想控制”,強烈的佔有慾會讓你想控制對方的思想,透過強行給對方灌輸自己的思想,而讓對方與你思想一致,從而達到你的精神需求;“限制”是指“限制生活圈子”,佔有慾會讓你想限制住對方的生活和範圍,包括對方所交的朋友、活動範圍和處事方式等,你都要去過問並且限制,任何事情你都想要對方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然而,真正愛一個人的話,你會更多的想要了解對方的想法和喜好,更多的想知道對方的生活狀態和圈子,並且時刻關注對方的動態,關心其過得好不好。你會改變自己的不足之處以求能夠更好的和對方相處,不會要求對方的所有想法和自己一致而強行給對方灌輸思想,也不會要求對方任何事都要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更不會限制對方的生活圈子!真正愛一個人,會給對方足夠的私人空間並且尊重包容對方的想法和喜好並且改變自己的不足
所以,佔有慾是一種不健康的自私慾望,而不是真正的愛
-
6 # 多情善感8886
不相等。愛,是對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是喜歡.是愛惜和愛護,也常常發生某種行為。比如:見著一小動物很可愛,見著一片山花很喜歡,遇見一個美女很動心……但這只是心裡活動.內在的表現;當然,這種活動和表現若是壓抑過久,偶爾也會情不自禁的做出一些試探性行為。而佔有慾則不同,他(她)是在愛的不斷升溫基礎上,最終形成佔有之慾望,而這種佔有往往是單方面的,是強行的,是違背對方心願,違背愛的一種表現。
-
7 # 小窩旅行
前段時間看到過一個段子
如果你的女朋友,對你沒有任何要求,不檢視你手機,不介意你有女性朋友,一切看起來都好,除了不會吃醋。那麼她一定不夠愛你。
但是也不是所有有佔有慾的愛,才是真的愛
佔有慾跟愛其實是一個相對的東西,見仁見智不是所有的佔有慾都是因為愛,但是所有的愛一定會有一定方面的佔有慾
如果完全沒有,那麼就沒有所謂的在乎,沒有在乎又哪來的愛情呢
-
8 # 名字待定
知道大家很忙,我就先給浮躁的大家丟擲答案吧:
----首先,愛和欲是可以分離的。
----其實,愛和欲本來就是兩回事,不為一體、何談分離?
看到這裡,覺得這個回答已經OK的朋友可以走了。如果還有疑問或者想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的,可以繼續留下來,聽我簡單的分析一下:
我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要明白兩件事:1.什麼是愛?
2.什麼是欲?
愛是彼此心靈的相互契合,是為了讓對方生活得更好而默默奉獻,是一種從內心發出的關心和照顧,沒有華麗的言語,沒有譁眾取寵的行動, 只有在點點滴滴一言一行中你能感受得到的。所以“愛”從本質上說,是一種“無私”的,內在的感受,而其外在表現是一種深沉的、無私的、溫暖的關懷。而不是那種想佔對方為己有的“自私”慾望,或者基因中為完成種族延續任務的美麗“陰謀”。
首先,“欲”是我們人作為一個物種,為了彌補彼此生理上的“不完美”,彼此佔有,從而互相完善,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我們人類基因賦予我們種族延續的“任務”。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欲”是一種“自私的”,帶有生物本能的行為,非常具有迷惑性,我們很多人常常將欲的感覺當成了愛!。
----所以說,看似“愛”和“欲”好像密不可分,同為一體,但本質上,它們兩個其實是完全獨立的兩條主線,帶有很強的迷惑性。為了便於理解,我就簡單舉兩個方面的例子:1.兩性之間。
我們通常會將“愛”和“欲”混為一體的背後原因是,我們只是截取了對於在性成熟階段,兩性之間的一些行為。其實,我們從孩童階段開始到暮年階段,對異性都會有愛慕之情。
(1)在性成熟前,小孩子之間的“愛”是原始、純真不摻雜一絲本能慾望的,但我們也可以將其稱為“愛”;
(2)在性成熟時期,兩性之間除了會產生愛,還會因為“性”這個層面而產生“欲”,這時候我們就要對所謂的“愛”進行好好分辨了,大多數情況下,這個時期的異性都是從“欲”開始吸引,從而慢慢走向真正的“愛”或者“不愛”的。我們老聽到相親男女的口頭禪:“我對他(她)沒有什麼感覺”,對了,這個“感覺”其實說的就是“慾望”,而我們總是自欺欺人的將這種感覺說成是“愛”。因為,除了親情,別的“愛”都是需要一個過程來產生的,而不會像“欲”一樣,瞬間就可以產生。
我們常說“七年之癢”,本質上就是在七年的時間裡,兩個固定異性之間的“欲”會越來越少。這時,兩人之間會逐漸恢復理性,從而全面的一點一滴認識對方,這個過程,其實也就是“愛情”逐漸產生的過程,這個過程一般在七年會達到一個零界點,能順利度過的才可以真正稱之為“愛情”(當然,為了說明問題,而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這裡我們說的只是一種不考慮世俗、現實等因素的理想情況)。
(3)在“欲”消退之後。也就是我們說的老年時期,這個時候,兩性之間已經沒有或者很少有那種兩性之間的慾望了,但是我們能說,它們之間因為沒有慾望也就沒有愛情了嗎?我看恰恰相反吧!
2.親人之間。
親人之間就更能說明這個問題了,父親對女兒的愛難道非要摻雜“欲”嗎? 兒子對於母親的愛難道也要摻雜“欲”嗎?等等的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所以,透過以上的例子,我們應該可以認識到,“愛”和“欲”本來就是兩回事。
回覆列表
不完全相同 有佔有慾不一定就是因為有愛 。因為有愛 而產生的佔有慾 會比較溫馨吧!這個話題 不宜說的太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