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i小小孩

    《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若要準確完整地理解這句話,莫說連貫整篇《道德經》,至少這一章得聯絡起來。

    能夠看到別人的優點和缺陷(加以利用)可以說是聰明的,能夠洞徹自身的長處和短處(揚長避短)才是明慧的。戰勝別人可以依靠力量和手段,但戰勝自己卻是真正的強者才能做到。所以因知道自己的優勢和缺陷對自己的當前常感滿足的,是真的富有;能夠突破自身缺陷使自己由弱轉強的,才算有志向和操守的人。所以一個人不受外界干擾而失去自己的本心,他在世上才不會轉瞬即失,既便他的軀體消失了,但由於他的精神得以流傳,他就可算得上與日月同壽的人。

    雖然我沒精通《道德經》,但也窺出老子的一鱗半爪。老子認為道法自然,聖人該無為而治,但不僅聖人很少,連想成為聖人的亦很少,對一般人而言,想得最多的是怎麼過好這一生,而老子的這番話恰恰就是在告訴普通人,如何少碰釘子、如何少走彎路,如何人生才能少些痛苦煩惱。

    人在世上,無非兩種:自己,別人;雖然佛家教導我們無我相、無人相,可是那境界太高遠,普通人想都不願想更別說攀登了,還是老子說的更容易接受些,所以能處理好人我的關係就是生活的成功者。老子說知人易知我難,勝人易勝己難,就是要我們在生活當中時時反省自己,戰勝自己,這樣才不會迷失自己、失去方向。只有瞭解自己最終想要的,才會堅持不懈地為之奮鬥,不管遇到什麼艱難險阻還是誘惑考驗,心志才不會動搖,方向才不會錯誤,內心才不會絕望,並最終完成立德立言的大業,就好像柔軟的水滴最終在石頭上留下洞窟,因而與其同壽。

  • 2 # 德範1

    這一章,老子主要講人要善於自我修養、豐富自己精神生活的一系列觀點。在老子看來,知人、勝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勝更為重要。一個人若能省視自己,堅定自己,剋制自己,並且矢志為行,就能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保持長久的生命力。

    從字面上解釋:能認識別人叫做明智,能認識自己才是聰明。能戰勝別人叫做有力量,能克服自己的弱點才是剛強。知道滿足的就是富有。堅持為行的就是有志。不迷失根基的就能長久。身死而道猶存的就是永垂不朽。

  • 3 # 使用者54745314238

    我相信全國的朋友們你們要不相信上海監控都能看到你看的見我就算每天走的路走的好遠現在沒地方睡就說我現在主要是沒錢因為我這人吧也不喜歡求別人我這人不說話的原因就怕全國的朋友們擔心所以我不想講話讓你們也不開心這樣講出來你們心裡也感覺也不是太開心謝謝

  • 4 # 馬振廷1

    看了很多回答很遺憾,都不是道上友友。看不下去說兩句。

    談死吧,渴死啦,餓死啦,痛快死啦,爽死啦,享福死啦,累死啦,涼快死啦,氣死啦,喜歡死啦,嚇死人。請問是人死啦嗎?死了還會說話嗎?死心絕塵都是入清靜狀態的必須條件。塵緣未了假修行江湖騙一個。

    下面說說亡,亡者往也。已,先,前,故,都是過去了的,中庸說的過之。死隨亡去才是亡故。

    那麼老子說的,死而不亡者壽,是對不失其所者久的解釋,怎麼能以亡故論之呢?明明告訴你,死而不亡者壽,人當然還活著嗎。整部道德經中心就傳遞這一個重要資訊,還被友友們埋沒啦,遺憾兮可悲!不多說了自己悟吧。

  • 5 # 無名蒲公英

    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壽。” (《老子》第三十三章)短短六個字,是老子生命論的核心思想。但是,幾千年來,無數的老子研究和詮釋,對這句話都沒有進行準確的解釋。在先秦,“死”與“亡”的意思並不相同,“死”指的是生命活力和機能的消失,生命運動的終止,它著重指人的生命機體而言;而“亡”指消亡,不存在。生命機體的死亡並不等於生命的完全消失,因為生命存在中還包括精神的因素,生命機體可以死亡,但是精神仍然可以繼續存在。東漢中期《大戴禮記五帝德》解釋說“死之久謂亡”,可見,“死”和“亡”所指不是同一物件,“死”和“亡”的區別是在生命機體的終結和精神的消失上。老子這句話的意思是:生命機體終止了,但是精神不消失的人是長存的。老子認為人的生命機體和精神是兩個可以互相依存又可以分離的概念。也就是說,精神是可以離開生命機體獨立存在的。也就是我們說的意識。從古到今,那些死去的仁人志士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文天祥,岳飛,諸葛亮,霍去病,范仲淹,杜甫,艾青,郭沫若等等,雖死猶生。肉體的死亡只是消亡,而精神則在肉體的消亡流傳了下來。千古年來傳唱的都是那些奉獻精神的人,提升人們境界的人們,像老子,莊子,孔子,在人們的思想上持續給予方向的指引。這也就是死而不亡者壽。永遠的流傳後世之中。

  • 6 # 詩詞學院

    “死而不亡者壽”的意思,就是身體雖然死亡了,但是他的精神並沒有消亡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一、“死而不亡者壽”的出處

    “死而不亡者壽”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死而不亡者壽”採用了精警修辭手法,將看似矛盾的詞語組合在一起,形成強烈的衝突,以收到引人注目的藝術效果。這句話如果按照現代漢語,補足省略的部分,將其準確地表達出來,就是:(身體雖)死而(精神)不亡的人,才是(真正的)長壽。

    二、何謂“死而不亡者壽”

    要想深入地理解這句話,其實很簡單,只要讀一讀臧克家的詩《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就行了。可以說,這首詩,就是對“死而不亡者壽”的最好解釋。該詩就寫了兩種人:一種是雖死猶生的人,如“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的人;另一種就是雖生猶死的人,如“騎在人民頭上”的人。

    有的人

    ——紀念魯迅有感

    有的人活著,

    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還活著。

    有的人

    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

    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

    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

    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

    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該詩第一節,對人的肉體生命與精神生命進行開門見山的揭示,就是對“死而不亡者壽”的最好詮釋:有的人雖生猶死,那些騎在人民頭上的人,雖然肉體生命尚未終結,實際上只是一堆會行走的肉。有的人雖死猶生,那些象魯迅一樣肯給人民當牛作馬的人,雖然死了,其精神生命則永垂不朽,永遠活在億萬人民的心中。

    該詩採用對比手法,對比造成兩種生死觀的巨大落差,更有助於揭示其美醜、善惡的本質區別;同時,這種對比是貫穿全篇各節的,從全詩而言則是用了鋪陳手法,依次展開。文中多處暗引魯迅的詩文,如“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源於魯迅詩句“俯首甘為孺子牛”,“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則源於魯迅《野草·題辭》中“我自愛我的野草,但我憎惡這以野草作裝飾的地面。地火在地下執行,奔突;熔岩一旦噴出,將燒盡一切野草,以至喬木,於是並且無可朽腐”數句。化用魯迅詩文以謳歌魯迅精神,形象而又鮮明,能更透徹更貼切地表達詩作的主題。全篇語言凝練,富於節奏感。情感表達在對比中產生強烈的效果。使人過目不忘。

    總而言之,“死而不亡者壽”,就是指那些對人類社會有過大貢獻或者品德高尚的人,他們雖然死了,但是活在人民的心中,被人懷念千秋萬世,所以是長壽的。

    如何做到“死而不亡者壽”

    沒有百年不死的人,但是有不朽的事業。儒家就曾經提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三不朽”有何意義呢?

    立德,就是以明德為旨歸,涵養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堅持注重德行修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社會作出表率。

    立功,就是以深厚的家國情懷、自覺的擔當意識和精湛的能力水平,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創造無愧於時代和人民的業績。

    立言,就是為人民立言、為時代立言。樹立新時代的思維、把握新時代的脈搏、迴應新時代的呼喚,勇立時代潮頭,走進實踐深處,密切聯絡群眾,發出時代先聲,人民繼續前進提供強大精神激勵。

    一個人,只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中的任一項,就足以不朽,真個兒是“死而不亡者壽”了。

  • 7 # 淡淡一掬水

    我覺得古語總是有“雙解性”或者“多解性”。“死而不亡者壽”第一個理解就是“他已經機體上處於死亡狀態,但仍然有呼吸等生命特徵”。所以叫“不亡”;第二種是“他雖然死了但精神支撐著沒有滅亡,所以他的壽命很長”。也就是一個活殭屍。第三種解釋是“他完全沒有精神和意識了,但他的生命機能還很旺盛,是個沒腦子的植物人”,能吃能喝,所以還活的很長。

    第三種解釋完全跟第一種解釋相反但也解釋得通。

    反正,“死而不亡者壽”不像是個好話。很像是對“耄耋之年,光吃不做的人”的詛咒。

    有人解釋說“他雖然死了,但精神永存”。我覺得不合適。因為“壽”字必須是用在活人身上,才稱為壽。“您老高壽啊”?“啊?您問我呀?我還小吶,才八十”。如果“人死了精神永存”也叫做“壽”,那麼這個“壽”字就是個含混不清的概念。活人就不應該“做壽”。做壽,那就是咒死。

    我們必須承認,“古語有概念不清”的缺陷。

  • 8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道德經》“死而不亡者壽”是說長壽的秘訣,其準確的操作意思是:

    人和集體以主觀意志壓制行使民主選擇時不同意候選人物可另選他人物、睡覺自主呼吸的權力就“死”去,“而不”要壓制人和集體的這一民主、睡覺自主呼吸的權力造成“亡”故“者”,要在以主觀意志工作,與行使民主、睡覺自主呼吸的權力展開競爭、鍛鍊,形成對立統一的民主集中、健康體魄就長“壽”。

    理由: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前面還有一句:“知人者智……死而不亡者壽”。要準確完整地理解這句話,必須明白《道德經》“三十三”密碼與“人"字的意思。

    中華文化、龍、應用數學中的“三”代表的意思:競爭、競賽、比較、創新、對立統一等內容,也是“人"字的意思。

    《道德經》第三章中的“強其骨”就是指“三”,即今天說的幹細胞;《紅樓夢》第三回重點說競爭創新人才林黛玉。從林黛玉登岸,就開始說“三等的僕婦”、“三間獸頭大門”……一連說了幾十個這樣的“三"(屬虎三、競爭創新)。這是《紅樓夢》其它各回及各種文章中絕無僅有的現象,就是重點給讀者點破林黛玉這一文化骨架脊樑的經典人物“三”的形象。

    “三十三”的意思就是:以競爭、競賽、比較、創新、對立統一的“三”“人"字,制約用集中工作手段的“十”壓制競爭、競賽、比較、創新、對立統一的"三"“人"字的意思。與此對應的《紅樓夢》三十三回是“手足眈眈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重點說了壓制競爭、競賽、比較、創新、對立統一的原則,如賈環告寶玉強姦金釧兒未遂,致使其投井自殺,賈政聽了這一面之詞就“下死手(十)打寶玉”。

    還比如:自己的意志意見為一,對方的不同意見、呼吸為二,在此二者中求同存異,達成共識意志意見“三”,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骨架。人和集體以此制約壓制它的行為就能生存長壽,用主觀強制武力統一是死路一條。

    老子與曹雪芹是弄懂了中華文化、龍的密碼及造漢字的法則的大學者,《道德經》《紅樓夢》就是以此設計創作的。詳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

  • 9 # 匯文化

    能瞭解、認識別人叫做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才算聰明。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剛強。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人。堅持力行、努力不懈的就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 10 # 我們一起聽故事

    要想正確理解老子《道德經》中的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必須首先要搞懂一個人死亡之後是什麼概念?

    我們所說的人的死亡,就是指一個人的靈魂,或疾病或老死或意外傷害,不得不離開了自己的肉體,同時肉體停止了呼吸。在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那些已經死去的人,死去的只是自己的肉體而不是靈魂。

    老子為什麼要說“死而不亡者壽”呢?因為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七情六慾,喜怒憂思悲恐驚, 食性情佔有求知出名,而這七情六慾都是透過肉體的行為來實施並獲得滿足的。

    死而不亡者壽。老子是想用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活得長壽,必須要知道什麼是死亡,用死亡者的無牽無掛好好活著,這樣才能做到長壽!

  • 11 # 華民學讀道德經

    怎麼深入解釋“死而不亡者壽”? 想有多深人? 現在我們就見識一下道德經有多深!!!!!!“死”需要解釋道德經中的“出生入死”四個字,要解釋“出生入死“,必須先把“不出戶 知天下”先解釋了,如果把“不出戶 知天下”解釋了“順便也能把“不知生焉知死”給解釋了。 “而”在兩千年以前的意思是“面額向下長的毛、勉強可以解釋為男人的鬍鬚”。 “不”字解釋起來就更麻煩啦,“不”是人的“內不”和“外不”的總和,可以解釋成“無所不能”。 “亡”字的解釋為“不知知、病也”,“病”到“病亡”的地步稱之為“亡”,就是“不知知”透頂了。 “者”在漢朝以前的意思是“改為”的意思。 “壽”字的意思到面前為止我還真的沒有考慮過。 順便說明“病亡”兩個字的意思是(由“病亡”到“病”亡的過程)。 實際上是“由病入膏肓到起死回生的過程”。 “由病入膏肓起死回生的過程”才是“病”亡了的過程,不用說“死而不亡者壽”的解釋有多深,我們現在常用的“病亡”兩字給我們的意思我們也沒有弄明白。 “壽”字的解釋要從“(死而)(死不)(死亡)三個詞來理解,在我們的日常用語中我們只接觸了(死亡)一個詞。(者)是改變的意思,所以(死亡者)的意思是(把(死亡)從我們日常知道的(死亡)改變為(死)亡了、或者(亡)死了,只有(亡)死了,才知道(天網恢恢)的(網)是真的一張網”所以說“讀了道德經,字字都是道德經,道德經中的字字相連就更不用說了…………”

  • 12 # 白話石說

    看見此題,就想起古人司馬遷的一個金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也想起近代詩人臧克家的一首名詩《有的人》: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有的人騎在人民頭上:“呵,我多偉大!”

    有的人俯下身子給人民當牛馬。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頭,想“不朽”;

    有的人情願作野草,等著地下的火燒。

    有的人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為了多數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眾把他抬舉得很高,很高。

    這是詩人為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週年創作的一首詩。時隔幾千年,臧克家和司馬遷二人,同氣相求同聲相應。

    “死而不亡者壽”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

    原文是: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譯成白話文如下:

    人能瞭解認識別人是智慧,能認識瞭解自己是明智。能戰勝別人是有力的,能剋制自己的弱點才算強大。知道滿足的人才是富有。堅持不懈努力的是有志。不離失本分的人就能長久不衰,身雖死而"道"仍存的,才算真正的長壽。

    要深入解釋“死而不亡者壽”,需釐清兩個概念:

    一是“死”和“亡”,吾國文字紛繁複雜,同樣一件事,可以用多個字表示,比如人死了,既可用“死”,也可用“亡”,都是指人的肉體壽命終止了。

    二是“肉體”和“精神”,老子把“死”和“亡”對立講述,很顯然,他是把“亡”作為人的“精神”即“道”,是可以永垂不朽的。

    什麼是“道”呢?

    這裡是指對人類社會有貢獻,或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言行。臧克家的詩云:“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就是指他們的精神永遠活在人心中,所以是長壽的。

    老子所謂的“死而不亡者壽”,不是在宣傳"有鬼論"、"靈魂不滅",而是說,人的身體雖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不朽,永垂千古,這當然可以說長壽了。

    著名學者梁啟超曾解釋:

    人的肉體壽命不過區區數十載,人不可能長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則可以永垂不朽,因為他的肉體雖然消失了,而他的學說、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卻會長期影響當代及後代的人們,從這個意義上講,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

    歷史上英雄豪傑的豐功偉績、思想巨人的哲理學說、文化大咖的歌詞詩賦,儘管相隔幾百上千年,至今被人們傳頌。

    他們的肉體壽命雖然“死”了,但他們永遠地活在人們心中,即身體雖滅精神不死,這才是“死而不亡者壽”的真正的含義。

  • 13 # 道家者流

    這句標明瞭老子的生死觀。注意,咱是在說老子,要和道教思想分開。

    生死,所有哲學都得直面的問題,老子既沒有迴避,也沒有推到來世,只是用沒身不殆作結。其他很多學說都總結出了靈魂不滅的思路,老子沒有明確靈魂,他提出了道,個人之道的永續性。

    死而不亡,死的是肉體,不亡的是什麼呢。從上下文推斷,應該是指~道,不是大道,是個人之道,一個人平生經歷成就思維記憶,都算個人之道。生命雖然失去,個人之道如果能持續長久,就標明你仍然還活著。

    這一點和其他入世的很多思想類似,成就越大,你的潛在影響力就越持久,你就越長壽。

  • 14 # 女王朱瓊

    要想正確理解老子《道德經》中的死而不亡者壽這句話,必須首先要搞懂一個人死亡之後是什麼概念?

    我們所說的人的死亡,就是指一個人的靈魂,或疾病或老死或意外傷害,不得不離開了自己的肉體,同時肉體停止了呼吸。在這裡必須要強調的是,那些已經死去的人,死去的只是自己的肉體而不是靈魂。

    老子為什麼要說“死而不亡者壽”呢?因為每一個活著的人都有七情六慾,喜怒憂思悲恐驚, 食性情佔有求知出名,而這七情六慾都是透過肉體的行為來實施並獲得滿足的。

    恰恰是這七情六慾在部分養育我們身體的同時,也在更多地傷害甚至摧殘我們的身體!老子說“去甚去奢去泰”也是在告訴人們如何處理七情六慾,白話翻譯就是要人們淡化自己的情慾。

    死而不亡中“死”,其實不是要人們真的去死,肉體上死了還怎麼壽?老子說的這個死是指情慾上的死,一個人沒有了七情六慾、放下了一切牽掛,人的身體就不會被受到傷害,這種“死”就是“死而不亡”,一個人達到這種境界了,就必定會長壽!

    所以,很多修煉家的修煉,其實就是在克服自己的七情六慾,入山修也好,觀廟修也好,在家修也好,無非修的是一個“舍”字,舍情舍欲,但是絕不是捨身!如果沒有了身體還談什麼“壽”字?

    死而不亡者壽。老子是想用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想活得長壽,必須要知道什麼是死亡,用死亡者的無牽無掛好好活著,這樣才能做到長壽!對待古人的智慧,有一句俗話說得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 15 # 文開石

    我能先告訴你這句話錯了麼?

    應該是“死而不忘者壽也”

    是【忘】不是【亡】

    死而不亡?那叫活死人,叫殭屍。

    又是所謂“流行本”的毛病

    看看原文,出自《道德經》甲本(33)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也,知足者富也強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忘者壽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而不忘者壽也。

    這樣對照是不是就順眼多了也合理多了?解釋過來就是:

    堅守理想、服從真理所以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死後仍在人們心中活著那是真正的長壽。

    【所】指的是處所,指代你堅持的東西,可以理解為不離本心,可以理解為你堅持的真理。

    為什麼死後不被人所忘,那就是你透過堅持,透過堅守二形成的【道】,形成的【精神】,這種永恆不變的東西是你不被人世遺忘的原因。

    順便把前幾句也解釋一下:

    能夠從人群中發現人才是一種智慧,能夠看到自己的不足是明智的表現。公平競爭能夠獲勝是因為他有本事,生活中能超越自我是因為他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懂得返本而知足本身就是一種富有,能夠堅持不懈是因為他志向遠大。

    這三句是一個遞進的關係,一個比一個高。

    第一句說的是自我認識

    第二句說的是能夠真正的認識自己後,才能夠超越自己,連自己是什麼水平什麼高度都不知道,還談什麼超越。

    第三句說的是超越後,達到新的高度,要知足,因為道德經一直強調順應道就不要再去對不屬於自己的強行佔有,不做不該做的,不得不該得的,不要超出的需求的。

  • 16 # 飛飛貓說話

    一個人身體已經死了,他的精神永存不亡,這樣的人就叫做長壽了。

    這個世界有這樣的人嗎?

    答案是"有"。

    什麼樣的人?

    第一個就是老子,他官不大,做了周朝的守藏史,相當於檔案館館長,讀了很多的史書,加上自己對宇宙人生執行的規律的觀察,年紀大了辭官隱居,西出涵谷關時被關長堵住,叫他寫一篇文章才讓他出關,不得而已,老子寫了一篇文章,叫《道德經》,分九九八十一章,5000多字,然後出關消失在汒汒大漠之中,不見了蹤影。

    他已經死了2500多年了,但他寫的《道德經》還在流傳,不僅是華人讀,世界人民都在讀,據統計,《道德經》在世界上的發行量位居第二,第一是《聖經》。老子本人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註解。

    當然,這樣的人古今中外有一大批,如孔子,孟子,莊子,韓非子,西方的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

  • 17 # 倚牆望月

    天地間有萬物,萬物間有人道。人有精、氣、神三素。

    精乃人之肉身,食百穀,吞肉糜,化為力,長其身。青壯時精長,年老時精衰,精滅人亡。

    氣乃人之魂魄,操其身,控其行,無影無形,化為人之志,志堅者氣定,志弱者氣竭,氣滅人亦亡。

    神乃人之德行,他者愛之亦或恨之,取人之德行。死而不亡者壽,意乃雖精氣滅然神存,人常憶之、道之、崇之亦或恨之。久而此人活於他者心中,長久不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肖戰現在的處境是不是如《三體》的問題一樣無解?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