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
2 # 諶人
特朗普已經在12月20日簽署包括有“對北溪2專案制裁”內容的2020財年《美國國防授權法案》,逼得第三方公司已停止在波羅的海鋪設最後一段管線。現在俄德該咋辦?
北溪2專案已耗資上百億美元,德俄一定會讓它完工,這一點兒用不著懷疑!
如何抵抗美國的打壓制裁,默克爾會與普京共同制定預案。如何保障北溪2專案施工能夠繼續推進,德俄如何調整資金分配和技術施工隊伍資源分配和安排,這需要談論落實。
例如,普京先前已表態,俄羅斯可以派出鋪管船接替不敢再施工的第三方繼續鋪管。這些都需要俄德溝通和同意。
普京與默克爾會談資料片現在是美俄德就北溪專案博弈“刺刀見紅”階段,雙方已沒有退路。兩強相遇勇者勝!
看俄德是否能強頂美國壓力盡快建成並使用北溪2!
所以,默克爾在這關鍵時刻訪俄非常重要,全世界都會關注“默普會”公佈的成果
俄德是世界抗美承受力最強的國家,若它倆頂不住,讓北溪2專案停擺、無限制停工,這將是世界反對美國霸凌主義事業的悲哀!
-
3 # 老狼48440790
德國和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在當前中東局勢的敏感時期,默克爾訪問俄羅斯,當然有雙方利益和目的。
個人認為,北溪二號專案建設,雖然俄羅斯在對外宣告中沒有提,這一問題將是首要問題。
北溪二號建設,美國揮起經濟制裁大棒,對俄羅斯丶德國和北溪2號的施工方進行“次級制裁",其中的一家海底管道鋪設主要施工方已經退出施工,為的還是避免美國的制裁而造成更大的損失,這已經給北溪二號建設工程出了一個較大的難題。北溪二號整個工程投資110多億美元,已經完成工程總量的90%,如何保證丶採取什麼措施以最快的速度繼續完工,應該是俄羅斯和德國關心的首要問題。
土耳其國民議會已經批准土耳其出兵利比亞,這對俄羅斯和德國都將造成較大的經濟影響和政治影響。利比亞的石油很大一部分,直接銷往德國,德國是主要受益方,俄羅斯是利比亞哈夫塔爾國民軍的主要支持者,德俄兩國在利比亞都有巨大利益關係。土耳其對利比亞局勢的直接插手,會使利比亞的局勢產生一定的變數。德國和俄羅斯如何聯手在利比亞發揮作用,這是兩國首腦本次會談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於美國因在1月3日斬首伊朗丶伊拉克兩國軍事領導人,而造成了中東亂局的進一步升級,德俄兩國怎樣藉機發揮政治影響,是兩國擴大國際影響丶制衡美國的極佳良機。
敘利亞問題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如何借美國與伊朗丶伊拉克的矛盾,巧妙的解決敘利亞的殘局問題,俄羅斯和德國也會因勢利導共同合作。
還有諸如烏克蘭的問題。《明斯克協議》是解決俄烏糾紛問題的基礎。上一次的諾曼底模式會議在德國召開,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俄烏雙方不僅互釋了俘虜,還簽訂了石油天然氣供應合同。俄烏德法四國商定於今年三月份繼續開展會談,這也是本次會見的主要內容之一。
伊朗因美國發動武裝襲擊暗殺了蘇萊曼尼,伊朗宣佈終止履行伊核全面協議,伊朗如果向核彈研究技術邁進,受害最嚴重的當然是歐洲和中東周邊國家。作為歐盟的帶頭人,歐洲的代表德國總理默克爾,從中協調,當然是不可逃避的責任。鑑於伊朗與俄羅斯的合作關係,俄羅斯是最佳協調人。德俄合作更有利解決伊核問題協調歐洲立場。
既然是兩國首腦的工作訪問,當然談的是雙方互相感興趣的經濟建設和國際問題。德國選擇在美國製造緊張的時刻訪問俄羅斯,藉此展示大國形象是第一位的。聯合對美國施壓也是俄德的主要目的。利比亞丶敘利亞問題俄德也會對土耳其施加影響。因此,本次德國和俄羅斯兩國首腦會見,對進一步改善兩國關係更顯得突出。兩國的會談成果會不會發表聯合公報,將受到世界的囑目。
-
4 # 雲端美
默克爾訪問俄羅斯很及時 ,在美國擔心伊朗報復是否會規模升級的時候,德國俄羅斯主導的北溪2號被美國製裁事件必將成為會談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雙方共同宣告將對美國施加壓力,同時他們一定會對美伊問題高度關注,對伊核協議重啟提出意見。
德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已經為北溪2投入了大部分資金,終止損失太大了,做一些交換談判那沒問題。美國選擇在北溪2管道完成大部分時候宣佈制裁,恐怕也是為了談條件;真的非要阻止該合作專案,一開始美國就應該毫不動搖。
從某個國際危局裡面撈一些好處,似乎幾百年來都是如此,不會玩這一套的少。搞國土、要特殊權利、搞點銀子、弄個治外法權、租個地方等等;搞這些比侵略強,侵略遭到的反彈反制極其巨大吃不了兜著走。看看這次誰又撈到好處了。快訊!普京訪問敘利亞,同敘總統阿薩德會面。普京訪敘側面表達了對伊朗的支援,對美國是巨大壓力。又訊:首相安倍晉三表示,計劃於本月12日至15日訪問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酋長國和阿曼。
只有美華人撈好處,這明顯不公平。與其怎麼樣,不如拿到實惠,這樣才利國利民。
-
5 # 張139558534
默克爾過兩天去俄羅斯訪問,如果是平常大家一定以為會是商談北溪二號專案問題。畢竟在美國強力打壓下,北溪二號成了一根刺,如鯁在喉了。
但伊朗局勢惡變後,雙方會談肯定是重點這方面了。在伊朗蘇萊曼尼將軍被襲身亡後,引起伊朗國內一片巨大轟動,如何控制好地區形勢,調解美伊矛盾,這才是現在二人要會商頭等大事。伊朗和俄羅斯近乎準盟友關係,長期以來,尤其是在敘利亞問題上,伊朗都是全力支援巴沙爾政權的。對於俄敘聯軍的支援,也是無私慷慨的。它不像土耳其,利益優先。因此,俄羅斯當然不希望伊朗因為和美國惡鬥中,逐漸被對方幹掉,失去這麼好的幫手。德國也很著急!面對本來就複雜的中東、海灣局勢,一心想讓美伊緩和關係,避免歐盟參與其中,始終是德法兩國基本戰略。但是如今雙方已經開始打了,美國刺了伊朗一劍,伊朗也發誓要報仇雪恨。如此,海灣局勢沒個好!到時美華人肯定讓歐盟選邊站,還用說嗎?歐盟只能被綁在美國戰車,聽從役使。
這樣,普京約見默克爾,雙方談的一定是如何壓住伊朗,不讓它進行類似美國式報復。當然,默克爾寄希望於普京,只有他發揮作用,才能讓伊朗理性對待這一事件。當然普京也需要默克爾配合,也要說服白宮,主動緩和關係,採取行動,比如取消部分制裁,同意在伊核協議框架,舉行七國會議。如果美國因此主動讓步,德黑蘭也不會沒有反應。這點,應該歐盟內部會形成一致,到時馬克龍也親自做工作,甚至找來英國約翰遜幫忙,應該說怎麼也有幾分把握了。
形勢在發展,也在變化。應該說大打對雙方都沒有好處!伊朗就算舉全國之力,重創美國。自己也會倒退回石器時代;美國自己也因耗損幾千士兵,大量軍費,大統領不用彈劾就下臺了。這是他希望的嗎?大打不行,那麼小打卻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了。比如,伊朗利用各種組織,以報仇名義,襲擾美軍各處基地。但不要造成美軍人員傷亡,這是美國可以容忍底線。可是行動起來當然說不上了,真是越來越厲害,很可能又會成為大打的藉口。
如何謀劃,如何工作,是過幾天這二位知名政治家需要作的。我們當然希望談出成果,能夠在他們努力下,緩和國際關係。哦,對了!北溪二號專案還是要談,但當務之急不是如何補救,其實雙方可以達成諒解,等等再說。因為俄羅斯和烏克蘭通氣管道已經正常,完全可以解決供氣問題。烏克蘭也不是傻瓜,不會像波羅申科那樣,全部捆綁在美國那裡。現在,怎麼也要聽聽歐盟意見呢。所以問題不大!
-
6 # 兗州發生
默克爾和普京11日會面,最為明顯的是兩個問題:一是對美國斬殺伊朗高官後的局勢走向交換意見;二是對美國製裁北溪2商討應對措施。隨著歐洲對俄羅斯能源需求的增長,德國與俄羅斯走近的步伐越來越快,這既是利益使然。特別是在這兩件事上,德國和俄羅斯的利益一致、看法一致,必使他們走到一起。
回覆列表
蘇萊曼尼被美國“斬首”,美伊關係、中東局勢再添變數;此前,美國透過針對“北溪-2”號的制裁法案,俄德力推的這一專案處境艱難。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普京邀請默克爾訪問莫斯科。特朗普奉行“極限施壓”政策,目的是讓敵人屈服同時團結盟友,但其無底線、不分敵友的做法,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導致被美國敵視的國家立場越來越強硬,盟國也與美國越來越離心離德。默克爾會見普京也表明,特朗普的政策“成功”讓俄德更為接近,俄歐都希望在國際上更加獨立於美國。
1. 克里姆林宮日前宣佈,德國總理默克爾應俄羅斯總統普京之邀,將於1月11日對莫斯科進行工作訪問。雙方在會晤中將討論一系列緊迫的國際問題,包括因美國“斬首”伊朗高階將領蘇萊曼尼引發中東緊張局勢升級、俄德法(歐洲)共同主導的烏克蘭和平程序、俄德力推的“北溪-2”號專案前景等問題,也在討論之列。而毫無疑問的是,美伊衝突、中東局勢是雙方討論的重中之重。
2. 海科·馬斯早前已就美國與伊拉克關係惡化發出警告,並稱特朗普威脅制裁伊拉克“毫無益處”。“我們在伊拉克投入了大量資金,不僅在軍事計劃方面,還包括幫助其重建、發展基礎設施。但這一切都將因局勢緊張而受到威脅。”馬斯解釋說。
俄國際問題專家亞歷山大·阿薩福夫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特朗普推行“美國優先”、“美國例外”政策,導致美國在國際社會上越來越孤立,國際局勢也越來越複雜、緊張。在這一背景下,德國正在加強與俄羅斯的建設性雙邊關係。
“例如,在‘北溪-2’號和其他一系列專案上。但考慮到德國也是西方世界的一部分,這裡邊也有很多複雜問題。德國商界對俄羅斯極其友好,德國當局也是如此。因此,儘管美國不斷施壓,德俄鞏固夥伴關係仍有著非常良好的土壤。”這位專家分析說。
3. 阿薩福夫同時預言,默克爾和普京此次會談也將涉及國際安全理念。“美國殺害伊朗將軍蘇萊曼尼的做法,實際上不僅導致了中東地區局勢動盪,也令一系列條約、國際法和其他因素被遵守和履行遭到重創。世界領導人應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比較政治教研室教授尤里·波奇塔強調說,1月11日的會談對俄德雙邊關係發展有著意義非凡。
“俄羅斯是中東政治的重要參與者,是能夠考慮很多地區與全球政治參與者利益的理想調解人。因此,需要與俄羅斯對話、交換資訊並協調行動。所以,默克爾與普京會晤是完全明智之舉。前景很好,俄羅斯願意展開建設性合作。所以,此次訪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