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縹緲峰下一粒沙

    演義是小說家言,真實的魏延一直忠於蜀漢,從無反意。

    魏延此人,狂就一個字,從沒怕過誰。就算曹操的五子良將擋在身前,他也不會皺一下眉,只會提著兵器衝上去,幹不幹得過另說,反正沒個怕字。

    劉備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善於識人,魏延就是被他發掘重用的。

    219年,劉備從曹操手中搶到了漢中,自稱漢中王,治所在成都,於是蜀漢的政治、軍事中心移往成都,但漢中做為蜀地的門戶,也必須留信得過的大將鎮守。

    (電視劇中的魏延)

    眾將都以為張飛會是這個人,張飛自己也是這麼想的,早早做好了準備。不想劉備卻委任魏延為漢中太守,全軍上下一片震驚,都不明白劉備為什麼會選中魏延,議論紛紛。

    魏延對此一言不發,既不自謙,也不與人爭吵。

    某天,劉備召見群臣時對他說:“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意思是我委你如此重任,你不打算說點什麼嗎?

    魏延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意思是,這有什麼好說的?如果曹操率天下兵馬攻打過來,我將為大王抵擋住他;如果是一偏將率十萬兵馬打來,我將為大王吞併之!

    這番話說得豪氣干雲,眾人為之嘆服。從其語言,就能看出這是個性烈如火,剛猛豪邁的人。

    魏延性格狂傲,人際關係很差,為最後的結局埋下隱患

    可想而知,魏延的這種風格,和諸葛亮的謹慎大為不同。有句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行事,必然前因後果推算出來、算無遺策才開始行動,魏延卻有冒險的成分。

    所以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魏延獻出子午谷奇謀,請求諸葛亮給他五千精兵,由他帶著從子午谷急行軍直取長安,而諸葛亮率軍從斜谷來,雙方匯軍,則咸陽以西可定。

    但是諸葛亮認為這種計策太過風險,沒同意。此後的數次北伐,魏延都自請獨領一軍攻關中,然而也都不被允許。魏延心裡就對諸葛亮有怨氣,《三國志》中的記載是: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雖然如此,諸葛亮和魏延的關係其實還行,不算特別有交情,但也過得去,沒有交惡,諸葛亮也不會特別針對魏延。

    但總體來說,魏延的人際關係很差。《三國志》中有這樣的記載:“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意思是魏延善於養兵,個人武力也很強,但性格高傲,難以相處,當時人人都避讓著他。當時蜀漢還有另一個性情同樣激烈的人,楊儀。兩人針鋒相對,勢成水火。諸葛亮常為他們調解,卻也沒太大作用。

    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命為前鋒,後來諸葛亮去世,遺命是撤軍,楊儀等人遵從此令,但魏延認為諸葛亮雖死,還有他在,北伐之路不能停,執意要進軍,不想聽從楊儀的調派。

    兩人因而有了爭執,各自向劉禪告狀對方要造反,楊儀雖然也不招人待見,但討厭魏延的人更多,劉禪信任的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都認為要反的是魏延。

    沒等劉禪做出什麼決定,不願受氣的魏延就帶著兒子及幾名親信逃往漢中,楊儀派出馬岱(馬超的從弟),斬殺了魏延及其子。

    總之,魏延是個善於領兵、作戰勇猛但極其狂傲的人。他不是有反骨,就是太狂,而這種狂妄的性情,決定了他最終的命運。

  • 2 # 世溷濁莫

    魏延對於劉備是非常效忠的,早年率領部屬跟隨劉備入蜀,想為光復漢室做出一番事業,魏延屢立戰功這個官做的自然是步步高昇。

    劉備奪取漢中,封漢中王,劉備摸爬滾打,從一個小小的賣草鞋,到現在的漢中王,勵志。打下來自然是要人去治理這個地方,劉備集團都認為是張飛統領漢中,誰想到劉備卻啟用了魏延,提拔他做漢中太守。劉備選魏延做漢中太守,足以可見魏延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劉備問魏延:現在委卿以重任,卿如何擔當?他慨然答道:若曹操舉天下之力而來,讓我為大王拒之;若曹操有偏將十萬之眾來襲,讓我為大王吞之,的確,他“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三國志·蜀書·楊戲傳》)”,不負所托,連曹魏一流名將張頜、曹真也不敢正視漢中一眼。

    魏延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有一點,個性矜高,比關羽差不了多少。這點害了他。蜀漢楊儀與魏延各持所能,誰都看不起誰,他們兩一直鬧矛盾。諸葛亮再世的時候一直在他們兩個之間平衡。而諸葛亮一旦去世,他們兩個之間的平衡一定會被打破。

    諸葛亮一直很重用魏延,但是諸葛亮害怕他去世之後沒有人能壓住魏延,怕劉禪駕馭不了魏延,到時候出什麼亂,所以魏延必定會成為政治犧牲品。諸葛亮去世之前安排退兵事宜,全軍都叫了,唯獨沒有叫魏延這個二把手,諸葛亮決定,魏延殿後狙擊魏國追兵,楊儀擔任退軍指揮,如果魏延不聽話,仍按計行事。

    這樣一來就為楊儀加害魏延提供了可乘之機,諸葛亮去世之後,用激將和欺詐的手段,惹魏延勃然大怒,魏延一生氣就率先回到回去,誰知道這樣就重量楊儀的計謀,最後楊儀派馬岱以叛逆罪名殺了魏延,並殺了魏延三族,這是諸葛亮借楊儀之手殺了魏延,並不是魏延後腦有反骨。

    小編看來魏延不知道諸葛亮去世了,只是想先回到朝廷,指控楊儀反叛,利用先機得到蜀漢集團的支援,如果魏延想叛國為何不投靠魏國,為何不出兵成都自己做皇帝,倒是楊儀,他也想當丞相,但是最後也沒有得到丞相之位,而且後悔沒有投靠魏國,最後作死上書誹謗朝廷最後自殺了。不得不說諸葛亮這個一石二鳥之計,簡直完美,雖然他看不到了。

    沒想到把諸葛亮早就察覺楊儀心胸狹窄,不能為相,這兩個人,一個怕駕馭不住,一個是棋子,最後也被吃了。都是犧牲品。

  • 3 # 走散的田野

    魏延仰慕仁義,愛僧分明,在劉備危難敗北之際投奔於他,不是追名逐利之輩,決不會有背叛謀反之心。試看魏延的首次出場。在小說《三國演義》第四十一回(下引此書只寫回數):“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當時,劉備在曹操大軍追迫之下,帶領新野樊城兩縣百姓,扶老攜幼,滾滾渡江,來到襄陽東門城下,’打算進城與劉瓊併力抵抗曹操,但劉瓊懼而不出,他的部下蔡帽,張允徑來敵樓上,叱軍士亂箭射下。城外百姓,皆望敵樓而哭。在此危難之際,“城中忽有一將,引數百人徑上城樓,大喝:`蔡帽、張允實國之賊劉使君乃仁德之人,今為救民而來投,何得相拒。’眾視其人,身長八尺,面如重棗,乃義陽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長。當下魏延掄刀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大叫劉皇叔快領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由於劉備懼怕驚擾百姓,不願入城,便帶領百姓,望江陵去了。劉瓊部下不服,與魏延交戰,從已至未,延手下兵卒,皆已折盡,延乃撥馬而逃,卻尋不見玄德,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

    根據上述情節的描寫,魏延一出場,便顯示了他是非分明、見義勇為的性格。魏延的首次出場,說明了以下三點:其一,他認為劉備乃仁德之人,在其危難之際,不應拒而不納,見危不救,這表明魏延富有仁人之心。其二,魏延認為劉備為救民來投,並無他念,不應相拒,這表現了魏延的愛民思想。其三,魏延在逃離襄陽後,仍去尋找劉備,只因尋找不見才自投長沙太守韓玄去了。這r一點也體現了魏延一開始就決心跟定劉備,事後不會再有謀反之心。

    再看魏延的第二次出場。在赤壁之戰以後,當時,劉備據有荊襄,但四面受敵,立足不穩。關羽自請攻取長沙,以屏障荊襄。在攻取長沙、關羽與黃忠的作戰中,黃忠馬失前蹄,關羽賣個人情,沒殺害他。次日,黃忠箭射盔纓,以報不殺之恩。長沙太守韓玄因黃忠不肯射殺關羽,喝令左右將他斬首。在這個關鍵時刻,魏延挺身而出,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並大叫曰:“黃漢升(黃忠,字漢升)乃長沙之保障,韓玄殘暴不仁,輕賢重色,今殺漢升,是殺長沙百姓也”(第五十三回)。接著“魏延直殺上城頭,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拜雲長”(第五十三回)。這是魏延的第二次出場,當即為劉備集團立下了戰功,剷除了“輕於殺戮、眾皆惡之”的韓玄,救了黃忠,也拯救了長沙百姓。然而魏延立功之日,便是他受誣害之時。當關羽引魏延來見孔明時,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若不是劉備說情,險些喪了性命。孔明將他處斬的理由是他“不忠”、“不義”“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

    先就諸葛亮斥魏延之“不忠”、“不義”來說,三國時代,群雄並起,都在延攬人才,以建霸業;都希望四方豪傑前來歸附自己,以增強實力。劉備乃仁德之君,寬厚愛人,韓玄“殘暴不仁”,“輕於殺戮”,“眾皆惡之”。魏延殺韓玄,是為民除害,順乎民心,何得謂之“不忠”;況且,天下分崩,英雄擇主而事,理所當然,魏延之殺韓玄,投劉備,是棄暗投明,不得謂之“不義”,何況魏延在襄陽時,既已決心投奔劉備,只因趕劉備不著,才暫投韓玄的,安得謂其“不忠”、“不義”耶?退一步講,如果說魏延殺韓玄、獻長沙為“不忠、不義”,那麼,僅就蜀漢來說,不忠不義之人正多。法正食劉璋之祿,居益州之地然而卻為劉備出謀劃策,奪取益州,法正之罪豈不是比魏延大得多嗎?然而,劉備卻非常信任賡,依為謀主;劉備為漢中王后,又以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法正死後,溢日翼侯,這又該如何解釋呢?再如,老將嚴顏,為劉璋巴郡太守,巴郡陷落後,不僅自己投降了張飛,還做了張飛前部,招降沿途關隘四十五處,如果依照諸葛亮的說法,豈不該碎屍萬段嗎?再如,劉備攻取錐城時,劉璋部將張翼在城上砍殺劉瑞,開門投降,其所作所為,正與魏延相似,豈不亦當處斬嗎?另外,劉備取西蜀時,劉璋部將降者甚眾,當時諸葛亮都一一表示歡迎,何以獨獨如此對待魏延呢?這樣符合小說的藝術真實嗎?

    再就所謂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來講,在征戰殺伐的疆場上,將帥士卒均系全副武裝,在關羽引魏延來見劉備時,並未有免青來見的細節描寫,諸葛亮何以能透過頭盔看出魏延“腦後有反骨”呢?況且,豈可以相面之術定罪?

    再說魏延受盡屈辱,險些喪命,若非魏延對劉備集團忠心耿耿,矢志不移,恐怕當時就離劉備而去了。以魏延之才,或投吳,或投魏,位不失將帥,又何必在此備受屈辱呢!然而魏延計不出此,足見其真誠地忠於蜀漢,而無背反之心。

  • 4 # TonyDeng

    歷史上魏延深得劉備器重,其地位(爵位)比諸葛亮高,甚至比張飛更重要(鎮守漢中),但是不得諸葛亮喜歡,其建議屢不接受,到最後還被諸葛亮佈局除掉。由於這個實際結局,《三國演義》就安排諸葛亮說魏延有反骨,為後來謀殺魏延留依據,但歷史上諸葛亮倒是沒這麼說過。

  • 5 # 大飛熊騎士

    (枕骨突出)

    魏延腦後有“反骨”是《三國演義》裡的說法,從生理上,腦後反骨指的是“枕骨”,又名“後山骨”。所以,枕骨突起者,往往被認為有容易叛逆的情結。當然,這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普通人和“反骨”對比)

    再說,歷史上,也沒有明確記載魏延的“枕骨”突出。《三國演義》裡故意把魏延說成了“腦後有反骨”,是要坐實魏延“謀反”之罪,並突出諸葛亮的“神機”。實際上,諸葛亮和魏延都被誤解了。

    歷史上的魏延確實是有將才,特別是夷陵之戰後,整個蜀漢名將損失得差不多了,馬超去世,只剩一個魏延撐著蜀漢的門面和鎮守漢中。

    但是,魏延的個性也確實比較恃才而驕,這確實是犯了致命的大忌。不過,諸葛亮苦於無人可用,又愛惜他的才幹,除了不用他的“子午谷奇謀”,很多事情並沒有和他計較,包括魏延的抱怨。

    (魏延)

    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很多人都知道,其實魏延還和蜀漢車騎將軍劉琰也是誰也不服誰,於是,劉琰常對魏延口出狂言。劉琰從豫州就跟著劉備,資歷比諸葛亮和魏延還老。然而,諸葛亮卻責備劉琰,不該如此對魏延,劉琰也認錯了。到了諸葛亮臨死時,安排了撤退次序,知道魏延不願在人下,乾脆說,讓他自便。於是,諸葛亮一死,楊儀和魏延就開撕,蔣琬和董允都支援楊儀,可見魏延多麼不得人心,有大將才幹,卻無大將風度。這可能也是羅貫中說他“腦後有反骨”,也是這個原因吧。

  • 6 # 香茗史館

    在《三國演義》中,魏延的確被塑造成了一個有“反骨”之人,不過根據《三國志》的記載來看,魏延頂多屬於比較自傲和叛逆,並無反叛之心。歷史上魏延之所以被殺,是由於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爭權而導致的。

    跟隨劉備多年,屢立戰功,深受劉備信任

    魏延屬於劉備的嫡系人馬,是憑藉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爬上來的。在劉備起事之初,魏延還是個小角色,沒有什麼名氣。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川幫助劉璋抵禦張璐,魏延跟隨劉備入蜀作戰。後劉備與劉璋決裂,劉備佔據蜀地,實力大漲,與曹魏和孫吳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魏延也因屢立戰功而被封為牙門將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自稱漢中王,在大家都建議讓張飛擔任漢中太守的時候,劉備卻意外的提拔魏延為漢中都督、漢中太守,並將魏延升為鎮遠將軍。由此可見,作為一直跟隨自己,從底層爬上來的魏延,是深受劉備信任的。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建立蜀漢政權,魏延被進封為鎮北將軍。建興元年(223年),劉備去世後,太子劉嬋登基,魏延被加封為都亭侯。

    建興五年(227年)至建興九年(231年),魏延曾先後四次跟隨諸葛亮北伐,屢立戰功。並在第一次北伐時,向諸葛亮提出了“子午谷奇謀”,但並未被諸葛亮採納。關於此問題,我曾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的問題中進行過回答,就不再贅述了。

    魏延雖然勇猛過人、能征善戰,但由於其性格高傲、性情極惡,先後與劉琰、楊儀等人交惡,甚至數次拿刀要殺楊儀,只是在諸葛亮、費禕等人的調解下,這才沒有釀成大禍。魏延的這種性格,應該得罪了不少人,這應該也是他不受諸葛亮重用的一個原因。

    因奪權被殺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率兵北伐,魏延擔任先鋒。但在這次北伐途中,諸葛亮的生命卻也走到了盡頭。

    同年秋,諸葛亮病情加重,自知時日不多,於是秘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魏延斷後。

    諸葛亮死後,楊儀等人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向魏延傳達撤軍,並令其斷後的命令,魏延回答道“丞相雖然死了,但我還在。親屬官員就可以將其安葬,我來率領軍隊北伐,怎麼能因為他的死荒廢了天下大事?況且我魏延何許人也,怎麼能聽從楊儀的安排,甘作斷後之將。”(《三國志》)

    聽了魏延的回答,楊儀直接率領大軍徐徐撤退,魏延見此大怒,日夜兼程趕到了楊儀大軍之前,並將所過之處的道路全部破壞,楊儀和魏延的矛盾終於全面爆發。楊儀和魏延都互相上書劉嬋指責對方謀反,劉嬋詢問朝中大臣,董允、蔣琬等人都表示信任楊儀、懷疑魏延。

    魏延率先到達南谷口,隨即率軍攻擊楊儀大軍。楊儀命令王平抵禦魏延,王平大罵魏延的先頭部隊“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的部隊知道此事錯在魏延,因而“軍皆散”,只有魏延和其子數人逃亡,楊儀則派遣馬岱追上魏延並將其斬殺,並誅滅了魏延三族。

    《三國志》當中有“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的記載,可見魏延根本就沒有反叛之心,只是由於和楊儀等人的矛盾,打算殺了楊儀等人而已。而元代的郝經則認為魏延之所以被殺,乃是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而已。

  • 7 # 傲視蒼穹39

    《三國演義》中,魏延被描述為“腦後有反骨”。讀者先入為主,都認為魏延的確是“叛逆”。但你認真的深入推敲一下《三國演義》的情節,得出的結論卻是相反的;真正有“反骨”的,似乎是黃忠;

    首先,魏延的出場贏得滿堂彩,非常的正派已經不用說了。我們這時的感覺是;“魏延是荊州的一個低階將軍”。文聘罵其“無名小卒”,似乎還不是個將軍。估計是個連排級,最多是個營級的荊州軍小頭目而已。但不管怎樣,此時魏延的主公是劉表,這是不會錯的。那麼,他和文聘打鬥的原因,是魏延要求劉備進城,共誅蔡瑁、張允等“賣國之賊(因為二人要出賣荊州,投降曹操。所以拒絕劉備進城)”。而劉備又是什麼人呢;劉表的“兄弟”、劉琦的“叔父”,連劉琮都說:“吾父棄世,吾兄現在江夏,更有叔父玄德在新野。......”,劉備不但是劉表的兄弟,還是“託孤大臣”,屬於荊州的最高階官員吧?這裡魏延是維護荊州舊主劉表的基業的,不能算反叛吧?文聘的出面干涉,證明文聘是支援“賣國投降”的吧?

    其次;魏延因人太少而劉備又不肯進成,只好獨自突出襄陽,因找不到劉備而投奔長沙太守韓玄。此時的荊州,投降的意向還在醞釀之中,韓玄還不知道,還是劉表的屬下吧?魏延一個荊州軍的低階軍官,因為不齒權臣的賣國行為,被逼的無路可走,投奔主公屬下的太守。還是屬於劉表的部屬,應該不算反叛吧?

    其三;在劉備派關羽攻擊長沙的時候,是和劉琦在一起的。而劉琦在赤壁之戰後,已經被劉備上表為“荊州刺史”了。劉備本人又是劉表的兄弟、“託孤重臣”。派出關羽出征,收回荊州舊地=是劉琦派出的吧?劉琦這個荊州刺史要收回荊州的故土長沙,這沒有錯吧?但是,此時的韓玄已經投降了曹操。而黃忠這個書中被劉備看重的“忠臣”呢;原來就是劉表的中郎將,又是長沙的守將,此時也已經是投降了曹操了。也就是說,黃忠原來是劉表的提拔的將軍,這沒錯吧?投降曹操後,曹操命他繼續留在長沙輔佐韓玄,黃忠欣然接受了,這也沒錯吧?而關於戰長沙時,從韓玄召集軍事會議,沒有魏延。韓玄派另一將軍戰關羽被斬時,沒有魏延。到黃忠與關羽大戰兩天,韓玄一直在城上觀戰,也沒有魏延。直到黃忠在法場被斬首的那一刻,魏延才從外面殺進來救了黃忠。並振臂一呼,數百人響應,跟著他殺了韓玄。這也很明顯的說明;自韓玄降曹後,魏延根本就不是韓玄的手下,只是滯留在了長沙而已。估計是黃忠收留了他,一直住在了黃忠家裡。所以,長沙所有的戰事,魏延都沒有資格參與(更可能的是;他根本不屑參與)。魏延殺韓玄的原因也理直氣壯;“黃漢升乃長沙保障,今殺漢升,如殺長沙百姓也!”事事扣著百姓的生死,足見魏延對百姓的關愛!所以才能樹立兩次都振臂一呼,數百相應的威信!這裡魏延殺掉荊州的叛臣韓玄,幫助少主劉琦奪回荊州故土,也救了滿城百姓(三國時屠城的太多了,百姓不瞭解劉備,誰知劉備會不會屠城?)。也就是說;魏延從戰襄陽開始,一直到獻出長沙歸劉備(劉琦),都是荊州劉氏的軍人,從來沒有別的主公。世上有這樣的“反骨”嗎?

    反而是黃忠;荊州舊將,投降曹操。如果說,關羽來取長沙的時候,他能反戈一擊,殺了韓玄,獻出長沙於舊主劉琦,那還真能稱為“忠義”。這樣才能證明他投降曹操是不得已,等待的就是這“反戈一擊”的機會。可是,他卻以生死相搏,力拒關羽(舊主之將)。這就證明在黃忠心裡,投降曹操是理所當然的。在他心裡,似乎利益比忠心更重要。這才是真正的“食其祿而殺其主,居其土而獻其地”吧?到長沙城破後,又假惺惺的躲起來不見劉備,最後也還是還是降了。為什麼不學沮授?不學泠苞?這不是裝相麼?難怪關羽看不起他,不願和他“為伍”。試想;關羽明知道自己無法擊敗黃忠,黃忠收川時立了什麼功,關羽雖沒有親見,但也會有耳聞。為何還如此看不起黃忠?我認為件事才是最大的關係;魏延從始至終,一直都沒有背叛過荊州劉氏。而黃忠是劉表的將軍,卻背叛而投降曹操,又假惺惺的不願投降舊主,最終也還是投降了。所以,真正有反骨的不是魏延,而應該是黃忠才對!是諸葛亮那段時間可能吃多了豆豉,眼光被矇住了,才把“反骨”給裝錯人了!

    再看《演義》中魏延“造反”時候的表現;首先遇到王平,被王平喝散了手下的軍士,唯有馬岱的三百人沒有走。魏延僅有馬岱的三百人,尚且不懼姜維、楊儀的數萬大軍,直到南鄭城下。怎麼會怕王平的數千人?當然是王平不是他的目標,所以才會不願和王平糾纏而走的。而姜維在南鄭城中見到魏延,身邊有數萬大軍,無數戰將,居然懼怕到不敢出戰魏延、馬岱的三百人。還說“魏延勇猛,更兼馬岱相助,雖然軍少,何計退之?”直到楊儀拿出諸葛亮的“錦囊”,才敢帶著十倍於魏延的軍隊(三千軍)出城。這下有了底氣了,出成就叫罵。可魏延半點也不生氣,反而客客氣氣的對姜維說;“伯約,不干你事,只教楊儀來。”古人只有稱呼好友,受尊重的人,才會稱呼對方的字。他稱呼姜維的字,卻直呼楊儀之名。顯然是真不把姜維當作敵人,他要對付的只有楊儀一人而已。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羅貫中的伏筆是;“魏延不是造反,僅是爭權”!這一點,和正史《三國志》的記述基本上是相吻合的!

    而《三國志》中的蜀漢部分,是最不可信的;因為蜀漢沒有史官。而且,諸葛亮及他的親信——相府屬吏,把持著朝廷內外,皇帝身前左右以及軍中的一切核心。國家的存檔他們喜歡怎麼篡改、修飾,根本就無人知曉,更別說干涉了。這裡只需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能說明;

    根據《三國志-楊儀傳》記述;“延大怒,(儀)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又說:“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那麼,楊儀大軍還沒動,魏延是怎麼知道楊儀已經退軍的?而且還在楊儀大軍後面十里外,越過楊儀的大軍首先進入棧道並燒燬。魏延越過楊儀大軍時,楊儀為何不阻擋?既然棧道被燒燬了,楊儀又怎麼能率領大軍,與魏延前後腳到達南谷口的?“槎山通道”怎麼解釋?如果是槎山另有一條通道,為何之前的韓信,同期的諸葛亮、曹真、司馬懿、姜維、馬岱,後期的高迎祥等等,直到今天的人,都不知道?都沒發現?而且,能快速透過數萬大軍及輜重的通道,應該是一條很寬敞的通道吧?如果把“通道”解釋為“開通道路”,要在崇山峻嶺上,另開一條能透過數萬大軍的道路,要多少時間,相信現代人都會心中有數吧?怎麼能和魏延前後腳到達南谷口?何況,後面司馬懿還隨後追到穀道的三分之二處:赤岸,這也證明楊儀大軍走的,還是斜谷道,並沒有什麼“槎山通道”。司馬懿追得很急,豈能容你慢慢修棧道?這一點,就足以證明,魏延的一切“罪證”,都是楊儀、費褘、姜維、王平等等編排的謊言!魏延根本就沒有燒棧道,也不可能先楊儀而還!

    至於說魏延什麼性矜高,拿著刀在楊儀面前晃,就是更加的可笑謊言。魏延要是這麼蠢笨,諸葛亮早把他廢掉了。還會“不忍偏廢”?整個三國志,也只看到魏延與楊儀不和,並沒有其他的佐證,證明魏延看不起別人。反而,說費褘每次都橫在魏延、楊儀中間平息二人的爭執看;魏延的“性矜高”更是假造。費褘什麼人?當時不過是相府的一個文墨小吏,地位遠不如楊儀,更別說跟魏延比了。魏延居然每次都能接受費褘的調解,證明魏延非常的隨和,不但不會輕視同袍武將,連文墨小吏也會敬禮有加,虛心接受!怎麼看出魏延“性矜高”的?只有一個可能;魏延出身低賤(劉備的半家奴式的部曲兵出身),養成了不大愛說話,和不愛結交朋友(黨羽),更加不問政治的性格(因為他也怕被別人看不起他啊)。但又因為他是開國大功臣,又是智勇兼備的大將,對待士卒又特別好。有他的存在,其他人就難有出頭之日,無形中就是威脅!所以楊儀、費褘、姜維等等,只能編造謊言,先殺了魏延再說!

    看看後來楊儀說出的兩句真心話;“庸奴!復能作惡不”,這句話就證明了他一直就看不起魏延,原因就是“庸奴”兩字;鄙視魏延的奴才出身。第二句話:“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復及。”絕大部分人都認為楊儀這句話裡的“魏氏”指的是曹魏,可這是個天大的誤會;如果指的是曹魏,楊儀就是叛逆,是會被誅九族的。因為這是明顯的反叛之言!但實際上,楊儀的這個“魏氏”指的是魏延,所以他說“魏氏”。試想;如果楊儀一切以國家為重,一力主持按照諸葛亮的安排,以魏延接管大軍(我認為這才是諸葛亮的本意,才符合諸葛亮謹慎、周密的行事風格。所以他並沒有留下遺書;命令魏延斷後)。就會演出歷史上另一出“將相和”的好戲!楊儀能幫助魏延掌軍繼續北伐,魏延自然會對楊儀感恩戴德,原來的矛盾也會煙消雲散。魏延本身對政治就不感興趣,自然也會盡力的幫助楊儀獲得在朝中的地位。也只有楊儀掌握朝中大權,才會令魏延北伐的後勤不致缺失。兩人聯手,一個掌軍,一個主政,珠聯璧合才是楊儀最好的選擇。所以,楊儀才會說出那第二句話來。

    可惜,楊儀醒悟已經晚了。他其實也是個犧牲品,被利用做了攻擊魏延的工具而已!從楊義的這兩句話,就能證明我說是費褘、楊儀、姜維等聯合謀害了魏延,並非空穴來風!

  • 8 # 菊長有車

    先看看魏延的經歷吧。

    劉備在荊州時,魏延帶著自己的手下投靠劉備,並跟著劉備一起進入西川,是劉備入川的重要將領功臣之一。奪取漢中,魏延也頗有戰功。最重要的是,劉備在奪下漢中之後,準備把漢中交給誰來鎮守、管理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劉備、會把這個重任、交給劉備的嫡系猛將張飛,可劉備呢?卻選擇了誰也沒想到的魏延。魏延也放下豪言:“若曹操攜天下兵前來,我為主公拒之,若偏將攜十萬兵前來,我為主公吞之”

    劉備活著的時候,魏延被封為鎮北將軍。劉備死後,魏延被封為督亭候。諸葛亮出歧山、伐中原時,魏延為先鋒大將、涼州刺史,諸葛亮手下的一把手。後來在北伐時擊敗魏將雍州刺史郭淮,升為徵西大將軍、假節鉞、南鄭候、前軍師。此時魏延更是位極人臣。

    魏延在北伐時曾向諸葛亮提議,與諸葛亮分兵兩路,獨自帶一路兵馬,效仿當年的淮陰候韓信,出子午谷,奇襲長安。這一計劃被稱為“子午谷奇謀”。但這一計劃被諸葛亮否決了,理由是太過冒險,一旦失利,損兵折將對北伐不利。這也是後世人對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產生爭議的地方之一。此時魏延自身也認為才能被諸葛亮限制,所以對諸葛亮也頗有怨言(二人因此不合,為魏延謀反被殺埋下了伏筆)。

    史書上稱魏延“善養士卒、勇猛過人、性格矜高(其實就是驕傲,愛裝逼,不把一般人放眼裡,看不起人)。同時魏延權利又大,除了諸葛亮沒人管得了,一般人見到魏延都是敬而遠之。可以想象魏延的性格,就是一個很牛逼的人,偏偏又很讓人討厭的人,不合群。(性格是直接導致魏延“謀反”失敗被殺的原因)。魏延很牛逼,一般人要麼順著魏延,要麼躲著魏延,只有諸葛亮諸葛亮的長史、楊儀對魏延一點都不服,事事都跟魏延懟著來。所以魏延與楊儀也是勢如水火,難容彼此。

    諸葛亮最後一次出歧山的時候,魏延做了一個夢,夢見頭上長角。就去找一個叫趙直的給解夢,不知道趙直是擔心說了真話會被魏延罵,還是因為誠心想坑魏延,就告訴魏延說:“麒麟頭上也長角,這是祥瑞意寓敵軍不攻自破。”因此魏延根本就沒有把這個夢的警示當回事,之後還是我行我素。但是這個趙直沒跟魏延說實話,出了門卻告訴別人人:“魏延腦袋上長了個角,角就是刀,頭上長刀子,這是大凶之兆,寓意著魏延要完了。

    沒過多久諸葛亮病重了,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安排後事,諸葛亮擔心自己死了,大軍會出現問題(主要也是蜀華人太少,部隊實在不多,諸葛亮到死都操心要給蜀國留點老底。),所以安排撤退,偷偷派人把楊儀、費禕、姜維叫過來,沒叫魏延。諸葛亮安排說,自己死後,就趕緊撤退,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要是魏延不聽話,你們就自己撤,別管魏延。接著諸葛去世,楊儀、費禕、姜維密不發喪,還讓費禕去打聽魏延的想法。結果魏延說:“諸葛亮死了還有我呢,咱們只管派人把諸葛亮送回去,安葬好,我仍然帶著大軍跟魏軍打仗,不能因為死了個人就廢了大事。而且,楊儀算個什麼東西,讓我聽他的,還給他楊儀斷後,不存在的。”費禕知道啦魏延的意思,就趕緊捧著魏延的話說:“你說對,楊儀的長史是個文官,怎麼能管軍事呢,我這就把你的意思講給楊儀聽,讓楊儀聽你的。”然後費禕就跑了。魏延開始被費禕一捧,就把費禕放走了,放完費禕轉念一想,費禕也是文官,他跟楊儀是一夥的呀,頓時腸子都悔青了。派人追也沒追上。

    楊儀、費禕知道啦魏延的態度,自然就不管魏延,接著就發生了魏延帶兵阻攔大軍,燒斷棧道。楊儀上書說魏延謀反,魏延上書說楊儀謀反。蜀國皇帝劉禪搞不明白誰謀反就問群臣,群臣都選擇支援楊儀,(魏延人緣是真差!)然後魏延謀反就坐實了,魏延人少,手底下又都是蜀軍,都等著回家呢,不願意跟著魏延當反賊,都跑了。魏延帶著親信跑到了漢中,被馬岱帶人追上,砍了腦袋。一代名將就這麼完犢子了。也挺可悲的。

    總結,魏延能力是有的,能打仗,會帶兵,衷心其實也是有得,牛逼的不行,就是不會搞好同事關係和上下級關係。然後造成了一個千古奇冤,揹負腦後有反骨的罵名,成為了反派的經典。

  • 9 # 名視癮

    首先,魏延根本不是降將,而是一直跟著劉備的親信,所以劉備對魏延非常信任,也非常的看重。

    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門牙將軍——《三國志》

    劉備在漢中稱王的時候,魏延任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這個位置有多重要呢?當時普遍認為“無漢中則無蜀”。按理說以桃園結義的關係,這個位置非張飛莫屬,誰也沒想到會落到魏延身上,可見劉備對魏延的器重!

    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蜀地一把手,從公元227年到234年之間,他一共組織了六次北伐,魏延全部參與,其中第四次是由他擔綱主帥並大獲全勝!魏延的確不負劉備厚望,反而諸葛亮連連失利,甚至因戰敗自貶為右將軍,也正是在北伐中兩人的矛盾集中爆發了,主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的不同和戰略的不同!

    我們都知道“諸葛一生唯謹慎”,諸葛亮用兵一貫是穩打穩紮,而魏延則喜歡“出奇制勝”,所以諸葛亮常常壓制魏延的計謀!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三國志》

    意見不同本來是挺正常的事,但是不要忘了魏延是誰。是戰功赫赫又曾深受劉備信任的大將,甚至在當時蜀軍大營裡流傳著。諸葛亮死後應該由魏延繼續領導北伐,而魏延也一直以此自許!

    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三國志》

    而諸葛亮最擔心的就是,有人不遵循他的既定方針,所以魏延成了他的一個心腹大患!看看諸葛亮身後事的安排就明白了,撤退時命令魏延斷後。如果魏延不服從命令,軍隊就不管魏延,自行出發,而主持執行諸葛亮命令的人,偏偏又是和他“有如水火”的楊儀!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親府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三國志》

    替別人斷後掃尾,除了面子上過不去之外,還陷入了一種兩難的境地,如果完全遵循諸葛亮的政治安排,回到蜀國後,楊儀掌權肯定會秋後算賬,如果不遵循諸葛亮的政治遺囑。楊儀就會帶著主力軍撤回,魏延就要以偏軍面對司馬懿大軍!

    這個時候魏延就走了一步臭棋,他自己率領所部先行撤退了,而且還把棧道全部燒燬,以阻止楊儀的部隊撤退,同時還上表奏告楊儀謀逆~

    此時楊儀也揭發魏延要造反,而楊儀在道義上更站得住腳,因為他執行的是諸葛亮的命令,而魏延的做法正好給了他理由!

    所以楊儀派兵抵抗魏延的阻擊,並且向魏延部下伸張國家大義,魏延的部下隨即一鬨而散,而魏延最終也被馬岱的追兵斬殺,一代名將就這樣被自己人幹掉了!這就是所謂的“反骨”的故事。

    魏延的死其實是一個冤假錯案,無論是歷史學家陳壽的《三國志》,還是裴松之的《三國志注》,都認為魏延沒有謀反之心!

    不得不說魏延的死,諸葛亮負有很大的責任。他在掌握蜀漢實權之後,可以說是“事事親力親為”,如果有人的政治意見和他不同,就會遭到全面的“封殺”,這就嚴重阻礙了後進人才的發揮!

    如果諸葛亮聽從魏延的建議,從子午谷進兵襲取長安,或者魏延沒有被逼反,成為了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那麼歷史或許將會被改寫~

  • 10 # 代牧益州閻文平

    歷史書上根本沒描述過魏延的頭部結構。魏延一出場就是劉備部下,只能從籍貫推斷其早期經歷,《三國演義》魏延曾效力韓玄的經歷只能說是一種可能性,並不足以說明魏延本是降將入夥,而且《三國志·黃忠傳》明確交代了黃忠曾效力韓玄,<魏延傳>卻沒有。

    也很難說諸葛亮對魏延多打壓。子午谷奇謀風險大,要求:

    1.魏延的軍隊能如期趕到並攻城;

    2.夏侯楙及其下屬班子會把一座有糧食的長安留給魏延;

    3.諸葛亮的軍隊能如期趕到;

    4.蜀軍客場作戰能不被魏軍打飛。

    諸葛亮偏穩重,豪賭不起,這不是玩遊戲,沒處S/L的。萬一有聰明人堅壁清野或者毀掉糧食,魏延沒飯吃。或者按《魏略》的版本,魏延直撲潼關,那夏侯楙再笨再膽怯也只能固守待援,魏延仍然沒飯吃。

    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是諸葛亮的屬官,而且諸葛亮一點沒耽誤他立功和加官進爵。所以竊以為根本不存在所謂諸葛亮打壓魏延的事。魏延因子午谷奇謀沒實施,有意見是很正常的。

    事實是,諸葛亮活著才能保證魏延的安全。諸葛亮死,魏延卒。當然,魏延作為將領,擅自率軍行動,是犯大忌的,怪不得有關部門不調查就把你先滅了。

    最後魏延還很榮幸成為了蜀漢一朝唯一因政治鬥爭被滅族的。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但是,一般將帥統兵在外,家屬會被留在後方作為人質。而上述記載恰恰證明,魏延的“三族”並不是在後方被滅的,他已經受信任到了不需要在後方留人質的地步了……

    <姜維傳>:

    初,先主留魏延鎮漢中,皆實兵諸圍以御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及興勢之役,王平捍拒曹爽,皆承此制。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這是魏延守漢中為蜀漢留下的寶貴經驗,王平正是以此法打退曹爽。後來大決戰之際姜維想用關門打狗的辦法,結果玩脫了……

  • 11 # 笑談趣史五千年

    反骨之說實質上是被掌權者利用來翦除異己的政治工具。魏延有反骨之說來自於《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第一次見魏延時說的,諸葛亮第一次見魏延就說他有反骨,立馬讓人拉下去砍頭。但劉備看魏延是個人才並沒有殺他,而是委以重用。

    那麼魏延到底有沒有反骨呢?據諸葛亮說魏延的反骨在腦後,也就是頭的後面。那麼古代男子的頭髮都是像女性一樣往上梳然後束髮,再繫上頭巾,我們現在男子頭髮都理的很短,一眼就能透過頭髮看到頭皮,短頭髮的情況下或許能看到所謂的反骨。而束髮是把頭皮都遮住了,而且反骨應該也就是一小塊小小凸起的小塊骨,根本不容易被發現。所以說魏延有反骨實際上很有可能是諸葛亮看魏延不順眼所致。

    那麼諸葛亮為什麼第一眼就要斬殺魏延呢?依本人之見可能是諸葛亮嫉賢妒能所致。諸葛亮應該知道魏延很有本事,自己是劉備身邊的軍師,如果一個本事不輸自己的人得到劉備重用,那麼自己的地位或許會受到挑戰。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諸葛亮有識人之術,透過仔細觀察發現魏延有一股高傲自大、桀驁不馴的性格,怕自己以後難以鎮住他,所以就想幹脆先把魏延殺了,以免日後留下後患。

    事實證明魏延是很有才能的,確實是個不錯的人才,而他向諸葛亮獻計要展示自己才能的時候諸葛亮都不予採取,實質上是受到諸葛亮的壓制。

    正史並沒有記載魏延有反骨,反骨之說只是小說為了襯托精彩一面而加上去的。

    據說有反骨的人即使不能為王,也能登侯拜相高官厚祿,在官場和政治都會有一番作為,也不見得是什麼壞事。傳說李世民、李自成都有反骨。

  • 12 # 星火辰

    魏延腦後有反骨,這當然是小說中編造的。演義裡說,因為魏延反殺舊主長沙太守韓玄,投降劉備,因此神人諸葛說魏延腦後有反骨,還差點殺了他,叫他以後一心侍奉主公(劉備),休生二心。

    事實上,歷史上的魏延到底是怎麼投入劉備軍中的,並不清楚。三國志魏延傳開頭只說,他以部曲隨劉備入蜀,數有戰功,因此升遷為牙門將軍。魏延反了舊主韓玄這事兒當然就是編造的了。

    一、歷史上魏延是個什麼人?

    真實的魏延,應該是劉備的親信將領,畢竟他出自劉備的部曲,是劉備一手扶植起來的。魏延不但膽氣過人,而且打仗很有本事,因此被劉備破格提拔,負責鎮守極為重要的漢中(要知道,劉邦就是從這裡起兵,攻入三秦,打敗項羽,奪了天下)。當時鎮守漢中的重任,大家都認為非張飛莫屬,魏延居然超過與劉備恩若兄弟的張飛,被破格重用,可見魏延能力很強。

    在被任命時,他還吹牛道:若曹操帶兵來,我為主公帶兵拒之。若是曹魏的偏將來,我為主公吞之。雖是吹牛,但也不是吹牛,從魏延之後長期鎮守漢中的經歷看,他是做到了的。

    後來諸葛亮主政時期,他奉命出擊,還大敗了曹魏的軍隊。

    無疑,魏延對軍事的看法和謹慎的諸葛亮是不同的,因此他兵出子午谷的計劃得不到採用,常常很鬱悶,加上他又是個性格剛直的人,肯定會得罪諸葛亮身邊的人。

    二、魏延和諸葛亮的關係到底怎麼樣?

    無疑,劉備死後,諸葛亮成為了蜀國的第一人。然而,魏延在軍中的聲望,恐怕並不比諸葛亮低。魏延是劉備一手提拔起來的,是劉備的部曲將,而不屬於諸葛的荊州系,當然不可能與諸葛亮特別親密。但是,總體來說,諸葛亮的為人還是很公平的,也給了魏延許多立功的機會。三國志中也說到,魏延總是感嘆在諸葛亮手下,他的才能不能完全發揮,但也沒說都不能發揮。一個人的才能要完全發揮,除非魏延是蜀國第一人還差不多。其實,在這個時候,魏延已經把自己當做除諸葛外的蜀國第一人了。這其實也沒什麼錯,在蜀國軍中的老將,本來就屬他功勞最大、資格最老了。但是,他沒有看到,荊州系的文官們已經在朝中掌控大權,蔣琬、費禕、楊儀等人,其實都不太認同他,差別是楊儀故意和他對著幹,蔣琬暫時保持著中立,而費禕似乎還表面對他很尊重。但這些人,後來都成為了魏延的索命人。不能說,此時的諸葛亮就想要除掉魏延,但是諸葛所信用的這些荊州派們,似乎都對魏延有或明或暗的不滿。

    三、魏延之死的探討

    1、強如魏延,為什麼會打不過文官的楊儀?

    這裡其實無關乎魏延的作戰能力、兵法之類的,關鍵在於魏延率領的是什麼人?他計程車兵,都是西蜀軍士,其家族老小,都在成都被控制著,歷史記載說的是魏延因為沒有道理,所以軍隊散了,倒不是真被楊儀就打敗了。與其說魏延沒有道理,士兵都不信服他,不如說士兵們都在為他們的家屬考慮。

    2、魏延為什麼得不到蜀國朝論的支援?

    這個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魏延是武將,是大將,面對他和一個文官楊儀誰是造反者的判斷時,一般人站在劉禪的角度該怎麼想?這不是很明確嗎,即便造反的真是楊儀,那威脅總比魏延小吧。第二、前去調解的費禕出賣了魏延,而主政的蔣琬站在了楊儀一方,掌握朝政的荊州派共同反對著魏延。第三、魏延回兵堵截楊儀的軍隊,確實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說他是造反,魏延也無話可說。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若魏延成功了,再依靠軍事力量完全乾掉荊州派,那劉禪豈不是很危險?即便魏延最初並沒有這種企圖,只是想除掉楊儀,但人是會變的,譬如後來陳橋兵變“迫不得已”的趙匡胤。

    3、斬殺魏延的為何是馬岱?

    歷史上的馬超在投劉備之前其實反覆無常,因此劉備雖然給了他很高的名號,但卻並不見得如何重用他。此時,馬超的堂弟馬岱卻被拉了出來。其中從中也可以看出一點端倪,劉備死後蜀國軍權變化的一點影子。似乎劉備的部曲將在被弱化,而原屬西涼軍的馬岱倒是被重用起來,還包括一個魏國投降來的小將姜維。我們可以看到,蜀國中後期,似乎蜀國當地的將領,以及姜維等人冒了出來,而劉備的老班底卻模糊不清了。於是,馬岱斬殺魏延,就是情理之中了。

  • 13 # 唐不三不四藏

    小說《三國演義》描寫魏延腦後有反骨,並且最後在諸葛亮去世後果真反叛蜀漢,並早已被諸葛亮所預料,安排馬岱將魏延殺之。一方面小說再一次加深刻畫諸葛孔明的慧眼識人與神機妙算;另一方面也刻畫出一個讓人咬牙切齒的魏延,強烈的衝突,引發讀者感情的波瀾起伏。鮮明的角色特點,引人入勝!這是小說的敘事手法,真實的魏延恰恰相反,為蜀漢的北伐大計操碎了心!魏延之死全程回顧:

    諸葛亮在北伐途中病危,召開緊急首腦會議,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唯獨沒有叫上魏延,然後就宣佈了計劃安排:

    “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三國志魏延傳》

    讓魏延斷後,如果他不服從安排,那楊儀你們就自己走自己的別管魏延了。

    等到諸葛亮去世,費禕去通知魏延諸葛丞相的臨終安排,魏延大怒說:“為什麼諸葛亮死了我們就要退兵啊?不能應為他死了就要耽誤北伐的大計啊,他不在了,還有我啊,再說了就算撤退,為什麼讓我給他楊儀斷後啊?”於是魏延沒在楊儀他們還沒有動身南撤的時候,自己就先撤了,並且一路撤一路搞破壞,燒橋破路,給楊儀他們製造麻煩,並且還給蜀漢中央上書說楊儀反了,然而楊儀也不甘示弱,也不停的給朝廷上書說魏延反了,這可難壞了我們的後主劉禪,召叢集臣來討論到底誰反了,討論結果是:楊儀應該不會反。那魏延的嫌疑立馬提高。

    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三國志魏延傳》

    蜀中大將王平追上魏延,跟他說:“丞相屍骨未寒你們就唱這出,還有沒有良心!”魏延的部隊覺得理虧,知道這樣就算跟魏延回去也沒有好果子吃,就散了,魏延成了光桿司令,帶著幾個親信和兒子們往漢中撤,被追上來的馬岱斬殺。

    我們來分析一下

    假設魏延反了,那他最好的去路就是曹魏啊,那他不應該南撤,而是很樂意的答應斷後,等楊儀他們走遠了,自己直接轉投曹魏,豈不快哉!然而他沒有;諸葛亮死後魏延第一反應是繼續北伐,而不是策動反叛,在得知讓他斷後,還搶在楊儀之前動身,感覺更像是在賭氣。

    沒錯,這場鬧劇其實就是魏延與楊儀的個人恩怨

    誰都不服誰,本來在諸葛亮領導下兩人就爭鋒相對,有諸葛亮在中間協調還相安無事,等諸葛亮去世,兩人徹底放飛自我,水火不容,並且諸葛亮一死,他們兩就是接替北伐大旗的相互競爭對手,所以必須要爭個你死我活,從馬岱把魏延的人頭帶回來楊儀的行為可以看出,魏延之死是和楊儀內鬥的犧牲品: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三國志魏延傳》

    楊儀派馬岱追殺魏延,馬岱砍下魏延的腦袋交給楊儀,楊儀起身用腳踏踩魏延的頭說:“庸奴!還能幹壞事嗎?”於是誅殺魏延三族。開始,蔣琬正率領宿衛各營扶喪北行,行程數十里,魏延被殺的訊息傳來,他又返回。起初,魏延不北往投降魏國而南往返蜀,其本意只是為了殺掉楊儀等。平日諸位將領一向不和睦,當時時論也認為一定由魏延接替諸葛亮。魏延也自視為此而已,並非想背叛蜀國。---《三國志魏延傳》

  • 14 # 愛花緣

    魏延(?-234年),字文長,義陽平氏(今河南桐柏縣)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升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拔為鎮遠將軍、漢中太守,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鎮守漢中十年。劉備即位後,拜鎮北將軍。隨同諸葛亮北伐,拜涼州刺史,封都亭侯,曾在陽溪大破費瑤和郭淮。打算親率兵馬由子午道襲取關中,仿效韓信故事,與諸葛亮會師潼關,遭到謹慎的諸葛亮反對。

    魏延作戰勇猛,性格孤傲,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魏延爭鬥落敗,為馬岱所追斬,夷滅三族。

    孫權:楊儀、魏延豎牧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楊戲: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御,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13] 

    陳壽: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並鹹貴重。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14] 

    張耽: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於將相也。然議者舉將多推宿舊,未必妙盡精才也。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勳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

    裴松之:由今觀之,皆以亮不用延計為怯。凡兵之動,佑敵之主,知敵之將。邈之不用延計者,佑魏主之明略,而司馬懿輩不可輕也。亮欲平取隴右,且不獲如志,況欲乘僥倖,盡定咸陽以西邪!

    李苗:每讀《蜀書》,見魏延請出長安,諸葛不許,嘆息謂亮無奇計。

    魏元忠:夫才夫才生於世,世實須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資世?故物有不求,未有無物之歲;士有不用,未有無士之時也。志士在富貴與賤貧,皆思立功名以傳於後,然知己難而所遇罕。士之懷琬琰就煨塵、抱棟幹困溝壑者,悠悠之人直睹此士之貧賤,安知其方略哉!故漢拜韓信,舉軍驚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此富貴者易為善,貧賤者難為功也。

    何去非:蜀師每出,魏延常請萬兵趨他道以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憤惋。孔明之出者六,蓋嘗一用其奇矣。聲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一旦而降其三郡,關輔大震。卒以失律自喪其師,奇之不可廢於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務此也,此銳於動眾而尤其智以用之也,嗚呼!非湯武之師,而惡夫出奇卒以喪敗其眾者,可屢為哉? [15] 

    程公許:魏延驍勇,欲以奇兵間道與大軍會,孔明信用其說,安知三秦之不歸於漢? [16] 

    胡寅:兵行詭道求勝而已,延之計可用甚明。而孔明不從。或謂孔明長於治國而短於將略;或謂孔明疑延不敢委也。

    洪邁:魏延隨公出,輒欲請兵萬人,與公異道會於潼關,公制而不許,又欲請兵五千,循秦嶺而東,直取長安,以為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史臣謂公以為危計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謂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方以數十萬之眾,據正道而臨有罪,建旗鳴鼓,直指魏都,固將飛書告之,擇日合戰,豈復翳行竊步,事一旦之譎以規咸陽哉!

    陳普:羽不能當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陰。

    陸文圭:魏延及楊儀,兩人蜀俊乂。各懷專忌心,曲直竟誰在。孔明惜其才,未嘗輒偏廢。渭南反斾歸,師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為楊所害。楊亦不得死,晚用姜維輩。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鄧艾。艾復矜其功,受制於鍾會。四人共一律,皆以專忌敗。家國莫不然,鳴呼可為戒。 [17] 

    王夫之:魏延請從子年穀直搗長安,正兵也;諸葛繞山而西出祁山,趨於秦隴,奇兵也。高帝舍棧道而出陳倉,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勢散,拊其背而震驚之,而魏異是。

    王縈緒:諸葛武侯初伐曹魏,魏延直出褒中以取長安之計不用,紙上談兵者幾以為千古恨事。然勞師襲遠,兵家所忌。且曹魏人才以之敵武侯而不足,以之敵諸將而有餘。即以街亭之事觀之,謖之才未必在延之下,一違節制,即敗於張郃。況千里襲人,萬一有張郃其人者,或拒於前,或斷其後,豈不損國威而敗乃公事乎?魏延之計,所謂行險以僥悻者也

    冒鶴亭:魏延之反,亦冤辭也。其人過於自負,嘆恨己才,用之不盡,故諸葛卒後,曰(延語上已引,此處略)。蓋欲遣行者護丞相喪歸,自留渭南,與司馬決鬥。其才不及諸葛則有之,其興復漢室之心,與諸葛同也。而楊儀素與延不平,不欲下之,便引諸營相次還,延於是怒,先儀南歸,燒絕棧道,使儀歸不得。此則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國之大事矣。陳壽於延傳末雲:‘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斯為得之。蜀中人才本少,橫加延以反名,長城自壞,儀之肉寧足食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父愛和母愛,有多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