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C婭茜
-
2 # 北辰奕
不能絕對的說不能,只能說很難很難,可能性極低。如果你見過一般的郵輪下水的剎那,就會明白連普通的民用大船都是很難翻的,船下水的時候不是小心翼翼的推進水裡的,而是直接就以接近90度橫躺著栽倒在水裡,然後再靠自己的浮力浮起來,畫面非常刺激。所以一般的大船在海里遇到個普通風浪都是可以扛得住的,大船在海上因為風浪沉沒那都屬於大新聞了,就像南韓的世越號。而像航母這樣的超級鋼鐵浮島,集所有最先進的高科技於一身,想讓它翻真不是一般的難。美國曾經拿退役航母實驗,拿導彈足足轟了幾百發,航母才不情不願的沉沒。如果我們考慮颱風和颶風,小型航母一般還是會躲著走,但是美國那種10萬噸級的超級航母,一般的颱風和颶風都奈何不了它,除非是17級以上的超級颶風 但問題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哪裡有颱風颶風提前幾天就知道了,會有哪個神經病會故意往裡面鑽呢?
-
3 # 陳北航
航母是不會輕易讓海浪掀翻的。
比如尼米茲級這樣的重型航母可以抵抗11級以上的大風浪,一般是不會被吹翻的。不過,在遇到大風浪時候,航母不能放飛或者回收戰機,而且所有的非固定裝置都需要收回到船艙內,這時候的航母和民用船隻沒什麼區別了。
具體說一下。
第一,航母噸位大,並且在設計時就考慮到抵禦風浪影響(比如減搖鰭),穩定性極佳,這也保證了小海浪時不影響戰機起降。
第二,如果是海嘯,海嘯只有到沿岸淺水區,受到地形擠壓才會形成一道我們熟悉的高牆拍過來。航母戰鬥群大部分時間都在遠洋航行,海嘯在水越深的地方波浪越小,在遠海一般不會超過1到2米高,對於大型航母來說沒什麼太大感覺。
第三,按照現在技術水平,颱風的形成和移動都是可以預先觀測。在衛星指引下,航母會避開臺風,除非極特殊情況,否則是不會穿越颱風區的。一方面不利於全艦裝置的壽命週期,另一方面艦隊中的驅護艦不一定能抗的住。
所以,航母是不會輕易翻船的。
-
4 # 陪你看海zz
答案是肯定的,大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去年就發生一次十幾萬噸大散貨船折斷沉沒的事故,不過航母用的鋼材比貨船好,重心高穩性不如散貨但是一般的風浪肯定沒問題。如果遇到颱風那也不好講,你再牛逼也是鋼材焊接起來的,也是有可能被颱風卷的支離破碎的,不過一般不會有人這麼幹,遇到大風浪都會避風的,就算船體沒事,裝置和人也受不了
-
5 # 煩的時候看看
現在科技那麼發達!隨時隨地都能監控天氣情況!如果遇見惡劣天氣會改行的!但是如果執意要闖過去翻掉是有可能的!
美帝的尼米茲級航母號稱能抗12級颱風,而颱風共有17級。看來12級以上,尼米茲也得沉了。
航空母
艦體積龐大,排水量高達數萬噸甚至十萬噸以上,如果遭遇颱風,就算沉不了,劇烈的搖晃起伏也會讓艦內的飛機裝置
碰撞損毀嚴重,更別提那些排水量小得多的驅逐艦巡洋艦
了。一個浪湧這些小船就下去永遠上不來了。所以,艦隊都非常關注天氣
狀況,有颱風的地區根本不去。被颱風摧毀的著名艦隊:1.元朝伐日艦隊:元朝前後兩次攻擊日本列島,都因為半途遇到颱風幾乎全軍覆沒。所以,二戰末期日本人鼓搗出了神風敢死隊,妄影象元朝那樣力挽狂瀾。2.近代以來,美軍曾多次遭受颱風重創,其中損失最慘重的有兩次。一次是1944年12月萊特灣戰役期間,擔負海上掩護任務的美國第三艦隊遭到了“眼鏡蛇”颱風的無情襲擊。艦隊司令哈爾西海軍上將雖然收到了颱風警報,但沒能正確判讀,仍然讓艦隊滯留在萊特灣附近海域。結果有3艘驅逐艦葬身海底,800多官兵死亡。航空母
艦雖然抗往了颱風,但是艦上裝置損毀嚴重,一些航母的艦首甚至被颶風吹掉或吹毀,而且還有146架艦載機被毀壞。哈爾西因此被停職4個月,受到海軍法庭調查。另一次是1945年6月,在美軍進攻沖繩
的戰役中,倒黴的哈爾西艦隊又遇到了“路易斯”颱風襲擊。艦隊集結地巴克納灣陷入一片昏天黑地之中,軍艦互相撞擊。隨著颶風風力不斷增強,擱淺在礁盤上的幾百艘軍艦不斷被颱風捲走,接著又被丟向礁石,集結在沖繩
的美軍艦隊遭受了滅頂之災。颱風過後,美軍的統計資料顯示,有12艘軍艦沉沒、222艘軍艦擱淺、32艘軍艦嚴重受損報廢、損毀近200架飛機
,另外還有107艘兩棲登陸艦擱淺或受損。 -
6 # 黃軒28
這個問題好像不是什麼問題吧,如果非要硬扛颶風大浪,我覺得沒有翻不了的船,這樣說不知道你能不能接受,所有覺得戰天鬥地的玩意兒都被無情的證明只是小小人類的自我YY而已,但航母被浪翻又可能不大會出現,這又怎麼說呢?因為事實上航母不會因為是否能“壓住”海浪去勇闖暴風眼的,這樣腦殘的指揮官還沒見過,自古氣象就作為一個極其重要的作戰參考因素不斷地出現在所有作戰指控人員的手裡,指導他們做出有利己方作戰的規劃,這裡面就絕對有關於海洋狂風大浪的預警,以指導航空母艦:躲!避!躲避!躲避!而且航母的作戰要求也強烈要求其規避高氣象條件區域,以規避戰機無法起降的區域,這種區域是全戰區通用的限制,不因為戰機是哪個國家的就牛叉一點,就要往颱風中心區嘗試起降,所以基本不存在某種作戰情況無可規避地非要航母前往颱風區的奇葩條件,所以航母不會被大浪打翻是基於它基本上不可能為了黨和人民衝到颱風中心的情況出現,而全世界漂浮在海洋的艦隻能夠安全航行,全都是因為他們規避惡劣氣象條件區域通行,從來都不是因為承建商告訴他們永不會沉,上一次啟航前標稱“不可能沉沒”的世界名艦叫“鐵達尼”號,結果……呵呵……
-
7 # 痛123533948
一般12以下的浪是不會掀翻航母,但航母也可能會被掀翻就像如果日本發生8.0-9.0級地震那個地震所產生的海浪的高度和強度可不是平常我們見到的那種海浪了,高度可是比一般海浪要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那種海浪的威力不是我們普通人可以設想的
-
8 # 攔阻著艦
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目前的海空“武器”裝備整合的巔峰之作代表——航空母艦,在大自然面前也是渺小的!在海上,“遇到”了“狂風巨浪”,那也是必須要繞著走的!
誠然,目前現役的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標杆、是核動力、是“超級”航母,是海軍水面艦艇中的No.1,但尼米茲級的排水量也只是10萬噸級,在茫茫大海中也還是一葉扁舟!
“狂風巨浪”,是由海嘯,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生的破壞性海浪,海嘯的波速高達每小時700~800千米,這樣的海嘯摧毀航母是毫不費力的。
而且,事實上,歷史上就有這樣 的例子,比“狂風巨浪”稍遜一籌的,如海上的颱風、暴風雨、強雷暴等惡劣氣象就曾“打擊”了航母編隊。這樣的教訓就是“哈爾西臺風”(Halsey"s Typhoon)。“二戰”時美國海軍的“莽牛哈爾西”(William Halsey Jr.)哈爾西上將所指揮的第38特遣艦隊,當時是在菲律賓呂宋島以東的480千米的海域,準備執行萊特灣戰役中的掩護任務。由於後方的天氣預報的出錯,加之哈爾西作為統帥在戰場時的決策,未能規避颱風,甚至第二天上午艦隊闖入了“颱風眼”。
而哈爾西的麾下是7艘大型航母、6艘護航航母、8艘戰列艦、15艘巡洋艦和約50艘驅逐艦組成的超級艦隊。但在海上“颱風”面前這些鋼鐵鉅艦是“不堪一擊”。當艦隊發現情況不妙“逃離”時,也是跑不過颱風的。高達17級風力下,艦隊中3艘驅逐艦沉沒,13艘航母全部損壞,其中至少10艘遭重創,航母的艦載機連同飛行甲板一起被掀飛,損失146架艦載機、近800人死亡。
這是美國海軍在“珍珠港”事件後遭受的最慘重的裝備損失。
-
9 # 千機營
看碰到什麼樣的海浪,如果是印尼大地震那樣30多米高的巨浪,那就有點夠嗆!
雖然現在還沒有航空母艦被颶風/颱風吹翻的例項。但也有相關被颱風重創的例子:
1944年12月,美國第三艦隊在綽號“蠻牛”的哈爾西中將的率領下,集結在菲律賓中部的民都洛島附近,準備向日軍佔領的菲律賓呂宋島發起進攻。艦隊包括“紐澤西”號戰列艦、CVE-74“奈漢塔灣”號和CVL-26“蒙特利”號航空母艦、驅逐艦和其他艦隻組成。
12月18日,艦隊遭遇“眼鏡蛇”颱風襲擊,結果兩艘航母遭受重創,三艘驅逐艦葬身海底,800多官兵死亡,146架戰機被毀壞:
所以說到底航母雖然戰力強大,但也並不是可以肆無忌憚的橫行大洋。目前的美國航母出行前都會察看天氣預報,且相關天氣情況也是實時彙報艦隊指揮!
-
10 # 軍備解碼
首先明確:十萬噸級的航母能夠抵抗12級颶風和9級海浪的聯合作用,但面對颶風仍要退避三舍;已知的自然氣象條件下,沒有航母被狂風巨浪掀翻的案例;不排除超常規氣象下的超級海浪,掀翻航母的可能!
狂風巨浪包括了風力等級和海況等級兩個概念現代船舶多為排水型船,全部依靠水的浮力支撐,因此受風吹和海浪的影響極大。為適應海上風浪環境,所有的海上船舶都有抗風能力的要求,這種抗風能力是在保證安全航行的條件下,艦艇所能承受的最大風力。
按照普氏風力等級表,12級風的風速高達每秒32—37米,12級(含)以上稱之為颶風,風速從每小時118直至每小時248千米以上。
艦艇抗風能力(穩性)計算方法是以艦船遭受橫向來風與橫搖的同時作用時不致傾覆為標準,僅考慮了風力對船身橫向穩定的影響,因此無法全面考察艦艇在大海中面臨的複雜運動,比如海水晃動、船體縱搖等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產生的複雜劇烈無規律的運動狀況。因此,實際更多使用海況(海面在風的作用下波動的情況)的概念衡量海面適航條件。
海況按海面波動狀況、波峰形狀及其破碎程度、浪花泡沫出現的多少,共分為10個等級,由低到高分別稱為無浪、微浪、小浪、輕浪、中浪、大浪、巨浪、狂浪、狂濤、怒濤。除此之外,浪高達到20米以上稱為暴濤,由於極其罕見,上面的等級劃分中未予列入。
可以看出,海況的等級是大致用浪高來劃分,而軍艦的效能指標用抗風能力來衡量,兩者之間的並無精準的對應關係。一般認為,12級颶風時,海況可達9級,浪高達到14米;14級颶風時,海面浪高達20米,已經達到極為罕見的暴濤級別;16級颶風時,海面浪高更是高達30米,已經可以掀翻任何海上船舶。
現代航母抗風浪能力極強,能夠抵抗12級颶風和9級海浪的聯合作用而不傾覆。按照中國海軍規定水面戰鬥艦艇抗風標準,絕大多數驅護艦的抗風能力都是一級,能夠抵抗52米/每秒的風力,這個標準已經大於12級的颶風。
航空母艦是各類軍艦中抗風能力要求最高,遼寧號航母的抗風能力遠遠超出了中國海軍的軍用標準,達到了108米/秒。這個標準已經超過了標準風力的15級颶風。
美國十萬噸航母的抗風能力,沒有得到準確的資料,如果參照遼寧號的標準,至少在108米/秒。據稱美國尼米茲級在海上能抗12級風暴,相當於能夠抵抗14米高的巨浪。但是,這種情況下,航母只能保障最基本的動力航行,很多裝置和工作無法開展,航母甲板上的艦載機也必須轉運到機庫內妥善固定,強大的風力仍有可能對航母本身的裝備造成一定損傷。
歷史上也確有航母遭到颶風重創。1944年12月,哈爾西中將率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往菲律賓民都洛島附近集結,由於判斷失誤加之求戰心切,第三艦隊一頭扎進了風力14級、陣風高達17級的颱風,巨浪和暴風雨撲向艦隊,直到兩天後才離去,最終造成了第三艦隊3艘驅逐艦沉沒,2艘航母受重創,146架艦載機被拋入大海,近800人死亡或失蹤。
總的來說,憑藉現代發達的海航監視和氣象預報科技,任何海洋颶風都能夠被準確的預報,航母編隊都會在災害天氣來臨前,採取緊急避讓措施,避免災害事件發生。
不排除超常規氣象下的超級海浪,能夠掀翻超級航母!美國災難片《2012》中,也模擬了巨浪掀翻約翰肯尼迪號航母后,撞向白宮的鏡頭。不過這畢竟是科幻片,畫面中的巨浪估算高達五六百米,已經遠遠超過可能出現的自然天象了!
但是,這種類似的非常規氣象究竟會不會出現,誰也不能肯定的回答!我們唯一需要記住的是,在大自然面前,人類仍猶如螻蟻,多一份敬畏,才是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
回覆列表
航母從設計開始就考慮艦的平衡問題,航空母艦上設有減搖鰭,這個東西就像魚的魚鰭一樣,固定在船的左右兩側,一般為兩對甚至更多;早期的減搖鰭是固定式的,現在是電腦控制可以活動的,它會根據船的姿態來調整角度以便維持船的平穩。 壓載水艙,航母最底層的船艙不是空的,裡面是有水的。而且同時分割成幾個不同的艙室,用水泵可以來回抽,這樣當船不平衡的時候,比如右傾,那隻需要把右邊壓載水艙的水全部抽到左邊來就可以了。在船受損的時候,失去平衡的時候,艦長也經常這麼幹:左舷注水!
航母的抗風能力大小是由相當多的因素來決定的,如與風浪的遭遇角(相對舷角)、船舶的速度、縱橫週期與風浪的週期及船舶當時的穩性大小等等…有一點要明確,任何船隻都不能與颱風抗衡的,海面上的颱風(北美叫颶風)都是隨隨便便到十六級以上的,吹上了直接解體。
航母本身由於船體較大,抗風浪性極佳,然而問題在於它所搭載的艦載機很容易因跟隨船體晃動而移動,從而導致飛機損壞,即便固定在甲板上也存在重大隱患。
但從設計角度看,尼米茲級理論上可以抗12級颱風 。航母雖可以抗風暴,但颶風及海嘯沒辦法。但從實際情況看,沒有任何一個指揮官願意去碰這麼個倒黴的天氣.每到颶風襲擊美國東海岸時,海軍就讓當時在港的航母離開躲避。一般航母會在颶風及海嘯來臨前根據氣象中心及地質災害中心得到訊息,採取緊急避讓措施,避免類似災難發生。
艦艇抗風能力是艦艇在保證安全航行的條件下,艦艇所能承受的最大風力。
中國海軍規定,水面戰鬥艦艇以距離水面10米高處的額定陣風的風速為準,劃分了6個等級,即從六級到一級,依次遞增,六級時的風速為21米/每秒,一級為52米/每秒。
水面艦艇的抗風能力以正常排水量為準,正常排水量等於或大於2500噸的艦,其抗風能力為一級,也就是說,中國海軍絕大多數驅護艦的抗風能力都是一級,如054系列護衛艦和052系列驅逐艦等,能抵抗52米/每秒的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