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李笑談古今事
-
2 # 西府趙王爺
說起信陵君其實挺遺憾的。他曾是戰國後期作為耀眼的人物,連強大的秦國都在他面前低頭。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趙國慘敗,四十五萬青壯近乎全滅。三年後,秦軍再度攻趙,此時的趙國元氣還未恢復,根本無法抵擋秦國大軍。
於是乎,秦軍兵臨邯鄲城下,趙國危在旦夕。其間雖然有平原君趙勝散盡家財,募得三千死士這樣的壯舉,但面對強大的秦軍,這仍然是杯水車薪。
這時候,曾經傲立於東方六國的趙國,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開始向周邊各國求援。其中,同為三晉的魏國,有感於唇亡齒寒,答應出兵救援邯鄲。
但是,半路上秦昭王傳來訊息,威脅魏王,稱誰敢救趙國,他就第一個打誰。想起曾經伊闕之戰的慘敗,魏王慫了,他害怕得罪秦國。於是,魏國救援大軍停止前進,按兵不動。
這種危急時刻,信陵君魏無忌站了出來,他從魏王處竊得兵符,趕往前線調兵出擊,領兵的將軍晉鄙不願出兵,魏無忌將其斬殺,親自接管大軍。
隨後,魏無忌率領魏軍與邯鄲城內的趙國軍隊裡應外合,擊破秦軍。邯鄲城因此得救,信陵君也名揚天下。如果你一個人能阻止秦國,那一定是信陵君。
公元前247年,又是魏無忌,領著五國諸侯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打得秦國緊閉函谷關,不敢言戰。自此,信陵君之名,天下無人不知。
雖然他和同時期的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戰國四大公子,但他的名望要遠勝其他三人,天下豪傑皆仰慕於他,紛紛來投。就連年輕時候的劉邦,也曾取投奔過信陵君,想成為其手下門客,追隨於他。只不過等他行至大梁時,信陵君已死,只能退而求其次,轉投信陵君門客張耳門下。
要知道那時的劉邦可是楚華人,家住沛縣,和大梁有著千里之遙。這麼遠都要來慕名投奔,可見信陵君的影響力。就算是秦國滅亡,劉邦依然崇拜魏無忌,每每經過大梁,就會去其墳前祭拜。甚至於後來稱帝之後,還專門安置了五戶人家,負責看守魏無忌的陵墓,世世代代祭拜。
可以毫不誇張的講,在那個時代,你可以不知道七國國君是誰,可以不知道白起廉頗,但是你必須要知道信陵君,他就是那個時代的全民偶像。
但信陵君的結局是悲慘的。晚年的他,縱情酒色,不問世事,最後鬱鬱而終。
那麼,曾經意氣風發的信陵君,最後為何會變成一個酒鬼?
這還得要從他尷尬的身份說起。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國的公子,他的父親是魏昭王,哥哥則是魏國現任國君魏安釐王。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當然,兄弟倆關係還不錯,並沒有因為權力而發生太大矛盾。甚至於魏安釐王還允許信陵君在府中廣招門客,建立自己的勢力。由此可見,魏安釐王並沒有太防備魏無忌。
正是因為如此,魏無忌當初才可以輕鬆的拿到由魏安釐王保管的魏軍兵符,從而調動魏軍,解救邯鄲,從而名揚天下。
此後,魏無忌因為於趙國有功,被趙孝成王奉為座上賓。而他自己因為私自盜竊兵符,還殺了魏國大將,而不敢再回魏國,於是就留在了趙國。在趙國的日子裡,魏無忌天天會客訪友,日子悠哉悠哉,可他哥哥魏安釐王可就慘咯。由於魏國不聽秦國警告,執意出兵救趙,導致秦軍大敗。
秦國自然而然的將這筆賬算在了魏國頭上,不停的攻打魏國。而魏國哪裡是秦國的對手,喪城失地,節節敗退,魏安釐王頭疼不已。無奈之下,他只得是向東方其他東方五國求援,以期組成諸侯聯軍,合縱以攻秦。
但諷刺的是,沒有諸侯願意出兵,就算是曾經被魏國救援的趙國,也不願出兵。除非是信陵君魏無忌請求他們,他們才願意出兵。在他們看來,魏無忌的人情遠比這個魏王有用。
魏安釐王不得已,只能是將魏無忌請回來。而魏無忌回來後,號召天下,諸侯紛紛響應,派遣大軍相助。最終信陵君率領諸侯聯軍,把秦軍趕回了函谷關,再度威震天下。
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當是時,公子威振天下……
此時的信陵君煥發第二春,自然是意氣風發。但是哥哥魏安釐王呢?他心裡可謂是五味雜陳。
他才是魏國國君啊,但魏國乃至天下人,提起魏國,想到的不是他魏安釐王,而是弟弟魏無忌。長此下去,他魏無忌想要取代自己,豈不是輕而易舉?
功高震主,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國君都無法避免的問題。為了自己的統治,魏安釐王有必要做出一些防範。於是在將秦國擊敗之後,魏安釐王就拿了魏無忌的兵權,而沒有了魏無忌的五國聯軍,頓時分崩離析。最終在函谷關前被秦軍所擊敗。
五國伐秦失敗,東方六國失去了擊敗秦國的最後一次機會。魏無忌也因此心灰意冷,從此沉迷酒色,不問世事。
對此,世人都罵魏安釐王目光短淺,心胸狹隘。但將心比心,如果把你放在他的位置上,自己身為魏國國君,卻要生活在自己弟弟的光芒之下,你會甘心嗎?
所以,魏安釐王沒有錯,他只是為了自己的統治能夠更加穩固一點。當然,魏無忌也沒有錯,如果他照顧了哥哥的感受,那他便不會成為天下人的偶像,不會有此名望,更不能聯合五國伐秦。
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你根本無法去評判它的對錯,因為各自的立場不同。只能說這是命運吧,如果當初坐上魏王之位的是魏無忌,也許這天下又能出一個齊桓公也說不準。
-
3 # 閒來聊聊歷史
列於"戰國四君子"之首--- 魏國 信陵君 魏無忌
信陵君:魏無忌,戰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的異母弟。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所以後世皆稱其為"信陵君"。
主要功績:名震天下,諸侯不敢謀魏十餘年;竊符救趙,兩破強秦。
廣招門客 ,禮賢下士
魏無忌信陵君處於魏國走向衰落的時期,他效仿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的輔政方法,延攬門客。因公子為人心性仁厚又謙遜待人,無論士人才能高低,都謙虛且以禮相待,不敢因己富貴而對人驕傲。因此,周圍幾千裡內計程車人都爭著來依附他,終招來賓客三千多人。魏無忌亦急人之困,曾在軍事上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趙國和魏國的危局,平生著有《魏公子兵法》。
說到信陵君禮賢下士,有兩個小典故便可說明:
侯嬴:話說當時魏國有個隱士,名侯嬴年七十,因家貧在大梁夷門做守門小吏。信陵君聽說後,前往拜訪並饋贈厚禮,但侯嬴不接受。信陵君又大擺酒席宴飲賓客,待賓客坐定後,帶著車馬及隨從空出車上左位(古代以左為尊),親自到城門迎接他。待侯嬴整理好衣帽後就徑直坐到左位上,無絲毫謙讓之意,可信陵君手握韁繩卻更加恭敬,於是街市上的人都看到信陵君手握韁繩替侯嬴駕車。到家後,魏無忌便領著侯嬴坐到上席,並向全體賓客恭敬地介紹侯嬴。
朱亥:戰國時魏華人,隱居於市井之中,有勇力,早年在大梁(今河南開封)當屠夫。侯嬴曾對公子說:"屠戶朱亥,是個賢人,但一般人不瞭解他,因此才埋沒在屠戶中間。"因侯贏的推薦,信陵君幾次去拜訪他,最終成為信陵君的座上賓,曾在退秦、救趙、存魏的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
竊符救趙,破秦居趙
公元前260年,趙孝成王在長平之戰中,中了秦國之反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導致長平之戰趙軍大敗,趙國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公元前257年,因趙王激怒秦王,秦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形勢非常危急。趙國丞相平原君趙勝多次向魏安釐(xī)王和信陵君魏無忌請求救援,魏安釐王派將軍晉鄙領兵十萬前去救趙。
後因秦威脅,魏王阻止晉鄙再進,軍隊駐紮在鄴城名義救趙實為觀望。因趙勝之妻是魏無忌的姐姐且趙已危在旦夕,魏無忌屢次請求安釐王趕快出兵,但魏王始終不肯聽從。無奈,非魏王的虎符不能出兵,魏無忌聽從侯嬴謀略,請求魏王寵姬如姬幫忙盜出兵符。魏無忌手持兵符假稱王命代替晉鄙為將,晉鄙核驗兵符但有所懷疑想要拒絕受命,此時朱亥一錘砸死晉鄙,信陵君接管了晉鄙的軍隊,開赴前線抗擊秦軍。秦軍撤離,邯鄲得救,趙國得以保住。
信陵君借魏王寵姬如姬之手竊得兵符,錘殺晉鄙奪取兵權,成功擊敗秦軍、救援趙國。魏安釐王惱怒魏無忌盜了兵符,假傳君令殺死了晉鄙,這一點信陵君也十分清楚,於是在打退秦軍後,魏無忌讓手下的將軍帶著軍隊返回魏國,自己與門客則留在趙國,在趙國一住就是十幾年。
威震天下,諸侯不敢謀魏十餘年
之後恢復了元氣的秦國乘著魏無忌在趙國,進攻魏國。魏安釐王焦慮不安,派使者去請魏無忌回國。信陵君回到魏國後,魏安釐王任命其為上將軍,做魏國軍隊的最高統帥。公元前247年,魏無忌派使者向各諸侯國求援,各國得知魏無忌擔任上將軍,都紛紛派兵救魏。魏無忌率領諸侯國聯軍在黃河以南大敗秦軍,使秦國將領蒙驁戰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這次合縱攻秦的勝利,使魏無忌的聲威震動了天下,各諸侯不敢謀魏十餘年。
抑鬱不得志,傷於酒色而亡
五國攻秦,秦王因忌憚魏無忌,派人持萬金到魏國離間安釐王和魏無忌的關係,同時派人到魏國境內假裝祝賀魏無忌登上王位。本來安釐王就一直忌憚信陵君,他雖是信陵君的兄長,卻因其才華和威望而倍感自身受到威脅。因秦一舉而更加懷疑魏無忌,便使人代替信陵君執掌魏國兵權。
從此信陵君心灰意冷,回到魏國之後,不再上朝,每日沉迷酒色。四年之後(公元前243年),魏無忌去世。從此魏國失去最後支撐的頂樑柱,十八年後,魏國被滅。
源起魏安釐王猜忌
魏安釐王猜忌信陵君魏無忌,由一件小事兒便可知:一次信陵君與魏王下棋,有急報送來,說趙國出兵就要進犯魏國邊境。這可是大事,魏王放下棋子就要召集文武商量對策,信陵君及時制止了哥哥,說大王不要擔心,這只是趙王在打獵而已,說完就繼續把心思放在棋盤上。很快又有情報傳過來,確是趙王是打獵,不是進犯魏國邊境。
魏王忍不住就問信陵君,說趙王打獵你是怎麼知道的。信陵君手持棋子隨口答,說他有個門客在趙王那裡有線人,趙王有任何行動都會報告給自己,所以自然就知道。魏王糾結並強忍著下完了那盤棋,自此之後就再也不把國家大事交給信陵君來處理了。
魏安釐王是信陵君的異母兄長,因其才華和威望而日益產生威脅感。原因大概有如下:
1:信陵君為人仁義、名聲在外,且以前深受父王寵愛,一旦自身想要篡權,必有眾人擁戴,防不勝防。
2:其門客眾多且料事如神,有才學的不在少數,為信陵君效力,只識信陵君而不識魏王,若慫恿信陵君做魏國國君,安能高枕無憂。
3:信陵君才華橫溢且對於指揮打仗都頗有造詣,能文能武,因嫉生恨。
總之,在魏王看來,信陵君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定時炸彈,他的才華與威望越高,名譽越好,越是自己最危險的敵人,防備還來不及怎會委以重用,況且更有外人挑撥離間。歷來皇家或君臣關係大多皆如此,表面至親骨肉甚至更是一母所生,也終究很少逃脫權力等的誘惑與考驗。
-
4 # 琅琊英才
信陵君為救趙,求如姬竊兵符調兵,又採納隱士侯嬴的建議,用大力士朱亥椎殺晉鄙,接管晉鄙的軍隊得精兵八萬破秦就趙。雖是有恩與趙國,但是卻是魏國的罪人。晉鄙的門客在魏王面前進讒,加之魏王忌憚信陵君勢大,怕他尾大難掉,在救趙以後就被迫留在趙國,寄人籬下內心愧疚加之鬱鬱寡歡,不久病亡。
-
5 # 愚人之娛
戰國四公子,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所在。四人悲催的結局,也讓人唏噓不已。就拿魏無忌來說,在四人中是最具有領導才能和軍事才能的人。而最終卻沉溺酒色而死,何其悲哉。那導致此種結果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竊符救趙,違背君意信陵君是個極為仗義之人,趙國都城邯鄲被秦國大軍圍困,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趙王曾向魏王求救,但是秦國派人警告。魏王於是瞬間就嚇破了膽,不敢再答應出兵。
趙國那個急啊,生死存亡關頭。信陵君也是幾次勸諫,所謂唇亡齒寒。但是此屆魏王不是個雄才大略之人,死活不肯出兵,於是魏無忌只能另想其他方法來救趙國了。按照魏國當時的制度,只要有兵符就可以調動軍隊。
魏無忌透過魏王最寵愛的姬妾如姬,成功偷取了兵符,挽救了一場為難。
但是打敗秦國後的魏無忌則不敢回去了,因為這是殺頭的大事,膽敢擅自偷盜國家的兵符,這是誰給的勇氣,梁靜茹嗎?
信陵君就此躲在了趙國,一呆就是十五年。
這件事說明了信陵君的膽識和才能,但是在魏王那裡就留下了案底了。
再退秦兵,功高蓋主邯鄲之戰後,秦國也緩了十幾年才恢復元氣,第一件事就是出來找場子了。秦國知道頗有軍事才能的魏無忌還躲在趙國,而魏國本土卻沒什麼了不起的人物,於是第一個就找上了魏國。
魏王那個鬱悶,叫苦不迭啊,於是千里加急催促信陵君趕緊回來主持大局。信陵君本身就是魏王的弟弟,雖然同父異母,但好歹是一個爹生的。
魏無忌剛開始還害怕他哥哥會殺害他,但是經過謀士的一番鼓譟,瞬間愛國熱情高漲。回國後,兄弟二人一番感慨之後,就開始聯合其他諸侯國,合力攻秦。
其他諸侯國一來頗為欽佩魏無忌的才能,二來也不想秦國獨大。於是紛紛發兵,由魏無忌統領。秦國大將蒙驁,最終還是擺在魏無忌的聯軍之下。
一時之間,魏無忌聲威大漲,名動諸侯,可謂圈粉無數啊。
離間又起,無忌失魂自古以來離間計可以說真的是個屢試不爽的計策,秦國能夠一統天下,離間計可謂用的出神入化。比如長平之戰時採取離間計用紙上談兵的趙括換下廉頗,然後的戰爭中又用離間計換掉大神李牧。
這次又故技重施了,因為魏無忌的存在讓秦國很是無可奈何。於是四處散播謠言,祝賀魏無忌登基啊什麼的。魏王本就是個極度無能之人,一聽謠言,立馬就上心了。
於是乎,可憐的魏無忌被剝奪了兵權,這也導致了聯軍合縱的失敗。因為各國諸侯是看在魏無忌的面子上才勞民傷財幫助魏國的,這魏無忌一下臺,聯盟瞬間瓦解了。
魏無忌從此心灰意冷,俗話說哀莫大於心死,想必屈原投江也是這個原因把。心死後的魏無忌,從此果如其名,再也無所顧忌了,整天放浪形骸,沉溺在美酒佳人的幻境之中。最終被酒色掏空了身體,悽慘而死。
人世界最可怕的莫過於放棄希望了,如果放棄希望,那真是與死無異了。在面對困境時,如果他能再咬一咬牙,再堅持一會兒。如果他會戳穿這場陰謀,或許魏國也不至於在他死後十八年便亡國,可惜沒有如果。
-
6 # 桃源傳自武陵翁
東周禮樂崩塌,為了國君之位,父子相殺,兄弟相殺!這幾乎成了那個時代的主旋律!而,信陵君功高震主,威望得到人們的支援,自然引起魏王的猜忌。魏王在其羽翼未豐之時將他閒置已經是很仁慈的做法了。而信陵君有能力也有心為魏國的強大出力卻被打壓排擠,終生不能再報效國家,只能終日飲酒作樂,沉迷女色了!
-
7 # 山海明
首先,信陵君魏無忌在公元前260年,破秦救趙,當時趙國用紙上談兵的趙括,來打仗,趙國不敵秦軍,最後只能求助於魏國,魏國派了信陵君出去鎮壓,最後打敗秦軍。
其次,秦軍來侵犯魏國的時候,信陵君還在趙國,當時魏王趕緊派信陵君過來支援,最後信陵君不負眾望,打敗秦軍。
這樣一位驍勇善戰的將軍,因為功高蓋主,秦國當時使用離間計,離間魏王和信陵君的關係,最後信陵君不得重用,沉湎於美色,四年多之後,終於患病而死。
回覆列表
戰國時期有四位名滿天下的貴族封君,他們禮賢下士、廣納人才,皆是當時名滿天下的風雲人物,後世將這四人稱為戰國四君子。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便是四君子之首。
信陵君魏無忌待人寬厚、謙恭有禮,從不因自己身份高貴而輕視他人,因此士人都願意投入他門下。因為魏無忌在魏國,其餘諸國都不敢侵犯魏國,其聲威可見一斑!
可就是這麼一位名聲顯赫的信陵君,晚年的下場卻極為悽慘,不僅被魏王罷黜官職,最終更是死於酒色之中。這其中究竟有什麼緣故呢?
展現鋒芒惹出猜忌
魏無忌和當時魏國的國君魏安釐王是兄弟,不過卻不是一個母親。
魏安釐王劇照
有這麼一天,閒來無事的兄弟二人一起下棋。正下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有人倉皇來報:“大王大王,不好了,趙國入侵邊地了!”聽得此事,魏王哪裡還顧得上下棋,急忙起身要召集文武百官商討對策;一旁的魏無忌卻風輕雲淡道:“老哥,不慌!趙王不是來入侵我們,他就是閒著沒事打獵呢。來來來,咱們接著下。”魏王也只好穩住心神,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下棋,其實心裡早就七上八下了。
沒過多長時間,又有人來報:“大王大王,趙王是來玩呢,不是攻打我們魏國。”這一下魏王好奇心可就上來了,忙問:“老弟,這事兒你咋知道的?”魏無忌將其中緣由這麼一說,魏王可就坐不住了。
原來趙王身邊有魏無忌的手下,趙王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他。老李估計魏王心裡是這樣想的:你小子這麼牛掰,趙王身邊都有你的人,寡人身邊是不是也有呢?嘶,細思極恐啊!因此,魏王便對魏無忌生出了忌憚。
違抗君命盜符殺將
後來,秦國發兵攻打趙國;嗯,秦國就是這麼不講道理,說打你就打你,理由都懶得找。趙國呢,雖然說實力也不算很弱,可到底幹不過秦國,都被人打到首都了。趙國便派使者向鄰居魏國求援。
魏王本來人都派出去了,可秦王給了他一句話:“趙國就快被我弄死了,你小子要是敢救他,等我空出手來看我怎麼收拾你!”魏王此人,膽子不大,訊息一到立馬聽話,連忙讓已經在半路的軍隊原地待命。
平原君趙勝劇照
這麼一來,趙國急了:大哥你再不來我就嗝屁了!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連忙派人求到了小舅子信陵君頭上。沒錯,四君子裡的信陵君和平原君是姐夫和大舅哥的關係。信陵君一琢磨,我魏無忌做事素來仁義當先,絕不能見死不救!
可問題是救人需有兵,調兵需兵符,沒有兵馬一個人直接去莽那純粹是死路一條啊!魏無忌的賓客候贏給他出了個主意,魏王的寵妃如姬曾受魏無忌的恩惠,便讓如姬替他把兵符偷了出來,這就是著名的“信陵竊符”。當魏無忌拿著兵符趕到軍中,統兵的大將晉鄙卻對他產生了懷疑並拒絕交出兵權;無奈之下,魏無忌便命手下朱亥把晉鄙給弄死了。
《虎符傳奇》如姬劇照
結果,魏無忌在邯鄲城被破之前順利趕到,挽救了危在旦夕的趙國。趙國得救了,魏無忌的好名聲也有了,可魏王卻氣的半死。你要我的女人給你偷我的兵符,還殺了我的大將,用我的大軍去成全你的好名聲,真真是氣煞我也!
功高蓋主又遭反間
幹了這檔子事兒,魏無忌心裡也清楚,魏國是絕對回不去了。所幸的是,趙王知恩圖報,給了他一塊封地——鄙邑。
一晃十幾年過去了,秦國又出來欺負小朋友了,這次卻是魏國遭了殃。沒辦法,生氣歸生氣,魏王還是不得不請便宜弟弟回國救援。
回到魏國後,魏王將全國兵馬交給魏無忌,讓他成為抵抗秦軍的最高統帥。聽到這個訊息後,其餘諸國也紛紛派兵幫忙,使魏無忌成為各國聯軍的最高指揮者。各國都被秦國欺負過,這一回可真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信陵君魏無忌劇照
人少畢竟比不得人多,強如秦國這一會也被逼的不得不逃回函谷關。嚯!信陵君成功打了秦國的屁屁!此事一經傳揚,魏無忌的聲望頓時達到了頂峰。
話說這邊秦國為了對付魏無忌,使出了歪招——離間計。秦國派遣到魏國的間諜不遺餘力地在魏王面前誹謗魏無忌。時間久了,魏王也對魏無忌產生了懷疑。依老李看,離間計之所以生效,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魏無忌的的確確對魏王的王位產生了威脅。
果不其然,魏王最後還是奪了魏無忌的兵權,將他罷黜。離開朝政的魏無忌因此鬱郁不得志,只能靠整日飲酒作樂緩解內心深處的無奈與痛苦。不良的生活方式,加之心情鬱結、愁緒難解,魏無忌不久就在酒色中死去。
老李認為魏無忌的結局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對坐在王位上的魏王而言,魏無忌那名震天下的聲勢和舉世無雙的威望始終是高高懸在自己頭頂的一把利劍。任誰是魏王也不能完全信任魏無忌。
再者,魏無忌的不幸與他的性格有脫不了的干係。既然沒有謀反的心思,就應該學會收斂。棋局上的那番話以及對趙國的救援都是魏王后來下決心罷黜他的因素。當然,魏無忌若是真如老李所說那般,或許,他便不是那位萬古流芳信陵君了。
以上皆為老李一家之言,各位對信陵君有什麼看法呢?